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到全中國最好吃的煎餅了!

2020-12-18 懂球帝官方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九行。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很多年前的BBS年代,網絡上有一道古早味,名為「燒餅」。

除了表達憤怒之外,也充當了鑑別南北方網友的一種方式。

因為這倆字,在南方人眼裡,就是「傻」的意思;而在北方人眼裡,「餅」是家的方向,是暖,更是人間至味。

不知道為什麼,我身邊的南方朋友對北方的餅總是充滿了誤解:一團了無生趣的面,放點糖,加熱一下,有什麼意思。特別是被北方人視若至味的「死面」(未經發酵的面),從字面上看,簡直殺死了食慾。

可是等他們去過一趟北方,寫在臉上的只有兩個字:真香。

吃餅是有多種境況的:有人獨愛一種,有人兼而愛之,有人視餅為情人,隔三差五品之,亦有視餅為愛人,恨不能朝夕相對……無論天津山東東北華北,一說到煎餅果子,就能掀起血雨腥風的江湖,到底誰是中國的「煎餅一哥」

      天 津 煎 餅      

      煎 餅 果 子 的 自 我 修 養      

在天津,每個早晨都是煎餅果子攤較量的修羅場。

據說正宗的天津煎餅果子是純綠豆面的,其餘的都算是「歪門邪道」。綠豆本就比玉米和小米貴,純綠豆麵攤出來的煎餅,軟嫩、清香、好入口。

狗不理包子是嘛玩意兒?煎餅果子才是聖物,是清晨第一道照進望海樓教堂的光。它就像19世紀時的五大道租界區,神聖而不可侵犯。
早年間,天津人吃早餐不用排隊,不用叫號,一切都用雞蛋代理,依次排在蛋槽裡,空出的時間可以去隔壁買老豆腐、餛飩、漿子(豆漿),倍兒方便。不過,也經常可以聽到煎餅師傅在無米之外就看不見人臉的霧霾裡大喊一聲: 「介四séi滴蛋!」

一套煎餅果子出爐了,忍不住馬上呼著熱氣咔擦咔擦開吃。脆餅又脆又香,加了雞蛋的餅皮很軟嫩,混著綠豆的香氣,不到5分鐘就能消滅掉一份雙蛋果篦兒。

郭德綱可以去北京開疆拓土,但北京的煎餅果子師傅想來天津找活計?沒門!畢竟,在天津人眼裡,北京還是沒有被煎餅果子之神光顧的蠻荒之地。

從天津站到北京南,當我們突破結界之前,請記得默誦一遍煎餅果子教原教旨派宣言——「凡將生菜火腿加入煎餅果子的,便是將他的假神接到心裡,藉著假神與主生疏。」

      東 北 煎 餅      

      此 刻,我 只 願 做 煎 餅 俠      

雖然天津煎餅果子一直被視為煎餅果子之王的衛冕冠軍。但肯德基推出魔性早餐「大餅卷一切」時,首發地依然選擇了東北三省。

儘管民間不同派別的餅食愛好者反對聲無數,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東北,大餅真的能卷一切:雞排、油條、生菜、金針菇、花生米……你能放進東北麻辣燙的東西,大餅都能卷進去:總之,要夠硬!硬菜的硬!

為什麼吉林通化boy大鵬,敢帶著東北F4打出《煎餅俠》的旗號?因為東北煎餅完全就是其他煎餅plus。

地大物博的東北銀,給煎餅賦予了大襖子一樣的花樣。首先是料足,一張餅能捲住整個象牙山的農產品。其次,創新力度很強。例如大連的煎餅果子,連鹹鴨蛋都能往裡加,質細而油多,浸潤整張餅,好吃得一比。顏色麼,仿佛置身2019年春晚舞臺。

黑土的肥沃帶來了豐盛的五穀雜糧,在東北這樣的農業大省,煎餅可以隨身攜帶,是農忙時節必備的乾糧。燒上一鍋醬菜湯,搭配幾個煎餅,一家人的胃口都滿足了。

上個世紀眾所周知的山東人闖關東,給東北帶來了不一樣的「煎餅啟示」,山東煎餅與原生於此、流傳於滿洲軍隊行伍間的滿族春餅相結合,讓東北煎餅兼具了焦香與軟糯。

手工煎餅口感細膩,食用非常方便,東北人雖然看重煎餅的質地和口感,但對於煎餅入口的感覺與味道,似乎卻非常的寬泛:在這裡,既能吃到嘎嘎脆,噴噴香的口感,也能吃到微甜易咀嚼的味道。

就像東北人嘮嗑時吹個牛,你千萬別去較勁,人生在世難得糊塗。不那麼較真,其實也等同於對別人多一點友好。

東北手工大煎餅,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土土的,很多南方人都接受不了。這幾年,東北流行過肉夾饃、雞蛋灌餅,但只有煎餅果子一路堅挺,把這些外來物種一一幹趴下,豐碑永存。剩下的東西,都灰溜溜地流竄回南方了。

      山 東 煎 餅      

      萬 物 皆 可 卷     

基於山東菜和東北菜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我們當然不能停止好奇心:到底是誰第一個把大蔥卷進大餅的?還記得我的大學女同學在那年的新生見面會上恨恨地說,離開濟南的第六天,她已經被37個人問過同一個問題:

你們山東人是不是天天都吃煎餅卷大蔥?

還真不是。山東也吃其他主食,以煎餅為主食的地方一般集中於泰安、萊蕪、臨沂、日照等魯中與魯東南地區。上了年紀的人,是因為這個電影橋段對山東人產生了和煎餅有關的印象:

▲當年的國民電影《紅日》,這段魔性卷煎,在老一輩人心中實力奠定了浩克山東「煎餅加蔥省」的形象。

對於年輕一代來說,來自這張照片:

畢竟我們都聽過山東唯一的天后蕾哈娜:這位唱過《WhereHave You Been》-威海油餅、《We Found Love》-濰坊的愛、《Talk That Talk》-聊聊聊城、《Fool In Love》-福到萊蕪的姑娘,雖然身在美國,但一直身體力行,獨自一人攤出了最耀眼的山東煎餅。

你懂新米陳面的基本常識嗎?

你知道熱鏊子和篪子怎麼配合嗎?

你吃得出煎餅是攤的、刮的還是滾的嗎?

如果這些問題都答不上來,你可能根本不了解山東煎餅。

唯有真正了解山東煎餅之後,你才會覺得,把山東煎餅和其他煎餅果子放在一起,簡直是一種侮辱。

畢竟5000年前的遺址中,就發現過陶土燒成的標準餅鏊了。1967年,泰安市東羊樓村發現了明代的「分家契約」,其中載有「鏊子一盤,煎餅二十三斤」。能被當做財產分家,可見煎餅在山東簡直就是度量衡一樣的存在。

即使是最簡單樸素的吃法,只要在煎餅皮上抹上大醬,再放上切好的蔥絲和蛋,捲起來便可享用。吃一口煎餅卷大蔥,蔥的香氣伴著辣味刺激你的神經,頓時會令你由丹田陡然升起一種豪爽之氣……更何況,豪氣幹雲的山東人,也喜歡把整桌菜都卷進餅裡。

比起饅頭米飯、麵餅、麵條……山東人更加痴迷煎餅特有的勁道與面香。一張煎餅,縱使樸素糙薄,卻也能帶著大蔥的辛辣給予人心無限溫暖。

      驢 肉 火 燒      

      華 北 平 原 都 為 之 瘋 狂 的 L V      

說過了山東餅,怎能不說拱衛京師的驢肉火燒。

燒餅夾肉這種吃法在北方很常見,知名如陝西肉夾饃。而在北京周邊,燒餅可以負責夾一切肉,醬牛肉、醬羊肉、醬肘子、豬頭肉……

為什麼叫火燒,為什麼不叫燒餅呢?這個問題曾經困擾過我很多年。直到有一天,我去河北出差,在石家莊火車站附近,一個長著一張驢臉的火燒店老闆告訴我,它們的區別在於餅面上是否有芝麻。

我打量著和路易·威登一樣的L.V(驢)字招牌,在一旁的牆上,河間名士·想死你們了·馮鞏正在為家鄉的小吃傾囊加持。

現烤的火燒透著華北平原的麥香,趁熱夾上有著「天上龍肉,地下驢肉」之稱的驢肉(前提是沒用馬肉),把酥脆的火燒咬到嘴裡,這時驢肉的鮮嫩、火燒的香脆,混在一起,張果老都要免不了從驢上滾下來……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河北驢火界亦然。火燒界的兩大派系,保定派與河間派,從來都看不上對方。他們的最主要區別在於,河間派用的是渤海驢,保定派用的是太行驢。

▲左為太行驢,右為渤海驢,覺得哪個可愛吃掉誰好了

一如那些重慶資深火鍋店能仰仗老鍋底雄霸一方,一家驢肉火燒想揚名立萬,勢必要有一罐好滷水。驢火講究用老湯,添水添料但是不換湯,不同店家驢肉細微的差別,都是靠這鍋湯。

驢肉先用大火燒後再用溫火燉,配以近20種調料,長時間烹煮後肉香而不柴。一般食客在大快朵頤之間,很難分辨哪個是太行驢,哪個是渤海驢,這時,就要靠火燒(餅)分辨了:如果你吃的是圓火燒,那就是保定的驢肉火燒;長方形的火燒才是河間的。

無論河間火燒還是保定火燒,都講究層次,一般的火燒都有20層。火燒由未經過發酵的麵粉製成,將其在餅鐺裡烙熟後,架在灶頭裡烘烤,外焦裡嫩。酥脆可口、層層分明的火燒,趁熱用刀劈開,加入熱騰騰的鮮嫩熟驢肉。火燒口感酥脆,驢肉肥而不膩,每一口都充滿了幸福感。它來自保定府還是河間府,其實一點都不重要。

河間有句俗語:「常趕集還怕看不見賣大火燒的」。可見火燒這東西,是河北老百姓居家旅行必備。都說河北是一個沒有存在感的省份。但驢肉火燒,絕對有存在感。至少,在帝都,驢肉火燒店的數量,遠遠超過北京三大小吃——滷煮、炒肝和豆汁。 

說起來也奇怪,當糖分、鹽分、蛋白質在高溫下相遇,啟動了複雜的化學反應,帶來了成百上千種新分子,為食品提供獨特的色澤與氣味,讓寡淡的麵團,變成了餅,有了不一樣的味道和意義。

認識一個北方朋友,客居南方20多年,他娶了南方的姑娘,生的孩子也是南方戶口,但他每隔那麼一陣子,就會找一家那種北方人開的大排檔,一個人點上餅,慢慢咀嚼。

在他眼裡,吃餅是有三重境界的:見餅是餅,吃的是餅的味道;見餅不是餅,吃的是餅的記憶;見餅還是餅,餅這時已經成為了生命中的一種體驗,永遠深存於我們的記憶之中,無法複製,無法忘懷。

無論你是北方人還是南方人,願你我拿起一塊餅時,就是一位快樂的餅星人。

今日作者

微斯人

媒體人,城市暴走族,徒步愛好者

堅信旅行團匆匆瞥過的地方

往往更值得一探

編輯 | 周芷若

排版 | 蘇麗珍

封面圖 | 來源網絡

原文連結

相關焦點

  • 要說臨沂哪兒的煎餅好吃 沒想到這裡的煎餅最地道
    說起煎餅,這一傳統美食,作為沂蒙山區土特產可謂久負盛名,那山東臨沂哪兒的煎餅好吃?那就要數這個地方的煎餅了。   說道臨沂,怎麼能少了煎餅哪,最為臨沂人的最愛,臨沂煎餅歷史悠久,營養豐富,松酥柔軟,便於存放,易於攜帶,是沂蒙山區民間傳統家常主食,也是久負盛名的地方土特食品。
  • 吃了30年的雜糧煎餅,終於找到最好吃又簡單的做法,0失敗教程
    大家好,我是橘子,雜糧煎餅相信對於我們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一種傳統美食了,主要特色是香、裡外全脆、味美。雜糧煎餅非常薄,以五穀雜糧為原料製成,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飲食健康,雜糧煎餅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青睞,每次去煎餅攤前還總是要排隊才能買得到。
  • 帶你烙煎餅,剛烙熟的煎餅,真是太好吃了,我每次都要吃10張
    小的時候,每隔一段時間,奶奶都會跟鄰居家的大娘一起烙煎餅,烙煎餅是一個技術活,頭一天和好麵糊,第二天烙,一般一烙就是一天,最開心的事就是在旁邊打下手了,說是打下手,其實都用不到我,以前的煎餅鏊子都是燒柴的,燒火是一個很技術的活,都是爺爺在看著,我們稱爺爺是火頭軍,這個稱呼很貼切哈,
  • 票選的天津最好吃的10家煎餅果子!手推車才最夠味!
    難道真的是越貴的煎餅果子越好吃嗎?NONONONONO!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天津土著還是覺得樓群裡的小推車煎餅果子最正宗!下面就為大家帶來經過網友的投稿評選出的,樓群煎餅果子TOP10!TOP10.河北路223號真就是家門口的煎餅果子攤,出了小區就是。
  • 煎餅怎麼做又軟又好吃 最地道做法更爽口
    很多網友都會問煎餅怎麼做又軟又好吃?畢竟煎餅作為北方主食來說做煎餅可是有很多技巧的。那煎餅怎麼做又軟又好吃?下面小編就來教教大家。   煎餅是我國北方地區傳統主食之一,相傳發源於今山東泰安,現盛行於魯南、魯中、魯西及蘇北一帶,是山東內陸地區及魯南沿海的日照地區民間傳統家常主食,也是久負盛名的山東地方土特食品。
  • 伴我成長的地瓜煎餅
    離開故鄉求學,到現在工作,也有快二十年了,想的最多的還是小時候的家鄉,最具代表的還是地瓜煎餅。  煎餅是沂蒙山區最常見的一種主食,我的腦海裡印象最深的就是母親坐在鏊子旁烙煎餅的樣子。  小時候,家裡最多的糧食就是地瓜乾子。三間屋子裡有一間屋是專門放地瓜乾子的,堆得小山一樣,除了餵牲口,就是烙煎餅。
  • 煎餅怎麼做好吃?這樣做的煎餅,香脆可口,比街邊賣的好吃多了!
    煎餅怎麼做好吃?這樣做的煎餅,香脆可口,比街邊賣的好吃多了!煎餅應該是這個世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了,不同於國外的甜品式的煎餅,中國的煎餅一般都包裹著油香,又香又脆,輕輕咬上一口,還有「咯吱咯吱」的響聲,喜愛煎餅的人都十分享受這種聲音。關於煎餅你又吃過哪幾種?
  • 俄式煎餅:世界上最軟的煎餅 俄羅斯歐拉迪煎餅 香軟又可口
    我們式完我們的俄式煎餅食譜後,發現並不會。這種俄式煎餅從外表看很像我們平常吃的美式煎餅,但是歐拉迪煎餅稍微小一點,而且餅是在植物油中煎得。這樣烙煎餅會有特別脆的邊。以外加入的小蘇打和醋會造成一種咬勁,但同時也會有很柔軟的口感。我們為什麼喜歡這道食譜?
  • 山東人最愛吃的菜煎餅,做法其實很簡單,外酥裡嫩,營養又好吃!
    今天給大家分享個我們山東滕州的特色小吃菜煎餅,一想到家裡大街小巷的煎餅攤,真是垂涎三尺,「老闆,來個三個餅的,加雞蛋火腿,揭張餅」 「好來,坐下一等,馬上到你」 聽著家鄉話,吃著家鄉飯,最美不過了,山東人最愛吃的菜煎餅,做法其實很簡單,外酥裡嫩,營養又好吃,喜歡的朋友快來試試吧!
  • 我家鄉的特產給大家看看山東手工大煎餅,看看煎餅卷大蔥
    大家好,我是清青一提起山東,大家都知道山東大煎餅,特別是外出的時候,你給別人介紹自己是山東人,人家都會說是不是你們那裡特產有煎餅卷大蔥呀?沒錯,在我們山東有很多的地方都喜歡吃煎餅,在我小時候家裡基本上都是一座煎餅,都是做七八十斤一大摞一吃很長時間。小的時候,煎餅用的鏊子都是一想到煎餅都是滿滿的回憶,從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鏊子,後來長大一些就學攤煎餅一看就是幾十斤也不覺得累,感覺攤煎餅還是比燒鏊子輕鬆,滿滿的回憶。
  • 這樣做的蔬菜煎餅營養又好吃,煎餅非常柔軟
    導語:歡迎來到愛說美食,這樣做的蔬菜煎餅營養又好吃,煎餅非常柔軟。接著開始攤煎餅,餅稱上下層遇熱後淋入適量植物油,然後在電餅稱內倒適量面活,用鏟子慢慢把麵糊整理平整,神面胡軍鋪滿整個鍋面,攤成一個圓餅形,接著在冰面面撒入適量黑芝麻,味道更香的同時也能起到點綴作用。最後蓋上上層,先煎三分鐘,三分鐘後打開蓋子,接著把餅翻面再煎另外一面,蓋上蓋子,一再將一分鐘後並即可斷生,然後把秉承出美味極想,並可以直接吃,也能切成合適大小。
  • 山東雜糧煎餅好吃的做法
    雜糧煎餅好吃的做法分享給熱愛美食的你們山東雜糧煎餅第一步調製雜糧煎餅麵糊麵粉500克,細玉米面50克,小米麵50克,綠豆面50克,炒香的白芝麻花生打粉各15克,清水650-700調製煎餅麵糊可以按自己喜歡的口味添加紫米麵代替小米麵,黑芝麻代替白芝麻,黃豆代替綠豆,蕎麥麵等等,朋友們自己隨意添加適合自己的口感。麵糊調製的要稠一點,這樣做出的煎餅才更加酥脆。
  • 火燒過鄭州湯煎餅,不是煎餅配蔬菜嗎?怎麼這麼好吃
    提克託克,我想知道您是否注意到一定會剛打開了一個視頻,即鄭州的粘土烤箱卷。。有兩種特殊的火爆薄煎餅和鄭州,一個是玉小七灌湯薄煎餅,另一個是三片湯煎餅。在這兩種湯煎餅中,尤小七最受歡迎,據說他們在鄭州開了30多家商店,我不知道有這麼多商店是直接經營的,或者有加盟。餘曉琪的主旋律是在湯裡加入豆腐,這也是湯餅最經典的味道。味道確實比較一般,如果不加胡椒粉,真正的蛋糕看起來很白,一點胃口都沒有,而且味道也相對清淡。
  • 煎餅要好看又好吃,是有訣竅的,學我做一個,家人都愛吃
    每次一吃煎餅就想到小時候媽媽經常做的雞蛋餅,那時候可愛吃了~早餐吃,下午當點心吃,有時候晚上也要嚷著媽媽給做一塊吃了才乖乖上床睡覺…長大後,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媽媽沒有再做雞蛋餅了~也許是我「不愛」吃了~因為,現在堯妹真是一日三餐都想吃米粉啊
  • 鹹煎餅其實不是煎的?好吃的訣竅原來是……
    很多老廣都知道,鹹煎餅其實不是煎出來的。那廣東人最愛吃的這款小吃,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呢?其實鹹煎餅是將麵粉混合白糖、紅糖、芝麻等醬料,做成麵團之後放到中低溫的油鍋裡,小火油炸而成的。但是很多人會發現,老字號的鹹煎餅都有一股獨特的香味,這是怎麼做到的呢?其實訣竅就是南乳。這裡邊還有一個故事。
  • 這菜存放一年不壞,用來做煎餅,酸爽香脆,比雞蛋煎餅還好吃!
    2月份的芥菜最實惠,我家每年這個時候都會醃製很多酸菜,3天就酸脆爽口,存放一年不會壞。用來做煎餅,香辣酥脆,比香蔥雞蛋餅好吃,比韭菜盒子簡單。很多人只會用酸菜來酸菜魚,炒五花肉,卻不知道還可以做煎餅,一把酸菜一碗麵粉,拌一拌,煎得香噴噴,出奇美味。
  • 山東煎餅最經典的吃法,當屬煎餅卷大蔥
    七月,沂蒙山地區進入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一大早64歲的張愛蓮就在自家院子裡忙活起來,在城裡工作的兒子打來電話,上次帶去的煎餅吃完了,張大娘正在為這次的探望之行做準備。在當地攤煎餅也叫烙餅,油擦快速擦過,舀上一勺麵糊,用葩子沿著鏊子攤一圈,麵糊所到之處快速脫水,迅速凝固,片刻之間一張香氣四溢的煎餅即可形成,這些簡單的動作,張愛蓮已經重複了幾十年。
  • 快手菜煎餅,幾樣蔬菜切碎一拌,放進煎餅裡,低脂營養,好吃好做
    立夏後,食慾就不想早春時候,有那麼好的胃口了,沒關係,孩子不願意吃蔬菜,這樣幾種青菜切碎,加入雞蛋拌一拌,孩子好吃的停不下來。早餐可以好吃的食物還是比較多的,我家多以麵食為主,麵條、生煎、煎餃、餛飩、各種蔬菜餅等,吃麵餅多配雜糧粥或者白粥,讓孩子的營養均勻和全面。
  • 徐州菜煎餅全攻略
    徐州菜煎餅的菜都是店主切好,顧客自行挑選的。豆芽、海帶、土豆、豆腐、各種綠葉菜……十幾二十種菜,還有雞、鴨、鵝蛋可選加。食材顏色、味道、營養各種不同,卻集中在一種小吃裡,體現了徐州文化的兼收並蓄。可以單吃也可以搭配任何一種小吃,吃幹了,來碗粥;沒吃飽再來份麵條、米線,怎麼吃味道都不會相衝,這是徐州人美食,與美食之間的合作精神,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徐州有哪些好吃的菜煎餅店。
  • 煎餅的種類各式各樣,幾種煎餅大比拼,哪種才是你最想吃的?
    我這裡坐標「蘇北」,煎餅也是我們的主食之一。煎餅的種類有很多,光從食材上就有很多種,有雜糧的,有小麥的,有白面的,也有玉米面,豆面的。從做法上,主要有山東煎餅和天津煎餅,這兩個是我最熟悉的,如果還有其他的歡迎大家補充。我們這裡靠近山東,所以吃的也是「山東煎餅」,也就是「煎餅卷大蔥」中的煎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