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豆莢成熟了,豆莢裡的五粒豌豆被一個調皮的小孩用豆槍發射到不同的地方。

其中有一顆豌豆落在一個孩子的窗口,這個孩子病得很重連起床的力氣都沒有。孩子的母親也已經絕望了。但是這顆豌豆可不知道這些,它只知道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小豆子生根發芽,攀爬、長大、開花,它綠油油的葉子冒出窗口,生病的孩子一見它就愉快起來。

豌豆的蓬勃的生命力鼓勵著孩子,他來到陽光下,溫暖的太陽給了他恢復健康的力量,孩子相信自己會像豌豆苗一樣一天比一天好。看到孩子慢慢恢復了健康,他的媽媽也快樂起來,一切又變得美好了。

還有三粒豆子都被鴿子吃了,所以暫時他們沒什麼可做的,只能乖乖呆在鴿子的嘟囔裡。
還有一粒豆子掉進了水溝,每天除了發胖無事可做。
這五顆豆子離開豆莢的時候都有各自的心願,後來它們都有了各自不同的經歷。

只有第一顆豆子最了不起,它落在一個小孩的窗前,它不但完成了一顆種子的任務:生根發芽生長開花。還為一個小孩帶去了充滿生機的希望。
這個故事告訴小朋友每個人的願望不同,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也是不同的,最有意義的是既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同時又能幫助別人,這樣的經歷最有價值最值得稱讚。

我們在念故事的時候不由得會想到自己的經歷,特別是「豆莢」,立刻讓我們想到了幼兒園,小學這些地方。
我們年幼時覺得家、幼兒園、學校就是全世界,我們按長幼、按學號、按成績被排序,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種順序不會有改變,我們就這樣一天天長大,常常會想一直這樣嗎?以後會發生些什麼?

然後終於有一天,如同豆莢成熟,我們畢業了,我們要工作了,我們全都要離開原來的地方各奔前程。
就像豌豆離開豆莢,我們期待著、我們議論著會去哪裡?有的想離開故鄉去外面闖蕩,有的想留在家鄉守著熟悉的地方,也有人只想隨遇而安……
有人目標高遠,有人理想遠大,還有的只想有份工作可以生存……
畢業季就像成熟的豆莢,我們曾經都是那一顆顆將要被發射的豌豆,懷著各自的心願,揮揮手歡呼著奔向四面八方。

我們發現天地果然是廣大的,而且有很多種顏色,以前的順序也不再有用,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要重新開始。
在忙忙碌碌的每一天偶爾的會想起別的「小豆子」,他們怎樣了?有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呢?

所幸我們並不是豌豆,離開了豆莢就不會再重逢,同學會、校友會、朋友圈都是「小豆子」們再聚首的地方,我們驚訝地發現即使在同一個「豆莢」裡長大的「豆子」彼此的經歷和收穫也各不相同。

默默的掂量著別人也掂量著自己,會有無奈也會有小小的慶幸,原來生活的重壓都是一樣的,無論抱怨憤懣還是苦中作樂,我們都要做好自己的事情過好自己的日子,如果可以成就自己也幫助到別人那就是最好的事,這是不是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呢?

所以我們常常想想那顆高喊著「該怎麼辦就怎麼辦」的豌豆吧,像它一樣做一顆完美的種子同時為人們送去希望,成就自己幫助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