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信條》學英文,燒腦的英文不是brain burning

2021-01-08 天天學外語

近期討論度最高的電影非《TENET信條》莫屬,不僅劇情燒腦讓人想要二刷三刷,臺詞更是彩蛋滿滿,讓人看完只想狂刷影評。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燒腦這些必知的詞彙英文怎麼說,以及原文臺詞中有多少值得討論之處。

一、到底什麼是TENET?

按照字典Oxford Languages中的定義,「tenet」為「a principle or belief, especially one of the main principles of a religion or philosophy(原則或是信念,尤其是宗教或是哲學中主要原則之一)」,所以譯為「信條」(港臺地區翻譯為天能)。

For contemporary health beliefs, it is often a tenet that good relationships will support one’s mental health.

(在當代健康信念中,良好的關係通常可以支持一個人的心理健康。)

二、從信條學習文學術語

片中由演員John David Washington飾演的主角不停稱自己為「protagonist」,這是什麼意思呢?

protagonist的意思是故事的主人翁,來自於「pro-」(向前,首要的),以及希臘文中的agōnistēs(演員)。而另一個相對的人物則是antagonist(反派),antagonist存在的目的是讓故事更有強度。

The most famous antagonist in the comic series the Batman is arguably the Joker.

(漫畫蝙蝠俠中最有名的反派非小丑莫屬。)

三、不劇透的英文怎麼說

想學不劇透的英文,就要先學劇透的英文。如果今天有一篇文章會提到劇情,有良心的做法是會放一條「劇透分隔線」,並且在旁邊註明spoiler alert。 alert的意思是預警,意思是這條線以下就有劇透了。

No worries. This article is spoiler-free.

(別擔心,這篇文章無劇透。)

This article may unintentionally spoil the movie.

(本篇文章可能會不經意劇透。)

四、燒腦的英文怎麼說?

首先,燒腦不是brain burning,將中文直接翻譯成對應英文單詞的方式往往無法滿足溝通的需求。燒腦的英文和腦無關,而是用「扭曲」與「心智」這兩個詞構成的複合形容詞mind-twisting。使用時要記得複合形容詞中的分詞規則,電影「使人」心智扭轉,所以要使用「現在分詞」。

The movie is truly mind-twisting. I have to watch it for a second time to understand most of it.

(那電影是真燒腦,我需要看第二次才能大致理解。)

與mind-twisting類似的常見單詞還有mind-bending與mind-blowing。 mind-bending的意思來自於bend(彎曲),所以意思是令人費解的。但是請注意mind-bending也有毒品「致幻、導致幻覺」的意思。 mind-blowing則來自於片語blow somebody’s mind,意思為令人驚奇的。

Many movie critics have described Nolan’s blockbuster Tenet as a mind-bending masterpiece.

(許多電影評論家形容諾蘭的賣座佳片《信條》為令人費解的巨作。)

This article will show you several mind-blowing secrets from best-selling authors.

(本文將會展現數個暢銷作家的驚人秘訣。)

除了燒腦的英文之外,還有一種電影是最後忽然來個結局「大反轉」,這種電影的形容也適用twist這個字。但是因為忽然「反轉」的是「情節」,所以形容的方式就是plot twist。

The plot twist in the movie is ingenious!

(那部電影的結局反轉真是巧妙!)

五、著名臺詞

這些臺詞就是本部影片中最重要的幾句話了!看完電影後您一定會更加理解這些臺詞所想要表達的意義。

Don’t try to understand it. Feel it.

(別試著用腦理解。要用心感受。)

What’s happened happened. Which is an expression of faith in the mechanics of the world.

(發生的事情就是發生了,這就是我們對於世界機制信念的表達。)

The world would never knew what could happen, and even they did, they wouldn't care. Because no one cares about the bomb that didn’t go off. Only the one that did.

(世界永遠不會知道沒發生的事,而即便知道也無關緊要。因為沒人在意沒爆炸的炸彈,只會在意有爆掉的。)

It’s the bomb that didn’t go off. The danger no one new was real. That’s the bomb with the real power to change the world.

(重點是沒有引爆的炸彈。無人知悉的危險才是真正的危險。那才是真的能夠改變世界的真實力量。)

We live in the twilight world, and there are no friends at dusk.

(我們處在一個混沌的世界,黃昏時分無故人。)

電影中說這句是美國詩人沃爾特·惠特曼的詩,「我輩汲汲混沌世,暮光之際無故人。」但是若從Whitman詩句的資料庫查詢,會發現沃爾特·惠特曼其實並沒有過一樣的著作。

六、其他《信條》中相關的關鍵字與有趣小知識

● TENET

TENET的名稱與出處請參閱Sator Square。這是非常有名的回文(Palindrome),若您有打算二刷,會發現其上的資訊大量地被用在電影中,電影院中的中文字幕也有很細心地呈現。

● Entropy

中文翻譯為「熵」,在《信條》中,熵不做動力學解釋,是為系統失序現象的指標,用於計算系統混亂的程度。不過「熵」在電影中的用法有多種解釋,

● Armageddon

意思是世界末日,來自於《聖經新約》啟示錄中的用法,1998年著名演員Bruce Willis主演的《世界末日》電影片名就是這個。

相關焦點

  • 看《信條》學英文,燒腦的英文不是brain burning
    近期討論度最高的電影非《TENET信條》莫屬,不僅劇情燒腦讓人想要二刷三刷,臺詞更是彩蛋滿滿,讓人看完只想狂刷影評。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燒腦這些必知的詞彙英文怎麼說,以及原文臺詞中有多少值得討論之處。四、燒腦的英文怎麼說?首先,燒腦不是brain burning,將中文直接翻譯成對應英文單詞的方式往往無法滿足溝通的需求。燒腦的英文和腦無關,而是用「扭曲」與「心智」這兩個詞構成的複合形容詞mind-twisting。使用時要記得複合形容詞中的分詞規則,電影「使人」心智扭轉,所以要使用「現在分詞」。
  • brain是腦,wash是洗,brainwash是什麼?答案出乎意料!
    brain(腦)和wash(洗)組成brainwash,真的會是「洗腦」的意思嗎?是的,就是我們中文所說的「洗腦」!來看看劍橋字典對brainwash的解釋:我們看電影刷美劇時,經常用「燒腦」來形容。「燒腦」英語怎麼說?
  • 《信條》口碑「熵減」,這部燒腦大片的票房卻依然「熵增」
    《信條》口碑「熵減」,這部燒腦大片的票房卻依然「熵增」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如果說《信條》的燒腦程度在是影史排第二,估計沒有哪部影片敢稱自己是第一。目前《信條》的豆瓣評分在諾蘭11部電影中排倒數第二,僅高於7.5分的《失眠症》。另一部分觀眾則稱讚燒腦過癮,想要二刷三刷的人不在少數。諾蘭所有作品評分榜,《信條》排名倒數第二儘管很多人在看《信條》前都已經有了心理準備,甚至提前做了功課,看完依然一臉懵。
  • 輕鬆搞定網絡流行詞翻譯,「高級黑」、「燒腦」怎麼翻?
    「燒腦」怎麼翻?1)找近義詞,想語境我們在什麼時候會用到這個詞?我想到了以下幾個場景:長時間聽乾貨分享;看節奏很快的懸疑電影(比如《看不見的客人》、《非常嫌疑犯》和《動物世界》)。在這幾個語境下,我想到的近義詞是「費腦子」和「耗腦力」。
  • 這新片,比《信條》還燒腦
    在看的各位有多少跟廠長一樣,在《信條》的泥潭裡越陷越深。儘管看之前早有準備,但結果......還是被逼瘋。乍一看,故事關乎「拯救世界」,這套路簡直不能更常見,但諾蘭一出手,就玩出新花樣。就在大家討論《信條》熱火朝天的時候,另一位總碾壓觀眾智商的大導演查理·考夫曼也回歸了。據說這片,燒腦程度更勝一籌!
  • 《信條》不是燒腦子,是繞腦子,比《盜夢空間》還略遜一籌
    《信條》不是燒腦,是繞腦子 相信觀看該片的觀眾有大部分人是被諾蘭的名號所吸引去的,影片也是長達150分鐘,這兩個半小時的時間裡給觀眾帶來的幾乎是「燒腦」般的劇情。
  • 諾蘭的《信條》口碑下滑到7.8,不是因為燒腦,而是太簡單了
    諾蘭的《信條》口碑下滑到7.8,不是因為燒腦,而是太簡單了 文|閒雲 友情提示:有劇透。 久負盛名的諾蘭,遭受著前所未有的質疑,爛番茄《信條》在豆瓣的口碑下滑到了7.8分,在imdb的口碑也不怎麼樣,7.9。
  • 諾蘭燒腦大片《信條》你看了嗎?
    諾蘭燒腦大片《信條》(TENET)正在熱映中,你看懂了嗎?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信條》(Tenet)試圖證明,在冠狀病毒橫行的時代,票房仍有一定的生命力。extinguish1)表示「熄滅,撲滅(火或光)」,英文解釋為「to stop a fire or a light burning」舉個:It took the firefighters several hours to extinguish the flames.
  • 諾蘭燒腦神片《信條》,直吃智商,你能看地懂?
    大家好,我是阿棋,那麼這一期咱們來聊聊《信條》這部電影,聊下電影裡哪些細節比較深思不解,又或者說是比較燒腦吧。那麼接下來我來聊聊我個人大概的思維方向。如果說大家看過諾蘭導演以前是的作品你就會想到這一點在《信條》這部影片中是特別明顯的,基本可以說是讓人無法忍受的平庸。
  • 燒腦大片《信條》無劇透,硬核解析諾蘭的時間理論
    原因只有一個——快節奏的推進和無處不在的細節鋪墊應接不暇,燒腦的時間線相互交錯,逆向場景的呈現有悖於慣性思維帶來極大的視覺衝擊。這一次,諾蘭將時間和空間兩者擰成了一股麻花擺在眼前,如此新奇有趣的設定,帶來的是視覺的盛宴也是給思維碰撞上點了一把火。
  • 《信條》的「燒腦科學」看懵!南大教授...
    《信條》的「燒腦科學」看懵!南大教授表示...但在《信條》裡,未來的人類通過某種黑科技達成了「熵減」狀態,從而實現「時間逆轉」。2、鉗形運動片中還出現「時間鉗形運動」,鉗形是軍事術語,本來指一方從兩個方向同時進攻,而電影從兩個不同的時間方向進行夾擊,正向時間和逆向時間同時作戰。
  • 《信條》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它的時間線是這樣的,燒腦
    《信條》剛一上映,就引發了觀眾的好奇,畢竟「"諾蘭出品,必屬精品,且永遠驚喜",截至9月6日21點29分25秒為止,票房已經破了2億,貓眼曬出《信條》票房破2億的海報。雖然網友評價還不錯,但更多網友看完《信條》卻是一頭霧水——它到底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時間線是怎樣的?諾蘭的電影好看是真的,但燒腦也是真的。
  • 影評:《信條》的時空穿梭 這次諾蘭不太燒腦
    寫個新片——《信條》。諾蘭的《信條》是我今年進電影院看的第一部電影,上映兩天,國內票房已經破1.3億,給很不景氣的電影行業帶來了一點熱度,最終票房破8億肯定沒問題。如果打分的話,我就給個8分(滿分10 分)吧。
  • 諾蘭燒腦新作《信條》背景解析:未來在現實的博弈,一切早有安排
    諾蘭燒腦新作《信條》背景解析:未來在現實的博弈,一切早有安排 諾蘭出品,必屬精品。
  • 假期電影清單 | 除了《信條》,這些諾蘭的燒腦大片也不容錯過!
    諾蘭畢業於倫敦大學學院的英國文學專業,作為一個文科生卻善於創作燒腦科幻片。即便你不知道諾蘭,但一定聽說過《盜夢空間》、《星際穿越》、《敦刻爾克》,這些大作都出自他手。在國慶8天假期中,無論是宅家無事還是和朋友出門旅行,用諾蘭的燒腦大片刺激一下自己的腦細胞吧!
  • 周末的電影院裡都在問 「燒腦」的《信條》 你看懂了嗎
    □楚天都市報記者 戎鈺有些電影讓人看不懂,觀眾會罵:「爛片!浪費我時間!」比如,那些豆瓣評分還不到5分的電影;有些電影讓人看不懂,觀眾卻說:「看來我智商不太行啊。」比如,9月4日上映的好萊塢科幻新片《信條》。為什麼《信條》能讓觀眾率先自我檢討?
  • 懸疑片別「燒腦」了,好好講故事吧!
    「再這樣下去我都要『燒腦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了。」誠然,在電影《信條》上映期間,「燒腦」成為了宣傳的關鍵核心。不少公眾號在上映前後,陸續發布了以類似「萬字長文解讀《信條》」、「看完這篇稿子,你就看懂《信條》了」為標題的文章,近乎把這部作品抬高到了一個「驗證智商」的工具。可是,真的有必要嗎?
  • 諾蘭燒腦大片《信條》首波評論出爐:感受它並非理解它!諾蘭化的007...
    )以及羅伯特帕汀森 (Robert Pattinson)主演,如今首波評價公開,目前爛蕃茄上的評論為47則,新鮮度為81 %,根據多數評論,這次諾蘭的燒腦風格不只延續,甚至更上一層樓,除此之外,刺激的動作場面和令人瞠目結舌的特效,都讓人目不轉睛。
  • Bean brain 可不是「豆腦」!理解錯就出笑話了!
    前兩天我們的視頻小哥又把外教惹惱了,外教對他說, "You are really a bean brain!"bean是豆子,brain是腦子, 為什麼外教說他是豆腦呢?看完今天的文章你就明白了!
  • 最燒腦大片《信條》明日上映,諾蘭大神告訴你如何觀影:別試圖去...
    在《信條》中開啟了全新的時空概念:逆轉時空,其「燒腦」程度也讓很多提前看片的影評人表示,這部片子根本無法劇透。作為2020年規模最大的好萊塢重磅新片之一,《信條》上周已於國際影市開畫,海外首個周末的票房就突破5300萬美元,遠超業內預期,成功幫歐洲、亞洲各國拯救了電影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