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心血管疾病的發病越來越趨於年輕化,據臨床醫學研究調查報告指出,心率波動過大誘發的猝死現象越來越多。
在過去,人們對於心率波動、高血壓等問題的了解還是不夠全面,要知道,心率問題可能反應著你的健康。
其實要了解心率知識前,我們首先得知道心率的正常範圍。
一般人類在正常生理狀態下,心臟的跳動頻率是整齊規律的,每分鐘基本保持在60~100次,當然應年齡不同會有差異50次/分也可視為正常。但低於這個標準,以一個正常成年人的心率波動來說,可能反映著心率不齊,但這種現象並非病理狀態,無需過分擔心。如果心率多在40次/分以下,或者出現心臟驟停現象,就要儘早查明病因並及時治療了。
根據正常人的脈搏次數和心跳次數規律,我們會發現他們具有一致性頻率,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測量脈搏來獲得心率的數值。但要注意測量前最好停止運動、進食、保持心情平穩。
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顳動脈(耳屏前)、頸動脈(頸前氣管兩旁)和足背動脈(足背正中)來測定脈搏。
造成心率波動過大的因素很多
以下情況下,心率波動可能比較大:
1、壓力大
壓力大會增加靜息心率(是指在清醒、安靜狀態下的心率),壓力大時,人的交感神經會異常興奮,從而導致心率增加到每分鐘100多次,造成心動過速。
2、糖尿病
發表在《國際流行病學期刊》的一項研究發現,心臟跳動每分鐘多跳10下,糖尿病發病風險就會增加23%。
這是由於心跳速率越快,空腹血糖就越容易出現異常,當空腹血糖出現異常,糖尿病的發生機率就越高。
3、氣候冷熱變化
根據調查,寒冷地區的高血壓患病率明顯高於溫熱地區。就個人而言,血壓也是隨天氣的冷熱變化而波動的,高血壓患者的波動尤其大。
4、精神和體力活動
運動、飽餐、生氣、激動、做夢、大便、性交時血壓都可能升高,而休息、安靜、心平氣和時血壓平穩正常。正常血壓的人或高血壓患者在受到精神刺激後,血壓都可能上升,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升高更明顯。
根據上述影響因素,其實日常生活中要防止心跳波動幅度過大,其實也可以對症下藥。
最好的醫生往往是自己。日常生活中想要預防心率波動問題,其實管理好自我情緒以及精神狀態往往有良效。大家可以儘可能避免激動、發怒、憂慮,減少情緒波動,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無論是心率問題還是其他健康問題都有所益助。如果是病理學心率波動情況下,應用藥物控制心率也是一種辦法。
總的來說,心率問題不可小覷,我們可能日常生活中沒有表現出來很明顯的症狀,但心率波動的危害往往就像一個定時炸彈,說不定哪天就爆了。
參考資料:
1、《青年心源性猝死(附13例住院倖存者臨床分析)》《北京協和醫學院》 2012年
2、王彩麗 柳雲松;誰能逍遙在心源性猝死之外[N];衛生與生活報;2007年
3、《11種方法長期降低心率!先測一下心率多少》健康時報2018-03-2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