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男神蘇東坡,卻經歷了三起三落的一生

2020-12-11 葉子馨讀書

今天的主角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時期的全民偶像蘇軾,號東坡居士,後人稱蘇東坡。為什麼要把蘇東坡叫斜槓男神呢?我們看一看他一生的成就。

他是北宋著名的豪放派世人,一首《赤壁懷古》傳頌至今,世人把他和南宋的辛棄疾並稱為「蘇辛」;

在散文方面,歐陽修老前輩看到蘇東坡的文章讚不絕口,當時有「歐文如潮,蘇文如海」的美譽;

在書法領域,他排名「宋四家」之首,其他三位分別是黃庭堅、米芾、蔡襄;

在繪畫方面,特擅長怪石墨竹,號稱「湖州竹派」的代表人物;

在哲學領域,他是當時宋代三大哲學派系中蜀學的代表人物;

他還是一名美食家,著名的「東坡肉」就是由他發明的。

這麼一個多才多藝的人,為什麼會經歷三起三落的人生呢?

蘇軾的主業是當官,仕途剛有起色的時候卻要回家守孝,回到京城趕上了「王安石變法」,後來又被政治對手整出了 「烏臺詩案」和「元祐黨人案」。

縱觀他的一生,從少年、青年到老年,他經歷過多次起起落落,從廟堂之高到江湖之外,但是蘇軾是樂觀主義者,每到一個地方都會以積極的狀態面對人生。

提起蘇軾就要提到他的父親和弟弟,蘇軾的父親叫蘇洵,弟弟叫蘇轍,這爺仨合在一起號稱「三蘇」。蘇洵的名氣很大,三字經裡有一句話叫做「蘇老泉,二十七,始發奮,讀書籍」,說的就是蘇洵。

有著良好的家庭環境,年輕的蘇軾參加科舉考試,他的主考官正是歐陽修。歐陽修拿到他的文章,誤以為這是好朋友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寫的,為了避嫌,把他的文章判為第二。殿試之後,仁宗看著蘇軾的文章,興奮的說:「我找到宰相之材。」

剛剛二十歲的蘇軾,高中進士榜首,成為天下讀書人的榜樣,衝上了人生的高峰。正當仕途剛剛展開,他的母親去世了,按照大宋律法,即使宰相也要退隱守喪,不得為官。孝期之後,蘇軾任職史館,

好日子不到一年,先是妻子王氏病逝,幾個月後,老父親蘇洵病逝。深受打擊的蘇軾回到老家眉山,為了紀念父親和妻子,他在幾年內種植了上萬棵松樹。

功名沒有了,親人去世了,在他獨守孤山的時候,誰還能想起當年名滿京都的才子,幾年時間裡,人生的境遇從天上掉到了地下。

32歲的蘇軾重新回到京城,繼續擔任史館。當時正值王安石變法,京城局勢不穩,神宗皇帝愛惜蘇軾的才華,有意把他放在地方上歷練才幹。

到了地方上,蘇軾踏踏實實為百姓辦事,政績好,老百姓的口碑也很好。當時任職杭州的時候,正值西湖淤泥堵塞,蘇軾派人疏通河道,在西湖上修了一條堤壩,引湖水灌溉周邊的農田,百姓感恩他的功德,稱之為蘇堤。

蘇軾為人豪放曠達,嫉惡如仇,他在民間看到很多事情,經常寫文章發表自己的觀點。由於蘇軾的知名度太高,他的文章一經發表便全民傳頌,甚至皇上本人都是他的粉絲。神宗皇上看過他的文章,經常給與好評,並轉發給身邊的臣子。

眼看著蘇軾的名聲和威望一天比一天高,朝中的反對派害怕了,擔心他回來之後打擊報復,於是四處搜集證據,整出來了「烏臺詩案」,說他用寫詩諷刺當局污衊聖上的功德,下令把蘇軾關進了死牢。

在監獄中待了幾個月後,44歲的蘇軾被放出來了,命保住了,官卻沒了。他被貶到黃州團練副使,沒有任何的實權,還需要接受官府的監督。

人生又一次跌入谷底,已經不惑之年的蘇軾經歷了心灰意冷和顛沛流離之後,開始了新一輪的反思,他開始閱讀佛經,遊覽黃州周邊的山水名勝古蹟,這時期他的文章變得豪邁灑脫,一句「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能看出他的瀟灑和豁達。

被貶黃州期間,沒有收入的蘇軾開荒種地,他把自己的地方叫做東坡,從此便有東坡居士這個稱號。

經常接觸到最底層的人民,蘇軾了解百姓的疾苦,幫助他們解決苦難。黃州產豬肉,有錢人不肯吃,老百姓不敢吃。蘇軾發明研究了「東坡肉」,專門寫了《豬肉頌》教給百姓們烹飪方法,把沒人吃的豬肉變成一道美食。

在黃州吃了四年多的豬肉,朝廷裡換了皇上,新繼位的哲宗把蘇軾調回朝廷,封為翰林學士,也就是宰相的候選人。53歲的蘇軾第三次翻身了,接下來的幾年裡,他還做過兵部尚書和禮部尚書。

幾年之後,新黨再次把持朝廷,作為舊黨代表的蘇軾又一次成為打擊的對象。58歲的時候,被貶到惠州。曾經作為二品大員的蘇學士一夜之間變成了嶺南的流放人士,落差之大,令人難以接受。

來到嶺南後,蘇軾再一次發揮了樂觀主義的精神,寫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名句,還因地制宜發明了新的美食。雖然被貶,沒有停止關心民生問題,他還把中原地區的先進播種方式帶到嶺南,提高了農民的勞動效率。

61歲的時候,在嶺南地區苦中作樂的蘇軾又被政敵貶到了海南。海南的氣候和環境比嶺南還要惡劣,陰溼環境中,他的身體經常生病。他開始研究中醫,親自採藥,鄉民治病。

在天涯海角住了四年之後,朝廷又想起他的好處,下旨召他入京。65歲的蘇軾身體狀態已經很差了,依然奉命回朝,病倒在返回的路上,再也沒有站起來。

千年之後,我們讀著他的豪邁的詩詞,緬懷這位樂觀主義的大文豪,文章之間的豪氣和坦蕩讓人敬佩和汗顏。

林語堂在《蘇東坡》這本書中用了一句話來總結他的一生:

他的肉體雖然會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輩子,則可成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閃亮照明,可以滋潤營養,因為維持眾生萬物。

喜歡文章,請關注我的百家號,謝謝。

相關焦點

  • 蘇東坡:一生三起三落,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他的一生多次遭貶,太多的地方留下了他的身影,他去了杭州,從此之後,他就成為了杭州的蘇軾,他也在惠州待過,他也就成了惠州人心目中的蘇軾。他的一生,狂放不羈,起起落落,或許這對他是不幸的,但是我相信,對他去的地方的人來說,是幸運的,他每去一處,就造福四方,縱使他的官職一降再降,但是,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卻一升再升,這是蘇軾,一個詞傳千古,名流青史的聖人。
  • 人生三起三落,仍保持豁達之心,這才是蘇東坡
    年逾花甲的蘇東坡,在回首自己的一生時寫出了這首《自題金山畫像》。一首24字的短短小詩卻概括了他坎坷的一生。1057年,蘇東坡22歲時參加科舉考試,一舉成名天下知。他的「高考」限時作文題為《刑賞忠厚之至論》。這個題目立論不過是儒家的施仁政,行王道,推崇堯舜周孔,屬於當時的濫調。但蘇軾的這篇策論,至今令人激動的依然是它自由思想的魅力。
  • 他一生三起三落,登上文學史上寫月詩詞的巔峰,留下千古絕唱
    作品原名:《永遠的蘇軾》文/高飛他,一生三起三落,一首《念奴嬌》大江東去,浪淘盡,唱盡千古風流人物;他,中秋望月,《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登上文學史上寫月詩詞的巔峰,留下千古絕唱。l057年蘇東坡22歲時參加科舉考試,一舉成名天下知。這一年錄取進士388人,蘇東坡名列第二,他的弟弟蘇轍名列第五。蘇軾的一生可以用「三起三落」來形容。一起:步入仕途。1057年考中進士後的蘇東坡,第一個職務是陝西鳳翔府判官,品級並不高,屬從八品,幹了近3年後被召回朝中,任職史館。
  • 別捨不得讓孩子吃苦,蘇軾仕途的三起三落告訴我們,磨難成就人生
    蘇軾的文風養成與其生平的關聯探析(三)——仕途坎坷,經三起三落,開一代詞風「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是蘇軾顛簸一生的寫照。蘇軾的一生歷經三次潮起潮落,但依然滿懷一顆赤子之心,不忘初衷。不論是在順境,還是在逆境,他依然是他,出淤泥而不染。嘉祐元年(1056年),21歲的蘇軾憑《刑賞忠厚之至論》一文一舉中第,並開始聞名天下。如果不是歐陽修誤認為此文是自己的門生曾鞏所作,為了避嫌,被歐陽修降為第二,其應為第一。
  • 事業才是男人的根,三起三落才過完一生
    你就是家人的蒼天大樹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凡風順,也下坡路,也有下坡路,沒有一條直線到終點的人生路,起起落落,像音頻播段,有高有低,做事業也一樣,古代有蘇軾,近代有新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偉大來自不屈他們的一生都三起三落,他們的膽識和胸懷在今天依然被人們傳頌。我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取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 《蘇東坡傳》:一個真性情的蘇東坡
    女同事說:林語堂寫過:「一提到蘇東坡,中國人總是親切而溫暖的會心一笑。」蘇東坡不僅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詩詞,他的一生也帶給我們許多的感悟。蘇軾少年得志,而中年以後,從北到南,接連貶謫。這跌宕起伏、四海飄零的一生,卻被他過得有模有樣、有滋有味。
  • 被聰明耽誤一生的蘇軾,自認看透人間世事,仕途卻三起三落
    今天看到蘇軾的一首自嘲的詩,寥寥28個字總結自己的一生,說自己被聰明耽誤了一生,自認看透人間世事,本可以位列三公,還希望子孫後輩傻一點糊塗一點。蘇軾是宋朝有名的大才子,一門三父子都名垂青史了,關於蘇軾的小故事更數不勝數。有很多的奇聞異事都是後人強加在命人蘇軾身上的,並不是真實的存在。
  • 一介車夫奮鬥掙扎幻滅,一生三起三落
    引語:羅素曾經說,有三種簡單而強烈的情感主宰著我的一生:對真愛的渴望、對真理的追求和對人類苦難痛徹心扉的憐憫。老舍先生筆下的《駱駝祥子》,鞭辟入裡、入木三分地鋪展出車夫祥子,漫長而又短暫的一生,所遭受的無盡苦難。
  • 唐宋名人--蘇東坡,三次上書三次被貶的曲折仕途
    唐宋名人--蘇東坡,三次上書三次被貶的曲折仕途蘇軾,因號東坡居士,故世人多稱其蘇東坡。是北宋文壇一顆亮麗的星星,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和父親蘇洵,幼弟蘇轍並稱「三蘇」,一家三人,便佔八大家其三。蘇東坡的一生可謂是波瀾壯闊、起起伏伏又曲曲折折,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黃州汝州常州杭州潁州揚州定州惠陽儋州,這些於今人而言顯得陌生的地名卻代表著蘇東坡大半生的飄蕩不定。世事易變,但蘇東坡的豁達豪放以及不論在何處都坦然自若、盡守本職的性子卻是沒有絲毫增減。
  • 如何成為一名「斜槓青年」?只需三步!
    「斜槓青年」概念引入國內的第一人Susan Kuang,自媒體人/Linkedin專欄作者,。她從研究生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起,她便一直利用工作之餘進行不同的嘗試。6年來,Susan先後創辦了The Thinker Group和蘭溪沙龍,舉辦過兩次個人畫展,獨立運營個人自媒體,寫過上百篇文章和四本個人雜誌,堅持學習舞蹈,還拿到CrossFit一級教練證。
  • 蘇東坡在黃州惠州儋州有何功績?他的絕命詩為何只提這三個地方?
    蘇東坡畫像   回顧蘇東坡的一生,他去過幾十座城市,任職的城市遠不止這三個地方,那對他本人來說,這三個地方究竟有何特殊之處使得他在絕命詩中真誠感嘆
  • 王安石用一首詩、三個對聯教訓了大名鼎鼎的蘇東坡
    北宋神宗時期,翰林學士蘇東坡因觸犯宰相王安石,被貶到湖州任刺史。三年期滿,回京等候朝廷重新派遣。在此期間,蘇東坡順便去拜見王安石。來到相府之後,正趕上王安石在午睡。門房便讓蘇東坡在書房等候。來到書房,蘇東坡見書桌上放著一份沒有寫完的詩稿,題目是《詠菊》,只寫了前兩句: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
  • 人生的三起三落為何?命理學告訴你原因!
    人的一生總有失落的時候,這只是正常的一個過程。我們不要總在失落的陰霾中走出不來,只要努力前行,終究會有成功的一天,成功無論大小與否,都是能夠證明你真正努力的結果。我們今天就從命理學中來看看人生的三起三落。
  • 看過這三件事,那個蘇東坡,還是你「認識」的蘇東坡嗎
    這裡有一個問題,我們不妨先提出來,這就是——看過這幾件事之後,那個蘇東坡,還是你「認識」的蘇東坡嗎?首先,挖苦自己的妹妹。提起蘇東坡的妹妹,那在文壇上也是響噹噹的一個大才女。蘇東坡的妹妹,名叫蘇軫,人稱「蘇小妹」,蘇小妹才華橫溢,善於詩詞,然而長相卻很一般,尤其是她的凸額凹眼,實在是不敢叫人恭維。
  • 蘇東坡一生中與哪些佛門高僧結緣?對他有什麼影響?
    據考證,蘇東坡一生結交的僧人總共不下百人,我們不妨來看看其中幾位重要人物。(一)眉山老尼姑最早給蘇東坡留下深刻印象的佛教人物,竟然是一位老尼姑。蘇東坡七歲時,在眉山城遇見一位老尼姑。老尼姓朱,九十歲了,仍然頭腦明晰,口齒清楚。
  • 唐建軍‖「王」的男人——蘇東坡
    「王」的男人---蘇東坡王弗、王閏之、王朝雲三位性格各異,才情俱佳,賢良淑德的女人。在不同的階段陪伴著同一個男人---大文豪蘇軾東坡先生。在先生跌宕起伏的一生,給予了陪伴、幫助、照料以及最深情的愛。一起詮釋了浪漫溫情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 蘇東坡的一生,一蓑煙雨任平生
    唐宋八大家中,有三位從這扇門中走出來,他們就是蘇洵,蘇轍,蘇軾父子三人。公元1056年春天,蘇東坡平生第一次離開了生活近二十年的眉州,父子三人一起前往汴京趕考。蘇東坡最大的幸運就是,當時的主考官就是歐陽修,好似良馬遇見了伯樂一般。 當時,空虛造作的文風泛濫,歐陽修改變了當時科考的方法,就是你心裡有什麼你就說什麼。
  • 蘇軾的三起三落,為國為民之心不變,在坎坷中磨礪自我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蘇軾人生的三起三落後,他的個人生活、心態發生了什麼變化呢?學堂興起從公元1097年開始,大量的讀書人不遠萬裡來到儋州,這個海南孤島之地。從當時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多方面來看的話,經濟重心在南方倒也在情理之中。
  • 白魚紫筍 蘇東坡一生的嗜好
    白魚紫筍 蘇東坡一生的嗜好 時間:2017-07-04 14:17:58 來源:中國網 編輯:本網編輯   中國網四川7月4日訊(王仕彬 文/圖)古往今來,以茶會友、以茶待客,已成為華夏子孫的傳統習慣,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飲茶已成當代一種具有藝術品味的高雅文化,不僅在居家獨品佳茗,也不僅對客人來訪奉上一杯清香濃茶
  • 蘇東坡:一生閃耀,一生流離,豁達的一生,值得了解,記得收藏!
    作為文壇巨匠,林語堂老先生口直心快他對蘇軾的鐘愛,他親筆寫撰寫《蘇東坡傳》。他這樣評價他:具備一個多才多藝的天才的深厚、廣博、詼諧,有高度的智商,有天真爛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穌所說具備蟒蛇的智慧,兼有鴿子的溫柔敦厚,在蘇軾這種層面,其他詩人是不可以望塵莫及的。今日,我們通過林語堂老先生的文字內容,來感受他心中不一樣的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