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中考化學題的分析與啟示(4)

2021-01-10 初中化學大師

A~G表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之間的轉化關係如圖7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B、C中均含有同一種元素,D是溫室氣體,G是重要調味品。

請回答下列問題:

圖7

(1)G 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應①的基本反應類型為:_________。

(3)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的一種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

試題分析:自2000年開始,第31題就以框圖推斷題的面貌出現。在2019年,該題以初中化學中重要的調味品氯化鈉為中心,將二氧化碳、鹽酸、氫氧化鈉、碳酸鈉和氯化鈣等重要化合物整合到框圖中,該框圖包含4個化學反應、7種物質,涉及到「身邊的化學物質」「物質構成的奧秘」「物質的化學變化」三個一級主題中「生活中常見的化合物」「物質組成的表示」「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徵」「認識幾種化學反應」「質量守恆定律」等多個二級主題中的化學式、化學方程式、基本反應類型、物質的用途等核心知識。在審題時以物質的用途[G是重要的調味品(NaCl)]和物質的性質[D是溫室氣體(CO2)]為突破口,並結合物質的組成[A、B、C中均含有同一種元素(H)],逐一推導即可明確各物質及其轉化關係。其中A可以是Ca(OH)2或Ca(HCO3)2與B(HCl)的反應,具有開放性。本題的綜合性強、思維容量大、區分度好,很好地考查了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維的邏輯性、嚴密性和創新性。各地反饋的數據顯示本題的0分率最高,超過了1/3。

典型錯誤剖析:(1)出現的主要錯誤:①寫名稱氯化鈉或鹽、食鹽等;②寫成其他物質的化學式,如NaOH、Na2CO3;③化學式書寫錯誤,如NaCl2、ClNa 等。(2)出現的主要錯誤:①答案不完整,只寫「複分解」三個字;②出現錯別字,如寫成「負」分解反應、複分解反「映」;③推出了各物質,但寫錯反應類型,如置換反應、化合反應、中和反應等;④寫成化學方程式;⑤沒推出來,瞎寫。(3)出現的主要錯誤:①化學式寫錯,導致方程式錯誤;②化學式正確,配平錯誤;③方程式寫錯。(4)出現的主要錯誤:①不具體,寫「工業原料」「化工原料」等;②不符合實際,也可能是推錯了,寫「改良酸性土壤」「治療胃酸」「工業制鹼」「制二氧化碳」等,實際上一般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用碳酸氫鈉片或氫氧化鋁等治療胃酸過多的病人、實驗室可用碳酸鈉溶液和適量的石灰水製取少量氫氧化鈉溶液;③其他錯誤有「做調味品」「發酵」等。

參考答案:(1)NaCl;(2)複分解反應;

(3)NaOH+HCl═NaCl+H2O;(4)生產玻璃。

啟示:帶給我們的啟示一是要強調「雙基」,這既是對學生、也是對教師。即在教學過程中,要把「夯實基礎」作為重中之重,因為只有學生掌握了基礎知識才能談能力的提高,才能準確熟練地掌握常見物質的性質(包括轉化關係)、用途等,這是做好推斷題的基礎。同時教師自己的教學語言、板書、實驗操作等也要科學、嚴謹、規範,避免隨意性、口頭話,防止造成學生的認知錯誤。二是在講評習題、考試題時,要多展示正確、規範的答案,對於錯誤答案要及時「究」錯,即不只是改正,還要求學生能說明錯誤的原因、正確的理由然後再用針對性練習鞏固訓練、強化提升,由此可引導學生學會思考、規範書寫。三是學生的生活經驗相對匱乏,因此單靠記憶物質的用途太枯燥,而且這樣記憶持續的時間短也容易混淆,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儘可能多地挖掘身邊的素材,並結合生活中的具體案例,讓學生切實感受物質的用途,化學物質的價值。

相關焦點

  • 一道中考化學題的解讀,讓你明白《石灰吟》中蘊含的化學知識
    這是一道中考化學題,他藉助了于謙的《石灰吟》為知識背景,考查了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以及鈣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轉化關係。解答這道題,需要《石灰吟》這首詩的內容和詩意了解。在化學教學中,我們適當引入古詩詞,引導學生領會其中所寄寓的化學知識,不僅能培養學生對化學的興趣,提高審美能力,還能提高綜合分析問題能力,培養積極健康的人文精神,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 一道高中「化學題」炸了!學生答案五花八門,網友:被戳中笑點
    我們一起看一看下面這道化學題。一道高中「化學題」炸了!學生答案五花八門,網友:被戳中笑點這道題來自高中化學的一張試卷,是一道點填空題的第五題,題目的內容是:圖中所畫的儀器是什麼名稱,這道題的重點是什麼?就是「化學儀器啊!」,化學題裡面的儀器當然是化學器材。
  • 生活中的一道中考化學題
    低鈉鹽適合患有高血壓、腎病、心臟病的患者服用,蘋果酸鈉鹽(C4H5O5Na)是低鈉鹽的一種.請回答:(1)蘋果酸鈉鹽的相對分子質量是.(2)蘋果酸鈉鹽中各元素的質量比為C:H:O:Na=相關知識儲備:鈉鹽是指有
  • 最後一次模考與中考成績相近嗎?3名學生的成績分析給我們的啟示
    我們通過同一個班級裡成績名列前茅的3名學生的成績分析二、中考成績中考成績揭曉,出人意外的發生了反轉:乙丙兩位同學成績成為班裡第一和第二名,而成績始終穩居班裡第一的甲同學屈居第三,比第一名乙同學少了10幾分。這樣一比較,我們不難看出模考成績只能是做個參考,並不等同於中考成績。即使是臨考前的最後一次模擬考,與中考成績相比,依舊存在變數。
  • 物理中考:分析一道題,學會一技巧,會做一類題!
    ,並進行中考的複習。今天小編來給大家講一下物理中考(分析一道題,學會一技巧,會做一類題!)。12%)、光學(大約佔中考分值13%)。一般來說,中考出題時電學部分很經常出難題,今天小編通過分析一道題來給你們總結一下電學難題該如何做。
  • 中考語文複習指導:如何分析句子的深層含義
    中考語文複習指導:如何分析句子的深層含義   分析句子的深層含義作為中考命題的考查點之一,近年來已成為中考卷中的熱門題。所謂句子的深層含義,是指句子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沒有從字面上直接反映出來的意思(似乎應當以肯定的、正面的表達為好)。它蘊涵在表層含義之內,具有深刻的內涵、深透的意蘊。
  • 特別容易算錯的一道化學題,你敢來挑戰嗎?據說化學很費腦
    小編給大家出了一道化學題,看看有沒有回答出來呢?比如這道題目就是典型的一道實驗題首先混合氣體通入裝置B檢驗CO2氣體是否存在,氣體應由長管4通入從短管3排出B裝置;然後通入裝置C,處理混合氣體中的氣體CO2,由5通入從6排出。然後氣體通入裝置A,檢驗CO氣體是否還存在。氣體由1進入從2排出來,因而導管接口代號為435612。
  • 中考文言文特點分析,助力學子中考騰飛
    本著《語文課程標準》精神,近幾年來,中考文言文閱讀的取材內容呈現「重心外移」的趨向,通過對近130多份中考語文試題的分析,我們發現文言文板塊以課外文言文作為命題材料的省市有34家,採取課內外文言文比較閱讀命題形式的省市將近40家,約佔各地試卷的60%。總結過去,其命題有三大特點:課外文言文選文大多篇幅短小,語言淺易。
  • 中考 | 2020年廣東中考化學試題分析——萬變不離其宗
    中考 | 2020年廣東中考物理試題分析——取消考綱後如何考?一、全卷分析縱觀整份試卷,本次考試試卷分值10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共21題,題型分為選擇題、填空題、第三大題(2小題)、第4大題(1小題)、第五大題(1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與前些年的化學中考進行比較分析。
  • 中考 |2020廣東中考語文試題分析——從不確定性命題談2021年備考
    中考 | 2020年廣東中考地理試題分析中考 | 2020年廣東中考道德與法治試題分析因此,下面我們將客觀地來分析一下2020廣東中考語文卷,以此來為明年中考做備考的思考及準備。這些命題的方向啟示我們:語文教學要以「立德樹人」為基本,要實現中華自古以來的「文以載道」「文以化人」的任務,並且要用心培養好「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和繼承人」。那麼,具體落實到我們以後的教學及備考之中,老師們就要注意加強自己在這方面的選材、選文、選題意識。
  • 中考作文和高考作文,給我們小學生什麼啟示?
    而從杭州市的中考作文來看,它是與浙江省的高考作文無縫對接的。近幾年的中考作文也無一例外地全是材料作文。去年雖然屬於半命題作文,但其核心還是材料作文。而且,中考作文也都體現了對思辨的要求。還有一個就是,中考也好,高考也好,作文都要求關注生活和社會熱點。這些對於我們小學生來說,可以有什麼啟示呢?
  • 【陝西2019中考研討會】中考數學怎麼考?聽聽2019中考研討會怎麼說!
    思行合一知深遠 追根溯源見成效——「數與代數」試題分析及備考指導王曉紅(高新第一中學初中校區)一、從課標和說明中看中考1.考試評價的基本理念《課標》要求,初中畢業數學學業考試主要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在初中階段數學學習的過程中
  • 中考數學:最後的選擇題、幾何或函數壓軸題,哪一道讓你崩潰?
    中考數學,每一年的考試都有難題,而每一道難題都讓不少學生花費不少時間、絞盡腦汁,也很難算出最後的正確答案。比如最後一道選擇題或填空題,最後一道大題(單壓軸題)或最後兩道大題(雙壓軸題)。所需的時間佔據中考時間的35%以上,所佔分值卻只有25%不到,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讓眾多學生崩潰。那麼,最後的選擇題或填空題,幾何壓軸題與二次函數壓軸題,哪一道讓你崩潰呢?
  • 《高考化學》從一道模擬題透視高考對於簡單知識點的考查
    希望通過下面一道題的分析,可以提醒大家關注所謂的簡單知識點!請認真讀題:分析:宏觀看上去,這是一道很普通的化學題想到這裡,必須回到題幹中去看方程式,我們發現,生成物中有兩種氣體:二氧化氮和氧氣,而且還有一個體積關係,二者的體積比(等於係數比)是4:1。我們在初中學過,空氣中氮氣與氧氣的體積比大約是4:1。
  • 2020省考申論備考:如何書寫啟示類型綜合分析的啟示
    在申論學習過程中,啟示類型綜合分析題目往往讓很多同學倍感頭痛,今天,中公教育帶大家一起探究啟示如何書寫。一、概念認知:1、什麼是啟示。2、什麼是綜合分析。綜合是在頭腦中將事物的各個部分或各個特徵聯合為整體,分析則是將頭腦中的事物分解為部分,是一種思維力。
  • 2019年中考作文素材積累之大自然的啟示
    大自然的啟示   1、風從水上走過,留下粼粼波紋;陽光從雲中穿過,留下絲絲溫暖;歲月從樹林走過,留下圈圈年輪,朋友,我們從時代的舞臺上走過,留下了什麼呢?   2、天空收容每一片雲彩,不論其美醜,所以天空寬闊無邊。大地擁抱每一寸土地,不論其貧富,所以大地廣袤無垠。
  • 一道小學四則運算測驗 難倒日本技術男
    其中比較典型的一道題是「9-3÷1/3+1=?」,大量工科男不認識四則運算,正確率不足60%。主持調研的專家說,這些試題小學生都會,很震驚。他分析可能是日本高考制度多元,很多人只選做生物、化學題也能順利升學畢業,希望教育部門能以此為戒,想出對策。那麼,這題你會做嗎?
  • 2020年大連中考的啟示
    2020的中考落下帷幕,成績雖然還沒有公布,但作為一名新進的初中生家長,我也有興趣了解了這次中考,並從中思考出了一些啟發。中考因為疫情,時間從6月中旬延後一個月,7月17-19號三天,全市報名考生17369,招生16852,幾乎是人人有高中上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高中招生數比上年有4400人的擴招,原因是私立高中異軍突起。
  • 一道題幫你分析中考數學——幾何動點中的最值問題
    最值問題,一直都是中考數學的熱點題型。無論是幾何最值還是函數最值,全國各地的考題均有涉獵。而部分省市區更是頻繁到年年考,年年讓一批考生痛哭流淚!正所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下面,以一道幾何題目分析這幾個原理!例、某數學興趣小組對線段上的動點問題進行探究,已知AB=8.問題思考:如圖1,點P為線段AB上的一個動點,分別以AP、BP為邊在同側作正方形APDC、BPEF.
  • 中考 | 2020年廣東中考數學試題分析——​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中考 | 2020廣東中考語文試題分析——從不確定性命題談2021年備考中考 | 2020年廣東中考英語試題分析及2021年備考建議中考 | 2020年廣東中考地理試題分析中考 | 2020年廣東中考道德與法治試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