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來了!法師在線揭秘女僧真實生活引熱議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四川尼眾佛學院院長如意法師5月25日下午14時做客《師父來了》(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人們印象中的佛門女僧一般都與影視劇難解難分,但真實的女僧人生活真是那樣的嗎?2016年5月25日下午14時,鳳凰佛教原創在線問答直播節目《師父來了》第五期「女僧人的生活與影視劇不同」如期與觀眾見面。節目邀請到了四川尼眾佛學院院長如意法師介紹了漢傳佛教女性出家人的真實生活,並首次展示了大量女僧生活的真實照片,還就網友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在線解答。本期的高僧問答火爆一如既往,精彩依舊如前,數十萬網友於下午兩點雲集直播頁面、鳳凰新聞客戶端,圍觀最新一期的《師父來了》並熱烈提問。

女性出家都是因為感情不順嗎?女眾佛學院裡出家的女僧年輕的多還是年長的多?她們的生活有娛樂嗎?來看看近代高尼隆蓮法師的弟子、出家已30餘年的中國高尼如意法師是怎麼說的,特輯錄精彩問答實錄如下:

四川尼眾佛學院以年輕僧人居多(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尼眾佛學院出家僧以年輕人居多

四川尼眾佛學院是國務院辦公廳1983年批准,由當代第一比丘尼隆蓮法師創辦的,辦校至今33年來,一直都是年輕的女眾,年齡限在18--30歲之間,而且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但因近幾年來,因為學佛出家女眾居多,而且年齡較大點的為多數,所以應他們的要求,也有為年紀稍大一點的女眾開辦的律學班,專研戒律學,我們現有本科班四個年級,總體來說,學院的學僧還是年輕的居多。

談女僧人出家原因:多是因為智慧和勇氣

至於她們為何出家?每個人因緣不同,也許有的是仰慕佛菩薩的慈悲莊嚴,有的是嚮往出家生活的簡單清淨,有的是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常變幻,有的是發出捨棄自己的小我,而要利益一切大眾的廣大誓願。種種不同,然而無論原因如何,她們具有智慧和勇氣,放下了對世俗的貪戀,不願再過著不明事理,迷惑生死,隨業流轉的生活,就已經了不起了。

出家的真正含義:不是剃光頭換身衣服

出家的真正含義,不光是表面的剃光頭髮,換一身衣服,而是要發願斷除煩惱,了脫生死,解脫自己,再來解脫大眾。所以說出家出家,出世俗之家,出煩惱之家,出三界之家。你願意放棄煩惱,不再做煩惱的奴隸嗎?如果願意,那麼恭喜你,你也具備了一分出家善根的品質。

四川尼眾佛學院在課堂上(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女僧人的生活不是沒有娛樂 是以法為娛樂

出家人的生活,也是隨著時代和地域的不同,有一些變化。比如在比較困難饑饉的年代,出家人當然會省吃儉用,餐風露宿,粗茶淡飯,住茅草庵,用節約的糧食來救濟貧苦的人們,克服重重的困難而精進修行。但隨著社會進步,時代的發展,佛教的發展也就應該與現代的社會相協調、相適應,才不至於被現代所淘汰,所以現在出家人的生活條件要比老一輩好很多,也有用手機和電腦,但不同的是,他們不是為了娛樂,而是用來學習佛法和弘揚佛法的工具。並且每個叢林寺院都有嚴格的制度,既保證師父們的生活安定,身心安住,同時又策勵大家不能貪圖安樂。

我們出家眾的生活,每天堅持早晚二時功課,過堂用齋,結夏安居、半月布薩、誦經拜佛,坐禪禮懺,集體出坡勞動,修建莊嚴的道場,看經學習,講經說法,教育信眾淨化人心,廣做慈善事業來救濟社會貧窮困苦,將自己精進修行的功德回向法界眾生,願他們皆共成佛道。等等這些都是他們的法樂,也就是你所說的娛樂。這是出家人獨一無二的娛樂,如果有可能,我建議你也參加一些寺院舉辦的夏令營或者短期出家的體驗生活,從實際的去體驗師父們的生活,這樣的話可能會有更多直觀和真實的感受。

四川尼眾佛學院禪堂(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回應「佛教歧視女性」說 出家這麼久並沒覺得

所謂的性別歧視,都是外界不理解,對佛教的一種錯誤的解讀。佛陀說法是針對不同眾生的根機和特點,以及眾生自身的毛病而說的。《大愛道比丘尼經》中所說的女人84態,以及戒律中的八敬法,都是對女眾修行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的列舉和解釋,是為了幫助我們女眾認識自身的一些問題,實際上女眾本身比男眾容易受傷害,所以佛陀所制的戒律其實是為了保護女眾,不讓女眾受到太多的傷害。

婦女兒童保護法不為歧視而立 佛門女眾戒律也是

佛陀不僅沒有歧視女眾,反而顯示出更加關心的態度。比如說我們法律中的「婦女兒童保護法」「老年人的保護法」等等。你能說這些都是因性別的岐視嗎?其實,女人具有這些弱點的同時,也正具有男人所沒有的優點。比如因為感性、慈悲心、愛心比較深廣,所以容易對弱者生發同情心、慈悲心;比如因為柔弱和身體的限制,所以容易感知生活的苦難,從而生發出離心、生發離苦得樂的願望等等。這是一體兩面。

是不是大丈夫 佛教裡主要看心

出家乃大丈夫所為,非王候將相所能為。佛在《涅槃經》中說:「如來性是丈夫法故,若有眾生,不知自身持有如來性,雖是男兒身,我說此輩是女人;若有女人,能知自身持有如來性,雖是女兒身,我說此人是男子。善男子,一切男女,若具四法,則名丈夫,何等為四?(一)近善知識;(二)能聽法;(三)思維義;(四)如說修行。若男若女,具是四法,則名為丈夫。何以故?身雖丈夫,形同畜生。」

如意法師:希望別因不了佛教而誹謗

佛在《大毗婆沙論》中,佛陀雙手捧著大愛道比丘尼的骨灰對他的比丘弟子們說:「汝等諦聽,一切女人其行多輕薄、多嫉妒、多諂媚、多慳念,只有大生主雖是女人,卻能脫離女人一切過失,作丈夫事,得丈夫所得,我謂此輩為丈夫。」

如果女眾能夠精進,改正這些毛病,一樣可以稱為大丈夫,反之,若男眾具足女人84態,而不能稱為大丈夫。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因不了解佛教而對佛陀生誹謗。

四川尼眾佛學院學僧師父們在出坡勞動(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四川尼眾佛學院院長給女性學佛人的修行建議

自古以來,女性都是非常勤勞和辛苦的,女性同時也是最偉大的,不僅要侍奉丈夫,教育子女,還要勤儉持家,照顧老人。所以,女性對一個家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們說,學佛先要學做人,而身為女性學佛人,一定要做有智慧、有教養的女人。

我建議學佛的女眾以下幾點:第一,要知書達理、多點包容心,多點理解,不要斤斤計較,女性要學會照顧自己的身體,可以不美麗,但一定要健康,有涵養,懂得生活的藝術。這是身心兩方面的健康。第二,要學會勤儉持家,學會計劃,不能奢侈浪費,但也不能吝嗇小氣。第三,是要以身作則,教育好自己孩子,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質和習慣,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學佛的女性,應當是令人歡喜的,所以,女性學佛人,不要總是抱怨,埋怨他人,而是要找自身的原因,用自己的行為去改變去影響更多的人,使家庭更和睦,社會更和諧,這也是修行度眾生,建立和諧人生幸福的一個辦法。

《師父來了》火爆網絡已成網友每周最熱切期待

原創在線直播《師父來了》,是鳳凰佛教打造的一檔佛教文化綜合問答節目,每周三下午2點直播,每期都將邀請到不同的法師,以在線問答的節目形式,圖文、視頻、音頻等綜合媒體呈現方式,旨在為廣大網友和當代佛教搭建一座暢通無阻的溝通橋梁,關注多元時代網友的精神訴求,探求快速變革的社會人生,是一檔集合佛教知識、社會熱點、人文信仰的綜合直播節目,已經進行的前三期,網友每期在線數十萬,每次都有因為時間關係無法回答的大量問題。精彩的問答段落甚至在直播還未結束就在微信火熱傳播刷爆朋友圈。可以說,《師父來了》從一開始就受到了網友空前熱烈的關注。

在5月25日第五期的直播中,如意法師還就更多相關問題做出了解答,如:佛法如何看待等級秩序和世間諸多不平等?父母雙亡難以釋懷該怎麼辦?為什麼網友母親火化後產生了舍利一樣的晶體等等問題進行了回答,並在節目最後表示,希望大家通過《師父來了》這個頻道,在這裡聞法歡喜,如理作意,精進修學,進而走向更光明更正確的人生大道。

你不能錯過的智慧課!《師父來了》往期大回顧:

師父每周都會來,歡迎提問,往期請戳:

【師父來了第1期】國寶級高僧智敏上師為你解惑

【師父來了第2期】妙江大和尚:您見過文殊菩薩嗎?

【師父來了第3期】詔等傣尊者:出家是失敗者的選擇嗎

【師父來了第4期】宗舜法師:佛家咋看星座和算命?

【師父來了第5期】如意法師:女僧人的生活與影視劇不同

相關焦點

  • 楊仁賢:追思聖嚴法師-人物專訪內容-佛教在線
    一代高僧聖嚴法師於2009年2月3日下午辭世,盡形壽獻身命,留給世人無限的追思與感念。惡耗傳來,只見法鼓山法師、義工與工作人員各個眼框溼潤,神情凝重。雖然不舍,但每人仍是盡心忙碌著為這位偉大的精神導師辦好這最後一場莊嚴榮重的「佛事」。
  • 佛門女僧的學習生活是什麼樣的?聽98歲慈學長老尼來講述
    本文由慈學老法師 口述 印宗法師等 整理 圖 | 網絡 夏日的陽光熾盛,古樹上爬著知了聲聲蟬鳴,窗明几淨的課堂內書聲琅琅,那是一眾女僧在佛學院上課。
  • 慈愍法師示寂十周年 福建仙遊龍華寺舉行「千僧齋」大法會
    福建仙遊龍華寺隆重舉行「千僧齋」大法會福建仙遊龍華寺隆重舉行慈愍法師示寂十周年紀念法會前來參加法會的法師千僧誦經龍華寺僧人自編自演的大型舞臺劇《平凡的偉大》福建仙遊龍華寺佛教在線福建訊  4月24日,福建仙遊縣龍華寺隆重舉行「千僧齋」大法會暨紀念尼眾重興祖師慈愍法師示寂十周年。
  • 泰國迎請本煥長老舍利 泰代僧王與印順法師共同主法
    泰國水門寺迎請本煥長老舍利印順法師與泰國代僧王頌德·帕摩訶拉查曼克拉贊長老共同主法法會現場誦經祈福現場僧眾誦經祈福印順法師與泰國副僧王帕·蓬瑪西提長老印順法師為泰國信眾加持印順法師贈授獎章佛教在線海外訊 近日,泰國代僧王駐錫寺廟——水門寺隆重舉行迎請本煥長老舍利供奉法會。
  • 「念佛不忘救國」:記傳奇的閩籍高僧慈航法師
    是年夏,新竹警局把10多名僧人秘密押往臺北,其中為首的是一位年過半百的法師。在臺北市警察局刑警總隊,這位法師被誣為「涉嫌匪諜案罪」。在據理申辯遭駁後,他臨危不懼,一言不發,借三昧定力之功,攝心入靜,一心念佛……這位法師,就是出家閩北、取法大陸、講經緬甸、布教南洋、弘化臺灣,並修成寂後肉身不朽、全身舍利的一代高僧——慈航法師。
  • 首次揭秘:她19歲出家,這個「佛門奇女子」成為中國女方丈
    她,從小與佛結緣,19歲出家,從此青燈古佛,成為佛學界的一代奇女子;她,修建學院,弘法利生,培養出無數尼眾僧才,締造了一個佛教界的傳奇!她就是——四川尼眾佛學院院長、祈福寺方丈,如意法師!從出家那天,如意法師就發願:將終生奉獻佛教育事業!為了這個大願,這位奇女子,嘔心瀝血,弘法足跡遍布全國,感召無數弟子皈依佛門,還首次揭秘女僧人寺院的真實生活!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如意法師的傳奇人生!
  • 慧明法師行腳圓滿 出席五百羅漢齋僧法會歡迎晚宴
    中國佛教協副秘書長、上海市佛教協會會長、上海靜安寺方丈慧明大和尚,四川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彭州龍興寺方丈素全大和尚,四川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四川尼眾佛學院院長如意法師,四川省西昌市光福寺方丈照洲法師等高僧大德出席晚宴。
  • 《無心法師2》韓東君戀上呂佳容引熱議
    (原標題:《無心法師2》韓東君戀上呂佳容引熱議) 華龍網2017年
  • 臺灣傳奇高僧聖嚴法師傳記《枯木開花》出版
    《枯木開花——聖嚴法師傳》 施叔青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0年3月出版 (資料圖)聖嚴法師曾被《天下》雜誌推選為「四百年來對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法師雖為出家人,但一生頗具傳奇色彩。法師出身江蘇農家,親歷水患、兵災。十四歲在南通狼山廣教寺出家,作經懺僧,因戰亂又到上海大聖寺,入佛學院。1949年從軍赴臺,十年後再度出家,拜東初老人為師,閉關六年潛心佛學。又負笈東瀛,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此後聖嚴法師創建法鼓山,以「提升人的質量,建設人間淨土」為理念。聖嚴法師繼承禪宗臨濟、默照法脈,在世界各地指導禪修,提倡「心靈環保」,接引無數中西方人士。
  • 蘇軾交友佛僧的故事2
    蘇軾廣泛交往佛僧,是他出任杭州通判期間及以後。杭州在當時是佛教興盛之地,佛寺林立,高僧雲集西湖周邊山水優美,文人雅會,形成濃鬱的佛教文化氛圍。蘇軾甫到杭州,與僧人禪師相見是其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他說「我初適吳,尚見五公。講有辯、臻,禪有璉、篙」。蘇軾這裡所謂「辯」,指惠辯和辯才兩位法師。
  • 【預告】風雪中的行腳僧:聖嚴法師(上)
    他是和尚、是軍人、是大法師,他四世為人,終成一代高僧。懷抱大悲願倡建法鼓山,他弘法利生,建設人間淨土。教育家,作家,宗教家,走近聖嚴法師。《智慧東方》2009年2月7日播出。因著這樣一個單純的信念,聖嚴法師創辦了法鼓山。自喻為「風雪中的行腳僧」,曾獲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的聖嚴法師,回顧其一生,其實充滿了顛沛流離,考驗與轉折。
  • 斯裡蘭卡僧王私人行程訪廣西都安安福寺
    蘇曼格勒僧王是斯裡蘭卡最大的佛教派系—暹羅派的第 26 任僧王,由斯裡蘭卡總統親自授予。暹羅派佔有全國 80% 僧眾,所有古寺院、遺蹟都是由其管理,地位尊貴崇高。2019午11月3日,蘇曼格勒僧王抵達廣西都安安福寺,進行兩天私人訪問行程,此行主要與道宏法師相會。這是繼2017年4月之後,僧王第三次訪問安福寺。
  • 四川尼眾佛學院果平法師:隆蓮法師的僧才教育思想
    佛教在線訊  四川尼眾佛學院是隆蓮法師創辦的國內第一所高級比丘尼學院。早在1980年中國佛教協會第四屆全國代表大會上,隆蓮法師鑑於當時中國沒有一所培養比丘尼的正規學校,鄭重提出創辦尼眾佛學院的構想。隆蓮法師的提議得到中國佛教協會和佛教界許多老法師的支持,特別是趙樸老更是積極呼籲。
  • 《風雪中的行腳僧》—聖嚴法師第一本英文傳記
    《風雪中的行腳僧》是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的第一本英文傳記。這本採訪體傳記的出版,緣起於2000年。一位剛接觸禪宗的文字工作者威普納(Kenneth Wapner),在拜訪東初禪寺,閱讀聖嚴法師的著作後,決定出版法師的傳記。獲聖嚴法師同意後,威普納與聖嚴法師的英文翻譯李世娟(Dr.
  • 佛學院僧教育之禪修課題---宏印
    後來自己自修、到處聽經,到大專佛學社演講、和大專學生互動,然後被中壢圓光寺如悟法師請去當教務主任,在圓光住了六年。想起自己年紀輕輕十幾歲就出家,卻沒有辦法真正接受很嚴格、有系統的僧教育,有感於臺灣光復以來道場寺院辦學不多,如悟法師想辦學,我們就跟普獻法師一起,雖然經驗都不多,但就在民國七十年辦圓光佛學院第一屆招生,這讓我比較有機會思考臺灣的僧伽教育,注意到臺灣佛學院的過去,和現在種種問題。
  • 劉禹錫《贈日本僧智藏》閱讀答案
    贈日本僧智藏劉禹錫浮杯①萬裡過滄溟,遍禮名山適性靈。深夜降龍②潭水黑,新秋放鶴③野田青。身無彼我那懷土,心會真如④不讀經。為問中華學道者,幾人雄猛得寧馨⑤。【注】①浮杯;指南朝宋時一位高僧乘坐木杯漂浮渡河的典故。②降龍∶指西域僧人涉公以秘咒降服神龍的典故。③放鶴∶指晉代高僧支道林雖然愛鶴,但出於仁愛將所養雙鶴放飛的典故。④真如∶佛教用語。真,謂真實;如,謂如常。⑤寧馨∶晉宋時的俗語,猶"如此""這樣"之意。
  • 界詮法師就弘揚律學、培育僧才等問題接受專訪
    現駐錫平興寺,帶領僧青年學律。界詮法師多年來默默無聞地堅持弘揚律學,宣講「南山三大部」,培育僧才,推動規範傳戒,並曾多次應邀赴新加坡、臺灣等地講經弘法。記者: 請法師談談您的出家因緣與感受。界詮法師: 我生長在一個鄉村貧苦家庭,童年時代很苦,從小放羊、放牛,到13歲才開始上學(直接上三年級)。
  • 高僧故事:鑑真斷塵歸佛
    為了對武氏皇權統治重新提供神的庇護和神的論證,武則天一改唐初「崇道抑佛」宗教政策,於天授二年(691年)下詔全國「今釋教(即佛教)在道法之上,僧、尼處道士、女冠(女道士)之前」,這樣,佛教在武則天的大力扶持下,取得了優於道教的政治社會地位,其勢力在全國範圍內迅速擴張膨脹起來。受家庭和社會濃厚佛教氣氛的習染,鑑真從小就表現出對佛教的特殊興趣。
  • 近代「四大高僧」之一印光法師,行善無數,普度眾生
    虛雲禪師、太虛大師、弘一法師和印光法師是被後人公認的近代四大高僧,而弘一法師更是拜印光法師為師父,印光法師可謂是近代高僧中的代表。他的一生行善無數,品德高尚,弘法講經,為我國的佛教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被後世尊為蓮宗第十三祖,不僅傳承了佛教,還傳承了傳統文化。
  • 聖嚴法師首本英文傳記《風雪中的行腳僧》在美出版
    佛教在線海外訊 2008年10月21日,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第一本英文傳記《風雪中的行腳僧》(Footprints in the Snow: The Autobiography of a Chinese Buddhist Monk)在美國出版。聖嚴法師在歐美地區傳法20多年,出版了10餘本英文著作,但多以禪修開示為主,介紹他生平的文字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