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澳門味道

2020-12-17 手機鳳凰網

對於不少背包客來說,美食是第一吸引力。有消息說,一年一度的澳門美食節將在11月開始。往年去過的人都說,美食節中的誘惑會讓人掏空口袋,扶牆而出。於是,美食節的日子剛剛敲定,旅行社已按捺不住了。近日,各種圍繞澳門美食節的線路新鮮出爐,網絡上關於「澳門一日遊」、「美食節一日遊」的諮詢也多了起來。

為了飽嘗各地美食,旅遊是一種方法。上班一族雖常常蠢蠢欲動,卻無奈坐在辦公桌前。而一些老饕更是鍾情於舌尖上的旅遊。因為地道的澳門美食,你的身邊就有。就在杭州,讓你身臨其境,享受澳門味兒。小記搜羅了不少在杭州就能吃到的澳門美食。Let’s go!

甜點系列:

葡式蛋撻

這是澳門小吃中最常見的一種。葡式蛋撻外層鬆脆,內層香甜,還未湊近,濃鬱的蛋香就撲鼻而來。咬下去,酥脆的「外殼」層層脫落,嫩滑的蛋漿入口即化。這樣的葡式蛋撻,在杭州不少麵包店以及街頭點心店都能找到,價格也不貴,幾乎都在十元以下。值得一提的是,地道的葡式蛋撻,不淡又不膩,甜度恰好,好吃不發胖哦。

街頭小吃系列:

核桃酥、雞仔餅

這兩款是澳門當地特色糕點的代表,此外還有鮑魚酥、素肉鳳凰卷、紫菜肉鬆蛋卷等,都以香酥的口感為主打。

無論是哪種糕點,都散發著淡淡的蛋香。咬下去酥鬆可口,甜而不膩,還帶有一絲淡淡的鹹味,是下午茶、零食的好選擇。杭城各大超市都能買到,常見的有「十月初五」等牌子。

火鍋系列:

澳門豆撈

豆撈,即火鍋。火鍋四川也有,獨特的麻辣口味讓人大呼過癮。澳門豆撈與眾不同的是——講究。鍋底用的是古老的秘方,加以科學的營養搭配,各種口味都不乏獨特的味道。所以湯底不油不膩,清淡不易上火。燙菜通常以上選的海鮮為主,即使是蔬菜,也講究鮮嫩、綠色。調料更是突破了傳統火鍋的搭配,選擇更多,也更為健康。

茶點系列:

無限美點自助

「飲茶」不僅風行香港,在澳門,大家忙碌之餘喘息的空間,也抽空悠閒地享受各式茶點。新鮮出爐,熱氣升騰的點心真是好滋味。

這幾年,崇尚健康的杭州人也越來越鍾情點心了。杭州JW萬豪酒店上周推出108元淨價中午點心自助。酒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為餐廳的點心大受好評,所以經典系列之外,最近新添了30多種新款包括腸粉、 咖喱魚蛋等。

葡國菜系列:

葡國燒味

中西方的文化碰撞讓澳門美食豐富多樣。杭州黃龍飯店行政總廚葉寶榮說,澳門跟香港很近,所以菜式上有些接近,受葡萄牙文化影響的澳門菜口味更重些。

葉師傅說,葡萄牙人喜歡吃燒烤,除了經典的葡國燒雞、葡國燒豬,還可以烤沙丁魚、鹽燒牛舌等。在黃龍飯店D'cafe自助餐廳的東南亞餐檯區,不定期會推出葡式菜餚。

相關焦點

  • 澳門手信博物館:留住舌尖上的記憶
    澳門手信博物館:留住舌尖上的記憶 2018-04-12 10:30本報記者 蘇 寧攝  澳門手信博物館  留住舌尖上的記憶(知行港澳)  本報記者 蘇 寧  出來玩一趟,帶點什麼禮物回去給親朋?在澳門,答案簡單明了:大馬路上、機場碼頭的遊客們,幾乎人手一份遊澳紀念品——手信。
  • 澳門手信博物館——留住舌尖上的記憶
    在澳門,答案簡單明了:大馬路上、機場碼頭的遊客們,幾乎人手一份遊澳紀念品——手信。   手信是什麼   手信,在臺灣也稱作伴手禮,往往指人們外遊時為親友買的小禮物。除當地土特產品外,手信也可以是有當地特色的T恤衫、鑰匙鏈、冰箱貼等,並非價值不菲的名貴物品。   澳門街,有種古早味。
  • 兩岸暨港澳:舌尖上的中秋味道
    (原標題:兩岸暨港澳:舌尖上的中秋味道) 新華社北京9
  • 知行港澳:澳門手信博物館 留住舌尖上的記憶
    在澳門,答案簡單明了:大馬路上、機場碼頭的遊客們,幾乎人手一份遊澳紀念品——手信。   手信是什麼   手信,在臺灣也稱作伴手禮,往往指人們外遊時為親友買的小禮物。華人社會人情味濃厚,凡出外或回鄉,為表關懷與禮數,都會購買小禮物送給親友。
  • 澳門美食推薦,確定不來一場舌尖上的美味之旅麼?
    如果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個素未謀面的靈魂故鄉,對吃貨的我們來說,澳門一定就是這個靈魂故鄉了,這裡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的「美食之都」,這裡有數不清的米其林和黑珍珠餐廳,還有藏在街頭巷尾的特色美食。你確定不來一場舌尖上的美味之旅麼?快收下這份澳門美食推薦清單吧!
  • 舌尖上的臺灣味道
    臺北人情味,臺中清新味,南部生活味,臺東古早味,這一期,特別介紹咱們臺灣部旅遊專家—蔣莉同學,讓她帶領你們一起走進舌尖上臺灣的味道吃飽喝足,我們上101登頂。此家團餐,別具特色,味道鮮美! 顛覆吃貨味蕾的8天台灣行,你準備好了嗎,舌尖上的寶島,值得一去! 舌尖上的寶島---美食美景尊享八天台北往返   8月17/24日  5799元靜思語:守誠行正,立信篤實。
  • 舌尖上的好時光 | 最念「家的味道」
    「親子廚房」作為「舌尖上的好時光>每年都會受到時光家庭的熱烈參與時光父母在和寶貝的廚藝互動中不僅讓寶貝體會自己動手的快樂更是成為共同記憶中最懷念的「家的味道美食製作ing◢滿屋的歡笑聲◣一起商量做什麼、採購哪些食材,一起動手清洗、製作,還可以一起打開腦洞創造新食物,還能邊做邊主持……能幹的時光寶貝,在時光爸爸媽媽的引導下,在歡聲笑語中體會製作美食帶來的溫情互動,從美食中感知「家的味道
  • 舌尖3種草一口鍋是什麼意思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火了一口鍋
    《老廣的味道》第三季(簡稱《老廣的味道3》)已經開播,觀眾藉此尋覓美味,以慰鄉愁。廣東的觀眾們更是不用對著屏幕空流口水,可以看完節目中介紹的美食就出門覓食。此外,《舌尖上的中國3》(簡稱《舌尖3》)昨晚開播,再次引發極大的關注。這些知名美食紀錄片依靠精良的製作陪觀眾下飯,讓人胃口大開,情懷滿滿。
  • 舌尖上的保健品?舌尖上的電商?舌尖上還剩下什麼?
    《舌尖上的中國3》自播出開始就出現了歷史概念不清,食材混淆的弊病,生態意識倒行逆施,更流露出令人瞠目結舌的反智傾向,人們不禁疑問,這究竟是舌尖上的三無產品?舌尖上的保健品?還是舌尖上的糟粕?從第一季:「這是風的味道,這是水的味道,這是時間的味道……」到第二季:「從某種程度來說,廚師,不僅是文化的傳承者,更是文明的偉大書寫者……」前兩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兩句話讓人感受到,中華飲食之所以能夠成為一種文化,是因為她像一棵參天大樹一般
  • 遇見美食丨舌尖上的金林味道
    小興安嶺冬季漫長寒冷,那時為了方便取暖,住的房子都是爐灶連著火牆,而且房子不保溫,所以要不停的燒火,為了不浪費這寶貴的燒柴,人們順便將各種菜放入大鐵鍋中,在爐火上慢慢燉煮,由此便產生了這道美味名菜。
  • 《故鄉的味道》:舌尖上感應的是心靈的跳動
    》:舌尖上感應的是心靈的跳動文:葛維屏自從《舌尖上的中國》引起強烈的反響之後,對中國食物的著述明顯增多起來。我想,這應該就是「舌尖上」的感受,卻能夠關聯著我們的心靈的原因,因為舌尖上的味蕾,觸摸到的不僅僅是一種酸甜苦辣的滋味,更折射著心靈的喜怒哀樂聯手雲集的律動。最近讀的由遆存磊所著的《故鄉的味道》,再一次將食物在味蕾的感常與心靈的期許上融會貫通,透過食物這一個「管窺孔」,探測到的是故鄉的立體層面,以及建立在故鄉這個平臺之上的親情關愛以及更深遠的文化沉澱。
  • 我們普通人為什麼喜歡《老廣的味道》 而非《舌尖上的中國》
    味道,是人在味蕾刺激下,對食物做出的最直白的定義。《老廣的味道》這部片子客觀反映了廣東人飲食文化風俗。內容的含義,是指那些經過歷史沉澱,留存在廣東人記憶中的粵菜美食以及這些美食背後的故事。
  • 舌尖上媽媽的味道:美味的野生葛根
    在果園裡面病瘋長了幾年的野生葛根,粗壯無比,好貨草,煲上一砂鍋大骨葛根湯,香嫩爽口,滑而不膩,因為難得,是我家的待客珍品.葛根挖出來之後,清洗乾淨後讓機器攪碎,然後放水缸裡沉澱,換水,再沉澱,換水,大概三天可以將沉澱好的葛粉拿出來曬乾.因為只有姐姐一人,很可惜沒有圖片.
  • 同濟月餅上新了!你最喜歡哪種舌尖上的味道?
    同濟月餅上新了!你最喜歡哪種舌尖上的味道?今年同濟大學的後勤大廚們別具一格、別出心裁、別具匠心推出了 同濟定製版中秋月餅一場舌尖上的月餅盛宴蟹粉鮮肉月餅10元/只超足的鮮肉餡料,配上實打實的蟹粉香味,入口即化,汁鮮、柔嫩、餡豐,吃一口就欲罷不能!趕緊再來一塊!
  • 尋味順德,找一種舌尖上的精細味道
    順德人餐桌上的每一隻雞都會在舌尖上發光雞對於中國人來說,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這是一種無論南北都有著極高人氣的食材,燒雞、叫花雞、白切雞、辣子雞、口水雞……縱使做法不同,但其細嫩的肉質、獨有的香氣和口感,卻始終叫人難忘。
  •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熱播 勾起舌尖上的鄉愁
    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熱播 片中食材銷量大幅提升 深夜開播的《舌尖上的中國2》使得不少吃貨眼淚伴著口水流。吃貨迷們一致認為,只能看得到卻吃不到是最大的煎熬。 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之前在豆瓣上有個帖:「外國人看《舌尖》什麼反應?」沒想到,一石激起千層浪,各路外國留學和居住人士紛紛留言,可謂是一大波搞笑評論來襲。網友@楊豆瓣說,他一個表姐在美國住寄宿家庭,剛去的時候覺得美國東西太難吃了,就自己在廚房做了一頓飯,當時寄宿家庭那一家人都在,表姐就招呼他們一起吃,他們吃過一頓飯之後跟表姐說房租給她減半,只要她每星期給他們做兩頓飯。
  • 樂山蘇稽的名小吃,上過《舌尖上的中國》,吃出兒時的味道
    這家小店本來聲名不顯,都是一些當地食客在吃,也有一些樂山市區的好吃嘴們找過來回憶兒時的味道,只因上了《舌尖》,被廣大的吃貨所知曉,一下子變得門庭若市,一座難求。這家小店就是蘇稽的徐涼糕。徐涼糕位於樂山近郊蘇稽鎮一條叫對河場街的小街上,小街一直往下走就是蘇稽標誌性的石橋。
  • 舌尖上的傳統文化:羅平板橋老街味道
    民以食為天,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美食, 羅平縣板橋鎮歷史悠久,數百年來,在滇黔桂三省交界處積存下了很多值得人們追述的美食,那種舌尖回香
  • 舌尖上的中國之童年的味道——阿嬤的鹹飯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1集《腳步》中,那碗盛滿泉州味道的蘿蔔飯讓大家關注到「古早味」的泉州美食。也讓勾起很多出門在外的泉州人家的味道。蘿蔔飯固然好吃,但是這碗飯更讓人淚流滿面的是童年裡難忘的味道。說到童年裡難忘的味道,對很多人來說想必都是阿嬤做的飯菜。
  • 巴中味道 | 一起探尋舌尖上的美味——霧露銀耳包
    在巴中  除了秀美山水  舌尖上的美食  你也不能錯過哦~  來巴中最不能錯過的巴中美食  了解下~  十大名小吃  霧露銀耳包  美食簡介  通江陳河的霧露溪是通江銀耳的發源地,中國烹飪大師李長林採用古法加現代工藝調製,做出了一道銀耳珍品——霧露銀耳包,柔軟而富有彈性、潤澤而多褶皺、皮薄餡多,味道清香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