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燈許願、觀「嫦娥」舞蹈 綿竹四幼幼兒感受傳統中秋習俗

2020-09-30 德陽播報

四川在線德陽消息 金菊怒發桂花香,佳節滿溫馨。時值中秋佳節來臨之際,為了讓孩子們對祖國悠久歷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感受中秋節的文化內涵,9月29日晚,綿竹市城東(第四)幼兒園舉辦了「2020 月圓天下共話美好」的中秋活動。

夜幕降臨,太陽褪去光芒,一陣歡樂的笑聲打破了綿竹市城東(第四)幼兒園平日裡的寂靜,夜色闌珊,燈籠掛滿天空,看上去如此祥和,活動中,家長志願者和老師帶領孩子們進行了投祈願福、河燈許願、書寫「中」字、製作餈粑、茶藝體驗、投壺射禮、觀看「嫦娥」舞蹈、賞書品畫的活動,一起感受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人和、事和,和和美美,月圓、家圓,團團圓圓,在花好月圓夜,綿竹市城東(第四)幼兒園的中秋活動畫上圓滿句號。此次活動,讓孩子們在體驗中感受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並將經典文化傳承。(李豔麒)

相關焦點

  • 十五的月亮·中秋特輯|這些傳統習俗,你知道嗎?
    馬上又到了期盼已久的中秋節了,今年中秋有些特別,與國慶是同一天。在這個闔家團聚的日子裡,與家人一起賞月,共嘗月餅,歡度佳節,已是我們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那麼,你知道中秋的由來嗎?各地有什麼習俗?月滿中秋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而它的由來傳說也有很多。
  • 《中秋月·嫦娥甩袖》
    白話譯文:   嫦娥甩甩衣袖,輕輕地跳起了美麗的舞蹈。   金蟾身上長滿了疙瘩,象徵著多子多福,疙瘩閃閃發光就像宇宙中的星星在閃爍。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團圓節等,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七月孟秋、八月仲秋、九月季秋)之半,故名,也有個別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 過個走心的中秋節:這些習俗不應該被遺落
    到了唐代時,將中秋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遊月宮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使之充滿浪漫色彩,玩月之風方才大興。中秋習俗定型於唐朝初年。而民間則多認為月神是女性,是嫦娥,稱她為月姑或月姐。《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我國人民在上古時代就有「秋夕祭月」或叫「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古時先秦已有對月神的祭祀活動,稱為「夜明」或「夕月」。
  • 中秋互贈銅鏡習俗由來已久 多刻有玉兔嫦娥紋飾
    中秋互贈銅鏡習俗由來已久 多刻有玉兔嫦娥紋飾   雙鵲月宮盤龍鏡 上海泓盛拍賣供圖  □文 泓文  中秋賞月已是大眾習俗,而秋夜賞鏡,知之者不多。
  • 中秋時節話中秋,傳統與現代的過節習俗有何不同?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人們極為重視八月十五中秋節,八月十五日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地,秋高氣爽,是一年中月亮最為皎潔的夜晚。這一天,新禾入廩,遊子當歸,都要在這天力爭趕回,合家團聚。
  • 關於中秋節的傳統習俗和由來
    那麼關於中秋節的習俗和由來又那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2020中秋節的傳統習俗和由來,歡迎參閱。中秋節的傳統習俗1、觀潮: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
  • 外國人也過中秋節 各地習俗各不同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南亞和東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生活在當地的華僑華人的傳統節日。雖然同為中秋,但各國習俗不同,多樣的形式一併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日本「月見節」:吃糰子,賞月會
  • 【國慶中秋】幼兒園中秋活動、遊戲、兒歌、故事、手工全都有!
    幼兒園開展中秋節活動,可以讓孩子們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各時各地不同的慶祝習俗,以及感受現代中秋節所特有的藝術性。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分享一些有關中秋節的活動方案、環創、遊戲及兒歌等,老師們記得收藏哦。1、知道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佳節,初步體驗民族節日的快樂。2、喜歡聽中秋節的故事,學習跟讀中秋節的兒歌。
  • 代縣中秋節祭月習俗
    中秋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重大傳統節日,中秋節祭月則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習俗。在現代文明的衝擊下,如今沿襲祭月習俗的地方越來越少。而代縣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純樸的民風,使這裡至今還傳承著這種古老習俗。
  • 幼兒園中秋活動、遊戲、兒歌、故事全都有!
    幼兒園開展中秋節活動,可以讓孩子們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各時各地不同的慶祝習俗,以及感受現代中秋節所特有的藝術性。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分享一些有關中秋節的活動方案、環創、遊戲及兒歌等,老師們記得收藏哦。1、知道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佳節,初步體驗民族節日的快樂。2、喜歡聽中秋節的故事,學習跟讀中秋節的兒歌。
  • 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簡介
    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中秋節的習俗1:賞月每逢中秋來臨,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賞月談月也便成為人們久談不衰的話題。從時令上說,中種是「秋收節」,春播夏種的穀物到了秋天就該收穫了,自古以來,人們便在這個季節飲酒舞蹈,喜氣洋洋地慶祝豐收,這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描繪。從淵源上說,中秋又是「祭月節」,它源於遠古人類對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禮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
  • 中秋節:你所不知道的中秋習俗
    中秋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起源於中國,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的發展形成的,賦予濃重的傳奇色彩。對於中秋節,中秋來歷故事備受人們的關注。那麼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呢?下面,一起來看看中秋節由來的故事吧!
  • 民勤縣藍天幼兒園開展「弘揚傳統文化 喜迎中秋佳節」主題活動
    一年最圓中秋月,桂樹玉兔伴嫦娥。中秋佳節,類型多樣的慶祝活動自然是少不了。9月30日,民勤縣藍天幼兒園組織大班幼兒前往「鄉村記憶博物館」開展了「弘揚傳統文化,歡慶中秋佳節」主題活動,家長和孩子們體驗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共度傳統佳節。
  • 中元節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嗎?中國傳統節日習俗匯總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民間有在這一天祭奠已故親人的習俗。其實,中元節可不止燒紙這麼簡單,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它也並不是陰氣森森的「鬼節」這麼一個文化氛圍。 這是一個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節日,今天,我們就講一講關於它的由來和習俗,以及其他傳統文化的知識。
  • 【中秋那些事】幼兒園活動、遊戲、兒歌、故事全都有!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選擇這一主題活動正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是幼兒所熟悉、感興趣的,又是具有教育價值的。幼兒園開展中秋節活動,可以讓孩子們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各時各地不同的慶祝習俗,以及感受現代中秋節所特有的藝術性。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分享一些有關中秋節的活動方案、環創、遊戲及兒歌等,老師們記得收藏哦。
  • 中秋拜月和嫦娥有關,吃月餅竟然是因為劉伯溫和朱元璋
    中秋拜月和嫦娥有關,吃月餅竟然是因為劉伯溫和朱元璋中秋佳節臨近,中國對於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習俗也是在不斷的演變,現代人都知道中秋節吃月餅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可是在元代以前竟然是沒有月餅的,中秋吃月餅竟然是因為劉伯溫和朱元璋。
  • 寧波溪口 | 登高望遠,河燈祈福,你的重陽節過對了麼?
    被河燈點亮的剡溪,浪漫得就像在過情人節。在這個恰逢生日與重陽節同一天的日子裡,我點亮了這盞屬於我的荷花燈,許下我的旅行夢。說起重陽節,大家一般想到的都是登高望遠,吃重陽糕,飲菊花酒這類傳統的習俗,不過在寧波溪口,除了登高望遠,我們要玩點另類的慶祝方法再加。上難得一遇的生日與重陽同天,總感覺這個生日不能就這麼普普通通過去了。
  • 幼兒園關於中秋的那些事,活動、遊戲、兒歌、故事全都有!
    幼兒園開展中秋節活動,可以讓孩子們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各時各地不同的慶祝習俗,以及感受現代中秋節所特有的藝術性。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分享一些有關中秋節的活動方案、環創、遊戲及兒歌等,老師們記得收藏哦。1、知道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佳節,初步體驗民族節日的快樂。2、喜歡聽中秋節的故事,學習跟讀中秋節的兒歌。
  • 除了嫦娥奔月,中秋還有這些故事,你一定沒聽過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一年月色最明夜,千裡人心共賞時」。中秋因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又叫團圓節或月夕、仲秋節、八月節等。有關中秋節的來歷眾說不一,據專家考證,在中國傳統的三大節日——春節、端午和中秋中,中秋節形成最晚。
  • 中秋節來歷和習俗,最美中秋詩詞
    這裡半畝君給大家簡單說說咱們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吧!由古代祭月慢慢演變而來,我國古代曆法,把每個季節分為三個月,分別是孟月、仲月、季月。農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被稱為「仲秋」,而且農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稱為「中秋」。先開始這一天被定為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日,慢慢的演變稱為「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