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由諾蘭執導的科幻大片《信條》將正式登陸中國內地大銀幕,作為繼《星際穿越》與《盜夢空間》後 「諾蘭時空三部曲」的最新作,在上映首日已經斬獲近五成的排片佔比,成為了單日排片冠軍,目前的預售票房已經突破2000萬。在《信條》中開啟了全新的時空概念:逆轉時空,其「燒腦」程度也讓很多提前看片的影評人表示,這部片子根本無法劇透。
作為2020年規模最大的好萊塢重磅新片之一,《信條》上周已於國際影市開畫,海外首個周末的票房就突破5300萬美元,遠超業內預期,成功幫歐洲、亞洲各國拯救了電影市場。
在此前發布的中國獨家預告片中,密集展示了影片中時空逆轉下的種種視覺奇觀,全程高燃緊迫。預告片開始,主人公就遭遇了神秘人襲擊,而神秘人的動作竟是完全逆向的動作,令主人公措手不及。
女科學家的一句話,「時間在逆流,對我們來說,運動就是反向的」,揭開了「時空逆轉」的奧秘,由此或將引發一場全世界範圍內的重大危機。
同時,預告片也回顧了克里斯多福·諾蘭這位傳奇導演近十年來為觀眾奉獻的諸多「神作」:無論是《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超級英雄的史詩傳奇,《敦刻爾克》戰火不斷的宏大戰場,還是《盜夢空間》複雜精妙的多層夢境、《星際穿越》令人驚嘆的太空探索,在傳奇導演諾蘭的手中,總能出其不意,呈現出打破觀眾認知的全新震撼,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此前都在內地重映,並曾刷新多項影院復工後的票房紀錄。
8月26日起,《信條》率先登陸海外40個國家及地區,除了口碑深受好評外,票房也收穫了遠超預期的成績,成為歐洲、亞洲各國電影市場的「救市之作」。
截至周日,《信條》海外票房累計達5300萬美元,遠超業內預期(2500萬美元),在韓國上映首日即衝上票房榜首,同時在韓國最大的門戶網站Naver上獲得了9.04分的觀眾評分,口碑極佳,此外,影片在國內也流出不少媒體及影評人大V盛讚,稱《信條》「將為IMAX觀影帶來前所未有、目瞪口呆的銀幕體驗」「在敘事結構、視覺呈現上再攀高峰」。
《信條》最令人稱奇的還是點映以後,全球幾十個專業影評人,沒有一個人能夠一句話概括出這個電影到底講了什麼。看過的人最普遍的感受是「蒙了」「腦炸」,有人說這部片子根本不怕劇透,因為其實你「無法劇透」,可見該片的閱讀理解難度相當大。
最搞笑的是該片的主演,約翰·大衛·華盛頓本人都沒有明白影片中的概念,當記者採訪他的時候,他只能無力地尬笑,而女主演伊莉莎白·德比齊更是直接說:「如果你是一個量子物理學家,你可能看第一遍就全明白了。」
據了解,在電影開拍前,諾蘭專門請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星際穿越》的科學顧問基普·索恩幫他檢查了劇本。
據一位提前觀影的影評人介紹,觀看本片首先要重新理解關於時間的定義,原來大家對於時間的理解是,時間是運動的結果,可以用來刻畫描述一系列的運動因果,但假如我們讓某件事情從未來的某個時刻為起點,讓其倒著運動,那麼就實現了所謂的時空逆轉,而已經發生的過去則是這個事件還未發生的確定的「未來」。
而「時空逆轉」涉及的最主要物理原理就是熵增和熵減,熵是熱力學中表徵物質狀態的參量之一,其物理意義是體系混亂程度的度量,但是大多數情況下只會出現熵增,熵減則是一種反常現場,而《信條》中的第一條背景設定,就是未來的人通過技術實現了熵減,而伴隨著熵減出現的現象就是時空逆轉,也就是預告片中呈現的「影片倒放」效果。
其實《信條》中給觀眾展示的並不是真實世界的物理定律,但是觀眾必須能夠接受諾蘭給出的故事背景前提,才能夠在觀看的時候享受電影,甚至在預告片中,諾蘭就已經直接告訴觀眾該如何去觀看本片:「別試圖去理解它,感受它。」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湯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