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薑等於吃砒霜嗎?姜,可以說是藥食同源的代表,關於吃薑的時間也有爭議。之前網上曾傳出「晚上吃薑等於吃砒霜」的說法,事實真是這樣嗎?看看中醫專家怎麼說。
(資料圖)
最近有一條微博轉發得很火,「早上吃薑,勝過吃參湯;晚上吃薑,等於吃砒霜。」一時間,很多網友膽戰心驚,國人做飯必不可缺的生薑真有這麼毒嗎?揚子晚報記者請教了中醫,結論竟然是網上這種說法完全「不靠譜」,只要身體適合吃,什麼時候都可以吃。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生薑是個好東西,不要緊張過度了。
晚上吃有沒有毒?
這則微博很「驚悚」,「古人云:早上吃薑,勝過吃參湯;晚上吃薑,等於吃砒霜。』」早晚有別的原因是,「生薑味辛性溫,含有揮髮油、姜辣素、樹脂及澱粉等。姜能增強和加速血液循環,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胃,促進消化,還有抗菌作用。早上吃一點姜,對健康有利。但晚上吃,因為姜本來屬熱,會讓人上火,勞命傷身,所以不宜吃。」民間還有「上床蘿蔔下床姜」一說,說明姜可吃,但不可晚上吃。
此說法引起網友強烈關注,網友「碧水荷花」說:「完了,孩子昨晚上淋到雨了,我熬了一碗薑湯給他喝,這不等於喝了砒霜?」網友們普遍認為,來一碗薑湯,預防感冒,是民間盛行的土方法,代代相傳,從小到大喝了不少,但晚上不能喝的禁忌沒聽說過。中醫師表示:「沒這個說法。只要身體適合吃生薑的人,什麼時候都可以吃。只有不適合吃的人,沒有不合適的時間。從臨床和民間應用上看,生薑都是好東西,網友不要以訛傳訛。」
哪些人不宜吃薑?了解自身體質再吃薑
熱性體質、瘦子、高血壓不宜多吃
生薑雖好,但也因人而異。沈建平說,總的原則是,風寒病適宜,熱性病不宜,寒性體質適宜,熱性體質不宜。自古以來,薑湯最大的作用就是預防風寒感冒,相反,如果您的症狀是發燒,口乾咽痛,那么喝了會「火上澆油」。
高血壓患者不適合多吃薑。臉上發紅、肝火重、口舌生瘡、牙齦酸痛的人也不適合。從體型上看,瘦子不適合多吃,因為中醫認為瘦子陰虛,易上火,而胖子溼重,可以多吃點姜,有益身體。如果醫生提醒你忌辛辣,生薑就要忌口。
(資料圖)
有人要問了,中國人做葷菜少不了放姜去腥,如果家有體質不適合吃薑的人,是不是以後連做菜都不能放了?「沒必要緊張過度了,做菜正常放薑片沒問題,體質不適合吃的人只要不把薑片吃進肚子就行了。」
生薑有哪些作用?
1、口腔潰瘍:用熱姜水代茶漱口,每日2至3次,一般6至9次潰瘍面即可收斂。
2、痰多咳嗽:用生薑15克煎湯,加白糖適量溫服,早晚各1次,可治痰多咳嗽。
3、感冒頭痛:將雙腳浸於熱姜水中,水以能浸到踝骨為宜。浸泡時可在熱姜水中加點鹽、醋,並不斷添加熱水,浸泡至腳面發紅為止。此法對風寒感冒、頭痛、咳嗽治療效果顯著。
4、牙周炎:用熱姜水代茶漱口,每日早、晚各1次。如果喉嚨痛癢,可用熱姜水加少許食鹽代茶飲用,每日2-3次。
5、偏頭痛:當偏頭痛發作時,可用熱姜水浸泡雙手。大約浸泡15分鐘左右,痛感就會減輕,甚至消失。
6、面部暗瘡:用溫熱姜水洗臉,每天早、晚各1次,持續約60天左右,暗瘡就會減輕或消失。此法對雀斑及乾燥性皮膚等亦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7、腰肩疼痛:在熱姜水裡加少許鹽和醋,用毛巾浸水擰乾,敷於患處,反覆數次。此法能使肌肉由張變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緩解疼痛。
8、腳臭:將腳浸於熱姜水中,浸泡時加點鹽和醋,浸泡15分鐘左右。抹乾,擦點爽身粉,臭味便可消除。
9、齲齒:每日早、晚堅持用熱姜水漱口1次,並每日代茶飲用數次。此法對保護牙齒、預防和治療齲齒頗為有效。
10、醉酒:用熱姜水代茶飲用,可加速血液流通,消化體內酒精。還可在熱姜水裡加適量蜜糖,可緩解或消除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