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寶寶出生後,保護視力就成為了家長們重要的育兒KPI,越來越多人意識到抓住0-3歲視力發育黃金期的重要性。定期帶寶寶去進行視力檢查是很有必要的。不過,一拿到寶寶的視力檢查結果,家長們卻慌了神:怎麼近視沒找上門,遠視和散光先一步找上了自家寶貝,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遠視+散光≠寶寶視力有問題
先來說說遠視,此時正確的叫法應該是「遠視儲備」。人出生時的眼軸長度通常只有16mm,小於眼睛發育成熟時眼軸的24mm。由於眼軸很短,進入眼內光線就只能聚焦在視網膜的後方,所以此階段寶寶的視力都存在一定的生理性遠視。隨著孩子不斷的生長發育和眼球成熟,到5-6歲才會接近成人視力水平,成為正視眼。如果寶寶5歲前視力很標準的話,那反倒說明眼睛發育可能不太好,長大後更易近視。
關於散光,家長們也不用太擔心。嬰幼兒的散光,是眼睛發育過程中一個特有的現象,與角膜和晶狀體前表面的復曲面變化有關。2歲之前的寶寶,一半以上都有200度以下的散光,但散光度數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
因此,家長不必見檢查結果上帶有「遠視」、「散光」等字樣,就過度緊張。如果寶寶的視力水平在正常範圍內,無需特別幹預;如果與正常範圍偏差很大的話,建議遵醫囑進行複查或及時採取相應的矯正措施。
寶寶在出生的時候,看東西模糊一片,視覺功能發育不成熟,0-3歲是視覺發育的關鍵期,但這個階段視功能也是脆弱的,各種不利因素對視功能的發育影響很大。那麼,如何才能讓寶寶擁有正常的遠視儲備,保護好孩子的視力呢?
「吃」出好眼力
0-3歲兒童早期的營養問題,影響著生長發育的方方面面,視力也不例外,好營養是協助孩子視力發展的推手,與視力健康相關的營養素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族、鈣、牛磺酸、DHA、花青素等。其中,被稱為視黃醇、抗乾眼因子的維生素A不容忽視,它不僅是合成視網膜內感光物質「視紫紅質」的重要原料,還能保持上皮細胞的完整性,減少外部病菌對眼部的感染,同時維持淚腺分泌和淚膜結構完整,從而保持眼球的溼潤度和良好的屈光度,緩解視疲勞,有效預防近視。
此外,鈣是神經、肌肉興奮的調節劑,缺鈣會導致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眼外肌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使寶寶眼軸發生改變,影響視力健康。而維生素D作為促進鈣吸收的關鍵營養,同樣影響著寶寶的視力健康。
為什麼越來越多眼科醫生強調為寶寶科學補充維生素AD?不僅僅因為它們是維護視力健康的「黃金組合」,AD在母乳和輔食中來源有限導致寶寶極易缺乏也是另一個重要原因。最新數據表明,中國14歲以下兒童維生素A缺乏比例高達47.98%,維生素D也存在普遍缺乏的情況。為了滿足孩子發育關鍵期對營養的需求,專家建議寶寶從出生起每日小劑量補充維生素AD,如每天一粒伊可新維生素AD滴劑,至少堅持到3歲,有必要可延續補充至青春期,對寶寶視力、智力、骨骼、身高、免疫力發育都大有益處,還能有效預防缺鐵性貧血。
「養」出好習慣
不良用眼習慣是影響視力的重要原因,過早過多使用電子屏幕、看書時光線弱、戶外活動少都是影響視力的不良因素。2歲前不要給寶寶看電視、手機等,寶寶用眼時最好遵循「20-20-20法則」,即用眼20分鐘看前方20英尺持續20秒。此外,多進行戶外運動,少吃甜食,日常生活中用眼衛生也不能忽視哦!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