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邊都有很多的人,他們懷揣著一顆想要考上名校的心,比如小時候的我也懷揣著同樣的夢想,清華、北大、復旦都是我心目中想要考上的高級學府,但是總是事與願違,高考時的我並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我一直覺得是我太笨,所以成績才會這麼差,直到我看到了一本書,才打破了我的迷思,事實上,並不是因為我笨,而是我的閱讀和思考能力太差,解物理和數學題的時候,我並沒有真正讀懂出題者的意圖就匆匆落筆,語文和英語考試更是如此,語言類的科目本身就非常主觀,每一筆每個字都有著它理解上的差異。
就像小時候我們讀課外書——四大名著、各種小說及各種課外拓展閱讀,但是我們會發現自己的知識儲備是非常有限的,等到我們真正需要用到它們的時候,我不要說將書本內容的深層含義表達出來,就連最簡單的內容複述,也不一定做得好。那麼我們該如何將書本的內容轉換成我們的知識儲備呢?如何通過閱讀來提升理解和思考能力。
那麼這本《高分讀書法》就非常適合你。作者在書中告訴我們如何通過高分閱讀法來提升我們的理解力和思考力,讓我們不再是讀完一本書就丟,而是將書本變成我們大腦的財富。它的作者現在還是一名東京大學在讀大學生,他就讀的高中從未有學生考上日本的一流名校東京大學,就在這樣一所平平無奇的高中裡墊底的他,通過自己總結的讀書方式,在連續2次報考東京大學失敗之後,終於得償所願,進入了夢寐以求的學府。這本書的方法是作者親測有效的方法總結,對於我們來說有一定的借鑑作用。
那麼我們該如何閱讀呢?在書中給到了我們的幾個方法,相信能夠提升你的閱讀能力。
01|閱讀前做好準備,讓讀解力發揮到最大
很多時候,大家看書都是拿起書本直接看,然後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書本的內容就會被我們遺忘,這種讀書現象就是所謂的「被動讀書」,如果我們想要提升我們的閱讀理解能力,那麼擁有主動讀書的態度就顯得非常重要,而且我們要嘗試在閱讀前做好兩個準備,帶著線索去讀書,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有目標有方向。
a.裝幀閱讀法
很多時候我們在看書時,往往忽略了書的封面及腰封,但事實上,這些部分能夠幫我們了解書本的大致內容,它上面凝聚了整本書的重要信息的線索,尤其是書名裡面隱含了書本的主要內容。以我最喜歡的《原則》這本書為例,通過裝幀閱讀法,我們會發現書本中的相關信息和線索。
書名:原則(全名:生活和工作原則)
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本書的主要是來描述作者生活和工作裡的原則。
封面&腰封:這本書可以向我們提供非常寶貴的指導和報告,如何在複雜多變的環境和人際關係中創造出獨特完美的自我。
封面上及要腰封上的信息,我們可以知道它能夠帶給我們什麼
作者簡介:瑞·達利歐是全世界頂級投資家、企業家之一,對衝基金公司橋水創始人,橋水創立至今為客戶賺取的收益遠遠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家對衝基金公司。達利歐認為橋水的成功源自他奉行的一套原則,而這些原則也是他一生學到的重要東西。
通過作者的簡介,也可以讓我們了解到這些書本的內容的權威性,是不是可以有借鑑意義和可讀性。
所以說裝幀閱讀,不僅能夠讓我們理解整本書的大意和方向了,還能夠讓我避免浪費時間。在進行裝幀閱讀的時候,作者利用便籤紙的方法,用它們承載著指引的作用。
b.做假設
作者將裝幀閱讀比作火把,那麼想要穿過森林,一張森林全貌的地圖就顯得必不可少,而作假設就是這張地圖,它能夠帶你了解森林的路況,指引你走出大森林。那麼這種方法大致的步驟是什麼呢?
首先第一步,我們要通過假設注重內容和閱讀目標,並用便籤記錄下來;
第二步,看目錄,思考如何在閱讀後實現目標,並寫下具體的方法;
第三步,了解自己現在的閱讀書評,比如說讀心理學書籍,如果你從未接觸過,那麼我們便寫上「完全不懂心理學」;
第四步,邊讀邊修改我們的假設。
在剛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儘量將目標不要將目標定的太過於淺薄,比如說本來我們閱讀完這本書,我們是你能夠掌握作者的這種閱讀方式的,但是你卻只是簡單的將目標假設為可以適當的了解,那麼你會發現你就到了解並停下來了,那麼你就很難再前行了。讀書其實就是為了讓我們獲取更多的知識,讓自己都的更遠。
02|採訪式閱讀、整合閱讀、檢驗式閱讀,幫你提高你的思考力
在書中,作者為我們介紹了3種閱讀方式——採訪式閱讀、整合式閱讀、檢驗式閱讀,這3種方法相信能夠幫助我們很多
a.採訪式閱讀
採訪式的閱讀方式相較我平時的讀書方法有很大的優勢,平時讀書的時候,我總是生硬地去接受書本內容,作者寫了什麼,我就看什麼,就如同是一場事件的旁觀者,那麼事件一場,它也就隨著我們的記憶消散了,而採訪式的方式,是以一個記者的姿態去進行閱讀,它的閱讀方式是主動的,在閱讀的過程中,並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主動向書本拋出問題,與書本中的觀點進行一個碰撞,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逐漸將書本的信息轉化為我們大腦中的知識,獨立思考能力也受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提升。
在進行「採訪」的過程中,我們要時刻對疑問敏感,如果有問題就及時在書中對應的部分貼上便籤,將問題的答案記錄下來,重點的問題要單獨記錄。在採訪式閱讀過程中,對文章的可疑之處不放過,即便獨自調查也要找到答案,這種閱讀延伸出的閱讀方式叫做求解閱讀法,通過反覆的閱讀,明確自己自己的疑問是否已經得到解決,在筆記本上記下讀完書之後的遺留問題,然後繼續閱讀,然後調查,嘗試解決問題。
在採訪式閱讀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能夠理清書本的文章脈絡,還能夠大致了解文章的感情色彩,不僅能夠加深我們對他的印象,在下次有人問起相關問題時,我們也能夠說上一二,這不就是我們所夢寐以求的嗎?
b.整合閱讀
很多時候我們在閱讀的時候,總是走馬觀花,看完一本書後,就產生將書本理解透徹的錯覺,但是事實上對於這本書我們卻一直處在一知半解的水平,怎麼樣才算看懂一本書,如果我們能夠用自己的概括讀過的內容,用有限的字數總結出書本的核心,這才是讀懂一本書的開始。
整合閱讀法就是將文章的主張和觀點和它所舉的案例和論據分離開,從而摸到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內容。如果將書比作魚,那麼就相當於給魚做骨肉分離,去掉案例、論據等魚肉,留下作者的中心思想「魚骨」。一般來說整合閱讀主要有2種方式:
1.摘要閱讀法:在每一節裡找到最具概括性的句子,用30字概括它的核心觀點,再將概括出的內容匯總,總結出整本書的大意。在這個過程中,就逐漸鍛鍊了我們的歸納能力。
2.推測閱讀法:根據正在讀的內容猜作者的想法,從已看的章節推測接下來的章節想要表達什麼,在閱讀後,及時地檢查自己猜對了多少。在這個過程中,提升了我們的推測能力。
在閱讀的時候,雙管齊下,保準能夠成功找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核心觀點。
c.檢驗式閱讀
很多時候我們只看一本書,很多時候會走進思維的死胡同——鑽牛角尖。大家都知道書其實就是作者觀點的體現,如果只讀一本書,那麼就不可避免的與作者的想法進行正面交鋒。那麼就容易出現極端的想法——非黑即白。但事實上,100個人讀《哈姆雷特》,那麼就有100個「哈姆雷特」。我們要允許思想的碰撞。通過檢驗式閱讀,你會發現你不僅對書本內容的記憶深刻,信手拈來,還能夠提升你的思辨能力。
針對檢驗式的閱讀,我們也有2種方式:
1.平行式閱讀:找相關性較強的兩本書,以相同的進度閱讀,找出書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然後分析兩者之間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差異。在書本的選擇上,一般選擇相同點多但是觀點不同的書,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夠學會通過不同的觀點看事物。
2.交叉閱讀法:在幾本書裡面尋找產生分歧的交叉點,如何再參考相關的書本對其觀點進行驗證,在筆記本上記錄下他們之間的交叉點,整理出相關意見。它其實也拉近你和知識的距離。
掌握了檢驗閱讀法,你將能夠成為知識淵博的人。
三、閱讀後,通過議論閱讀法長久地記住知識
如果只是讀書,那麼你將一直處在接受知識的階段,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採用議論閱讀法對自己的想法進行口頭和筆頭的輸出,你會發現自己逐漸能夠將自己的讀書接收到的信息轉換成自己的知識了,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
讀書不輸出,再怎麼反覆讀,都不過只是文字,並不會增強你的閱讀效果,通過輸出,用自己的話有邏輯地表達感想的議論閱讀方式進行輸出,那麼知識就變成你記憶的一部分,長久地被記住。
《高分讀書法》通過從閱讀前的準備,閱讀中的方法,以及閱讀後的輸出三個方面為給我們提供了高分讀書的方法,我相信只要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我們也可以提高閱讀的讀解力和思考力,從而大幅度提高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