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這所名叫「刺桐中學」的後起之秀,正以自己獨有的教育理念及強烈的教育責任感,博得社會各界廣泛認可。
辦學兩年,卻已連續三學期在區質量檢測中總成績名列前茅。讓我們一起走進刺桐中學的課堂……
上課鈴聲響起,各就各位!
刺桐中學初二年(6)班的陳明德老師如往常一樣,與同學們互相打著招呼:老師好!同學們好!
臨近期末,各班已進入複習階段,記者發現,每個同學手上都有一份期末複習「導學案」。按計劃,今天的複習專題是「相似與函數綜合」。
陳老師首先請兩位同學分別上臺講述「相似」與「函數」的知識點。因為事先已經布置好預習,又發了「導學案」,兩位同學講得很順暢,還準確解答了預留的填空題,引得同學們掌聲連連。
兩位同學講完後,陳老師這才把整個知識點簡單梳理了一下,並補充了一個新解法,新解法讓解題更加簡單。把時間交給學生,鼓勵同學們自主學習,把剛剛講的新解法運用到課堂習題中。
陳老師告訴同學們,解動點問題的函數題最好的方法就是分析圖形的運動變換規律。接著要求同桌之間、前後桌間進行交流,把剛剛講解的內容進行總結,並繼續運用到典型例題中。
中間,老師發現個別同學有卡殼現象,於是稍做點撥,並讓同學們在此基礎上繼續思考。因為有老師的啟發,同學們迅速掌握了解題方法,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一堂看似普通的課,內行人卻心中有數——沒有經過精心籌劃、研究、導學是不可能上得如此精彩、和諧與默契的。
一堂課,反映的正是一個教師,乃至一所學校的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
在刺桐中學,每一堂課,不論是課前備課、教研,還是課後的督學、輔導,都是這樣用心籌劃、有章可循的。
每堂課前,先給學生分發一份「導學案」,讓學生根據這份導學案的導引進行課前預習,以此突出課堂教學重難點,這是刺桐中學課堂教學的一大特色。
「我們要求所有學生都要做到『兩先兩後一必須』。」刺桐中學許謀炳校長告訴記者,為了真正把每一堂課上到最好,學校對於課前的準備、課後的輔導都有相關要求,不單對老師有要求,對學生也有要求。
所謂「兩先兩後一必須」就是:先根據事先分發的「導學案」進行針對性預習再聽課;聽完課要先複習後再寫作業;每個學生都必須做課堂筆記,做到筆不離手,而老師也會定期不定期檢查學生課堂筆記情況,沒好好做的,就被老師「盯」上了。
課堂的精彩源於課前的精心備課。
陳明德老師是初二年數學備課組長,他告訴記者,在刺桐中學,老師們課前的備課經常都會經過一備、二備、三備反覆思考校正,最後才用到課堂上。
在刺桐中學,每周一次集體備課統一課程細節;每兩周一次集體教研,教師分塊分單元各自探究,再由老師們將探究所得與大家分享。
以生為本,這是新課改的要求,也是刺桐中學一直在踐行的教學模式。
「我們要求課堂45分鐘,必須要有密度、有速度、有容量!」許謀炳校長告訴記者,這樣的要求一方面是為提高課堂效率,另一方面,則是希望老師引導學生思考、互動,讓學生更多的融入課堂中。而把課堂、把舞臺交給學生,學生有了參與感,學習的積極性和專注度也會更高。
臺上臺下相輔相成才能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為此,學校要求老師們上課時要關注臺下每個學生的聽課狀態,有無小動作,是否做筆記,絕不能臺上講得精彩,臺下無精打彩。
不單課前集備、課中用心,課外延伸也很重要。在許謀炳校長看來,到了初中,光是課內45分鐘的課程是遠遠不夠的,課外輔導也是非常重要的。
學校針對學有餘力的學生,專門開設培優班,利用晚自習時間,每周為他們加三次培優課,幫助優秀生走得更高更遠……
許謀炳校長說,「轉化一個後進生與培養一個優秀生同樣功德無量」。對後進生傾注愛心,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溫暖他們的心,使轉化工作變被動為主動。採取「耐心+個別化教學」的策略,以縮小後進生與優秀生的差距。
小雨是刺桐中學一位初二年女同學,學習很勤奮,其他學科都不錯,獨獨數學不好,初一年上學期,數學單元考基本只能考到七八十分。於是,陳老師利用每晚自習課時間,把小雨叫到辦公桌前,單獨給她講解基礎知識,並針對小雨薄弱點,每天單獨出一份練習卷讓小雨加強訓練。慢慢地,小雨的數學基礎變紮實了,成績也提升了,保持在120分左右。雖然不算高,但一直保持沒有往下掉。
在刺桐中學,對於不同類型學生採取個性化輔導已經成為常態。這也許就是為什麼刺桐中學辦學兩年,已連續三學期在區質量檢測中總成績位列全區榜首的原因吧。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刺桐中學的課堂教學之所以能做到如此精細,如此高效,離不開學校對新老教師的精心培養。
該校教務處郭大江主任介紹,學校對於師資的培養分三個層次:開學前新教師連續兩周的上崗培訓;學期中所有教師持續的業務能力培訓;作為泉州五中延伸校,接受泉州五中優質教育資源方面的培訓。
每個教師要有自我進修意識,一學期至少聽12-20節課,每聽完一節課,還要評課,聽課老師與授課老師共同探討,互相促進,這是學校對教師的基本要求。
老教師帶新教師,大家集體備課,團結協作;合作第一,競爭第二,這是學校對教師的第二個要求。
此外,學校要求所有教師都要自覺參加校內外培訓,不斷提升教學能力,促進專業發展,打造高效課堂。
這種崗前崗後精益求精的師資培訓,使教師的教學水平得到迅速提升,而最終受益的,自然還是學生!
教育離不開傳道、授業、解惑,上好每一堂課,是一所優秀學校的重中之重,相信這樣精耕細作的教學模式與教育理念,一定會讓刺桐中學越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