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發育遲緩不會獨立行走患兒怎麼辦?廣州文明微創醫院微創手術後...

2020-12-19 騰訊網

腦發育遲緩是腦神經系統疾病早期識別 採取措施

小瑩(化名)1歲7個月大,女孩,湖南邵陽人,腦發育遲緩,言語,運動障礙1年餘。

據母親回憶患兒為足月,分娩前因胎兒「胎心過快」行剖宮產,有宮內缺氧症狀,曾住院行保溫箱治療,各項指標正常後便回家了。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孩子2個月大時母親發現孩子不會追聲追物,不會抬頭,表情呆滯,擔心是腦癱,意識到孩子有問題就去醫院看診,醫生說發育落後。

後面斷斷續續有做康復,一直到1歲才能獨坐,翻身,1歲7個月還不會獨立行走,獨站,飲水容易嗆咳,父母擔心再這樣下去孩子就毀了,想尋求進一步治療。

康復遇到瓶頸,手術介入

在病友的介紹下,小瑩母親得知廣州小兒腦癱醫學研究院在治療兒童認知、語言和發育遲緩等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今年5月,帶著孩子來到我院就診。

入院後翟向京主任接診,發現患兒能牽手站立、行走,但左腿不靈活,徒步走,不能獨站,獨立行走。認知、智力發育落後,只會說「爸爸、媽媽」等簡單詞語,與人眼神交流較少,不回應,最終患兒被診斷為「腦發育遲緩」。

針對患兒的情況,我院專家團隊為其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徵得家屬同意後,並為患兒施行「頸動脈外膜剝脫術」。

術後康復效果明顯,患兒能獨立行走

術後配合強化康復,經過一段時間住院治療後母親說,「寶寶現在能頻繁交流了,也能叫應,以前是叫不應,當做沒有聽見。現在走路也好了一些,左腿能抬腳走不拖步。」

出院回家一個月後,小瑩媽媽分享了一個好消息,欣喜的發來孩子走路視頻,孩子已經能獨立行走,身行平穩。家裡人都特別高興,我們也為小瑩一家感到開心。

對於腦發育障礙的患兒

傳統的治療方式是

通過語言訓練、肢體運動訓練等

康復手段來改善症狀

但這樣的治療手段所需時間長、治療效果慢

所以很多患兒和家屬難以堅持

往往得不到滿意的治療效果

這時候應儘快尋找更適合孩子的治療方案

孩子年紀越小效果更顯見。

相關焦點

  • 醫院新聞 |微創手術圓腦癱孩子的行走夢 兒童醫院神經外科SDR手術...
    醫院新聞 |微創手術圓腦癱孩子的行走夢 兒童醫院神經外科SDR手術走出國門輸出海外 2020-12-18 1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大齊魯兒童醫院武玉睿:用微創給患兒送去生的希望
    作為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胸外腫瘤外(微創外科)科主任,他引領了小兒外科各系統疾病及腫瘤的微創治療的普及和發展,更是在省內開創了獨立開展單孔腹腔鏡治療膽總管囊腫等手術的先河。而他個人的成長經歷正是改革開放40年來兒科微創醫療技術發展的縮影之一。
  • 出現腦發育遲緩患兒的概率多大
    出現腦發育遲緩患兒的概率多大 時間:2020-12-28 13:53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腦發育遲緩這種疾病比較嚴重,如果治療效果不好,那麼對患兒的危害極大,它會影響到病人的生命,會給患兒的精神上嚴重的打擊,腦發育遲緩是大腦上的疾病,在一般情況下,腦發育遲緩發生大多出現在剛出生後不久嬰兒,而腦發育遲緩一旦發生以後
  •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成功實施椎間孔鏡微創手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澤文 通訊員 管士偉近日,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在醫院手術麻醉科和影像中心的通力配合下,成功為一位重度下脫垂腰椎間盤脫出症患者實施微創椎間孔鏡手術,患者原有的疼痛症狀術後即刻消失,在腰圍保護下可自由下地行走。
  • 小兒疝氣微創手術過程是什麼
    而且小兒疝氣對於寶寶的身體是會帶來很大的傷害,所以需要及時的治療,生活中很多爸爸媽媽在寶寶出現疝氣的時候會通過微創的手術進行治療,那麼小兒疝氣微創手術過程是什麼?小兒疝氣微創手術過程是什麼?  小兒疝(shàn)氣俗稱"脫腸"、"小腸氣",在胚胎時期,腹股溝處有一"腹膜鞘狀突"。
  • 中國專家優化神經微創手術走出國門 圓更多腦癱孩子「行走夢」
    肖波團隊創立的相關手術能儘量緩解腦癱患兒的腿部肌張力,使其能夠正常地行走生活。 上海市兒童醫院供圖中新網上海12月17日電 (陳靜 徐運)8歲的腦癱患兒路路(化名)麻醉後靜靜地躺在上海市兒童醫院的手術室中,等待接受經過中國專家優化的神經微創手術。記者17日獲悉,與此同時,來自全球15個國家和地區的200雙眼睛,通過視頻觀看這臺手術。
  • 「單孔微創小兒疝氣修復術」技術推介會暨徵集 30名患兒免費手術...
    1月27日上午,由濟南市紅十字會、濟南婦兒醫院小兒疝氣研究院聯合發起,雨荷博愛基金支持的「單孔微創小兒疝氣修復術」技術推介會暨徵集30名患兒免費手術公益活動在濟南婦兒醫院八樓學術廳正式啟動。濟南市紅十字會賑濟處處長張進、國內知名微創疝氣專家任清付、濟南婦兒醫院書記範群銘、濟南婦兒醫院院長祁芳、社會各屆愛心人士、省內各大媒體記者,以及第一批接受免費手術等醫療援助的患兒家長代表等,共計100多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 痔瘡微創手術
    □記者  魏國劍  七夕節,鄭州的劉先生竟把痔瘡手術當做情人節禮物送給自己的愛人,被網友戲稱為「情人節史上最另類的禮物」。      七夕佳節,在很多男女朋友選擇在餐廳或家裡共度甜蜜時,鄭州的劉先生卻選擇帶愛人來到曙光醫院,把痔瘡手術作為送給愛人的七夕禮物,帶給愛人一份健康大禮。
  • 永州市中心醫院:微創通道手術巧解椎間盤突出難題
    紅網時刻永州1月8日訊(通訊員 陳琳)「太感謝永州市中心醫院的醫生和護士了,一個微創手術幫我解除了10年的下肢脹痛和麻木痛苦。」1月7日,在永州市中心醫院零陵院區脊柱外科行完脊柱微創通道手術的患者郭某動情說道。
  • 手術直播!新橋醫院骨科將「針孔」脊椎微創技術推廣全國
    4月7日,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骨科專家藉助一套手術「天眼」和經皮內窺鏡系統就為山東聊城一位頸椎病患者完成了高難度後入路經皮內窺鏡下頸椎微創手術。該手術全程同時向1000餘位來自全國各地的臨床骨科醫生進行了全程手術直播,將這一高新尖技術向更大範圍推廣。
  • 腰椎病做了兩次手術又復發 微創治療第二天可下地行走
    最終,經過深思熟慮,上周馮先生在海峽都市報骨科名醫館-福州中德骨科醫院,接受了他的第三次治療,通過德國狼牌椎間孔鏡微創技術治療,摘除突出髓核,治療第二天就能下地行走。如今馮先生已康復出院。 腰椎病做了兩次手術又復發 馮先生患腰椎間盤突出多年。
  • 正大國際醫院心臟微創介入手術再創佳績_手機網易網
    吉林市正大國際醫院,於2019年9月8日獨立完成冠狀動脈生物可吸收藥物洗脫支架植入,填補吉林市空白。男患50歲,型號:2.75*18一枚,術中嚴格執行PSP操作,支架完美釋放,後擴張貼壁良好,術後情況良好。此項微創手術的成功完成,開啟了吉林市地區心臟微創介入手術的新紀元。
  • 小蛋蛋「跑偏」 微創手術「拉回」
    「這種畸形不及時治療,容易出現睪丸扭轉壞死、萎縮甚至惡變等,將影響患兒成年後的生育能力。」科室副主任、副主任醫師塗旦介紹說,「傳統的腹股溝手術不但要在雙側同時開口,而且切口長,患兒創傷和痛苦都比較大。」
  • 無需開胸劈骨微創手術除「心病」
    (Gettyimages供圖)專家提醒:微創手術雖然是外科手術的發展方向,但也應嚴控適應症,操刀醫生必須經過嚴格訓練在日前召開的2012中國廣州微創心血管外科會議上,來自德國、中國等國家以及我國臺灣、香港地區的多名專家、教授講授心血管外科國際上的最新微創學術動態,共同探討心血管微創手術的發展。
  • 哈醫大二院為六歲患兒成功實施微創介入手術完整取出心腔內15釐米...
    微創介入手術成功從心腔取出15釐米斷裂輸液管5月6日,哈醫大二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心內科主任于波教授帶領團隊,為六歲再生障礙性貧血患兒成功實施微創介入手術,完整取出心腔內15釐米長的斷裂的輸液導管,順利解除這顆時刻危及患兒生命的「定時炸彈」,目前患兒情況平穩。
  • 微創專家會診報名火爆 備孕媽媽接受微創手術
    上周六,她來到重醫附二院託管學府醫院舉行的「2015微創手術成果展示暨微創新技術推廣交流會」現場,尋求專家們的幫助,希望可以儘快圓自己的二寶夢。  子宮肌瘤阻擋二寶夢  「子宮肌瘤是孕齡女性常見的良性腫瘤,但目前尚無方法可以預防,需要注意的是,當子宮肌瘤發展到一定程度,影響的就不僅僅是月經了。」
  • 微創≠腹腔鏡 腹腔鏡未必就是「微創」
    11月9日~19日,由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承辦的第六屆婦產科微創治療珠江論壇暨第二十一屆中國及亞太地區微創婦科腫瘤協會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大會主席、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婦產醫學中心主任王沂峰教授介紹,婦產科微創治療珠江論壇舉行到第六屆,「傳承與創新」是本屆的主題之一。
  • 贛州婦保院小兒外科成功為漏鬥胸患兒實施首例腔鏡下NUSS微創手術
    贛州新聞熱線:13803589582 Q Q報料:408869741@qq.com通訊員QQ群:224904370  中國江西網贛州訊 通訊員周小梅報導:11月1日,上海遠大心胸外科吳勇博士與我院小兒外科醫師密切協作,成功為一例嚴重漏鬥胸患兒實施NUSS微創手術,術後該患兒胸廓畸形徹底矯正,心肺功能良好,即將痊癒出院。
  • 5毫米微創治小兒疝氣
    5毫米微創治小兒疝氣  手術費用便宜一半,當天手術當天回家  深圳景田醫院外科是深圳地區首家開展門診微創治療小兒疝氣的科室之一。科室針對小兒疝氣手術的特點,突破了傳統手術方法的束縛,率先大膽採用了疝氣微創門診手術。微創術也因其安全療效和費用低等突出優點受到了患兒家長的普遍歡迎。
  • 哈醫大二院心內科團隊微創介入手術成功從六歲患兒心腔取出15釐米...
    人民網哈爾濱5月8日電 5月6日,哈醫大二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心內科主任于波教授帶領團隊,為六歲再生障礙性貧血患兒成功實施微創介入手術,完整取出心腔內15釐米長斷裂的輸液導管,順利解除這顆時刻危及患兒生命的「定時炸彈」。目前,患兒情況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