在我們的印象中,和尚是戒葷腥的,不僅不能吃肉甚至葷油都不能碰,否則就是犯了大戒。同樣是人,只不過信仰了佛教,他們為什麼不能吃肉呢?不吃肉又怎麼補充身體必需的蛋白質呢?當和尚就真的不能吃肉嗎?
中國自漢朝始開始有佛教傳入,到唐朝時佛教開始興盛起來了,佛教也在唐朝是幾興幾廢,到宋朝時佛教的也是極為興盛,當時的和尚不僅有政治特權,在經濟物質上也是很豐厚的。可以說,佛教雖是外來的宗教,但給中國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和尚剛開始也不是不能吃肉,創立初期和尚也是可以吃肉的,像佛教的發源地印度,印度僧人乞食是不避葷腥的,還有就是在《十誦律》中明確和尚可以吃肉,但必須吃「三淨肉」,何為「三淨肉」,就是不看、不聽、不想,也就是從欲望層面斷絕對肉食的渴望,以達到不至於犯戒的效果,但能否做到三淨還真的很難說。
到了南朝時期有一個非常崇佛的皇帝,那就是梁武帝,他規定僧人只能吃素,吃肉就是犯戒。因為吃肉就必定會殺生,殺生在佛教中是一個大忌。不僅不讓僧人吃肉,他自己也斷絕酒肉之欲,每天吃的是粗茶淡飯,穿的是布衣草履,和僧人一樣過著苦行的生活。祭祀時所用的三牲也,梁武一朝的動物們是泛濫成災,皇帝都不吃你要是敢吃,試問你有幾個腦袋。於是在這種風氣之下,和尚就被強制性斷肉了,食素也就成了他們的唯一選擇。
但靠肉類提供的蛋白質和尚又是如何補充呢?這就應該了解一下和尚的夥食了,無論哪個時期,和尚的素齋水平都是很豐富的,米飯都是精米,果蔬都有專門供應,那所謂的蛋白質可以通過豆腐補充。
和尚不吃肉到現在也是成為了一種習慣,如果突然改變了想必更多的平凡人不適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