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見到熟人不打招呼真是沒禮貌嗎?不!你的言傳決定孩子的舉止

2020-10-09 爸媽快來看


文/爸媽快來看

昨天在公園遇到一位媽媽教訓自家孩子沒有禮貌,站在第三方的旁觀角度我看到了孩子無措的眼神,事情是這樣的:

媽媽帶著男孩正在公園漫步,不一會就撞上了小區裡經常往來的鄰居大姐,從雙方的互動和打招呼方式可以看得出,這兩家的關係應該還不錯、不是那種幾面之緣的平淡友情,嘮嗑幾句之後媽媽才意識到自家兒子沒有跟鄰居打招呼,視線轉移到兒子身上後想都不想地批評孩子:"你怎麼回事,見到阿姨也不招呼,阿姨平時都白疼你了是不是"

男孩聽到媽媽批評後,帶著哭腔說了一句"阿姨、好"!

當即,鄰居大姐還有些責怪媽媽地說"他還是個孩子,你跟他計較什麼"

那一刻,我覺得鄰居大姐說的話很有道理,但也非完全是道理

有道理的原因在於:

家庭教育的深層含義,永遠在於家長的言傳決定孩子的舉止,在媽媽和鄰居大姐雙方打招呼裡,我並沒有看到應有的"禮貌"方式,比如"大姐你好呀,怎麼今天也來逛公園了",她們的打招呼方式過於直接,也完全跳過了開頭的禮貌問候,這樣的交談方式給孩子的感覺就是不需要禮貌問候。

可能很多人覺得:"我們的關係很好,不需要那些虛頭巴腦的過場話",但往往這種關係好就可以隨隨便便的觀念卻是不尊重對方,也給孩子帶來了極大的觀點影響,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孩子永遠都在索取父母、不知道感恩,因為在孩子的潛意識裡父母就是在付出,他們也把這種付出當成了理所應當,所以在父母沒有形成見面使用禮貌用語的時候,孩子自然也會用直接說話的方式去打招呼。

非完全是道理的原因在於:

孩子雖然年紀小,但習慣的養成不分國界、也不分男女老少,越是年紀小的孩子越需要儘早形成習慣認知,不管在什麼時候習慣的養成都是越早越好,儘管孩子不願意以禮貌用語打招呼的方式有很多,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裡我們不得不承認,以禮貌用語打招呼不僅僅是禮貌之基礎,是人心內涵的基礎修養,也是尊重對方的良好友情搭建。

所以說,養成良好的禮貌用語打招呼很有必要,但孩子見了熟人不打招呼也不能單一地規劃為孩子沒有禮貌,這是對孩子的否定更是不尊重他們,因為孩子見了熟人不打招呼的原因是多方面,比如孩子膽小害怕、孩子沒有禮貌用語打招呼的意識,又或者是孩子和對方有些內在矛盾。

那麼,在孩子遇到熟人不願意和對方打招呼的時候,爸爸媽媽該如何應對呢?

1、關於膽小害怕,告訴孩子:打招呼會讓你變得更勇敢

關於打招呼這件事情看起來非常簡單,實際上等到了真正實踐的時候,你會發現那些原本膽小害怕孩子的喉嚨仿佛被控制住了,那種想開口、又不敢開口的孩子,通常都是由於自己不自信、不敢言語,這個時候我們跟孩子說什麼大道理,都無法讓孩子跨越自己內心的那道傷疤,所以這個時候不是批評、也不是講道理的時候。

應該怎麼做呢?我們要明確告訴孩子"打招呼會讓你變得更勇敢"。

孩子見到熟人沒有打招呼,尤其是那些日常性格就比較內斂、膽小的孩子,我們不要單一地說孩子沒有禮貌,這個時候應當鼓勵孩子,通過打招呼的方式去得到來自外界的更多讚許,這份讚揚也是孩子通過外界獲得的勇氣,從打招呼到被誇獎再到內心勇氣蕩漾的時候,那句"打招呼會讓你變得更勇敢"也實現了本該有的價值。

2、關於無打招呼意識,先做好自己的言傳才能影響孩子的舉止

關於孩子沒有打招呼的意識,這個時候家長就需要先做好自己的言傳才能影響孩子的舉止,比如見到熟人時我們主動先說"嗨,你今天穿的衣服好有範兒",這種帶著誇讚的禮儀範打招呼,也是站在欣賞的角度去尊重對方,而身旁的孩子也會在觀察二者的交流裡,悟出誇讚型的打招呼方式對方會更開心。

相信有很多家長會有疑問:為什麼有些孩子說話自帶哄人的小甜嘴,有些孩子三句話有兩句自帶火氣、甚至還無緣無故亂發脾氣。

同樣的孩子有著不同的說話方式,這些也是完全受家長的言傳身教影響,在小甜嘴的孩子背後也一定有個"會說話"的父母,而那些說話自帶嗆嗆的孩子背後,也自然有個說話總是帶刺的父母,故而你說出什麼樣的話、做出什麼樣的言傳,最終孩子才能受到怎樣的舉止影響。

3、關於內在矛盾,告訴孩子:矛盾歸矛盾、打招呼還是要有

有些孩子不是不想打招呼,而是孩子的性格直率坦誠,有的時候不喜歡做些違心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說小孩子喜歡記仇,記得小時候小叔總是說我"太笨",這句話也讓我從小到大記恨著小叔,見面不願意跟他打招呼、平時也不願意挨著小叔,這樣的舉止在外人看來都說我這個侄女太沒良心了,對待親小叔這般沒禮貌。

實際上,又有誰站在不打招呼的角度去分析原因呢?有的時候不是小孩子沒有禮貌,而是那些成年人在和孩子說話的時候充滿了小不點的藐視態度。

當孩子因為某些內在矛盾不願意和對方打招呼時,我們要告訴孩子:矛盾歸矛盾、打招呼還是要有,這個時候孩子肯定會有一陣不願意的表情,我們可用行為舉止影響孩子,比如和需要打招呼的人述說友情裡的一段矛盾,比如"之前有過什麼樣不愉快的事情,現在關係又好到恨不得天天膩歪在一起"。

這樣的舉止是為了告訴孩子:沒有什麼關係是可以一直維繫美好,親情、友情都是如此,也只有放下心中的不愉快、才能以嶄新的心情去面對美好!

相關焦點

  • 孩子見到熟人不打招呼,不是沒禮貌,而是他們不懂!
    作為父母,我們會經常教導孩子,今後要做個有禮貌的人;見到長輩要問好、遇到老師要問好、遇到叔叔阿姨也要問好!但是往往有些時候,在面對親朋好友的刻意問好時,我們的孩子卻怯生生地躲在你身後,不願意開口!那麼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是否就可以給孩子定義為不懂事禮貌呢?
  • 孩子不愛打招呼、膽小、內向、沒禮貌?其實是我們不懂孩子的心
    在媽媽催促了5-6遍後,豆豆很不情願地喊了聲奶奶好,然後衝著媽媽說:「你真霸道…」帶著孩子碰到了熟人,如果孩子能主動跟自己認識的朋友、同事、鄰居打招呼,這也會讓家長覺得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如果孩子碰到自己的熟人,不打招呼,會覺得孩子沒禮貌、不懂事,自己沒教好。
  • 孩子見人不打招呼沒禮貌嗎?千萬別冤枉孩子
    「快跟阿姨打招呼啊,瞧你這齣息,真沒禮貌!」 不少爸媽也有類似的困擾,平時孩子在家特別愛說話,溝通起來也很容易,一出門就張不開嘴,還有的孩子一見熟人拔腿就跑......為什麼孩子見了熟人不打招呼? 其實,孩子不願意打招呼是一件特別正常的事情。
  • 孩子不愛打招呼就是沒禮貌嗎?家長不要逼孩子
    孩子不愛打招呼就是沒禮貌嗎?家長不要逼孩子現在有很多父母都非常煩惱一件事情,即使就覺得自己家孩子非常怕生,怕和別人打招呼,覺得孩子沒有禮貌,其實孩子不喜歡打招呼並不是沒有禮貌,如果你家孩子不喜歡和人打招呼,家長不要去強迫孩子,而是應該去了解一下孩子不喜歡打招呼的原因。
  • 孩子不願打招呼就是沒禮貌?你對不打招呼的誤解有多深?
    >我聽到老人說的這句話就急了,什麼叫「不打招呼、不叫人就是沒禮貌了?」礙於當時人多,我在宴席結束回家後,才與明明奶奶說了這個問題,可我沒想到,明明奶奶卻會這樣說:「你還說我呢,你看看你帶出來的孩子!年紀差不多的其他孩子都能主動叫人,為什麼明明就不能?不叫人問好,這不是沒禮貌、沒教養又是什麼?
  • 孩子不愛叫人,不是他沒禮貌,而是你的問題
    「你這孩子,怎麼這麼沒禮貌,小的時候可不是這樣。」媽媽在友人面前尷尬又無奈,這孩子在外頭怎麼這麼不長臉?又想起前幾天遇到差不多月齡的「別人家的孩子」,大大方方地和自己打招呼,叫起人來聲音甜甜的,一點都不膽怯,愈發想嘆氣。
  • 孩子不愛打招呼就是「沒禮貌」?寶媽別自以為是,原因或是這幾種
    「不懂禮貌」嗎?昨天我們聊到孩子的問題,還說到這個事,豆豆媽假期帶孩子去竄門,結果就很尷尬,見到親戚朋友豆豆也不知道跟親戚打招呼,相反,自己妹妹家的孩子樂樂,就要好很多。原因大都是以下幾種說實話,在生活中能夠第一次見面就主動打招呼或者說自來熟的孩子真不多,多數孩子都是很害羞的,而他們不願意開口,也不意味著真的沒禮貌。
  • 孩子出門不願意打招呼?不打招呼不等於沒禮貌,千萬不要逼孩子
    很多家長帶孩子出門,在路上遇到熟人的時候,就會要求孩子打招呼,可是很多孩子不願意打招呼,家長就會覺得很沒有面子,覺得孩子不懂事,就會呵斥孩子讓孩子去打招呼,可是這樣真的好嗎?很多家長經常有這樣的困惑,自己的孩子在外面見了人不打招呼,於是,很多家長只能是逼著自己的孩子去打招呼了:「快叫叔叔
  • 小孩不跟熟人打招呼,就是沒禮貌?我們其實都被騙了
    爸媽啥時候給你添二胎?。。。(以下省略1000字問題)小孩轉頭跑了,有些人就會說:「這孩子怎麼沒禮貌?」,為了緩解尷尬,我使出多年苦練的神功:「大媽,您孩子多大啦,結婚沒?生娃沒?二胎沒?大學啥學校啊?啥工作啊?當領導沒?您跟大爺夫妻生活和諧嗎?」
  • 孩子見生人不敢打招呼?越強迫越不敢,只需3步來化解
    :「我家孩子就是沒禮貌,不主動和人打招呼,搞得我很沒面子!孩子不叫人就是沒禮貌嗎其實,能夠第一次見面就主動打招呼、自來熟的孩子,真的不多。而那些見面害羞,不願意開口的孩子,也並不代表他們真的沒禮貌。孩子為什麼不和人打招呼?其實是有很多原因的。
  • 孩子不與他人打招呼,這種沒禮貌的行為,是因為父母不懂孩子!
    一直擔心女兒回到老家不習慣,沒想整天跟鄰居小朋友出去玩,除了吃飯睡覺,幾乎不著家,遇到到見到叔叔伯伯都主動問好,大家都誇小河粉是個活潑開朗、懂禮貌的乖寶寶。茹媽覺得在這個一個環境生活的小河粉,應該是比較大膽、有禮貌的孩子。
  • 孩子不愛叫人,想讓孩子見人就主動打招呼,聰明媽媽都這樣做
    涵涵媽說:孩子3歲了,今天帶他去外公外婆家,見到外公外婆都不叫,叫他叫外公外婆,直接跑掉,簡直要被氣死了,太沒禮貌了。燕子媽說:我家孩子也是這樣,家裡來客人了,叫他叫「叔叔阿姨好」,他怎麼都不叫,還躲到房間裡面去。軒軒媽說:「是啊,我家孩子叫家裡人叫的好好的,出去教他叫其他人就不吭聲了。」我說:「我家大寶兩歲多了,出門也是不叫人。」
  • 不是孩子沒禮貌,只是大人好面子
    我以前也是這樣的父親,孩子不和別人打招呼曾是我很頭痛的一件事,直到2009年遇到尹建莉老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了好多遍,借鑑了書中方法,效果出奇地好,在此我很想把自己的一點感悟寫出來。毋庸置疑,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禮貌,所以遇到熟人或親朋好友時,做父母的都會提醒孩子跟人打招呼,但有些小孩就是不敢或不肯叫人。
  • 強迫孩子當眾和熟人打招呼到底好不好?
    一邊說著,還一邊不好意思的告罪於要打招呼的那人,孩子還小不懂事。也有的父母不會強行要求孩子當場就改過來,而是等到和孩子單獨相處的時候,告訴孩子你要和叔叔伯伯,姑姑阿姨打招呼,下次一定要注意。但是不管是上面那種情況,孩子們都難免有些抗拒,特別是當面強迫他們打招呼的尷尬場面,孩子們往往會記憶猶新,從而對強按著打招呼這件事情,生出一種「杯弓蛇影」的恐懼感!
  • 孩子「沒禮貌」「太內向」,其實原因是這個,不要再批評孩子了
    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帶孩子出門遇到熟人,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熱情大方,主動給爺爺奶奶、叔叔阿姨打招呼。然而很多時候卻事與願違,當遇到鄰居奶奶想讓孩子打招呼的時候,孩子卻不敢吱聲,甚至退縮到父母身後,於是父母趕快圓場:「你看這孩子太內向了,見誰都不敢吱聲。」等別人走後便開始數落自己的孩子:「你這孩子真沒禮貌,見人怎麼就不知道打招呼!」
  • 擔心孩子沒禮貌,就逼孩子打招呼?聰明的家長只用這三招……
    生活中,作為家長的你一定遇到過這種情況:家裡來客或是上門做客時,孩子碰人總不願打招呼,這時,很多家長動不動就會以「怎麼不叫人?那麼沒禮貌……」的口氣來責備孩子、逼他們打招呼,但其實這樣的做法反而適得其反,教孩子禮貌其實有著更好的做法。
  • 孩子膽小,不愛打招呼,是你的問題還是孩子的問題?
    很多家長都反映說自己的孩子非常膽小,見了人也不喜歡說話,讓他叫叔叔阿姨也不叫,還有的家裡來了客人就會躲起來,特別害怕見人。面對這樣的情況,很多家長也採取了一些辦法,比如強迫孩子打招呼,告訴孩子不打招呼就是不禮貌的行為,逼迫孩子叫叔叔阿姨。
  • 見了長輩不打招呼的孩子,不是沒禮貌,而是「有苦難言」
    有了孩子之後,很多家長就喜歡出去顯擺,在別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孩子多麼可愛,結果常常遇到這種尷尬的情況,孩子見了長輩也不打招呼,看起來非常沒有禮貌。我們倡導尊老愛幼,見到老人一定要打招呼,這樣才顯得有禮貌。
  • 孩子不打招呼就是沒禮貌?很多家長理解錯了
    導讀:孩子不打招呼就是沒禮貌?很多家長理解錯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不打招呼就是沒禮貌?很多家長理解錯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孩子害羞不愛打招呼?順其自然沒有錯,但是家長也要會引導
    上次鄰居家帶著孩子來做客,孩子們在一旁玩的很好,我們大人則在討論關於孩子的性格問題。鄰居問我為什麼我的孩子一直以來性格都比較大方開朗,見到陌生人也一點不害羞?鄰居這表示她家的兩個孩子,哥哥也是比較開朗,但是妹妹相比之下就顯得很內向。每次帶兩個孩子出去,見到生人哥哥總是帶頭打招呼,讓妹妹跟著學習,不過效果並沒有我想像的這麼好,妹妹很少開口主動和人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