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虛假基因檢測報告調查:患者按報告建議用藥病情反而加重

2020-12-24 騰訊網

2018年1月,山東省泰安市肥城王瓜店42歲的張衛查出肺腺癌,輾轉前往山東省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現為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治療。

(健康時報記者 徐婷婷 王艾冰)張衛(化名)家中,原本用來擺放食物的餐桌、晾曬衣物的陽臺,堆滿了各種檢查單、藥瓶。

2018年1月,山東省泰安市肥城王瓜店42歲的張衛查出肺腺癌,輾轉前往山東省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現為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治療。

「胸外科醫生讓做基因檢測,還在博奧檢驗的基因檢測報告上圈出了適合的藥,可使用了半年,不僅沒有療效還出現多處轉移」。讓張衛意想不到的是,北京博奧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回復根本沒有出具過關於靶向藥的基因檢則報告。

2019年12月18日,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現為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下不一一註明)投訴辦的人員回復健康時報記者,「已對涉事醫生進行了約談、通報批評的處分,屬於醫生的個人行為,我們沒有理由補償受害患者」。

張衛(化名)家中檢查單和藥瓶

不被承認的報告

「不知道這個病是什麼,也不知道有多嚴重,更不知道該怎麼治療,只知道是得了癌症,醫院讓怎麼做就怎麼做」。回憶起當時的治療情況,張衛的哥哥張招(化名)向健康時報記者表示。

張招回憶,當時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的醫生讓抽血,隨後讓交了8100元的費用。「當時沒有告訴我們是幹什麼,就說是化驗。」張招說,直到收到一份印著「北京博奧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的蓋章報告出來,醫生說8100元就是用在了這裡,才知道是做了基因檢測。

基因檢測報告是幹什麼的?有什麼作用?帶著這些疑問,張招找到弟弟的主治醫生。「醫生在報告上畫了個圈,圈出了弟弟適合吃的藥,說就拿這個藥吃吧」。

基因檢測報告

這份基因檢測報告中的檢測結果及用藥提示,「EGFR檢測出突變,關聯性藥物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提示療效較好」。

隨後近半年的時間,張衛根據這份基因檢測報告以及醫生的建議一直用藥。「兩個療程之後,一位醫生告訴我說不能再吃那個藥了,那個藥沒用」。

此時,張衛一家想的是,醫院給出的基因檢測報告推薦用的靶向藥,怎麼會沒有用呢?在醫生的建議和基因檢測報告結果之間,張衛一家選擇相信了後者,依然繼續使用基因檢測報告中「提示療效較好」的藥物,花了數萬元。

直到使用了半年之後,依然不見效果,「每天疼得已經站都站不起來了」,甚至出現了多處轉移。

看到弟弟備受煎熬,張招不禁對基因檢測報告產生了懷疑。在一位病友的建議下,按照報告上提供的信息,張招聯繫了北京博奧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

「我一直向北京博奧醫學檢驗所打電話,打了不下五次,對方一直告訴我正在查詢。」張招回憶,直到最後,博奧醫學檢驗所回復稱,這個報告分為兩部分,他們只做了化療用藥的報告,並沒有做靶向用藥的基因檢測報告。

此時,張招才意識到,這個靶向用藥的報告是假的。而根據這個假報告吃了很長時間的靶向藥,當然也就沒有任何用。得病之後的張衛,依靠各個親戚借錢維持醫藥費用,幾乎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用一份假基因檢測報告,維持長達半年的用藥,對張衛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艱難的投訴之路

根據張招提供的印著「北京博奧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的基因檢測報告的原件顯示,無論是化療用藥部分,還是靶向用藥部分,都印有「北京博奧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的公章和相關人員的籤字。

在張招不斷向博奧醫學檢驗所電話諮詢後,突然一天收到了來自泰安的一條簡訊:「您好,請轉達我對張衛(化名)深深的歉意,在此向其本人及家人深深的懺悔道歉,在此事件上我是有過錯的,由於我個人的行為,公司已經對我進行了非常嚴厲的處分,我已辭職,將登門道歉,並給予力所能及的補償,請求諒解。」2018年8月,一位自稱是北京博奧檢驗研究所駐泰安的代理,給張招發來一則道歉簡訊。

但是自從收到這個簡訊之後,張招就再也沒有收到來自這個號碼的簡訊,也無法撥通這個號碼,更沒有人像簡訊中承諾的那樣登門道歉。

按照張招提供的簡訊號碼,健康時報記者從2019年10月16日至12月24日多次致電「道歉簡訊」顯示的號碼,一直處於關機狀態。

在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治療,在一個檢驗公司不承認的基因檢測報告下,長期使用靶向藥治療,花了大把的錢,耽誤了治療,張招一家憤恨難平,一直在向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等反映,但是得到的回應均是,「這個事不歸我們管」。

更蹊蹺的事件又出現了。患者是在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就診,並做了這個所謂的基因檢測,然而健康時報記者發現,這份基因檢測報告中的「送檢單位」一欄卻是「泰安市中心醫院」;而自稱是「博奧檢驗研究所駐泰安的代理」的那條道歉簡訊的電話號碼,卻是泰安市中心醫院一位叫李力(化名)的醫生的電話。

2019年12月18日、12月23日,健康時報記者再次致電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和報告送檢單位泰安市中心醫院。

「這個事件屬於涉事醫生的個人行為,醫院並不知情,事情發生後醫院才得知此事,並已對涉事醫生進行了約談、通報批評的處分。」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投訴辦的一位負責人告訴健康時報記者,至於醫院是否承擔相應責任,對方回答「這件事屬於醫生的個人行為,我們沒有理由補償受害患者」。

魚龍混雜的基因檢測

這份基因檢測報告到底是怎麼來的呢?事件發生後,為何是顯示泰安市中心醫院的李力(化名)大夫給張招發道歉簡訊?

泰安市中心醫院投訴辦一位負責人稱,「他們已經對相關醫生進行了調查,結果是李力並不知道此事,那個號碼是借給他的一位朋友趙慶(化名)使用」。記者再次詢問,為何基因檢測報告的送檢單位是山東省泰安市中心醫院,該名負責人也未給出明確回復。

「假報告是我做的」,12月24日,健康時報記者輾轉聯繫上了李醫生的「朋友」趙慶(化名),趙慶透露,因和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醫生有「業務往來」,就來到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找」患者做基因檢測,並通過「中間人」將張衛的血樣寄到北京博奧檢驗所。

至於為什麼報告的送檢單位是泰安市中心醫院,趙慶表示,只是為了說明這個報告是泰安市寄出去的。當記者詢問其為什麼要做虛假的報告等問題時,趙慶均避而不答。

健康時報記者以有家人需要做靶向用藥基因檢測為由,致電博奧檢驗總部,一位相關負責人也承認,「我們確實有一些加盟商和代理商,但代理商我們沒有辦法核實,可靠性也不敢保證」。

北京博奧醫學檢驗所是否要承擔責任?

京衡律師上海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鄧學平指出,「博奧檢驗可能存在未對代理商盡到嚴格審核、篩選以及管理監督責任的問題。博奧檢驗基於其與相關代理商之間的合同關係可能要承擔監督、管理不當的責任。」

近年來,基因檢測序非常熱門,但也出現了很多問題。

「目前國內基因檢測機構魚龍混雜,患者也不知道醫務人員推薦的基因檢測機構是否具有資質。誰在做、怎麼收費?現在都是一筆糊塗帳。」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腫瘤科、上海市肺部腫瘤臨床醫學中心主任陸舜告訴健康時報記者。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分子診斷科主任邵建永在接受健康時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目前,國內基因檢測機構魚龍混雜,第三方檢測機構的能力參差不齊,一些機構甚至超資質範圍開展相關檢測。只有少數大型公立醫院具有獨立開展相應基因檢測的設備,但總體來看,具備這一檢測功能的醫院並不多。

鄧學平律師向健康時報記者表示,國家以及相關政府部門應加強監管,並明確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以明晰不同主體間的法律責任,整治市場亂象。

陸舜也建議,國家雖然已經制定了一些有關基因檢測的審核標準,但哪些檢測項目、公司具有相應的資質,還需要國家層面的認證。應該像藥品一樣,嚴查基因檢測。

慶幸的是,張衛在發現假報告問題之後,如今已經接受了其他的正規藥物治療方案。

「現在讓我心安的是換藥後弟弟病情慢慢穩定,至少可以自己吃飯了」,張招表示,「癌症病人本來就很不幸了,希望不要有患者再受到傷。」

相關焦點

  • 《2020抑鬱症患者群體調查報告》——抑鬱研究所
    去年底,我們發布了一篇關於抑鬱症現狀的數據報告《 2019 中國抑鬱症領域藍皮書》,詳細討論了抑鬱症的症狀、患者處境、精神心理健康領域的服務現狀等問題。在這份報告的調研數據裡,我們發現,抑鬱症患者依然面臨著疾病教育缺失,病恥感強,治病難等困難。
  • ——靶向用藥基因檢測
    需要進行肺癌靶向用藥指導基因解碼明確。 案例分享 2017年3月,佳學基因解碼研究中心接收到來自陝西西安的活檢組織樣本,檢測項目為:「肺癌靶向用藥指導」。 患者情況:65歲的張大爺因持續咳嗽2周入院治療,胸片顯示肺部陰影,醫生考慮肺癌可能性大,行穿刺活檢術後,病理切片診斷為肺腺癌,由於患者年齡及身體狀況等問題,醫生不建議手術治療,而是採用靶向藥物治療,於是送檢患者的活檢組織至佳學基因進行肺癌靶向用藥指導基因解碼。
  • 2018腫瘤基因檢測市場研究報告丨鯨準研究院
    戰略方向: 1.基於基因檢測必將走向院內模式、走向合規性的趨勢判斷,擬通過試劑盒產品、提高產品質量等建立企業護城河。 2.參與國內企業藥物研發,但仍將臨床市場作為業務核心,布局在腫瘤診療較為集中的醫院,以提高用藥指導服務在中晚期腫瘤患者中的市場滲透率;同時將腫瘤早篩作為技術研發重點。
  • 基因檢測:個性化用藥,再也不怕吃錯藥了
    個性化用藥意義個性化用藥,一直以來都是國家衛生部、各級醫院大力倡導的治療模式。藥物基因組學,是研究基因組或基因變異對藥物的吸收、代謝、療效及不良反應的影響及其機制,從而指導新藥開發和合理用藥的一門新學科。
  • 藏器待時——腫瘤基因檢測的臨床實踐
    隨著靶向用藥進入2.0時代,基因檢測將伴隨患者用藥的各個階段:初治患者通過基因檢測進行分型,以選擇精準靶點的靶向藥;靶向治療耐藥患者需要再一次做基因檢測分析耐藥機制,以及時更換靶向藥;靶向治療療效較差的患者,可考慮全面基因分析,以及時更改方案或聯合其他治療方案;罕見突變的患者更需要通過全面基因檢測得到篩選,以參加相關最新臨床試驗。
  • 電科院虛假檢測報告再起波瀾
    公告在資格預審流程中也明確說明,申請人必須提供對應標段指定範圍內檢驗檢測機構(附表3)出具的有效期內的型式試驗報告,並加蓋申請人單位公章掃描件;要求申請人提供可查詢到相應報告的檢測機構的官網及查詢方式。這裡並註明,如申請人所提交的報告,不在《出具型式試驗報告(檢驗報告)的權威檢驗機構目錄》內或各標段專用資格條件要求的範圍內,視為不合格。
  • 癌症基因檢測:從「對症下藥」到「對個體下藥」
    個體化化療用藥是通過檢測腫瘤患者的整體基因多態信息,評估患者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和毒性反應,從而指導化療藥物和用藥劑量的選擇。 而個體化靶向用藥則需要檢測腫瘤患者的基因突變信息,根據檢測分析結果選擇靶向治療藥物。
  • 臨床基因檢驗診斷報告模式專家共識
    6.藥物治療相關的報告:應結合患者的臨床資料以及比較全面的藥物相關基因信息等給予用藥的建議。7.檢驗結果與其他結果不符時的報告要求:檢驗結果與其他實驗結果或臨床資料不符時,應進行調查並將資料備案,必要時進行驗證。
  • B肝患者切忌亂用藥,這些誤區你中招了嗎?
    此時不規範用藥治療,不僅浪費錢財,還會打破機體免疫沉默狀態,使得肝功出現異常,有時這種異常反反覆覆,反而加重病情。 誤區三:用藥不連貫 根據慢B肝防治指南,對於非肝硬化的患者口服抗病毒藥者是有停藥指徵的,達到條件允許時可以選擇停藥,但是有復發風險,需要定期複查,絕對不能自行停藥,而針對出現肝硬化的B肝患者,建議長期服用以穩定病情。
  • 廖寧:基因檢測指引乳腺癌治療
    值得一提的是,連線會診專家,如果患者海外就醫服務費,每位專家的市場價收費達6000美元/30分鐘,而「周三見」竟然是免費! 如今,不僅臨床醫生可進入「周三見」直接觀摩會診,患者也可通過掃描下方實時直播間二維碼,可直接上傳或通過廖寧教授每周一周二上午門診就醫,提交清晰完整的基因檢測報告資料,就有機會請全球「大牛」們免費解讀。
  • 更換藥物種類會使癲癇病情加重嗎?
    但是由於對癲癇這一疾病的不了解,很多患者在用藥中,會出現各種疑問,其中,關於更換藥物種類的問題,是患者密切關注的,這和疾病的恢復息息相關,又存在很多誤區,一旦出現偏差,可能會導致患者病情加重。
  • 甲亢患者嘴上有「禁忌」,6種食物建議不要碰,以免病情加重
    因為甲亢患者在早期如果沒有特地做甲狀腺的檢查,患者較難自己發現病情。而病情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診治,可能會出現一些嚴重的並發疾病。例如甲亢性心臟病、甲亢性精神病、重症肌無力、肝功能異常等。患者在患病期間,並不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在飲食上無法規避不利於病情的食物。
  • 疫情加病情,慢阻肺患者怎樣預防急性加重?
    而對於慢阻肺患者,如何避免病情急性加重,減少前往呼吸科就診的需求是自我管理的重中之重,既可降低潛在的交叉感染風險,同時也減少了醫護人員的後方負擔。慢阻肺是一種發病率高、高死亡率的常見疾病。我國慢阻肺患者總人數約 1 億,40 歲以上成人患病率高達 13.7%,而 60 歲以上人群患病率超過 27%,已成為與高血壓、糖尿病「等量齊觀」的常見慢性病[1]。
  • 出虛假報告被重罰車輛的尾氣檢測結果被人為幹預
    網絡配圖出虛假報告被重罰,車輛的尾氣檢測結果被人為幹預。在短短兩小時內三次過尾氣檢測線,前兩次都不合格,最後一次卻出具了合格報告。在南三環路二段,錦泰機動車檢測有限公司發生的這件蹊蹺事讓執法人員犯了疑, 經過兩次重新檢測,這輛車的尾氣檢測結果仍被判定為不合格。
  • 為什麼癌症要做基因檢測,怎麼做?上海瑞金醫院主任來告訴你
    隨著靶向用藥進入2.0時代,基因檢測將伴隨患者用藥的各個階段:初治患者通過基因檢測進行分型,以選擇精準靶點的靶向藥;靶向治療耐藥患者需要再一次做基因檢測分析耐藥機制,以及時更換靶向藥;靶向治療療效較差的患者,可考慮全面基因分析,以及時更改方案或聯合其他治療方案;罕見突變的患者更需要通過全面基因檢測得到篩選,以參加相關最新臨床試驗。
  • 兒童什麼時候做安全用藥基因檢測比較好?
    據《2017中國兒童用藥安全現狀報告》數據顯示,每年平均有1500名(0—14歲)兒童因中毒死亡。藥物中毒已成為中國兒童主要傷害之一。
  • 兒童安全用藥|1歲男童打點滴後死亡,兒童安全用藥檢測到底有多重要!
    《2016年兒童用藥安全調查報告白皮書》指出:兒童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達12.9%,是成人的2倍;新生兒為24.4%,是成人的4倍;中國每年死於不良用藥的人中1/3都是兒童。
  • 基因檢測臨床應用領域市場分析(下)
    腫瘤診療臨床應用領域基因檢測市場分析基因檢測在腫瘤診療方面臨床應用主要有四大細分領域,按照發展成熟程度依次為: 個體化用藥診斷 (確診患者分子分型,包括用藥伴隨診斷與補充診斷); 腫瘤患者病情監測 (確診癌症患者的治療預後、復發監控); 腫瘤/癌症早期診斷 (疑似癌症患者輔助診斷、高危人群早期篩查); 腫瘤易感基因檢測 (健康人群、高危人群的患癌風險評估
  • 薛濤:建議江蘇把肺腺癌靶向治療EGFR基因檢測費納入醫保
    會議期間,代表委員們就努力推動江蘇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建言獻策,江蘇省政協委員、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薛濤表示,目前,全國多個省市已將癌症治療靶向藥物納入大病保險特藥支付範圍,但是靶向治療基因檢測技術卻未納入,給癌症患者及家庭帶來較大負擔。他建議,江蘇省將基因檢測作為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納入醫保,讓更多患者從中受益。
  • 成都一檢測企業出具尾氣檢測虛假報告 被重罰50萬
    ,前兩次都不合格,最後一次卻出具了合格報告。&nbsp&nbsp&nbsp&nbsp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從市環保局獲悉,已對成都市錦江區錦泰機動車檢測有限公司涉嫌偽造、出具虛假排放檢驗報告一案調查終結,初步查明該公司在檢測駕駛員無相關資質證書、機動車排氣分析儀不合格、人為幹涉數據的情況下出具了尾氣檢測合格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