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打扮好看不出門,愛美敏感期,更需要家長的合理引導

2020-09-18 奶寶育兒堂

文|奶寶育兒堂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跟同事一起下班,她在樓下買了很多指甲油,無奈地說:我家閨女最近可臭美了,喜歡塗指甲油,還要好多不同顏色的,平時不打扮好看都不出門。

想到這裡,突然想寫篇關於「愛美敏感期」的文章,確實這類現象雖常見,卻沒有被父母們正確對待。

黃多多這個優秀的女孩,之前就沒少因為打扮被網友吐槽,比如打耳洞,染頭髮,被說這個年齡段這種過分打扮不太妥當,甚至還扯上了教育觀念的問題。

其實說實話,多多有自己的審美追求不是什麼壞事,在她的圈子裡接觸些時尚,是很正常的事,何況這也不影響她優秀。

孩子愛打扮,從愛美敏感期就開始了,這是一種本能,也是逐漸建立起審美觀的成長過程。

家長如果能正確引導,會大大提高孩子的自信,提高審美境界,在當下這個精彩紛呈的社會裡,審美能力已經是每個孩子不可或缺的。

關於愛美敏感期

孩子的審美能力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萌芽的?家長如果足夠細心,會發現孩子2歲左右,就到了秩序敏感期,身邊任何一樣事物都必須是完整的,鞋子要擺整齊,就連送他上幼兒園時家長穿的衣服也要是固定的。

這時其實孩子就已經開始有自己的審美了,他認為完整的、經常出現的、不被打亂的就是美。有的孩子還會自己挑選衣服,不是帶圖案的不要,甚至有些衣服在家長看來醜得不得了。

比如我家孩子小時候,有段時間天特別熱,卻非要在裙子外面再加件馬甲……

這些都是孩子的審美能力在發展,通過不斷練習、調試,找到和自己內在秩序吻合併且符合情緒審美的體驗,這也是獨立成長的開始。

到了5、6歲,這種「愛美」就會發揮到極致,就像同事女兒一樣,不打扮好看甚至不願意出門,這就是愛美敏感期。

相比說孩子「臭美」,這個階段,孩子更需要家長的合理引導,對將來的審美觀有很大影響。

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在《捕捉兒童敏感期》中提到:孩子的愛美敏感期,開始於對自我和環境有審美要求,尤其是女孩,會對自己的衣著產生濃厚興趣。

此時孩子對美的事物都會有好奇,喜歡好看的老師、漂亮的阿姨、帥氣的叔叔,家長簡單跟他討論一下美的認識,會讓孩子受到鼓勵。

幾種不正確的回應:

1、阻止孩子嘗試

想起以前帶孩子上興趣班的經歷,看到有位著急地抱著孩子趕來,在外等待時聊天,她說早上本來醒得很早,結果在出門穿鞋的環節上出了問題,剛入秋孩子居然拎出雙棉鞋樂滋滋地穿上了。

她覺得這麼搭配不好,肯定會熱,於是和孩子爭執不下,最後以自己妥協結局。於是,孩子穿著棉鞋,她帶著雙旅遊鞋,一路小跑著才趕上。

其實是因為旅遊鞋顏色太暗了,棉鞋的顏色正好和衛衣顏色很搭,孩子才會如此執著。

2、敷衍了事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執意要戴哪個髮夾、穿哪雙鞋,是種幼稚的表現,不會太重視,但敷衍孩子是能敏感察覺到的。

知乎上看到一位答主說,小時候愛往頭上戴很多髮夾,有次好像戴了8個,很認真地對奶奶說這些髮夾的位置、名字、顏色,但得到的全是敷衍。

後來出去玩丟了兩個,讓奶奶幫著找,結果奶奶說:誰讓你戴那麼多髮夾,丟了吧?找也找不到了,下次再給你買一樣的吧。

這件小事,她到現在都沒忘記。

審美是需要分享的,孩子也想跟大人分享「打扮整齊」時的喜悅,這就像設計師在介紹自己的作品,家長如果不能積極回應、給予鼓勵,會讓孩子很灰心。

家長應該了解孩子內心的需要,愛美的背後實際上是思維能力、語言能力、觀察能力的綜合發展,可別小看了它。

我們應該如何做?

1、培養審美,從讓孩子自己選衣服開始

這個從孩子1歲半左右就可以開始執行了,小寶寶可以選擇自己的襪子,兩雙襪子選一雙,衣服款式也一樣。

只要是孩子自己選擇的,儘管並不是很好看或者很搭配,家長也要尊重,給出鼓勵,允許他大膽嘗試。

在這之前可以簡單讓孩子知道衣服的顏色、名稱等,做到細緻化,引導孩子觀察,慢慢他就進步了。

曾經看到一位別人家的孩子,小小年紀就會設計衣服,但這種能力,實則是在父母支持下培養起來的。每次爸爸都會買布料、選材質給女兒做衣服,還讓孩子自己用手摸材質。

2、奇妙的化妝舞會

如果孩子對媽媽的化妝品感興趣,不妨試試馬伊琍的方法,把簡單的化妝品交給孩子,讓孩子在自己臉上體驗化妝的過程。

馬伊琍還發微博調侃:孩子到了打扮我的年紀。

她很享受孩子給她化妝的過程,家長保護孩子愛美的心,做一次孩子的模特,是種很寶貴的體驗。

3、家庭中的美感,影響孩子一生

家庭中物品的擺放,各種雜物的歸置,也是一種審美。要讓孩子知道,每個物品都是被珍惜的,細節和美感就藏在家裡更在心裡。

你可以帶著孩子定期整理房間,從顏色、質感、大小等方面把物品分類。

想起一位空間規劃師所說:一個漂亮的衣櫃不在外表,而是打開時的氣味和視覺衝擊,衣服掛是否同一材質、顏色,不同暗色掛鈎上的衣服質感是否相同等等。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沒有規則,搭配得亂糟糟,就要反思生活中自己有沒有留意到各種細節。

4、把孩子交給自然

孩子是有靈性的,在自然中尋找美感最為純粹。

比如趁著初秋,帶孩子找到漸變顏色的樹葉,質感不同石子,粗細不同的樹枝……甚至是觀察小昆蟲身上的花紋,葉子上紋路,大樹根的年輪……

這些都是自然賦予孩子最美的畫作,也可以把在大自然中找到的物品帶回家清洗乾淨,再進行二次創作,孩子自然就會萌發很多創新的想法,激發審美能力。

5、美也要大聲說出來

家長要找到一些形容詞,比如獨特的、可愛的、多彩的、五彩斑斕的……形容孩子發現的美,形容詞會讓孩子更感興趣發現美,願意表達,樂於分享。

美來自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帶孩子一起體驗健康的美、真實的美,這個「愛美敏感期」,會讓你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相關焦點

  • 孩子愛美是好事,抓住孩子審美敏感期,讓孩子審美能力超群
    1.孩子不敢愛美,不自信在很多家長看來,小孩子就應該是樸實無華的。一旦,孩子特別愛美,打扮的非常漂亮,那麼就會被人認為是不務正業,染上了壞風氣,甚至還會影響到學業,於是,不得不嚴厲的批評孩子,甚至將愛美的工具扔掉,以示警告。
  • 孩子學大人塗指甲、抹口紅?父母正確引導,愛臭美的孩子更優秀
    兒童敏感期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黃金期」,錯過了就很難再有,家有審美敏感期的孩子,父母應該正確引導,幫助孩子形成健康的審美觀,也許他的將來會變得更優秀。1.傾聽當孩子堅持用自己的方式穿衣打扮時,不要簡單地用自己的眼光來判斷「美醜」,並且粗暴地斥責孩子這麼穿不好看、不漂亮,我們可以詢問孩子:「你為什麼喜歡這麼打扮?你這麼打扮的原因是什麼?」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後,尊重孩子、肯定孩子,然後再選擇合適的方式引導孩子。
  • 幼兒園愛臭美的孩子越來越多!審美敏感期家長的正確引導方法
    幼兒園觀察:愛化妝的孩子越來越多在一份對於幼兒園老師的調查中發現,現在的孩子的打扮和表現越來越早熟,長沙市一名幼兒園的陳老師認為,現在大班裡有一些孩子都喜歡臭美,打扮,甚至模仿大人的樣子,穿一雙高跟鞋。有的時候,還會互相攀比,今天誰打扮的更漂亮,誰穿的鞋子更好看。
  • 中國式家長:女孩不許愛美!忽視孩子的合理需求,會產生匱乏心態
    他們不僅認為女孩不需要打扮,還經常逗孩子說「你長得不好看」。導致很多女孩缺乏美育教育,自尊心低,甚至價值觀扭曲。漂亮的女孩子被圖謀不軌之人盯上的可能性大,所以父母會極力要求女兒不要打扮太好看,不要穿過短和暴露的衣服,晚上儘量不單獨出門等。父母的這些擔心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能因為過度擔心而剝奪孩子愛美的權利。
  • 女孩不能愛美?孩子的合理需求,家長不可忽視
    文/遠方媽媽女孩愛美是天性,沒有女孩會不喜歡漂亮衣服和可愛精緻的飾品。然而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中,許多固執的中國家長卻認為女孩不能愛美。因此刻意壓制孩子的合理需求,對孩子進行樸素教育。這種方式反而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極大的壓力,導致各種心理問題的頻發,甚至會產生不可挽回的後果。
  • 孩子進入審美敏感期,制止還是讓她「臭美」?從這3點引導準沒錯
    孩子的這些行為,是他們對自己的關注,是人的本能,我們首先應該對他們給予尊重和理解,然後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引導孩子正確認知美的內涵。那麼當孩子進入審美敏感期會有哪些表現呢?審美改變主要表現為孩子審美能力的改變,而這一改變對孩子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體現在個人魅力、個性特點以及氣質上。當孩子開始偷偷用爸爸媽媽的東西,就說明小孩子開始愛美了,這個時候他們的審美已經開始不再局限於家長給自己買的花花裙、小襯衫,比起他們這個年紀該喜歡的東西,他們更喜歡像大人一樣。
  • 過於打扮不利於孩子發展,李玫瑾:把孩子打扮得太好看並非好事
    都說人靠衣裝馬靠鞍,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為了增加孩子的自信以及提升孩子的審美,便努力將孩子打扮得非常時尚、好看。年幼的孩子,便如小大人般,衣著精緻、成熟,力求能在一眾同齡人中成為最耀眼的那一個。但著名的心理學專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則認為:把孩子打扮太好看並非好事!
  • 從小打扮和從不打扮的孩子,長大之後差距甚遠,不能不重視
    中國式父母尤為看不得孩子「愛美」,於是常常會把孩子「愛美」的行為形容成「愛臭美」。此外,家長們還會把孩子「愛美」的行為和學習成績、人品德行聯繫到一處,愛美的孩子成績一定差,愛美的孩子一定品性不佳。這些發生在家長身上的對於孩子愛美行為的「片面」認知,使得他們更加傾向於看到孩子素麵朝天的一面,甚至比起「邋遢」而言,父母更見不得孩子打扮。可是事實上,愛美本身又有什麼錯呢?它是孩子的天性使然。
  • 孩子小小年紀愛打扮?不僅僅是愛美,這些「小九九」家長要明白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不論什麼年齡段的人都對美的事物有不同的喜好,小女孩會尤其愛美。小姑娘從小就願意擺弄媽媽的口紅和高跟鞋,總是在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偷偷的用口紅化妝,也偷穿媽媽的鞋子,一顰一笑模仿著媽媽的動作,每個環節都在詮釋著愛打扮的心。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孩子愛打扮的那些事。
  • 孩子愛美,可以讓她變得更自信
    我老媽知道了,就說:「從小就這麼臭美,長大肯定不學好!」當時我聽了,心裡雖然不以為意。但回過頭來看自己養育女兒的過程中,時不時也會出現這樣的顧慮:孩子臭美、愛打扮,需要引導嗎?如何把握這個度呢?面對孩子的愛打扮,宜疏不宜堵Ciri現在就對各種打扮感興趣。
  •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對孩子來說規則之下更需要尊重
    輿論的焦點在於愛美之心是否要分時間和場合。國會這樣莊重的地方,穿裙子怎麼能體現禮儀和尊重。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對於孩子來說規則之下父母的尊重更重要。但為人父母,總是不自覺地用規則束縛孩子:學生就要有學生的樣子,打不打扮,美不美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學習;外表美不代表內在美,在意外表是膚淺的、可恥的,最重要的是內在美和能力。
  • 媽媽不愛打扮,讓孩子說出了這句話,各位家長應該重視
    相信現在人人都有一顆愛美的心,喜歡打扮自己,保養自己。走在路上經常能看見一些氣質出眾,長相好看的美女們,但是你永遠猜不到他們的年齡,雖然看起來像20幾歲,有可能就已經5、60歲了。但是我身邊有一位朋友,就是不愛打扮,平時見她的時候,她就是比較邋遢,也不打扮,也不化妝,就直接出門了。有一次,她的兒子告訴他,能不能打扮一下再去接他,要不然就不要去接他了。當時,她聽到這個話以後,就非常的震驚,就是非常不解。後來她看了一眼自己的著裝就明白了。
  • 孩子"愛臭美",大多是進入"審美敏感期",5件事父母要留心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即便是小孩子也一樣,他們一樣有愛美的心,並且會在一定年齡階段,表現出對美的追求。只不過年幼的孩子,暫時還沒有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審美觀,所以在孩子眼中的美,父母不一定覺得美,但這無礙於孩子"愛臭美"。
  • 李玫瑾教授勸告家長:別把孩子打扮得過於好看,家長別不重視
    生活水平上去了,家裡孩子又普遍只有一個,很多爸媽和長輩就多了一個愛好——打扮孩子。在家長們的心中,孩子穿得可愛漂亮,比自己穿更有滿足感。尤其是一些年輕爸媽,審美水平比長輩好,消費觀念也比長輩前衛,一個月光給孩子買衣服就花不少錢。
  • 孩子開始愛臭美,挑剔衣服愛打扮,家長應該怎麼辦?
    穿衣服,戴發卡要挑挑揀揀,出門之前,還必須要戴項鍊,在額頭中間點紅點。每天都要換衣服,還要求必須穿裙子,鞋子也要跟裙子搭配。在此以前,我一直以為在小孩子的眼裡,是沒有美醜之分的,我也沒想過,孩子竟然會這麼小,就開始學會打扮自己了。
  • 孩子上學該不該打扮的漂亮點?老師說了幾句話,讓家長陷入深思
    現今有不少父母特別喜歡打扮自己的孩子,甚至覺得自己可以不打扮,但孩子的顏值不能不管。的確,顏值高的孩子,多少都會比顏值低的孩子得到更多的眷顧。但凡事過猶而不及,過分的打扮反倒會起到反效果。在合適的時機,比如睡前故事,給孩子講講衣服的作用,除了美觀外,還有保暖的功能,選什麼樣的衣服一定要與氣候、出入場合有關。另外不要給孩子買太多衣服,免得家長會為孩子穿哪件而犯愁。倘若孩子從而對穿戴感到敏感,家長應該和其他家庭成員與老師一同溝通,減少對孩子外表的讚美。孩子過度愛美,家長也應該要找出背後的原因,才好正確引導。可能潛藏著自信不足。
  • 孩子愛美是虛榮嗎?家長做好這四點,引導孩子樹立正確審美觀
    其實當孩子進入三歲開始,他們就會有自己對美的一些概念,最初就表現在穿衣方面,孩子會有意識的多挑選自己喜歡的去搭配。很多時候他們挑選的衣物並不是很搭配,但是孩子卻覺得莫名的好看,這說明孩子對美有著自己的理解。雖然看似孩子的美有些不著調,但恰好說明這種對美的心理有待雕琢,需要家長給予參考和引導。
  • 姐妹互相化妝火了:那些愛美的孩子,後來怎樣了?
    ,父母對孩子「愛美」的天性給與尊重和肯定,保護孩子對美的好奇心。- 3 -愛美不是錯,不讓孩子追求美才是錯很多家長會有一些憂慮和擔心,怕孩子從小注重打扮會影響到以後的學習,盲目否定和打擊。「打扮得那麼好看有什麼用?考試能加分?」……事實上,美的打扮還可以幫助我們的孩子獲得欣賞和認同,在人際交往中獲得更多的機會和快樂。
  • 「開學當天,別把孩子打扮太好看」這位老師的忠告,家長都該聽聽
    無論是高年級學生,還是一二年級或者幼兒園的小孩子們,家長都希望打扮得漂漂亮亮去學校,然而有的老師卻建議孩子年紀較小的家長們,開學當天別把孩子打扮得太好看。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不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去開學,究其原因原來是「太過的打扮」,將會給孩子造成很多誤導和困擾。
  • 孩子變得"臭美"影響學習?家長注意這3點,給娃正確的引導
    孩子變得&34;影響學習?家長注意這3點,給娃正確的引導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家長會發現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就開始注意起來自己的外表,會花費時間打扮自己。家長不免擔心孩子會早戀啊會耽誤學習啊,別再被這種思想禁錮了!孩子這是進入&34;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