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貧弱老人傾囊捐贈 慈善機構該收嗎?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新京報網

原標題:貧弱老人傾囊捐贈,慈善機構該收嗎?

慈善的初心是扶弱濟困,而不宜讓「弱者因捐助更弱,困者因行善更困」。

▲圖片來自微博

2月11日,媒體報導「重慶87歲獨居老人捐出畢生積蓄20萬元」的新聞,引發熱議。雖然老人說「我有兒有女都孝順,還有退休金,還做小生意,吃穿不愁」,但是從照片看生活條件相當簡陋。很多網友認為,老人的善心令人感動,但是相關組織不應該收這樣的「保命錢」。也有些人提出,經濟不寬裕的老人也有捐款的權利。

自疫情以來,類似的「暖聞」時常令人動容,有一個環衛工老大爺,捐出了5年的積蓄,自己卻住在簡易棚裡;還有老人捐了錢之後,卡裡只剩十幾塊錢。我們為這些老人的善良、大愛所感動,但心底總還有疑問:他們的錢,該收嗎?

其實搜索相關新聞不難發現,此次的疫情最緊缺的不是錢,而是物資。在整個抗擊新冠疫情的進程中聽到的幾乎都是物資短缺的消息,手套、防護用品等物資的「緊俏」早已是有錢難買。

相應的,慈善機構的目標也並非是盲目追求數額上的「高峰」,而是要根據實際需要、機構的運作能力進行相應的設計和組織。錢用在哪裡、需要募集多少,都要有個成算。

如果募捐不是多多益善,那麼根據捐贈人的情況設計一些合理的條件才是恰當的舉措。比如對高齡捐贈者應特別關注其民事行為能力,或者徵得其家人子女的同意再接受捐款。對弱勢群體可考慮設置合理的捐款上限,避免讓他們「勒緊褲帶」搞傾囊捐贈,這才符合慈善事業的人道主義精神。不能以「人人都有平等的捐款權利」為辭,遮蔽了慈善的本懷。

慈善是為了扶弱濟困,而不宜讓「弱者因捐助更弱,困者因捐助更困」。慈善活動的組織機構出於良好的意圖限制捐款上限,保護弱勢群體的長遠利益,會妨礙弱勢人群的捐贈權利嗎?並不會。相反,這是慈善活動組織者應有的義務。總不能一面救濟他人的同時,一面又製造潛在的急需被救濟對象。

慈善機構應該意識到,疫情再十萬火急,還是要嚴格按照公益性質去做慈善。疫情當前,慈善渠道並非核心主力。慈善事業參與重大災害救助的意義,不在於帳面上的錢財物資,而是營造眾志成城的社會氛圍、弘揚扶危濟困的道德教化。潔身自好、遠離爭議,應該是慈善組織最優先的考慮,在聲譽維護方面寧可有點潔癖,而不是置爭議於不顧。

現在新暴露出來的問題是,大量以救災的名義組織慈善募捐,涉及面廣、金額巨大,超出了單個慈善機構的運作能力,並且社會層面呈現出某種「攀比」傾向。在這個時候,是繼續添把火,激勵人們奮不顧身地踴躍捐款;還是引導民眾冷靜、理性,體現了慈善機構對「初心」的認識。

說到底,勸募的目標應該符合現階段救災的實際需求,以取信於民。對於這些可愛的老人們一輩子靠節省攢下的積蓄,委婉拒絕比滿盤接收更符合大眾的期待,也符合慈善的本心。這也要求,慈善事業不可以「近利」,也要避免「急功」。

□關不羽(專欄作者)

相關焦點

  • 慈善機構可以拒收和退還捐贈嗎?
    長遠而計,我建議由一些慈善機構牽頭,建立類似於「時間銀行」的機制,為那些曾經奉獻愛心但遭遇困境的捐贈人提供必要的幫助和回饋。當然,慈善機構拒收捐贈也必須符合法律程序。一般情況下,拒收捐贈的最好時機是在籤訂捐贈協議之前,畢竟在法律上協議雙方是平等的民事關係,捐贈人有權決定捐不捐,慈善機構也有權決定收不收。
  • Arbonne向全球青年慈善機構捐贈39.3萬美元
    Arbonne國際健康成長基金會Flourish Arbonne Foundation正在通過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英國的青年慈善組織為流浪青年提供資金支持和基本生存資源。Arbonne社區已為該基金會籌集善款19.65萬美元,加上Arbonne公司的配套捐贈共計39.3萬美元。
  • 捐贈個人陳正拜主要慈善貢獻及事跡
    捐贈個人陳正拜主要慈善貢獻及事跡 2018-09-20 11: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慶市渝中區慈善會為福利院老人捐贈愛心棉被
    近日,重慶市渝中區慈善會攜手重慶靚鑫消防在李子壩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開展愛心棉被捐贈活動,向該院的老人捐贈棉被56床,價值1萬元。區慈善會、渝中民建一支部、重慶靚鑫消防設備有限公司、渝中區福利院相關領導及全院老人參加活動。
  • 我縣舉行「做公益、獻愛心、善為本、送溫暖」慈善捐贈活動
    我縣舉行「做公益、獻愛心、善為本、送溫暖」慈善捐贈活動 2020-12-16 22: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峽縣五裡橋鎮:慈善捐贈衣物 猶如冬日暖陽
    懸掛的條幅上寫著:精準扶貧愛心捐贈活動;一排排色彩斑斕的衣服擺放井然有序;負責人員熱心忙碌地幫助挑選衣物;貧困戶手中提著大包小包,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這一場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原來是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藉助五裡橋鎮政府搭建捐贈平臺,捐獻第一批慈善衣物共1500件,面向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免費發放,不限鄉鎮,不限數量,不限村別。
  • 老人的愛心捐款不該收,你贊成嗎
    然而,媒體報導中,一些高齡老人捐款的事跡卻讓人感到五味雜陳。比如,湖北武漢93歲的抗戰老兵明學純捐款時說,「只有15000塊錢,錢不夠,向女兒借5000塊錢」;重慶87歲的老人倪素英捐出她攢了30多年的積蓄20萬元……疫情之下,每一個人都是命運共同體。對老人的愛心應當肯定,畢竟,在老人的生活經驗裡,捐贈善款是最直接、最便捷的辦法。
  • 慈善總會要求查明「捐贈發票門」 承認監管缺失
    昨日,中華慈善總會「捐贈門」事件爆料人羅凡華表示,前日下午,他接受民政部的調查詢問,將掌握的全部證據籤字畫押,交給民政部工作人員。  此前,中華慈善總會被曝「給錢就可開具發票的行業潛規則」,後又曝出「此前兩年,中國青少年創意大賽實施過程中,通過中華慈善總會開出捐贈發票的大約5000萬捐贈物資遭變賣」。
  • 拾荒老人與舞勺少年的慈善故事
    12月17日,在林州市姚村鎮龍泉莊村小學,「慈善老人」李秋貴用自己積攢下的1500元錢購買了手套、耳暖、文具等,為學校裡79名學生送來了「愛心禮包」。看著孩子們臉上燦爛的笑容,聽著他們的歡聲笑語,李秋貴的心裡也感到了暖暖的幸福。   李秋貴今年65歲,是龍泉村的一位拾荒老人。
  • 我捐的舊衣,你收的回扣?揭開全球慈善二手衣貿易體系
    另外,他也曾經收過背景照片是一臺直升機,並表示捐贈將會用於當地的空中緊急救護慈善服務。然而,經過他調查過後,製作這份傳單的公司和空中緊急醫療並沒有什麼關係。這些都是假冒的慈善傳單,他們試著欺騙民眾,讓民眾誤以為他們捐贈的衣物將有助於特定的慈善目標,但並非如此。甚至有的時候,還會有人將慈善團體放在路邊募捐箱裡的衣服給偷走。或者是有些商業公司會偽裝成慈善事業,到社區放置募捐箱。捐贈者往往無法分辨這些箱子和慈善團體有何關係。舊衣回收是門好生意他們是因為「熱心公益」而爭奪二手衣嗎?
  • 謝霆鋒廚師裝亮相 愛心眾籌善款捐贈慈善機構
    7月4日,「和謝霆鋒一起做公益」眾籌項目慈善落地活動「聽鋒」在京拉開大幕,此次愛心眾籌項目發起人謝霆鋒特意飛抵北京參與該活動,截止6月30日,「和謝霆鋒一起做公益」 成功獲捐善款 1,073,232.00元。
  • 2019年泉州市慈善總會全年捐贈支出1.6671億元
    引進市場運作優化養老助老工作  2019年7月16日,一場簡短的捐贈儀式在泉州江南老年頤樂園舉行,81歲的張淑珠老人將30萬元支票交到了泉州市慈善總會負責人手中。  「捐出的這30萬元,有一部分是父母的遺產,也有一部分是我存下的退休金。」
  • 接受貧苦老人的捐款,難道良心不會痛嗎?
    01最近微博上有一個熱點話題叫「不要再收老人捐款了」,對此,高曉松也發表了相關評論。的確,現在關於老人捐款的新聞不少,當我們了解後,「不是感動,是痛啊!」。可是這些生活在底層的百姓,本來是需要我們社會去關懷的人,卻飛蛾撲火似的來捐贈,實在是令人心疼不已。其實,我們不是反對老人捐款,而是反感這種大肆宣揚的行為。一個有良知的社會,不應該把任何普通人硬生生套上英雄主義的光環。不應該利用他們的善良來鼓勵更多的貧苦老人捐款。
  • 第十一屆「中華慈善獎」擬表彰名單公示,浙江14個捐贈個人、企業...
    第十一屆「中華慈善獎」擬表彰名單公示,浙江14個捐贈個人、企業、項目入圍 2020-12-17 2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哪些行為屬於做慈善?捐錢必須經過慈善組織嗎?
    【一問】只有捐款捐物才算做慈善嗎?【法律草案】慈善活動,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以捐贈財產或者提供服務等方式,自願開展的扶貧、濟困;救助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和公共衛生事件等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害等公益活動。【解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道德模範」孫東林:慈善事業倡導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 「財富雅談」個人做慈善捐贈 如何抵扣納稅?
    另外,個人或企業向社會慈善組織進行捐贈,可以抵扣納稅,具體如何操作?本期對話嘉賓:北京王府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劉穎、北京市致誠律師事務所律師何國科。馮雅:個人如果通過社會團體或者國家機關,向社會公益事業或貧困地區進行捐贈,也是可以免交一部分個稅的。這個裡面有沒有什麼具體的說法?捐贈的人該怎麼去操作?
  • 公益捐贈免稅助力企業慈善
    企業公益性捐贈的稅收優惠力度更大「捐款可以免稅嗎?」帶著這些公益企業和人士關注的問題,記者走訪了市地稅局,請稅務專家對捐贈減免稅政策進行了解讀。市地稅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用於公益事業的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 2019年最大的慈善捐贈 普萊姆基第一巴菲特第二
    爭論不斷的同時,全球最富有的一些人仍在繼續將大筆財富捐給慈善事業。有兩位全球頂級的億萬富豪分別捐款超過10億美元,另有十多位「十億美元俱樂部」成員或是承諾、或是捐款數億美元。以加州理工學院為例,一些機構收到了成立以來數額最高的資金捐贈。《福布斯》統計了2019年最大的10項公開捐款和捐贈承諾。
  • 民政部發布通知要求做好慈善捐贈工作
    原標題:民政部發布通知要求做好慈善捐贈工作 《慈善公益報》記者從民政部獲悉,民政部日前發布《關於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慈善捐贈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級民政部門要在鞏固疫情防控慈善捐贈工作成果的基礎上,繼續指導督促慈善組織、紅十字會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做好慈善捐贈工作
  • 培育鼓勵企業慈善捐贈的良性循環
    但此次修正並不涉及企業所得稅稅率調整,只是對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稅前扣除加大優惠,以鼓勵企業參與慈善捐贈。   2月2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修改企業所得稅法的決定。這是企業所得稅法自2008年正式施行後的首次修正。此前,企業稅負是否過高的問題撥動了社會各界的敏感神經,引起了一輪大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