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條》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它的時間線是這樣的,燒腦

2020-12-17 遊民報告

《信條》剛一上映,就引發了觀眾的好奇,畢竟「"諾蘭出品,必屬精品,且永遠驚喜",截至9月6日21點29分25秒為止,票房已經破了2億,貓眼曬出《信條》票房破2億的海報。

雖然網友評價還不錯,但更多網友看完《信條》卻是一頭霧水——它到底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時間線是怎樣的?諾蘭的電影好看是真的,但燒腦也是真的。

有觀眾說《信條》是不怕被劇透的電影,因為它不是靠敘事詭計和懸疑,而是靠觀賞樂趣,反常識,反直覺,倒施逆行取勝,看過的同仁表示正是如此。

(內含劇透,介意慎點)

《信條》的男主受命從一個被恐怖分子挾持的歌劇院中,救出美國要員。再被人用槍指著時,一個神秘人救了他。男主寧死不屈,通過了測試,加入了拯救世界的信條行動。

為了查清此事,男主和尼爾找到一個印度軍火商,用彈弓把自己彈進他的住處後,男主才發現軍火商其實是個趴耳朵,真正的管事人是他老婆。女軍火商告訴男主,去找一個俄羅斯軍火巨鱷,可以查到未來的物品。

然後經過種種探尋,還是沒搞懂這個逆行機器和安德烈的陰謀,於是又接近俄國佬,兩人談起生意,在一系列對峙中,男主才明白俄國佬把自己逆行回去了,他看見的都是反的。

安德烈轉化成逆向知曉了一切,回去搞正向的過去男主角,並向妻子凱特開了槍,使凱特瀕死。為救凱特,男主第一次轉化為了逆向人,試圖阻止安德烈,但是失敗了。

中間還發生了種種的事情,但最終凱特去越南,安撫回到過去的安德烈,阻止他自殺。尼奧與男主前往斯塔科12號,阻止算法安裝。

是不是還是感覺很亂?這就是說《信條》不擔心被劇透的原因,諾蘭的電影一向萬眾期待,這次的《信條》也沒讓大家失望。

相關焦點

  • 這新片,比《信條》還燒腦
    在看的各位有多少跟廠長一樣,在《信條》的泥潭裡越陷越深。儘管看之前早有準備,但結果......還是被逼瘋。乍一看,故事關乎「拯救世界」,這套路簡直不能更常見,但諾蘭一出手,就玩出新花樣。就在大家討論《信條》熱火朝天的時候,另一位總碾壓觀眾智商的大導演查理·考夫曼也回歸了。據說這片,燒腦程度更勝一籌!
  • 燒腦大片《信條》無劇透,硬核解析諾蘭的時間理論
    原因只有一個——快節奏的推進和無處不在的細節鋪墊應接不暇,燒腦的時間線相互交錯,逆向場景的呈現有悖於慣性思維帶來極大的視覺衝擊。這一次,諾蘭將時間和空間兩者擰成了一股麻花擺在眼前,如此新奇有趣的設定,帶來的是視覺的盛宴也是給思維碰撞上點了一把火。
  • 懸疑片別「燒腦」了,好好講故事吧!
    「再這樣下去我都要『燒腦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了。」誠然,在電影《信條》上映期間,「燒腦」成為了宣傳的關鍵核心。不少公眾號在上映前後,陸續發布了以類似「萬字長文解讀《信條》」、「看完這篇稿子,你就看懂《信條》了」為標題的文章,近乎把這部作品抬高到了一個「驗證智商」的工具。可是,真的有必要嗎?
  • 看《信條》學英文,燒腦的英文不是brain burning
    近期討論度最高的電影非《TENET信條》莫屬,不僅劇情燒腦讓人想要二刷三刷,臺詞更是彩蛋滿滿,讓人看完只想狂刷影評。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燒腦這些必知的詞彙英文怎麼說,以及原文臺詞中有多少值得討論之處。一、到底什麼是TENET?
  • 看《信條》學英文,燒腦的英文不是brain burning
    近期討論度最高的電影非《TENET信條》莫屬,不僅劇情燒腦讓人想要二刷三刷,臺詞更是彩蛋滿滿,讓人看完只想狂刷影評。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燒腦這些必知的詞彙英文怎麼說,以及原文臺詞中有多少值得討論之處。protagonist的意思是故事的主人翁,來自於「pro-」(向前,首要的),以及希臘文中的agōnistēs(演員)。而另一個相對的人物則是antagonist(反派),antagonist存在的目的是讓故事更有強度。
  • 周末的電影院裡都在問 「燒腦」的《信條》 你看懂了嗎
    比如,9月4日上映的好萊塢科幻新片《信條》。為什麼《信條》能讓觀眾率先自我檢討?因為它的導演是獨一無二的克里斯多福·諾蘭,也只有這位全世界最會「燒腦」的導演,才能讓整個周末的電影院和朋友圈裡響起此起彼伏的詢問聲:「你看懂《信條》了嗎?」因為他久違午夜場回來了誰能想到,全國影院自7月20日復工後,諾蘭的電影竟然成了救市之作。
  • 《信條》究竟講了個啥,全解析來了!
    年度燒腦大片《信條》已經上映了,小夥伴們有第一時間去觀影嗎?又看了幾遍呢?咱來給大家捋一捋,《信條》究竟講了個啥? 首先我們明確一個概念,《信條》的核心是不是「時間穿越」? 是。 從大的概念上來講,諾蘭在《信條》中講的就是非常濫俗的改變時空回到過去影響未來拯救世界的故事,和至尊寶拿出月光寶盒或者復聯超英們回到過去是一樣的。
  • 諾蘭新片《信條》,豆瓣top250預定?吹捧前還請冷靜!
    這兩天的朋友圈和彈窗消息都被一個叫做《信條》的電影霸佔了。 為何它能夠獨領風騷? 一是電影院沉默了大半年時間,大家迫切需要好片子來解決部分精神食糧的問題。
  • 假期電影清單 | 除了《信條》,這些諾蘭的燒腦大片也不容錯過!
    諾蘭畢業於倫敦大學學院的英國文學專業,作為一個文科生卻善於創作燒腦科幻片。即便你不知道諾蘭,但一定聽說過《盜夢空間》、《星際穿越》、《敦刻爾克》,這些大作都出自他手。在國慶8天假期中,無論是宅家無事還是和朋友出門旅行,用諾蘭的燒腦大片刺激一下自己的腦細胞吧!
  • 諾蘭燒腦新作《信條》背景解析:未來在現實的博弈,一切早有安排
    諾蘭燒腦新作《信條》背景解析:未來在現實的博弈,一切早有安排 諾蘭出品,必屬精品。
  • 諾蘭燒腦大片《信條》首波評論出爐:感受它並非理解它!諾蘭化的007...
    )以及羅伯特帕汀森 (Robert Pattinson)主演,如今首波評價公開,目前爛蕃茄上的評論為47則,新鮮度為81 %,根據多數評論,這次諾蘭的燒腦風格不只延續,甚至更上一層樓,除此之外,刺激的動作場面和令人瞠目結舌的特效,都讓人目不轉睛。
  • 《信條》口碑「熵減」,這部燒腦大片的票房卻依然「熵增」
    《信條》口碑「熵減」,這部燒腦大片的票房卻依然「熵增」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如果說《信條》的燒腦程度在是影史排第二,估計沒有哪部影片敢稱自己是第一。目前《信條》的豆瓣評分在諾蘭11部電影中排倒數第二,僅高於7.5分的《失眠症》。另一部分觀眾則稱讚燒腦過癮,想要二刷三刷的人不在少數。諾蘭所有作品評分榜,《信條》排名倒數第二儘管很多人在看《信條》前都已經有了心理準備,甚至提前做了功課,看完依然一臉懵。
  • 諾蘭的《信條》口碑下滑到7.8,不是因為燒腦,而是太簡單了
    諾蘭的《信條》口碑下滑到7.8,不是因為燒腦,而是太簡單了 文|閒雲 友情提示:有劇透。 久負盛名的諾蘭,遭受著前所未有的質疑,爛番茄《信條》在豆瓣的口碑下滑到了7.8分,在imdb的口碑也不怎麼樣,7.9。
  • 影評:《信條》的時空穿梭 這次諾蘭不太燒腦
    扣掉的2分,1分在故事,1分在題材。題材《信條》講述的是現在與未來時空交錯,逆轉時空的故事,這樣的題材並不罕見,看電影的時候,我就聯想到了《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赫敏在關鍵時刻用麥格教授給的吊墜回到了幾個小時以前,改變了電影中的故事走向,救了巴克比克和小天狼星。
  • 不要因為是諾蘭就可以吹,電影《信條》真的沒看頭
    他來了諾蘭導演今年帶著他的又一部燒腦神作《信條》來了,講真的看諾蘭電影有點累,真的太燒腦了。當然你看一次肯定看不懂,但又覺得這部電影跟看不懂沒有什麼關係啊,電影不好看就是不好看,和《星際穿越》《盜夢空間》不一樣,前兩部雖然第一次看的時候也看不懂,但它會吸引你的興趣而會想再看幾次的好奇心,可《信條》裡埋再多的梗玩再多的結構概念看上去不明則厲,實則無趣,和他之前的任何一部電影感覺上的體驗就是不一樣,第一遍基本只能看看視覺奇觀和故事脈絡,待多刷後再嘗試理清邏輯吧
  • 諾蘭燒腦神片《信條》,直吃智商,你能看地懂?
    大家好,我是阿棋,那麼這一期咱們來聊聊《信條》這部電影,聊下電影裡哪些細節比較深思不解,又或者說是比較燒腦吧。那麼接下來我來聊聊我個人大概的思維方向。如果說大家看過諾蘭導演以前是的作品你就會想到這一點在《信條》這部影片中是特別明顯的,基本可以說是讓人無法忍受的平庸。
  • 《信條》不是燒腦子,是繞腦子,比《盜夢空間》還略遜一籌
    這種故事在美國大片中經常有所見,已經是見怪不怪的事情了,只不過這次諾蘭拍攝的《信條》是有些不同,一改《007》、《碟中諜》的模式,添加了新穎的「逆轉時間」。 《信條》不是燒腦,是繞腦子 相信觀看該片的觀眾有大部分人是被諾蘭的名號所吸引去的,影片也是長達150分鐘
  • 這一定是2020年最燒腦的電影,它的名字叫……
    但是,當我花了3倍於《信條》的價格,也就是12元看完了這部《冷血狂宴》之後。我覺得:這個定價,有道理!你們看,當初我們推薦和宣傳《信條》的時候,最大的賣點是什麼?沒錯,就是燒腦。那麼,到了這部《冷血狂宴》,其實,同樣非常、超級、特別:燒腦。比如我,全片都看完了,仍然沒搞明白,這片裡的角色都是誰,都叫啥,誰在打誰,為什麼打,到底想幹點啥。它的燒腦程度,何止是《信條》的3倍,30倍也不止啊!
  • 最燒腦大片《信條》明日上映,諾蘭大神告訴你如何觀影:別試圖去...
    在《信條》中開啟了全新的時空概念:逆轉時空,其「燒腦」程度也讓很多提前看片的影評人表示,這部片子根本無法劇透。作為2020年規模最大的好萊塢重磅新片之一,《信條》上周已於國際影市開畫,海外首個周末的票房就突破5300萬美元,遠超業內預期,成功幫歐洲、亞洲各國拯救了電影市場。
  • 2019最燒腦電影!遠超《蝴蝶效應》,三次時空穿梭只為講一個故事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部2019年3月在內地上映的電影,是基於《蝴蝶效應》這個題材而作的。為何說《海市蜃樓》要比《蝴蝶效應》更加燒腦?《蝴蝶效應》從整體編劇來說就是一條主線,男主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不停的在自己的平行命運軌跡中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