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冷凍食品不能吃了?吃抗生素能預防...

2020-12-09 溫州新聞網

  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冷凍食品不能吃了?

  吃抗生素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有1種疫苗能預防12種癌症?

  韓國流感疫苗致多人死亡,疫苗副作用很大?

  心臟難受,忍忍就好了?

  ……

  又到了每個月的流言排行榜揭曉時間,讓我們來看看,這一次是誰榜上有名!

  1

  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

  冷凍食品不能吃了

  流言內容:不久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消息稱,在對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得到活病毒。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得到新冠活病毒,並證實接觸新冠活病毒汙染的外包裝可致感染。看來,冷凍食品都不能吃了!

  真相解讀:冷凍食品是可以正常食用的。首先,這次發現的活病毒是在進口冷鏈食品中分離得到的,而在國內冷凍食品中並未發現,國家對冷鏈食品有非常嚴格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目前從檢測數據來看,還沒有在國內冷鏈食品中發現活病毒。其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指出,在特定環境條件下,物品表面存活的病毒可能導致缺少有效防護的易感接觸者(主要為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發生感染。迄今為止,尚未發現消費者因接觸新冠病毒汙染的冷鏈食品而感染的情況。因此,普通公眾接觸或食用冷鏈食品的感染風險很低。在日常生活中,應去往正規超市購買冷凍食品,最好用密封獨立包裝儲存冷凍食品,接觸冷凍食品後及時洗手,食用煮熟的冷凍食品,這樣就可以有效防止被感染。

  2

  吃抗生素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流言內容有人認為,阿奇黴素、莫西沙星、頭孢類抗生素能預防和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真相解讀:目前尚沒有科學證據表明,上述抗生素能預防和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阿奇黴素、莫西沙星、頭孢類等抗生素(抗菌藥物)不是應付新冠病毒的理想藥物。新冠肺炎的罪魁禍首是新型冠狀病毒,但由於此病毒被人們發現的時間較短,目前尚未研究出特效藥物。自出現新冠肺炎以來,醫生們在臨床上嘗試使用了多種抗菌藥物(包括上述幾類),但並未獲得令人滿意的療效。抗菌藥物主要針對由細菌、真菌引起的感染,而對於病毒引起的感染,服用抗菌藥物是不科學的,如果沒有合併細菌感染,就不需要使用抗菌藥物。國家衛健委最新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對抗菌藥物的使用說明為「避免盲目或不恰當使用抗菌藥物,尤其是聯合使用廣譜抗菌藥物」。

   

  3

  有1種疫苗能預防12種癌症

  流言內容:香港MDX醫療集團發布了一種「DCV疫苗」,98000元注射一針,可預防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等12種或更多癌症。

  真相解讀:目前尚未見到任何國家政府批准宣傳這種DCV疫苗的報導。商家介紹DCV疫苗中的DC為樹突細胞(dentritic cell)的英文縮寫,是人體內一種重要的免疫細胞。該疫苗作用的腫瘤靶點WT1基因(Wilms tumor gene 1),是一種抑癌基因。目前針對WT1基因相關腫瘤疫苗的研究並不多,但WT1基因存在腫瘤疫苗抗原的諸多共性問題,致使DCV疫苗的效果存在許多不確定性。首先,WT1基因並不是只在腫瘤組織中表達,在正常組織的細胞中也有表達。使用WT1基因作為腫瘤抗原製備的疫苗免疫機體後,很可能會引發非常複雜的正常組織免疫損傷,導致自身免疫病。其次,不是所有腫瘤細胞都高表達WT1蛋白,即使這類疫苗可能在某些腫瘤中使用,也要有嚴格的適用指徵。此外,疫苗接種後如何判定接種者已獲得對上述12種腫瘤的免疫力也是一項無法完成的工作,過早預言DCV疫苗的保護效果和使用範圍是不科學的。

   

  4

  韓國流感疫苗致多人死亡

  疫苗副作用很大

  流言內容:近期,韓國出現「流感疫苗致多人死亡」事件,讓人們對疫苗的安全性產生了質疑。

  真相解讀:此次韓國流感疫苗事件並不具備代表性。疫苗是正常人群為預防某些特定傳染性疾病採取的主動防禦措施。安全性是疫苗能否獲批生產的最關鍵因素,各國對疫苗的審批都非常嚴格。因此,質量合格的流感疫苗不可能有如此大的副作用。此外,接種疫苗前要諮詢臨床醫生並認真閱讀疫苗說明書,確定自己是否屬於不能接種疫苗的人群,並對注射部位的皮膚做好清潔。隨著現代醫學水平的不斷提升,疫苗對疾病的覆蓋度、安全性、有效性也在不斷升級中,除個別偶發事件,疫苗在現代人們生活品質提升、平均壽命延長等方面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5

  心臟難受,忍忍就好了

  流言內容:不少冠心病患者住院時都會說,「我平時身體可好了,基本不吃藥!別看有時候心臟會難受,但是忍一兩分鐘自己就好了!這麼多年了,沒啥大事。」

  真相解讀:心臟難受,自己「忍忍」,有害無益。患者口中所說的「心臟難受」通常指胸口疼痛、心前區疼痛等。之所以有些冠心病發病患者「忍」得住,是因為冠心病心絞痛發作時間較短,通常只有幾分鐘,一般不會超過15分鐘,否則可能就是發生了心肌梗死。心肌細胞發生缺血時會引起一系列神經體液系統的代償機制,從而改善冠狀動脈供血。當冠狀動脈發生嚴重狹窄時,這種「自救」效果往往會大打折扣,甚至失效,而且心絞痛症狀反覆發作,可能誘發斑塊破裂,發生形成血栓,進而發生心肌梗死。因此,在冠心病早期階段,尤其是發作過心絞痛的患者,應主動接受正規治療,最好在發現冠心病高危因素時就進行積極幹預,從而預防和延緩冠狀動脈狹窄的出現及加重。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冷鏈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冷凍食品不能吃了?真相來了!
    流言一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看來不能再吃冷凍食品了真相:正規渠道購買的正常冷凍食品可以食用。截至目前全球8000多萬例確診病例,並沒有發現因為直接食用冷凍食品而引起的感染。家庭泡發穀物自發酵食品、變質鮮銀耳和變質薯類食品是容易導致此類中毒的主要食品。流言四吃冷凍肉有害健康真相:正規生產的冷凍肉經過嚴格的標準和生產程序,安全有保證。其解凍後,除了營養成分會有少許損失,其他食用品質幾乎沒有影響。
  • 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我們對冷凍食品要注意哪些?
    &nbsp&nbsp&nbsp&nbsp10月1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發布消息稱,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
  • 吃抗生素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11月「科學」流言榜發布
    吃抗生素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有1種疫苗能預防12種癌症?心臟難受,忍忍就好了?《11月「科學」流言榜》發布,來聽聽專家怎麼說。1.流言標題: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冷凍食品不能吃了流言內容:不久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消息稱,在對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得到活病毒。
  • 可網購新冠肺炎疫苗 冷凍食品包裝上有新冠病毒不能吃…… 和寒冬...
    局部疫情仍不時出現,隨之而起的,還有一則則謠言:「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冷凍食品不能吃了」「銀離子抗菌液能殺滅新冠病毒」「可網購新冠肺炎疫苗」等傳言在網絡中傳播開來,真相究竟如何?謠言一冷凍食品包裝上有新冠病毒,不能吃了真相:做好防護,感染風險低不久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消息稱,在對山東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的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到新冠活病毒。此後,關於「冷凍食品包裝上有新冠病毒,不能吃了!」
  • 青島冷鏈食品外包裝分離出活病毒,特殊時期注意防護
    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到新冠活病毒,並證實接觸新冠活病毒汙染的外包裝可導致感染。
  • 冷鏈食品包裝發現活病毒意味什麼?
    冷鏈食品包裝發現活病毒意味什麼?來源:新民晚報  |  作者: | 字號:A+ | A- 【冷鏈食品包裝發現活病毒意味什麼】10月1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官網發布消息,在對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
  • 深夜官宣:這裡發現「新冠活病毒」
    10月1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發布消息稱: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到新冠活病毒,並證實接觸新冠活病毒汙染的外包裝可導致感染。
  • 冷鏈食品到底能不能吃?遼寧省疾控專家發話了!
    近日,多地進口冷鏈食品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引起了廣泛關注。為何冷鏈食品外包裝頻頻發現新冠病毒?冷鏈食品特別是進口的冷凍生鮮食品還能吃嗎?11月19日,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高級別專家組成員、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姚文清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食用進口冷鏈食品並不會感染新冠肺炎,我國對每個批次的進口貨品都進行嚴格的檢測,大家不必過分擔心,經過檢疫的冷鏈食品可以放心食用。
  • 冷凍生鮮外包裝檢出活病毒,冷凍食品還能吃嗎?在寧冷鏈運輸業這樣做
    ,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也就證實了接觸新冠病毒汙染的外包裝可導致感染。感染風險人群主要為冷鏈物品從業人員。這兩天,記者通過從事冷鏈運輸的物流公司、電商平臺以及生產企業那了解到,目前冷鏈運輸的整個環節都有著嚴格的消殺操作,物品存放也有著硬性要求。
  • 冷鏈食品還能放心吃嗎?
    近日,多地進口冷鏈食品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引起了廣泛關注。為何冷鏈食品外包裝頻頻發現新冠病毒?冷鏈食品特別是進口的冷凍生鮮食品還能吃嗎?11月19日,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高級別專家組成員、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姚文清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食用進口冷鏈食品並不會感染新冠肺炎,我國對每個批次的進口貨品都進行嚴格的檢測,大家不必過分擔心,已檢疫通過的冷鏈食品可放心食用。
  • 冷凍食品還可以放心吃嗎?
    冷凍食品還可以放心吃嗎?發布時間: 2020-12-02 13:53:05   |  來源: 人民網   |  責任編輯: 張豐近日,大連、青島、天津多地在進口冷鏈食品流通和搬運環節發現新冠病毒的存在冷凍食品到底還能不能吃?該如何吃才安全?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與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張流波指出,目前沒有發現因為食用冷鏈食品引起的新冠病毒感染,大家不應因噎廢食。在11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張流波表示,目前為止我們看到的和低溫冷凍食品相關的主要是流通環節,主要是在搬運、操作環節引起的傳播,並沒有發現因為食用這些冷鏈食品引起的感染。
  • 老百姓如何做好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護?進口冷鏈食品能不能吃?
    老百姓如何做好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護?進口冷鏈食品能不能吃?另外一個方面,各部門、各地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要求近期加大對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抽檢,隨著檢測頻次、頻率以及覆蓋範圍的增加,發現陽性的概率也就增加。總的來看,陽性率也是比較低的,截至目前全國抽檢監測的陽性率是萬分之零點四八,而且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裝。4.進口冷凍食品還能放心吃嗎?
  • 又有兩種冷凍食品檢出核酸陽性!冷鏈為何潛藏風險大?
    今日,武漢衛健委發布消息稱「發現3份巴西進口牛肉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未流入市場」,全文如下:11月12日,武漢市疾控部門按照武漢市關於「對進口冷鏈食品檢測全覆蓋」的要求,對「中食武漢冷藏物流有限公司中央直屬儲備肉冷庫」(以下簡稱「中食冷庫」)冷凍食品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發現從青島黃島海關入關的進口冷凍去骨牛肉臀腰肉心外包裝樣本有3份檢測結果呈陽性。
  • 冷凍食品還能吃嗎?
    10月30日,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微「煙臺發布」通報稱,10月29日下午,煙臺市接到外市函告,該市在進口冷鏈食品抽檢中發現一份進口冷凍豬肉外包裝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該宗產品可能關聯煙臺市相關企業進口產品。
  • 冷鏈食品還能不能吃?接觸後該怎麼辦?看專家權威解答
    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涉及產品範圍從海產品到畜禽肉類產品,進口物資被病毒汙染範圍從冷鏈食品擴展到貨櫃。」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說,疫情傳播呈現出「從物到人」和「從人到人」並存的特徵。進口冷鏈食品屢成「雷區」,進口冷鏈食品還能不能吃?如何全面消毒?
  • 進口冷鏈食品,天津人能不能放心吃?
    進口冷鏈食品,天津人能不能放心吃?大家不禁要問了:市場上的進口冷鏈食品還能不能放心吃?如何查詢我所購買的進口冷鏈食品是不是安全呢?進口冷鏈食品在口岸環節已經由海關或者商務局組織進行了外包裝消毒和核酸檢測。進入本市流通環節後,市場監管部門還要督促生產經營者打開外包裝並實施進一步消毒,直至最小密閉包裝。通過落實「五不準」要求斬斷疫情通過進口冷鏈食品傳播的途徑,而且一旦排查發現或者外省市通報有疑似陽性進口冷鏈食品,市場監管部門可以運用追溯系統快速定位,及時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後續處置,避免疫情傳播。
  • 知道這些 冷鏈食品可以放心吃
    吃冷鏈食品應該注意什麼?清洗加工、儲存等環節應注意哪些事項?來了來了,根據國內省內專家的建議,小編為你整理了一份指引。消費者在選購冷鏈食品時,應注意什麼要去正規超市或市場選購冷鏈食品,因為這類食品都是有「浙冷鏈」溯源碼安全把關。當然個人防護也不要忘記,去超市或者市場採購時記得戴好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