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劃車卻被屈打成招:不被父母信任,才是孩子難以承受的滅頂之災

2020-11-04 曦曦媽說教育

良好的親子關係,跟任何人際關係一樣,都需要父母和孩子雙方共同去維護。但由於父母是成年人,孩子是未成年人的關係,很多爸媽就喜歡在某些事情上以自己所謂的經驗,片面性的給孩子定性,致使孩子活生生的被冤枉,讓親子關係也變得有隔閡了。

01

我相信今天很多人都看到了這樣一個新聞標題:「奧迪被劃男孩家長賠3500元,3天後的事卻讓所有人慚愧」。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點進去了解事情真相,曦曦媽看了之後反正是頗為感慨的。

事件發生在近日的重慶市沙坪垻區,一輛奧迪車主稱自己的車子被劃傷,在查詢監控後發現一個10歲的小男孩剛好在車子附近有所逗留,就這樣這個小男孩成為了懷疑對象。車主找到了小男孩的爸爸,爸爸觀看了監控之後,也認為自己的兒子有劃傷奧迪車的嫌疑。

於是小男孩爸爸簡單地問了一句孩子:「你是不是在一輛車子附近玩耍?」小男孩誠實地回答了。接下來,小男孩就遭到了父親的指責,他指責兒子劃傷了別人的車子,需要做出賠償。哪怕小男孩表示自己真的就只是在車輛附近逗蒼蠅玩兒而已,並非是劃傷車子的罪魁禍首,可爸爸看著監控裡的畫面,還是憑藉自己的經驗給孩子扣上了說謊的帽子。

爸爸嚴厲批評了小男孩,除了一個勁地指責小男孩說謊以外,還要求小男孩必須要勇敢承認錯誤,被逼無奈之下,小男孩還是承認了自己劃車的「事實」。

本來雙方已經協定了以3500元作為代價就此和解,可事情卻在三天後出現了反轉。警察在查看車子的劃痕時,發現車門上的劃痕很深,根本不像是一個十歲小孩兒能做到的。在調取了幾天前的監控後發現,這條劃痕根本就不是事發當天由小男孩造成的。最終小男孩的清白被證實,車主也退還了小男孩一家3500元的賠償金。

從事發當天,再到三天後真相大白的日子裡,我相信這個十歲男孩的日子並不好過。他一定在承受來自家人的批評和指責,也一定在承受家人不相信自己的委屈與崩潰。

是呀,孩子一直把父母當作自己最愛、最信任的人,可連自己的父母都不信任自己,這該是一件多麼讓人心寒的事情呢?

02

上一次和堂弟一起吃飯,我們回憶了很多小時候的事情,在說到自己當年被冤枉的那件事時,他一個七尺男兒竟然眼裡含著淚水。

堂弟七歲那年,鄰居家的老人有兩百元丟失了,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所有人都把懷疑對象設置成了堂弟,因為他與鄰居家小孩兒關係很好,所以經常在鄰居家出入。堂弟說,當時不僅僅是鄰居全家老小懷疑他,就連他的父母也為此把他狠狠地打了一頓,不管他如何為自己辯白,在所有人眼裡都成了狡辯。

那件事情之後,知道此事的鄰居、親戚,只要見著堂弟去他們家了,自己就十分刻意地提防著堂弟,還有的人甚至毫不避諱地說不歡迎堂弟去他們家做客,甚至還叫自己的孩子不能跟堂弟一起玩耍。一時之間,堂弟不僅在親戚、鄰居面前成了壞孩子,在父母眼中也成了問題小孩兒。

直到多年後,那個真正偷錢的親戚由於良心不安而主動站出來,承認了自己當年約束力不強時所犯下的錯誤,也算是還了堂弟的清白。

或許是因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會犯下這樣或者那樣的小錯誤,所以在孩子遭到別人質疑的時候,家長就很難堅定自己的立場,反而無奈地認為自己教子無方,認為自己的孩子就一定是幹壞事的那個人。作為父母,我們事事得講依據,不能隨意的冤枉孩子,也不能隨意地給孩子扣上撒謊的帽子。

03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爾.卡特曾說過:「孩子健康心理的培養比對孩子身體的關心更為重要,孩子只有具備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戰未來,走向成功。」

是呀,尤其是在這個以分數論成績的時代,很多家長都習慣性把關注重點放到了孩子的分數之上,卻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忽視了很多很多。作為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很正常,但我們決不能總是抱著恨鐵不成鋼的心態,給予孩子無窮無盡的負能量。

我從小就是一個極其偏愛語文科目的孩子,表姐上初二時,我上小學四年級,那個時候我對表姐的中考滿分作文書特別感興趣,沒事兒的時候就喜歡翻翻,或者摘抄一些自己認為寫得很好的句子或段落。每次表姐看到之後,就會認為我是在搗亂,還會搶過書籍不屑地對我說:「看見了沒,這是中考滿分作文,連我都看不懂,你一個小學生能看懂嗎?」

或許是因為我一貫熱愛閱讀、喜歡積累、善於仿寫的緣故,我的作文寫作水平一直都是班裡最為出色的。但偶爾也會有同學極其不服氣,到處宣揚我的作文都是背的,都是抄襲的。憤怒地我,曾經跟父母講過自己的煩惱,幸運地是爸媽一直相信我,並且鼓勵我用事實說話,他們告訴我只要我不斷努力、不斷熱愛閱讀和寫作,那些毫無依據的懷疑都會被消散。

比起那些時常被父母冤枉的孩子來說,我是幸福的。非常幸運地是父母願意相信我,願意站在我的身後支持我。從小學到大學,我不僅痴迷於語文科目,更對寫作一往情深,如今還能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背後也離不開父母的信任和支持。

——————

很多家長總是在用自以為是的方式愛孩子,但有些時候卻不知道自己這種沾沾自喜的方式往往害了自己的孩子。作為父母,我們需要站在辨證的角度看待問題,從容、客觀講事實依據,不輕易給孩子扣上子虛烏有的罪名!

相關焦點

  • 10歲男孩劃車事件反轉:被父母信任的孩子,活得有多幸福?
    10歲男孩被懷疑劃車,監控裡顯示只有這個男孩在車邊轉悠,爸爸賠償了車主3500元。由於孩子當時被問是不是他劃的車時,他是否認的,民警發現事情不太對勁,花費了3天功夫,拷貝監控視頻,一點點去找線索,結果證實孩子確實是被冤枉了。
  • 「默認」劃車賠了3500元,孩子被冤枉為何不反抗?父母要反思
    有時候,大人眼裡的「小事」在孩子眼裡就是「天大的事」! 近日,重慶沙坪垻區一輛奧迪車被劃,車主報警後發現一位10歲男孩有「最大嫌疑」,因為監控顯示,這名男孩當時圍著車走了一圈,而且走得非常慢。
  • 重慶豪車被劃事件反轉,百萬網友怒贊:你的「熊孩子」,可能並不熊
    但他跟父親解釋,自己當時只是在抓車頂上一隻蒼蠅,衣服是敞開的,碰都沒碰到車,更不可能劃傷這輛車。他注意到一個被大家忽視了的細節,那個孩子其實只是圍著車子轉了一圈,並沒有劃車的動作。他意識到,孩子很可能是被冤枉了。但他還沒有找到證據證明不是孩子劃車,於是他又去找到那個奧迪車主,問他有沒有在別的地方停過車。
  • 致父母:對孩子,要學會信任,這些傷害他們承受不住
    信任是相互的,若是家長做不到信任孩子,那麼相信也很難從孩子這裡獲取信任吧。重要的是,父母的這些不信任,會讓孩子的心理留下傷痛,而且很難修復,親子間的隔閡也越來越深。對孩子,還是多一些信任吧,要不然這些傷害,他們真的難以承受。
  • 10歲「劃車男孩」結局反轉上熱搜:不被信任的孩子,心裡有多苦
    車主回來後發現自己的車被劃,報了警。警方調取監控發現,只有小男孩兒靠近過,問他:「是不是你劃的?」小男孩堅定的說:「不是,絕對不是。」孩子爸爸看完監控後,也覺得是自己兒子幹的,主動賠償車主3500元。喬伊斯·布拉澤斯說:「愛的最好證明就是信任,彼此信任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內心都有無法填補的缺口。
  • 重慶豪車被劃事件:你的「熊孩子」,可能並不熊
    所以當我看到奧迪車被劃這個新聞時,當年的委屈和經歷就好像在一幕幕重現。據楚天都市報報導,重慶沙坪垻區一個10歲的小男孩,和我當年差不多的年紀,在監控裡,他被發現「劃傷」一輛奧迪車。車主報了警,監控錄像表明,他確實有在停車場轉悠,還跑到過奧迪車附近。但他跟父親解釋,自己當時只是在抓車頂上一隻蒼蠅,衣服是敞開的,碰都沒碰到車,更不可能劃傷這輛車。
  • 「熊孩子」劃車賠錢後反轉:毀掉一個孩子,冤枉他一次就夠了!
    民警查看停車場監控,發現在停車期間,一名10歲左右的男孩繞著車走了一圈,還有用手觸摸車輛的動作。 民警聯繫到家長和男孩,男孩堅決否認自己劃車,「我碰都沒碰到車,我只是在逗車上的蒼蠅。」
  • 重慶豪車被劃事件反轉,百萬網友怒贊:你的「熊孩子」,可能並不熊
    孩子始終不承認,但在父親的追問之下,他就倔強地低下了頭,一聲不吭。他注意到一個被大家忽視了的細節,那個孩子其實只是圍著車子轉了一圈,並沒有劃車的動作。但他還沒有找到證據證明不是孩子劃車,於是他又去找到那個奧迪車主,問他有沒有在別的地方停過車。根據車主提供的地址,他又去查看了另外一個停車場的監控。通過查找大量監控,民警發現奧迪車在停入這個停車場之前,早就已經出現了劃痕,所以這就證明孩子真的是無辜的。孩子聽到自己被證實是無辜的之後,非常高興了,比任何時候都還要高興。
  • 從朱朝陽到馬伊俐:父母的信任,是如何影響孩子一生的?
    網友紛紛感慨,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活得有多苦?不被父母信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雖然他沒證據,卻主觀認定是女兒曉珍動的手腳。某天,父女兩人再次因為丟錢發生衝突。父親一氣之下,打了曉珍一頓,並恐嚇女兒如果下次再犯,就不讓她繼續念書了,並且逼迫女兒寫下對於「偷錢」的懺悔,和下不為例的保證。曉珍被父親屈打成招,第二天寫下遺書,並從五樓縱身躍下。
  • 男孩被指劃車民警追查還清白:別忽視孩子的異樣沉默
    據報導,近日重慶一小區一輛奧迪車被劃,車主報警求助。監控顯示,一名10歲男孩曾碰觸車輛並繞車一周。 然而,他一直否認劃車,稱當時在車邊逗蒼蠅。孩子父親看監控後也懷疑是兒子幹的,雙方協議賠償車主3500元。民警鄒興華對孩子的異樣沉默感到蹊蹺,調查3天後,終於還了小孩清白。
  • 男孩被指劃車民警追查還清白:別忽視孩子的異樣沉默
    據報導,近日重慶一小區一輛奧迪車被劃,車主報警求助。監控顯示,一名10歲男孩曾碰觸車輛並繞車一周。然而,他一直否認劃車,稱當時在車邊逗蒼蠅。孩子父親看監控後也懷疑是兒子幹的,雙方協議賠償車主3500元。民警鄒興華對孩子的異樣沉默感到蹊蹺,調查3天後,終於還了小孩清白。
  • 夜讀丨重慶豪車被劃事件反轉,百萬網友怒贊:你的"熊孩子",可能並不熊
    但他跟父親解釋,自己當時只是在抓車頂上一隻蒼蠅,衣服是敞開的,碰都沒碰到車,更不可能劃傷這輛車。他注意到一個被大家忽視了的細節,那個孩子其實只是圍著車子轉了一圈,並沒有劃車的動作。他意識到,孩子很可能是被冤枉了。但他還沒有找到證據證明不是孩子劃車,於是他又去找到那個奧迪車主,問他有沒有在別的地方停過車。
  • 為何孩子難以管教?歸根結底是沒有了解孩子,父母要贏得孩子信任
    ,相信是很難靜下心來跟孩子對話的,所以會說出很多不理智且傷害孩子話。哪怕是在鼓勵孩子時,也會因時機不對,然後夾雜著很多的怨氣,徹底辜負了鼓勵的意義。最好的方式就是抓住時機,在正確的時間裡說對的話,做對的事,這樣才不至於讓教育留下遺憾。可以試試積極暫停法,要是家長心情難以控制的時候,建議先找個角落靜靜,或者是去做其他的事情,總之把對孩子怨氣都放下後,再考慮教育的問題。
  • 信任,是父母可以給孩子的最好的愛
    陶行知先生說: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於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不是嘴上敷衍,而是需要要家長和孩子之間建立牢固的信任關係。那麼怎樣才能正確有效的建立這種關係呢?傾聽孩子的心聲《少年說》有一期主題為「傾聽少年內心真實的聲音」,孩子們隔著銀幕,向爸爸媽媽吐露心聲:「爸爸媽媽,我之前不知道你們賺錢那麼辛苦,但是現在我覺得我長大了,以後的家務活我承包。」「爸爸媽媽,我們可以每天回家給對方一個擁抱嗎?不要再因為錢而吵架了,錢沒了可以再掙,感情沒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父母認為孩子還小,遇事總是自己承受,從不聽孩子的想法。
  • 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心裡有多苦?
    孩子嚇壞了,聲稱並不是自己撞的,然而媽媽並不相信她。因為平時女兒有些男孩子性格,看到她堅稱不是自己撞了人,媽媽認為孩子一定是做了錯事不敢承認,在撒謊,於是動手打了女兒。被冤枉的孩子悶悶不樂,幾天都沒有吃好睡好,疑惑的媽媽這才想到報警求助。直到現場的視頻清晰地看到,女兒的車並沒有碰到那位女士,她只是把摔倒的女士扶了起來。
  • @銅川父母,孩子最喜歡父母的行為中,「信任」排在首位
    父母火急火燎地趕去帶兒子去看醫生,結果很湊巧,男孩剛踏出學校沒過多久,肚子就已經不痛了。隨即,爸爸媽媽就懷疑:「這不是存心不想上學嗎?」後來,簡單的一輪檢查下來,沒什麼問題,父母的想法更加堅定了。也沒多思量,他們就把兒子的這些話視為「說謊」。甚至還以為孩子是「厭學」「恐學」,帶兒子去了精神科門診,可治療無果。
  • 「只要沒在爸媽眼前學習,他們就認為我沒學」為啥父母不信任孩子
    文|福林媽咪父母信任孩子有多難?「只要我沒在父母眼皮子底下學習,他就認為我沒有學習」。這幾件事情還是挺典型的,父母不信任孩子會在「沒有父母脅迫下做好事」,就算知道了孩子真的努力了、沒做錯,父母依舊是「不信任」的態度。為什麼父母對孩子如此不信任呢?
  • 重慶豪車被劃事件反轉,百萬網友怒贊:你的「熊孩子」,可能並不「熊」
    但他跟父親解釋,自己當時只是在抓車頂上一隻蒼蠅,衣服是敞開的,碰都沒碰到車,更不可能劃傷這輛車。孩子始終不承認,但在父親的追問之下,他就倔強地低下了頭,一聲不吭。他注意到一個被大家忽視了的細節,那個孩子其實只是圍著車子轉了一圈,並沒有劃車的動作。他意識到,孩子很可能是被冤枉了。但他還沒有找到證據證明不是孩子劃車,於是他又去找到那個奧迪車主,問他有沒有在別的地方停過車。根據車主提供的地址,他又去查看了另外一個停車場的監控。
  • 孩子不信任父母,與常說不信任孩子的10句話有關,該說信任18句話
    歡迎您來到我的專欄《家長如何說話,孩子才肯學習》,幫助家長解決左右為難的問題。父母與孩子和平共處是關鍵,10種轉化話術的思維模式,增加親子關係,提升孩子學習主動性。首先能夠想到向父母老師求助的人,加起來竟然還不到7%,孩子不相信父母,比想像中更可怕。很多的家庭悲劇也是來源於孩子對父母的不信任。孩子為何不相信自己的父母,我們來反思:信任是互相的,你不信任孩子,孩子自然也不會相信父母。
  • 碩士寫十多篇日記跳江殉情,頂梁柱倒塌,父母如何承受滅頂之災?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新聞裡面的大學生字眼開始起了變化,積極向上的沒有多少,反而是負面消極的佔了多數,當然從新聞的角度來講,平常的乖寶寶好學生,是不夠新聞「資格」的,但是能被報導出來說明這件事情是確實存在和發生過的。不能一味指責媒體將眼球和標籤定個在了大學生負面消極的一面上,而是應該反思問題,發生這麼多事情的大學生,究竟是哪裡出了差錯,才會有同樣的事情一遍一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