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淄博共有鮮奶吧30家左右。鮮奶吧因為主打「奶質新鮮」牌,而受到消費者的熱捧。記者調查發現,多數鮮奶吧證件不全,有的甚至無證經營。
打「新鮮」牌
吸引消費者
10月30日,在張店紫荊園小區附近的一家鮮奶吧裡,記者看到,店內設有供顧客休息的座椅,除了鮮奶外,還有牛奶巧克力、奶片、冰激凌、牛初乳等奶製品,不少顧客正在店裡消費。
「我們這家店已經開了近兩年了,生意還不錯,奶源來自東營,是無公害綠色牛奶,牧場直送,現場進行巴氏殺菌,現場自釀。」紫荊園小區附近鮮奶吧店員介紹,純奶平時零買8元一瓶,若按月訂購為6元一瓶,一個月180元,這個價格比普通奶高一倍左右。
據了解,目前該店已經有訂單2000份左右,還不斷有人電話諮詢訂購事宜。「鮮奶吧的牛奶都是每天從牧場直接送到店裡,較超市的盒裝牛奶要新鮮,並且是有機牛奶,雖然價格高點,但因為奶源好,所以願意多掏點錢。」家住張店金花村的孫女士說。
經營環節多
證件不齊全
記者採訪了解到,到目前為止,淄博共有鮮奶吧30家左右,但其中一些鮮奶吧卻是無證經營。
記者在紫荊園一家鮮奶吧看到,該店牆上掛有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農機產品質量認證,別的證件則沒有;而在西四路上一家店裡,卻有檢驗檢疫證件、營業執照、農機產品質量認證等。
與這些店相比,在小區裡的規模較小的鮮奶吧卻連營業執照都沒有辦理。
據淄博市食品安全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鮮奶吧剛出現的時候,一部分鮮奶吧有營業執照,不過後來,須經過前置部門審批,工商才能辦理執照,增加了辦照難度。
現在有一部分鮮奶吧是自產自銷,牛奶直接來自店主的養牛場,其運營過程涉及到食品生產和加工、銷售等環節,這些環節分別屬於畜牧局、質監局、工商局等多個部門監管,但這些部門缺少管理的相關辦法和規定。
監管無依據
局面頗尷尬
據介紹,目前國家還沒有對鮮奶吧的監管作出明確界定,也沒有劃分具體監管部門,所以鮮奶吧的牛奶質量一直未納入政府部門的抽檢範圍,這意味著在法律層面上,淄博多個部門沒有具體依據對其進行監管。
從鮮奶吧的經營銷售各個環節來看,奶牛養殖等應歸畜牧部門監管,奶吧在銷售鮮奶的同時又有其他餐飲服務,屬於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監管;而單純銷售鮮奶的奶吧,則屬於工商部門監管。但因為沒有監管細則,各部門的監管工作比較尷尬。
淄博市工商局食品監管科工作人員介紹,鮮奶吧要辦理營業執照,必須有前置部門的審批手續,沒有前置部門審核,執照就無法辦理。
而張店區食品藥品監督局工作人員介紹說,因為國家還沒有具體規定,他們也不負責對其進行審批,自然也沒有權力對其進行監管。其他部門也同樣面臨著這種情況。 本報記者 孫慧瑤 張汝樹
(來源: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