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寧波依山靠海,受地理位置影響,寧波人的口味是偏鮮鹹的,寧波常常自稱「鹹駱駝」,而把一些很鹹的菜叫作「鹹下飯」,在寧波人的平日用餐中,這些鹹下飯常常被稱為「塞飯榔頭」,只要吃上一小口,就能下去好幾大口白飯。很多客居他鄉的寧波人,想的念的流口水的,卻也大多是這一口鹹下飯。
如果非要在多若星辰的寧波鹹下飯裡,選出「十大明星,我想非它們莫屬吧:
01 / 紅膏嗆蟹
很多年來,鹹咪咪的紅膏嗆蟹成為寧波菜的代表美食,在寧波,稍微鄭重一點的酒席,不來上一個紅膏嗆蟹,總感覺是鎮不住臺腳。從價格角度來講,就算在大龍蝦麵前,一盤野生的鹹嗆蟹也是完全不輸的,畢竟膏血血紅的紅膏嗆蟹是美味又喜慶的代表美食。
嗆蟹吃法一般都是劈開蘸醋,入口鮮鹹回味甘甜順滑。但是,好像很多外鄉人大多接受無能。
02 /酒醉黃泥螺
一般來說,寧波慈谿的龍山泥螺公認是品質最好的,泥螺醃製後個頭小小的,醃好後一般周身透著黃色,因此被成為黃泥螺。好的酒醉黃泥螺黑膏豐腴、泥筋少、口感爽脆。解膩開胃的黃泥螺是寧波人下飯、下酒的好物。
當然,對於外地人來說,光是把殼、肉分離就不是一件容易事,口感上接受度也不太高。
03 / 龍頭烤
龍頭烤其實是將新鮮的蝦潺用鹽醃透後晾乾而成,龍頭烤寧波人的吃法,一般是剪寸段後蒸熟蘸醋吃,或油擱擱(寧波烹飪法,以微火少油煎之)再蘸醋吃。口感緊緻鮮美,鮮鹹非常。
04 / 烏賊蛋
老寧波喜歡將烏賊蛋和魷魚蛋醃製後清蒸,一般土話喊作烏賊卵子,烏賊蛋一般是指醃製的墨魚的整副臟器,卵,寧波人叫凝;兩個橢圓狀的蛋,寧波人叫做蛋。墨魚蛋蒸熟蘸醋吃,鮮鹹融合,美不勝收。
05 / 鹹㸆蝦
正宗的寧波人做的鹹㸆蝦極鹹,一般剛買來時身上會帶整粒的粗鹽。冷開水衝過後,還要在醋裡浸一會,才好下泡飯吃。小時候最早吃的都是紅膏蝦,頭上有膏、足下有子,滋味特別鮮美。
06 / 臭冬瓜
作為寧波三臭之一,臭冬瓜也是寧波菜裡名氣很大的一道。當年船王包玉剛回到故鄉寧波,首先想要吃的就是一口臭冬瓜的滋味。臭冬瓜純淨如玉,聞著臭,吃起來卻清爽鮮美,非常下飯。
07 / 白玉蟹
白玉蟹寧波人叫旁元蟹,古人寫作彭越蟹,書面語叫白玉蟹,可能因其一雙大蟹鉗色白如玉吧。旁元蟹可算蟹中最小的蟹,有著特殊的香味,沒什麼肉,挖開蓋子,母蟹身中央的那份黑膏,最是鮮美。母蟹蓋裡有凝膠一般的膏,是全蟹精華,豐腴醇厚,雄蟹的汪是金黃色的,比較細膩一點,也很美味。
08/鹹齏
「三日不吃鹹齏湯,腳骨有點酸汪汪。」選用優質雪裡蕻菜醃製而成的寧波鹹齏,色澤金黃,口感鮮脆,無論是搭配黃魚做湯,還是用來炒菜,都非常不錯。
09 / 滷菜
在寧波,新鮮貽貝,寧波人一般叫做淡菜;醃製入味後,叫滷菜。野生厚殼的貽貝為材料醃製的滷菜個頭大、肉身飽滿紮實,粗壯的閉殼肌越嚼越鮮,透著黃酒的香氣,鮮鹹美味,總是捨不得下咽。
10 / 辣螺
辣螺雖然超市裡也有,但是感覺都不夠味,不是小時候的那種鮮鹹滋味。在我逛過的菜場裡頭,姜山菜場裡才能找到那種極鹹又肉質硬的辣螺,最是下飯。新鮮辣螺,醃製前先敲碎外殼,挑去碎殼,留下螺肉和中間那根「骨頭」。用大量的鹽醃,熟了後螺肉收緊,嚼起來硬結結又有點彈牙,滷汁是濃厚的黃綠色。辣螺以黃酒與糖調味,「骨頭」末端的洞內(辣螺尾),那口鮮辣的膏令人銷魂。
其實,很多寧波鹹下飯最初都是為了保存食物而瘋狂加鹽,但這一舉動意外成就了這一份獨特的寧波味道,在一代代的寧波人的舌尖被反覆記憶,直到融化進血脈裡。在地域差別越來越趨同、味覺記憶越來越模糊的現代社會,很多時候,也許要靠這一口鹹下飯,才能體味寧波的故鄉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