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葉是比較常見的「野草」,尤其在農村更多,清明前後,艾葉長得正是茂盛之時。可能一些年輕人不太了解艾葉,但家裡長輩們還是略知一二的,還有句俗話說「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而且有的地區在節日還會用到艾葉,也是一種習俗。那麼,艾葉到底有什麼好呢?又該怎麼用才有利健康?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此文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艾葉是可以食用的,《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過,清明時節正是進食的最佳時候。艾葉能幫助驅散寒氣,對於體質偏寒,經常手腳冰涼的女性來說,吃點艾葉是有好處的,可以用來泡水喝,或者用艾葉紅糖煮雞蛋吃,還能有意外驚喜,對於補充氣血也有一定的好處,比較適合調理身體。
用新鮮的艾葉煮水和面,裡面可以放點紅豆,做成艾葉粑粑吃,還有助於養脾,這種吃法也是一些地區獨特的美食。
現在注重養生的人有很多,用艾葉灸就是一種方法,有些女性可能比較了解。且用陳放的艾葉效果更好,因為新鮮的氣味比較強烈,燃燒起來也比較快,陳艾燃燒後就比較溫和,艾灰也不容易脫落,這種方式也能幫助逼出體內溼寒之氣,還有助於緩解疲勞,這也是為什麼說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的一個原因。
而對於頭髮經常出油、頭皮屑非常多,甚至脫髮的人而言,還可以用艾葉煮水洗頭髮,也受益頗多!能幫助消除頭屑,止癢,也不會傷到發質和頭皮,反而還能輔助殺菌和消炎,保護好頭皮的生長環境,緩解出油,在一定程度上或還能預防脫髮。
還可以在泡腳水裡適量加點艾葉,也能幫助殺菌,去除腳部異味,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和代謝,睡前泡,有助安神,睡眠質量或許還能得到提高。
現在天氣漸暖,溫度逐漸回升,蚊蟲也會開始出沒,艾葉的獨特的香味,也能夠讓蚊蟲不敢輕易靠近,可以在皮膚上擦點艾葉水,或能防止被叮咬。
縱然艾葉有那麼多的用途和好處,但用錯了也白搭,一些注意事項還是要提前了解清楚,以免給身體帶來隱患。
並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艾葉不僅僅是一種普通的食物,若過量食用,反而容易增加身體負擔,其中的一些揮發性物質,還可能會損傷到肝。進食幹艾葉,量在3-5克即可,不宜吃太多,防止刺激到身體。
如果是用艾葉灸的話,要保持空氣的流通,以免吸入過多的艾煙,儘量少用新鮮的艾葉灸,防止燃燒速度過快,灼傷皮膚,一定要注意安全。
通過整篇文章的了解,相信大家已經知道了很多種艾葉的用法,可能有的人還是第一次聽說,以後可別再把艾葉扔掉了!不管是吃還是用,都能給身體帶來一定的好處,不管要注意正確的方式,才能更好地發揮它的作用,帶來實打實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