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華哥,本期帶大家搵的美食是鹹香雞,一聽這名字,惹不住了吧。鹹香雞是發源於廣東河源一道風味美食,河源是東江流域客家人的聚居之地,故又叫客家鹹雞。雞是我們常吃的一道肉菜,它的做法也很多,有紅燒、燉湯、炒等。而客家鹹雞我們在家也可以動手做得出來,做起來還非常簡單,調味料只用到鹽,就能讓肉質緊實,肉味香濃,味道鮮美。這麼一道簡樸美味的客家鹹雞,用來招待賓客實屬不賴。
雞肉營養豐富,味道鮮美,但假如經常吃,會讓人感覺有點油膩,就像燉雞或燉雞。但目前因為我們常吃的豬肉價格比以往高很多,我們都捨不得買豬肉來吃了,只能選擇另外一種常吃的肉來支撐生活,而雞肉想必是大家的首選。廣東人愛吃雞,做雞的花式更是層出不窮,名字也是取得十分貼切,什麼蔥油雞、白切雞、豉油雞、豬肚雞等等,雞在廣東簡直成了一種生活文化,人均消費更是全國第一。
一般來說,廣東菜做法相對簡單,鹹香雞也是。這道菜的主要特點是兩個字:鹹和香,假如你吃不了太鹹的,可以把調味料減少,調至合適的鹹度即可。另外做這門鹹香雞對雞也是有一定要求的,最好挑選三黃雞或雞項來做這道菜,主要是因為這兩種雞肉質結實、飼養時間不長,且肉質非常的鮮美,皮脆骨軟,用來做鹹香雞,能讓調味料滲透進去,吃起來裡外都是香,下面我們選用三黃雞來做這道菜。
選雞:三黃雞一隻,表皮光滑,無破損、淤血
配料:蔥花、生薑、梔子。調味料:鹽、鹽焗雞粉、胡椒、花生油。
首先將20克鹽和40克鹽焗雞粉放入碗中,並撒入一些胡椒粉製作調料,攪拌均勻備用。這個分量做出來的雞是又鹹又香的,如果你吃得比較淡,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適當減少調味料。蔥花和生薑切好,梔子壓碎備用。梔子,是一種味食香料,色橙紅或橙黃。味道微苦、淡香。常用於烹調雞的調料,一般以調色為主
然後在鍋裡放一碗淨水,放入梔子,中火煮5分鐘後,過濾並冷卻梔子水備用。把整隻雞裝鍋,冷梔子水倒入鍋中,翻轉均勻,讓雞外表充分著色。將著色後的雞舀起瀝乾水,然後倒入事先調好的調味料,放入蔥花和生薑,倒入少許花生油,用手均勻地將調味料塗抹在雞肉上,這樣做是為了能讓讓雞肉更加入味,處理完後,再將雞肉醃製2小時,並用塑料薄膜包好,放入冰箱中冷藏保鮮半小時,這樣做能讓肉質更加嫩滑。
最後起鍋燒水,放入醃製好的雞肉,蒸20分鐘左右。時間一到,香氣撲鼻而來,這時我們需要掀開鍋蓋,讓雞肉溫度降低後取出,把雞切成塊裝入盤中,然後把蒸出來的湯汁均勻淋在雞肉上面,這樣一道客家鹹香雞就大功告成了。一股濃香直讓人陶醉其中,嘗一口嫩香爽口,有一種吃了還想再吃的感覺,這就是客家鹹香雞的美妙之處,難怪得到這麼多食客的讚譽,不少的餐館喜歡做鹹香雞來吸引更多的客人。
客家鹹香雞鹹中帶香,這種傳統做法更能原汁原味,主角在於鹽,所以做鹹香雞一定要添加適當的鹽,太多或太少都會影響雞的味道及口感
本期華哥分享的鹹香雞做法就到這裡結束了,如果你喜歡的可以把它收藏起來,有時間可以自己試著去做一下。如今這道美食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關注起它。如果大家有更好的做法,歡迎分享交流,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