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清明艾葉正香,但可惜許多人不會用

2020-12-19 三九養生堂

艾葉是比較常見的「野草」,尤其在農村更多,清明前後,艾葉長得正是茂盛之時。可能一些年輕人不太了解艾葉,但家裡長輩們還是略知一二的,還有句俗話說「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而且有的地區在節日還會用到艾葉,也是一種習俗。那麼,艾葉到底有什麼好呢?又該怎麼用才有利健康?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此文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艾葉是可以食用的,《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過,清明時節正是進食的最佳時候。艾葉能幫助驅散寒氣,對於體質偏寒,經常手腳冰涼的女性來說,吃點艾葉是有好處的,可以用來泡水喝,或者用艾葉紅糖煮雞蛋吃,還能有意外驚喜,對於補充氣血也有一定的好處,比較適合調理身體。

用新鮮的艾葉煮水和面,裡面可以放點紅豆,做成艾葉粑粑吃,還有助於養脾,這種吃法也是一些地區獨特的美食。

現在注重養生的人有很多,用艾葉灸就是一種方法,有些女性可能比較了解。且用陳放的艾葉效果更好,因為新鮮的氣味比較強烈,燃燒起來也比較快,陳艾燃燒後就比較溫和,艾灰也不容易脫落,這種方式也能幫助逼出體內溼寒之氣,還有助於緩解疲勞,這也是為什麼說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的一個原因。

而對於頭髮經常出油、頭皮屑非常多,甚至脫髮的人而言,還可以用艾葉煮水洗頭髮,也受益頗多!能幫助消除頭屑,止癢,也不會傷到發質和頭皮,反而還能輔助殺菌和消炎,保護好頭皮的生長環境,緩解出油,在一定程度上或還能預防脫髮。

還可以在泡腳水裡適量加點艾葉,也能幫助殺菌,去除腳部異味,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和代謝,睡前泡,有助安神,睡眠質量或許還能得到提高。

現在天氣漸暖,溫度逐漸回升,蚊蟲也會開始出沒,艾葉的獨特的香味,也能夠讓蚊蟲不敢輕易靠近,可以在皮膚上擦點艾葉水,或能防止被叮咬。

縱然艾葉有那麼多的用途和好處,但用錯了也白搭,一些注意事項還是要提前了解清楚,以免給身體帶來隱患。

並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艾葉不僅僅是一種普通的食物,若過量食用,反而容易增加身體負擔,其中的一些揮發性物質,還可能會損傷到肝。進食幹艾葉,量在3-5克即可,不宜吃太多,防止刺激到身體。

如果是用艾葉灸的話,要保持空氣的流通,以免吸入過多的艾煙,儘量少用新鮮的艾葉灸,防止燃燒速度過快,灼傷皮膚,一定要注意安全。

通過整篇文章的了解,相信大家已經知道了很多種艾葉的用法,可能有的人還是第一次聽說,以後可別再把艾葉扔掉了!不管是吃還是用,都能給身體帶來一定的好處,不管要注意正確的方式,才能更好地發揮它的作用,帶來實打實的好處。

相關焦點

  • 老話說「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是什麼意思?三年艾指什麼?
    我們對於艾草最早的記憶應該源自於端午節,因為在古人眼中,艾草是一種具有驅邪氣、保家宅平安的吉祥草,同時,在中醫領域,艾草也很早就向人們展現了它的神奇作用,古語常說「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這句話的流傳雖然有誇張成分,但不難看出,艾葉在醫用領域具有很高的價值,具體艾草對人體有哪些好處,我們不妨來看一看。「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是什麼意思?
  •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巧用艾葉,還能治療慢性肝炎、氣管炎!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巧用艾葉,還能治療慢性肝炎、氣管炎!艾葉又叫做艾草,中國家家戶戶在端午節,都會買一些艾草放在大門口,可以驅蚊闢邪。家裡老人還會把艾草拿來泡腳嗎,可以驅寒,驅蟲,治療關節疾病。中醫認為,艾草溫可散寒,能暖氣血而溫經脈,為溫經止血之要藥。它驅寒作用非常的好,用艾葉可以治療我們常見的多種疾病。
  •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原來艾葉這麼牛!
    在我國,端午節有家家戶戶掛艾草的習俗,「懸艾人,戴艾虎,飲艾酒,食艾糕,燻艾葉」民俗處處可見,人們把艾草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空中,剪成虎形,婦人爭相佩戴,以避邪驅瘴。 據考證,艾葉用於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我國現在的第一部方書,戰國時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記載艾葉的療效與用法。以後在歷代本草中均有記載。
  • 老話說「家有三年艾,郎中不必來」,用艾葉水洗頭,有什麼好處?
    艾葉一直是比較養生的物品,建議大家使用陳艾會更好,最好是那種三年艾,在民間也常有流傳「家有三年,艾郎中不必來」,艾葉泡水來洗頭,好處不少。常有艾葉水洗頭,可收穫到哪些好處?現在不少人頭髮有脫落的情況,主要就是壓力太大,使得腦部的血液循環不暢,毛囊的營養供應不上,出現白髮以及脫髮的情況。而使用艾葉水洗頭,是可以改善這種情況的,艾葉有一定活血驅寒的作用,幫助活絡頭部的血液,在洗頭的時候,順便按摩一下頭部,血液循環流暢了,營養供應及時,頭發生長也會更旺盛一些。
  • 俗話說「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沒想到艾草有這麼多好處!
    俗話說「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沒想到艾草有這麼多好處!在過一些節日或者家中經常有做艾灸的人,都會留有許多的艾葉,但是我們通常都會選擇直接將他扔掉。因為其他我們也找不出有什麼作用,其實將它燒成灰之後,作用非常的多。
  •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女人痛經多吃它,暖宮、理氣還祛溼呢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女人痛經多吃它,暖宮、理氣還祛溼呢!春季到了,很多人都已經換上了漂亮的春裝,走到街上像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自身感覺就特別的美好。這就是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這款美食了,它的名字叫做艾葉粑粑,所用到的主要食材就是艾草,雖說這款石材是一款菸草,但是它的功效還是很強大的,在我國的古代就有這樣子的一句傳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不僅如此,就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對於這款食材都有記載,其中它的功效介紹的特別的詳細。
  •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小小艾草原來有這麼多的妙用
    俗話說,「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下小小艾草的大用處。 《本草綱目》載,艾草味苦,性微溫,無毒,主治灸百病。可作煎,治吐血下痢、下部瘡、婦人漏血,利陰氣,生肌肉,闢風寒,使人有子。」同時李時珍又引《荊楚歲時記》曰:「五月五日雞未鳴時,採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懸於戶上,可禳毒氣。」。
  • 為什麼說「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艾灸有哪些功效,你知道嗎
    在我國部分地區會有這樣的習俗,即在端午之際,會將剛採摘的新鮮艾草懸掛在家門口示以驅邪避毒,這也是華夏文明流傳了幾千年的傳統習俗。更有古詩云:「端陽時節草萋萋,野艾茸茸淡著衣。無意爭豔呈媚態,芳名自有庶民知。」
  •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必來!隨處可見的艾草,有怎樣的妙用?
    這樣的寓意到底有沒有用,這個是未知的,不過艾草對人體來說,還是有不少好處的,老話常說「家有三年艾,郎中不必來」,可以看出人們對艾草有多看重。不少的農村家庭,都會長艾草,等到長大以後,將它們曬乾後收起來,陳葉的效果相比新鮮的艾葉會更好。那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艾葉的妙用。
  •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有沒有道理?吃艾草有什麼好處?
    說到艾草,很多人會說這是野草,事實上艾草更是中藥,是中醫用來保健身體不可或缺的一種藥材,在中國很多地區,人們對於艾草更加推崇,甚至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的說法,足以看出吃艾草的好處,看似如同野菜一樣的艾,作用卻非常強。這樣說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 端午,村無閒草,家有艾香!艾草是農家的保護神
    院牆外土坡上,溝渠邊,則是成叢成叢的艾草、野蒿,還有不知名的野草。一片片,簇擁著,依偎著,伴著清風明月,守著莊戶人家。一年年,綠了又黃,黃了再綠,生生不息。端午到了,家家戶戶都插上艾草,驅毒闢邪。一個村子都瀰漫著艾香。
  • 艾葉可入藥,農村人卻它用來幹這事,城裡人直言:「真土豪」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艾葉的植物形態有詳細的描述,對前人論述艾葉性寒和艾葉有毒的觀點進行了討論和指正。艾葉多種藥用價值應用,一直為後世所遵循,時至今日,艾葉依然比廣泛飲用。艾葉在民間的應用十分普遍,在大部分地區還流行著這樣一句諺語,「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由此可見,民間對艾葉治病作用的肯定。
  • 提醒大家:艾葉全身是寶,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求!艾葉妙用清單請收留
    吳尚先的坐墊方子簡單明了:艾葉500克,曬乾,揉碎,用紗布包製成坐墊。患者直接坐於其上,便可「驅寒、通經絡、提昇陽氣」。「艾葉性溫,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之效。艾葉裝在坐墊裡,可通過局部皮膚、穴位,作用於人體,可以行氣活血,疏通經絡,溫暖子宮及五臟六腑,從而治療陽氣不足導致的腹瀉、痛經等症。
  • 端午節:艾葉,愛也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每年的端午,都充滿了艾草的氣息。先民們在端午節插艾,有著驅蚊蟲,避災害的寓意。「蚊蟲不咬,疾病不擾。」直至後來許多年,民間用艾草驅蚊蟲的方法一直沿用。一位讀者在關於夏天的文章下留言:「憶起母親,總是那麼甜靜,我家鄉的艾蒿,也是一大功效。
  • 經常用艾葉水洗頭,可收穫哪些好處?早用早受益
    很多人對艾葉的印象應該就是驅蚊、闢邪,在端午的前後,家中的長輩,都會在門前掛上艾葉,寓意驅邪保平安,這個效果不知道有沒有,但驅蚊的效果還是有的。艾葉不僅有驅蚊的效果,還有其他的用處,常說「家有三年艾,郎中不必來」,合理使用艾葉,收穫不少有好處,特別是用來洗頭,會讓你收穫意想不到的好處。不論男女,經常用艾葉水洗頭,可收穫哪些好處?
  • 真正沒有保質期的食物,放得越久,越有營養,不知道太可惜
    很多食物都有保質期,過期了不能吃不能用,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煩惱。夏季天氣炎熱,有保質期的食物,變質速度還很快,如何存放也會成為棘手的問題。有沒有不存在保質期的食物,可以安心存放呢?陳皮也可用來泡水喝,其中特有的揮髮油,對腸胃調理有效果。作為溫性食材,可起到暖胃驅寒的作用,也可促進消化,排出多餘的氣體,對脹氣有一定的調理效果。類似有腹脹,不想吃飯的人,可用陳皮調理。艾葉更是女性的「福音」,是典型的放置時間越久,效果越好的食材。
  • 六神艾葉健膚系列:把最好的「艾」給在乎的你
    艾葉,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植物,常常用於端午節被懸於門口,人們愛吃的青團也離不開它。但艾葉的功效遠不止此,古話中就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必來」的說法,用艾葉作施灸材料,有通經活絡,祛除陰寒等作用,現代實驗研究更是證明,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由此可以看出艾葉對人體來說,好處是很多的。
  •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為什麼端午節門口要插艾葉呢?
    民間有一句老話是: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為什麼端午節門口要插艾草呢?在中國傳統裡,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節,我們現在把端午節當成一個節日過,但是在古代端午可不是個好日子,古人認為瘟鬼和五毒等不祥因素都是集中在五月初五這一氣候轉換較為顯著的時間出籠的,所以古代甚至有躲端午的說法!東漢王充的《論衡》、應劭《風俗通》以及《後漢書》中多有記載。古人認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有諸多禁忌。所以最早門口插艾,根本的原因是為了闢邪!
  • 生艾、陳艾、熟艾如何區分?各有什麼特點?
    陳放時間應大於一年以上,三年為佳,更長久則不宜,這種艾葉加工艾絨在外觀上有兩大特點:一是容易加工艾絨;二是加工的艾絨柔軟。熟 艾是指艾葉的炮製過程和炮製方法,而不是簡單意義上的生與熟,更不是簡單意義上的陳艾,熟艾是指用陳艾葉製作成艾絨後即為熟艾:簡言之:熟艾就是把陳艾葉加工成的艾絨。
  • 俗話說「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你知道艾草的這些功效麼?
    清明假期已經過去啦,在假期的時候很多人選擇了自己來熬煮艾草汁,自己做青團。青團吃完了,清明過完了,剩下的艾草怎麼辦?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款食材利用的小零食,用艾草做的薩琪瑪!可以作為日常小零食,也可以作為下午茶,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在孩子想吃薩琪瑪,又擔心市售薩琪瑪油太多不健康的時候,自己做,就是一個很好地選擇啦~之所以在食材中加入了艾草,一是因為可以消耗一些清明節製作青團剩下的艾草,二就是艾草的營養其實很豐富,加入薩琪瑪中可以大大增加這款小吃的營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