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為了家庭放棄闖蕩回老家,糾結是對還是錯?

2020-12-08 丁路遙知事

朋友小林是我以前工作時認識的業務夥伴,他的老家在江西,雖然離我們杭州也不算遠,但畢竟也是跨了省。

小林是2018年初來到杭州發展的,當時他28歲,江西老家有他的妻子、2歲左右的孩子以及在農村務農的父母。

說起為什麼來杭工作,他直言不諱地說就是為了賺錢。

可到了今年,小林突然糾結起來,家裡人希望他可以放棄闖蕩,回家工作;但小林在杭州的事業正處於上升期,明年也許還能加薪升職。

這兩者看起來難以兼顧,讓他產生了疑惑:如果為了家庭回家工作,是對還是錯?

對此,我也說了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生涯平衡沒有絕對的對錯

擺在小林面前的困擾實際上就是生涯平衡的問題,一方面是小林自己在事業上發展和賺錢的需要,畢竟在杭州能賺到更多的錢,同時自己還有更多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則是家裡人希望他能回歸家庭的這種願望。

這兩個選擇似乎各有利弊,沒有哪個選項可以實現兩全的。

因此小林要區分一個對或者錯,那確實很難做出評價。

從生涯平衡的角度看,最關鍵的是小林在看待這兩個選項時內心的價值觀是如何排序的?

比如金錢、成就感、家庭這些通常影響一個人職業選擇的價值觀,它們在其心目中究竟孰輕孰重?

當我這麼問小林的時候,他很難從正面做出一個回答。

但是我從反向的角度引導他思考:當你損失其中任何一個的時候,損失哪一個自己更難以接受?

小林終於有了回應,他的答案是家庭。

因為他確實非常愛自己的家裡人,尤其是年幼的孩子。以前都是逢年過節才能回去,能在老家工作,就天天可以陪伴小孩。

當有了這種思考之後,小林的內心其實也沒那麼糾結。

二、打破固化的發展思維

在許多職場人的心目中,似乎到大城市打拼才能算得上是事業有成。

而在今天這樣的移動互聯時代,在小城市或者縣城發展,一樣有賺錢的機會。

舉個例子來說,我做自媒體圈子裡有個朋友,他的老家遠在雲南,理論上當地的經濟是挺不發達的,遠不如沿海地區大城市有前景。

但是這位朋友硬是靠著做自媒體,甚至足不出戶,都可以賺到年入近百萬。

答案很簡單,今天這個時代賺錢的場景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人們不一定要加入一家總部在大城市的企業才可以做事業,某些時候自由職業或者在網際網路上創業,依舊可以賺的盆滿缽滿。

如今直播帶貨走紅,許多偏遠地區的主播也能成為網紅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當我把這個觀點說給小林聽,他好像也有了一些啟發。因為他過去的工作就是做電商運營,實際上電商這個業務並不一定得在大城市才做得好。

回到江西老家也可以考慮創業做電商,也許賺錢不一定就比在杭州少。

三、回老家並不是兼顧家庭的唯一選項

小林在糾結該不該回歸家庭的時候,我也說了一個我身邊朋友的例子。

2015年的時候,我另一個朋友大寶從河北老家來到杭州發展,他從一個普通的業務員做起,五年不到就成了上市公司的銷售經理。

大寶在老家的孩子漸漸長大,他也面臨和小林一樣的困擾,究竟該不該回老家呢?

後來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把老婆孩子都接到杭州來生活,全家先租房子。

首先是給自己的愛人找了一份工作,雖然收入不高,但相對輕鬆;

其次是讓老人幫忙過來給自己帶孩子;

最後還通過關係,安頓好了孩子的讀書問題。

這樣的生活又過去了幾年,大寶的收入越來越好,終於在杭州買了一套三室兩廳的大房子,全家的日子也越來越好過。

當我把大寶的故事說給小林聽,他流露出了羨慕的眼光,小林表示目前這樣做有一些困難,主要是經濟壓力大。但他也會和家裡人進行商量,把這個方案也作為一個選項。實在不行,就考慮回老家去。

寫在最後

小林的難題其實也是許多外地打拼職場人面臨的共性問題,我覺得這背後真正的卡點是在自己內心那一關。

我們糾結能不能接納不完美的現實,捨棄一些留戀的東西。

#職場達人說#

相關焦點

  • 放棄騰訊75w年薪回老家做公務員,提離職被leader說逃兵
    今天看見一個深圳鵝廠員工發帖,稱自己放棄75W年薪,選擇回老家當市直公務員。原文:老家市直公務員政審已過,放棄75w的工作,老家市直公務員全包22w,不必再忍受996和租房度日了,提了離職然後被leader人生教育ing。
  • 放棄騰訊75w年薪,回老家當公務員。據說他離職時被領導拋棄了
    今天看見一個深圳鵝廠員工發帖,稱自己放棄75W年薪,選擇回老家當市直公務員。原文:老家市直公務員政審已過,放棄75w的工作,老家市直公務員全包22w,不必再忍受996和租房度日了,提了離職然後被leader人生教育ing。
  • 北大博士的糾結:留北京為房奮鬥,回老家,還是外地高校當副教授
    一名北大博士即將畢業,在畢業之際,其遇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需要做出選擇:是留在北京為房奮鬥,還是回老家,又或者是去東南沿海某省份高校做副教授?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人生的抉擇讓其很為難。
  • 女子重病為家庭放棄治療,老家休養身體好轉,去看望丈夫卻讓她崩潰了
    王女士覺得自己的這幾十年就像是保姆一樣可以還不如保姆,自己堅決離婚,劉先生也覺得自己有錯在先,劉先生雖然自知理虧一開場就道歉,可他似乎並未覺得問題有多嚴重,那麼在王女士眼中丈夫這個「價值」一百萬的錯誤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 婦幼人太多,又擔心私人醫院醫療不行,想回老家生,好糾結
    文/可馨育兒婦幼人太多,又擔心私人醫院醫療不行,想回老家生,好糾結案例:好鬱悶!不知道該咋辦?婦幼人太多,打算回娘家這邊生,氣候、環境都熟悉,本來定好的私人婦產醫院,身邊人都說私立醫院沒那麼好,確實環境好,擔心醫療方面不行,害怕側切,或發生產後損傷,仔細琢磨覺得有道理,現在還是學的公立醫院好,但是,又擔心公立醫院跟婦幼的人一樣多,還不如回老家生,真的好糾結!我想在娘家坐月子,這邊氣候好太多了,自己娘家住著也舒服,我真的好糾結!
  • 年紀大了,該不該回老家結婚?
    牛老闆在老家的地級市圈子裡算「鑽石王老五」,事業小成,家產頗多,難得對阿薇一往情深。阿薇跟中專文化程度的他聊不來,談紮根北京放眼世界的夢想。他豪邁地保證在北京買房:「我們經常回北京玩吧。天安門,我可喜歡了!不過,還是咱漢中的熱麵皮好吃。結婚後,我天天買給你吃!」父母的奪命連環Call鋪天蓋地——這麼好的土豪,打著燈籠沒處找。
  • 每日論語——三十而立的起源
    所以壓迫自己成長,卻突然想起來,何為三十而立,而又如何三十而立呢?成家:立家就是應該有了自己的家庭,其實關於先成家還是先立業的爭論一直沒有定論,因為人與人的情況不同,不同條件下的成家與立業的緊要程度真的有所差別。但是就小編婚後才發現,是否成家對於自己人生道路是有很大影響的。先成家的優勢在於會讓一個人更快的成熟,有對家庭和事業的責任心,卻會因為奮鬥路上的坎坷而讓自己的另一半一起受苦。
  • 為了事業放棄家庭被群嘲:女性追求自我的價值,到底是對還是錯?
    從傳統的思維來說,全職太太或許並不算獨立女性,因為她依賴家庭而生,沒有工作,沒有收入,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照顧孩子,照顧家庭。可能在很多人,尤其是男人看來,覺得這沒什麼,是件特別容易的事,畢竟每天不用出去上班,在家裡看看孩子就好了,多輕鬆?
  • 男人讓你為了家庭放棄工作,他是真的愛你嗎
    女人在婚後就會把重心全都放在家庭裡,久而久之就會放棄自己熱愛的工作,也有的女人特別熱愛自己的工作,但在男人看來花時間在工作上面就顧不到家庭了,因此很多男人會要女人放棄自己喜愛的工作。我曾經問過周圍很多朋友,婚後會為了家庭而放棄工作嗎?
  • 正式編制的老師,停薪留職在深圳私立學校打工,繼續還是回老家?
    有人問,我在老家是在編的教師,10年停薪留職在深圳私立學校教書,現在要不要辭職?如果是我的話,我還是選擇留在深圳私立學校工作,而辭去老家的編制內工作。為什麼這樣說呢,我主要是從收入和家庭的兩個角度來考慮。一、無論是退休前還是退休後,工資都是留在深圳的高。毫無疑問的一點是,留在深圳工資一定更高,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退休後。
  • 放棄騰訊75W年薪,回老家當公務員,提離職被領導教育.網友:leader嫉妒了
    最近一位騰訊員工自爆,「老家公務員政審已過,放棄騰訊75w年薪,提了離職被leader教育了」。
  • 大學畢業是回老家還是在大城市打拼呢?終於有答案了
    當然,對於剛剛走出象牙塔的大學生確實有著各種各樣的迷茫:面試頻頻碰壁,簡歷石沉大海,工作找不到激情,不知道未來在哪裡……面對這些迷茫大學生都會選擇兩條路:要麼回老家找一個輕鬆點的工作,穩定生活;要麼留在大城市堅持下去,等待著機會的降臨。可看似輕鬆的路,卻有著難以取捨的糾結,心裡的兩個自己不停地吵架,最後也還是沒有分出一個勝負來。
  • 放棄75萬年薪逃離北上廣,選擇老家公務員,不必苛求選擇的對錯
    最近看到了一則騰訊員工放棄75萬年薪,選擇回老家當公務員的消息,又是再一次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為什麼要選擇離開啊,這樣的薪水再熬幾年,就能付個房子的首付了。」「你這樣的薪水,是很多人一輩子都達不到的高度,為什麼要輕易放棄呢?」
  • 天道成長:三十而立,立什麼?
    天道成長:三十而立,立什麼? 人生成長的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如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生命歷程均不相同,當年孔子也講了自己的理念,儒家講禮,《論語·為政》原文是這樣的: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 先心病女嬰回老家途中離奇死亡 疑父母棄治
    此前有意救助璐璐的兩家公益機構皆質疑家長有遺棄或故意傷害女嬰的嫌疑,目的是為了保住二胎指標用來生男孩。璐璐的父親則稱失去女兒心情悲痛,拒絕接受救助且堅持出院的原因是「不敢輕易相信公益機構」。目前,當地警方已介入調查,璐璐的屍體將於近期進行死亡鑑定。想留二胎指標生男孩?
  • 三十而立,是年齡焦慮還是說說而已?
    為了讓兒子贏在起跑線上,她百般討好住在頂層的王太太,送蛋糕、買小行星,從而得到著名幼兒園的推薦信。視頻截圖丈夫公司出了問題,她第一時間解決。小秘書給丈夫送橘子獻殷勤,她第一時間察覺,第二天就給全公司送橘子,並警告小秘書把心思放在工作上。
  •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這句話大家很熟悉,但很多人理解錯了!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這句話我們大家都很熟悉,但很多人都理解錯了。這句話出自《論語》,要想真正明白它的含義,還要結合原文去看。
  • 被新疆的大學錄取,我是去新疆,還是回廣西老家復讀?
    看到一位高考生的糾結:這位考生現在廣東生活,戶口在老家廣西。今年高考被新疆科技學院的財務專業本科錄取。現在,她拿不定主意,是去新疆讀大學呢,還是回到自己的老家廣西去復讀一年。看過外面的風景,就不會留戀眼前的苟且了,我們很多人選擇離家很近的學校,只為了一個牽絆,但是錯過的風景,也許一輩子都沒機會實現。網友二:為什麼要怕距離遠呢?那些在祖國最南方或者最西北最西南的地方的考生,考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了,他就不都去了嗎?
  • 返鄉回老家購房還是工作所在地購房?你應該考慮的六大原則
    無非是在工作所在地還是回家置業進行選擇?關於這個問題,很多人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說出各種各樣的理由,無所謂對錯,只是個人的偏好而已。但有沒有一個共同的標準和準則呢?當然有。到底在哪裡購房應該考慮的六大原則:第一大原則:哪裡更適宜居住?
  • 某應屆生糾結:一線城市10k+,老家掙5k過安穩生活怎麼選?
    現在大學生畢業要面臨著很多選擇,是繼續考研究生深造,還是選擇到社會上工作掙錢?對於這個問題,很多大學生都更傾向於選擇工作掙錢,因為大學幾年的生活費都是靠家裡人負擔的,自己也該回饋父母了。可是現在大學就業並沒有那麼容易,去一線城市發展,自己要面臨很大的生活壓力;回老家找個穩定的工作,又擔心沒有發展前景,很多大學生都很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