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用膠片拍的照片很正常,現在有很多忠實的膠片愛好者,仍然在用膠片相機拍攝。特別是中大畫幅的相機,用膠片拍的就更多了。
用膠片拍攝,衝洗出來之後可以用掃描儀進行掃描,也可以進行電分掃描,上傳到電腦上。而上傳電腦之後,就變成了數碼照片,當然可以進行後期處理,只要技術有保障,效果不會比膠片看著差,不會像樓上說的那樣失掉膠片真實感。恰恰相反,良好的後期,更能展現膠片的色彩和質感。此外,也可以對膠捲,即我們說的底片進行底掃。而如果是負片進行底掃之後,還要在電腦上進行反向,去除底片色罩,圖像調整等等後期操作,比較麻煩。如果是使用反轉片拍攝,再底掃到電腦,效果非常棒!
膠片相機沒有數位相機方便,可為什麼現在還有很多人喜歡?
3.1.膠片相機是一次成型的,拍攝過程中是無法看到拍攝樣片,只有在拍攝完成後取出膠片才能看到樣片,這樣對攝影師提高了極大的要求。
膠片拍攝的照片寬容度很大,細節保留很豐富。比如在逆光或者大光比(受光部很亮,背光部很暗)環境下,使用數位相機很容易出現曝光過度或者不足的情況,從而失掉亮部或暗部細節。而用膠片就會好很多,即便曝光不足好幾檔,也會有細節保留。同時保證了高光不會過曝,甚至還可能有意外驚喜。
3.2.膠片色彩很好。當然這個就是見仁見智,數位相機的色彩也不錯,膠片衝洗要經過暗房進行色彩處理,數碼也要後期調整。但總的來講,因為膠片種類多樣,反轉片,負片等等,每一種又有不同型號,所以會有很多種不同的色彩風格,每一種風格都有各自的味道,所以受很多人追捧。
3.3.膠片有所謂「顆粒感」。很多人喜歡用膠片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的「顆粒感」,甚至認為這就是膠片獨特的「質感」。其實這個東西最沒意義。先不說就目前的數碼後期技術,很容易就能模仿出這種「顆粒感」的效果,比如Lightroom裡面直接就有預設,套用就行,還不需要自己動手。就算是膠片,也有大部分是沒顆粒感的,特別一些感光度極低的膠片,擁有超乎尋常的細節表現,極其出色的畫質,相反一點顆粒也看不出來。所以因為「顆粒感」使用膠片,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