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總是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想起屬於「老家」的味道,這些肯定都是身為離鄉人最懷念的一種味道,有很多遺憾、感觸,總是會在因緣際會之下,碰上了熟悉的美食,帶出了思緒。
還記得炎熱夏季時,特別不愛吃米飯、米麵的,也不吃正餐,天天就知道吃點冰的,也就度過一天,這要看在母親眼中,肯定是不妥的,於是她也想盡了千方百計,可以說是渾身解數,就是要找到一道,我能夠接受,也不會脫離正餐的美食,後來嘗試了幾道美食之下,我偏愛那道出自母親手製作的「蘿蔔糕」,口感綿密、入口及話,使用「再來米」製作而成,具有飽足感,製作方法其實不難,但對我來說,還是母親製作的蘿蔔糕,更具有味道,而自己製作了幾次,都覺得不若母親那般的好吃,我想大概就是少在「味道」吧。
要製作「蘿蔔糕」之前,是必得先浸泡過米,將米泡軟之後,加入開水磨製,這種米的粘性比起梗米來說要低許多,不過它是蘿蔔糕的主要的食材之一。蒸煮過後,會使得蘿蔔糕綿密而略帶有來點彈性,蘿蔔糕裡也建議可以添加少量的玉米粉,或者是太白粉等,這添加的目的其實是要藉由其他的澱粉,來增加麵糊的粘稠性還有蘿蔔糕成品整體的Q度,一次磨製可以多製作幾份,冷凍起來,在拿來煎制也是相當合適的。
泡軟之後的在來米,再加點水,用調理機把它打成米漿,再適時的加入一些育米粉或者是太白粉。準備好米漿後,就可以準備把蘿蔔刨成絲後備用,把蝦米、香菇丁,油蔥酥等食材備妥之後,先將蝦米、香菇丁爆香,再來放入蘿蔔絲、油蔥酥、鹽巴及胡椒,可將泡香菇水的香菇水加入蘿蔔絲燜煮至軟爛,之後再關火,加入米漿攪拌,等拌勻呈現糊化粘稠後即可關火,在把蘿蔔糕糊,裝入其他容器蒸煮,待放涼之後,就可以切塊來煎制了。
蒸煮完後的蘿蔔糕,建議放入冷藏半小時左右,再還有一些熱度的時候,內部雖然仍帶點熱並帶點溼氣最佳,倘若再蒸煮完之後,馬上下鍋煎制,是很容易產生沾黏的問題,建議還是等待溫度相對降低之後,會比較容易些。再來就是該怎麼煎蘿蔔糕才能夠煎的金黃酥脆、且不容易散掉呢?蘿蔔糕到底要切多厚?油需要放很多嗎?該使用不沾鍋還是炒菜鍋會比較好呢?煎制時會比較建議用不沾鍋,相對容易些,至於用油量,不管是不沾鍋還是炒菜鍋,只要在鍋內薄薄一層油即可,炒菜鍋的油量是可以稍微多一些。
其中再煎制時,仍舊有幾點技巧,留意這幾點,再煎制的時候就不會有「糊掉、外表醜醜」的蘿蔔糕了,煎制蘿蔔糕時,可以將火候調整至中小火,用中小火慢慢煎制,才能慢慢讓它熟透,煎出均勻的金黃色,倘若火力太大或太小的話,會燒焦之外,還可能要多耗費時間煎。
再來就是再煎制過程中,不要頻繁翻面,多點耐心,等到底部已經呈現可以滑動狀態,也別急著再還沒有完全煎脆,就想著要翻面,這都會致使蘿蔔糕整個沾粘再鍋子上頭,加上鍋鏟的尖角碰觸之下,就會有碎裂的問題,約莫等待2分鐘到3分鐘,底部邊角會明顯看到稍微呈現金黃色的時候,這時候輕輕的推動,如果是可以滑動的狀態,那就代表底部已經有些焦脆了,那就可以將其翻面煎制了!
我想,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特別懷念的家鄉味,之所以讓你感觸深刻,很有可能來自於你的兒時記憶,你懷念的不僅是味道,也有可能是那時候的你,那份單純而真摯的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