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不自控!教你幾招快速培養孩子自控力

2020-10-24 彭華勇家庭教育

「我家孩子總是管不住自己,一點都不自覺。」「我家娃看繪本必須大人盯著,不然一會兒就幹別的去了。」彭老師最近在網上看到了關於孩子的話題,剛想出寫一篇類似的感想,一個朋友就打過電話來向彭老師抱怨。

「就在剛剛,我跟他明明說好看20分鐘動畫片的,半個小時過去了,他還抱個平板不撒手,我真的沒辦法了」「你不知道他實在是沒有大人,完全管不住,玩起來就沒個頭」「一直拖拖拖」......

彭老師安慰了好一陣這位朋友,給她提了些建議,幾天之後,朋友就打電話過來跟彭老師道謝,說自己用了這些方法之後,孩子沒有之前那麼「放逐」了,那麼接下來,彭老師就給在座的各位講一下我對這位媽媽說的話,希望能給各位提供一下參考。

上世紀60、70年代,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沃特米歇爾教授曾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叫做「棉花糖測試」,這個實驗是關於孩子對棉花糖的自控力,對這600名孩子進行了長達14年的跟蹤調查。隨後,他們便發現了自控力對於人生成長的重要秘密!它是孩子控制和約束自己情緒和行為的能力,是決定孩子人生成長的重要因素之一。

既然自控力如此重要,那麼到底該如何培養自控力呢?

1、推遲孩子的滿足感

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試著通過各種小事來多推遲孩子的滿足感,是鍛鍊自控力的重要方法。比如當孩子喜歡上了一件玩具,這時父母可以告訴他等過生日時再買,或者讓他幫忙做家務一星期才買。這樣在等待的過程中,孩子學會了忍耐,也學會了珍惜。

但是對於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即使不能馬上滿足也不應該直接拒絕,要向孩子講清楚原因,讓孩子明確知道父母不能立刻滿足他們的理由。如孩子想玩籃球,父母可以告訴他:「籃球場是公共場所,自己要等大哥哥打完之後再玩,不能妨礙他們」之類。

2、教導孩子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對社會規則不熟悉,常常會因為一時衝動犯錯,這時父母就要告訴他們,做這些事情的影響,並讓孩子承擔錯誤引起的後果。


3、寓教於樂,把鍛鍊孩子自控力的過程變得更有趣

培養自控力的過程之所以如此艱辛,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孩子把全部的期待和注意力都放在了一件事情上。這時父母可以用一些簡單有趣的小遊戲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引導孩子把極具誘惑力的東西,想像成沒有誘惑力的東西,像把棉花糖想像成硬邦邦的石頭,這樣就能幫助孩子克服「下一秒就要把棉花糖吃掉」的想法。

4、父母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很多父母面對淘氣的孩子難以控制情緒,今天狠狠訓斥了孩子一頓,晚上覺得自己做的太過分,因此下定決心下一次絕不這樣,但是過幾天發脾氣還是沒變。這樣的行為無疑會對孩子產生消極的影響,讓孩子也很容易變成一個情緒不穩定、喜歡咆哮,又說話不算話的小怪獸。

5、多表揚,少批評

當孩子的自控力表現有增強時,父母一定要多多表揚,以強化孩子的良好行為。如孩子答應把看電視的時間用一部分來做家務時,父母可以表揚孩子熱愛勞動。

總之,孩子自控力養成絕非一朝一夕,父母更是養成過程的中堅力量,如果各位在做的父母都能做到以上幾點,那彭老師在這就提前祝賀你們的孩子成為未來的棟梁之材!


相關焦點

  • 孩子自控力培養不能踩的坑
    孩子路過玩具店要玩具,路過蛋糕店要蛋糕。於是有的媽媽為了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就讓孩子完成任務才能獲得想要的東西。比如,如果你今天不買這個玩具,那等你過生日的時候我就給你最喜歡的腳踏車。可這樣的做法,真的能讓孩子的自控能力變好嗎?答案是:當然不能!4歲前的孩子由於額葉皮層沒有發育完善,是不可能有這種超長的自控能力的!
  • 《每天學一點超級自控力》培養自控力,給你一個不一樣的孩子
    平時,覺得還不錯的孩子,一上網課各種糟心的狀況也接踵而來上課不能專心聽講,易受幹擾、容易分心,做事情有頭無尾,經常半途而廢;對老師講課的內容心不在焉,聽課不在狀態;做作業拖拉磨蹭,不斷地找各種理由中斷,做作業時間明顯延長……簡直頭疼死我了。究其原因,是孩子的自控力不行,如何培養一個自控自律的孩子,成為家庭教育的關鍵。
  • 做到這些,你也能培養出孩子的自律自控
    同樣都是孩子,為什麼有的孩子做事井井有條,完全不用操心?為什麼有的孩子做事拖拖拉拉,無論怎麼催促,還是磨磨蹭蹭?作為家長的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煩惱?究竟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培養孩子的自律自控呢?自律自控究竟由什麼來掌控?
  • 管好自己就能飛,三招教你正確培養孩子的自控力
    即使我跟爸爸不在家,爺爺在家陪他,他也會主動完成作業,有時候覺得寫得吃力時,他也會發語音跟我們說明情況。看到現在這麼讓我省心的孩子,我在感動之餘,很慶幸自己在孩子6歲前用心陪伴,培養了孩子自控的能力。養孩子這件事,真的是「6歲前用心,6歲後就省心」。
  • 能成功的孩子都有自控力,家長注意這三方面,培養孩子的自控力
    能成功的孩子都有自控力,家長注意這三方面,培養孩子的自控力我們都知道自制力自控力對於生活的影響,因為成功的孩子都很有自控力,所以對於每一個人來說,自控力都非常的重要,並且自控力培養的時間越早對於孩子的影響越多。所以家長們現在就要開始行動起來啦!
  • 培養自控力:讓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
    如果父母不注重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常見的情況就會有:孩子不專心吃飯,一邊吃一邊玩;在幼兒園搶小朋友的玩具;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孩子產生這些行為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自控力。 到底什麼是自控力呢?自控力就是孩子對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的掌控能力。自控力主要表現為兩種能力,一是學會放棄,二是學會忍耐。
  • 棉花糖實驗後續研究:孩子缺乏「自控力」,根源是家長的「哄騙」
    但是,各位任然在用這招哄騙孩子的家長要提高注意了:棉花糖實驗後續研究:孩子缺乏"自控力",根源是家長的"哄騙"。哄騙或許可以暫時穩住孩子,卻不利於孩子後天的培養,特別是對於孩子的自控力。這個實驗證明:父母對孩子信諾與否,影響了孩子的自控力。當孩子一直生存在"說到做到,不食言"的環境下時,孩子就會更加願意自控,因為他相信。相反,如果孩子生活在"出爾反爾,連哄帶騙"的環境裡時,孩子就不會選擇自控,他會更加相信先到先得。
  • 孩子上網課缺乏專注力,怎麼辦?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
    因為上學延期,朋友的孩子在家上網課。我問朋友,孩子上課的效果怎麼樣?朋友嘆了口氣說,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專注,上課時自己要一直盯著他 ,要有點事情走開一會,回來就會看見他坐在那裡發呆,明顯地跑神了。學習專注力不行,效果可想而知。孩子在家,自己在旁邊,他的狀態就這樣,在學校的課堂上聽講,注意力也不會集中,怪不得成績一直提不高了。
  • 培養自控力:面對誘惑,如何堅定地說不?
    當自己充滿積極能量時,我們也能抵制誘惑的決心和自控力。面對誘惑,我們需要培養我們的自控力1.什麼是自控力?自控力是自己控制自己注意力、情緒、欲望的能力,也是自我引導的精神力量。自控力是每個人都需要,也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
  • 孩子的天性是自由,但良性的自控能力培養會讓孩子更加輕鬆成長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自控能力的培養形成是日後你所羨慕不來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規則家長和孩子都必須遵守並嚴格執行,只有家長以身作則,孩子才會有堅持下去的動力。而等一家人一起堅持下去後,孩子的自控力在無形中會得以提高,也同時培養了孩子的毅力。
  •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控力?不妨試試「棉花糖實驗」,培養自律寶寶
    華倫·巴菲特就說過,如果你在小事沒辦法約束自己,你在大的事情也很可能不約束自己。「為啥別人家的孩子都能安靜地寫作業,我家這個就老是扭來扭去,怎麼一點自控力就都沒有呢?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呢?」這是一位朋友在後臺的留言。
  • 「科學育兒」培養孩子自控力,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什麼是自控力?所謂的自控力是一種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支配自己行動的能力。對於孩子來說,因為大腦的神經系統還未發育完全,傳遞的神經行動容易泛化、不夠準確,所以常常會表現出自控能力差。法國教育家盧梭曾說過:「你知道用什麼辦法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嗎?這個辦法就是:百依百順。」身為父母,對孩子的自控力不應該任由其「野蠻生長」,而應該從小積極培養才行。
  • 《自控力》史丹福大學的課程,從科學的角度了解自控
    一、鍛鍊自控力前的準備坦誠面對自控力的問題你永遠也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包括自己。過多的多巴胺,會讓我們更容易受到其他的誘惑,只關注當下的快感,不顧及長期的後果。換句話說,過量的多巴胺分泌讓我們衝動、不可控。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多巴胺的分泌不僅僅會給我們帶來快樂,也會給我們帶來壓力。完成獎勵的意志力消耗以及抵禦壓力的意志力消耗,會讓自控力快速下降,自控力的下降意味著我們更容易受到誘惑。
  • 費勁給孩子做自控力訓練,怎麼孩子還是看到什麼都想要?
    這一問,又給了機會讓千媽重申她的觀點:這就是訓練孩子的忍耐力啊。可千媽這招,真的有讓小千的自控力變好嗎?假以時日,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耐性,自然能被培養起來。換句話說,4歲後孩子可以開始有意識地進行自控力的培養,但前提是:放下你急功近利的心。如果明明有時間精力,卻非要要放大招「鍛鍊」孩子,只會讓孩子對物質、對人際關係產生匱乏感。
  • 孩子自控力太差,父母的溺愛是「元兇」,別讓你的「愛」成為傷害
    為什麼孩子沒有自控力?自控力主要體現在」控「字上,它區別於」自制力「,兩者卻又密不可分。自控可以理解為自我控制,做到對外界的誘惑以及自身行為習慣的一種控制,缺乏自控力,就不會形成良好的習慣行為,嚴重點會因為抵擋不住外界誘惑,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 培養嬰幼兒自控力的三步曲
    美國心理學協會研究表明,自控力是決定一個人能否實現目標的關鍵因素。自控意味著能夠以適當的方式表達和應對強烈的情緒,對於孩子的學習乃至整體健康發展至關重要。良好的自控力能讓孩子與他人更好合作,能合理應對挫折並解決衝突。自我控制的體驗持續人的一生,3歲以內的嬰幼兒也可通過與他人互動以及在父母的指導下學習掌握自控技能,為一生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 王金海:培養自控力,99%的父母都翻過這個錯
    今天給各位講的主題就是培養孩子自控力,99%的父母都犯過這個錯誤,每個父母都希望有個自律的孩子,不用大吼大叫,孩子就知道該如何去做。由於媽媽跟我說,我知道自控力對孩子非常的重要,自控力能預言一個孩子在學業上的成就,也能讓人冷靜的處理機動式的情緒。我也相信只要多培養孩子就能夠自控,如果失控一定是什麼地方出了錯,可是我越是期待孩子越常常不能自控,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既然自控力如此重要,那麼到底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呢?
    自控力,它指的是一個人對自身的心理和行為的主動掌握,在沒有外界監督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地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抑制衝動,抵制誘惑,延遲滿足,堅持不懈地保證目標實現的一種綜合能力。所以,你覺得孩子寫作業拖拉,亂發脾氣,玩手機停不下來,是因為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較差。
  • 孩子的自控力是天生的麼?如何培養?
    雖然不同孩子之間的自控力差異很大,但是家長都要知道孩子的自控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培養的。那麼怎樣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呢?積極有效的行為約束是一條很好的途徑。行為約束能夠使孩子養成克制自己的習慣,明白很多事情都不能只以自己的意願為中心,很多時候需要克制自己。
  • 孩子自制力差怎麼辦,如何克服?教你「兩步」快速鍛鍊提高自控力
    報了興趣班,才上了幾節課,就哭著鬧著不願再去學了立下每日練字、讀書flag,做了沒幾天就堅持不下去了動不動發脾氣,跟父母頂嘴,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說好玩手機半小時,結果玩著玩著就沒有節制了……以上都是自控自律能力差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