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特長的培養,為什麼一定要請老師教?絕不是因為專業這麼簡單

2020-09-05 混跡職場的媽媽桑

之所以寫這篇文章,絕對是有感而發,也是我這一段時間陪孩子練習感觸最深的地方,現在分享給大家。

閨女之前一直嚷著要學輪滑,經過一段時間的再三確認,最終給她買齊了裝備。買回來當天,就迫不期待的穿上學了起來,第一天也就能站住吧。

接下來,爸爸決定自己來教她(爸爸自己扒的網課),但是無奈時間又忙,並不能每天陪她練習,所以,也就是有時間了再來練,

隨著不斷的練習,孩子也發現其實學輪滑也沒那麼簡單,不如她想像中的美好,漸漸的興趣有點減弱,而且,閨女屬於膽小謹慎型,老怕摔,自然學的也很慢,

慢慢的,爸爸也有點不耐煩了,終於,昨天晚上倆人脾氣都爆發了,爸爸訓,孩子哭,好一派「父慈子孝」的景象,哈哈。

然後,我就決定,還是請個老師吧!不光是因為老師更加專業些,動作啊、技巧啊,更到位些,這裡不再闡述,我主要從別的幾個方面說一下,為什麼一定要老師教:

1、注意力更集中

小孩子容易被外界事物所打擾,尤其是面對熟悉的父母,父母的叮嚀對她來講,通常是被當成了耳旁風,

但是,孩子在面對陌生的老師的時候,敬畏感還是有的,自然不敢隨意東張西望,老師教的東西也更容易聽的進去,學習效率也更高些。

2、時間安排更合理,利於培養習慣

如果父母自己在家教,很難每天堅持下去,再碰到晚上加班,通常會造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情況,

但老師教就不一樣了,每天固定時間訓練45分鐘,一般不會有變動,孩子也容易養成每天練習的習慣,進而進步也比較明顯。

3、利於情緒管理

家長在教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容易不好好學,撒嬌、耍賴,動不動哭了不練的情況也有,家長容易動怒,孩子也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但是作為老師,比較有耐心,也更了解孩子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孩子也不太敢對著老師耍賴、鬧情緒,所以,從這方面來說,利於家庭親子關係的和諧。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家長明明自己就是幼兒園老師,卻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別的班級的原因,

還有即便是小學課程,家長也寧願將孩子送去輔導班學習,

孩子小,對於父母的依賴容易讓他們對事物的判斷和學習上出現偏差。

另外,如果家長覺得自己很專業,完全可以自己教孩子,以下三點還需要注意:

1、切勿求快

當初爸爸為了讓她適應一下新的場地,拉著她的手快速滑了下,結果孩子就嚇著了,死活不玩了,哭著回家了。

還是遵循孩子的意願吧,膽小謹慎型的孩子,學的慢就慢吧,我們又不參加競技比賽,鍛鍊身體為主,早晚可以學會的。

2、多鼓勵

往往是自己的孩子越焦慮,看到孩子學不會自己反而更著急,容易對孩子發脾氣,但其實孩子更著急的,她比誰都想更快學會,多鼓勵會讓她信心倍增,更有動力學習,有進步,要誇獎,孩子也高興。

3、不要太早學習

對於學輪滑,大眾的說法是4歲以後可以學了,但對於我閨女來說,還是有點早了,她本身就瘦小,力氣不夠,輪滑鞋又重,看她抬腳就很費勁,學習效果也不好,

所以還是看孩子吧,如果運動天賦高,平衡性好,可以早點學,如果孩子較為瘦弱,建議5歲以後再考慮。


另外,任何一項興趣特長的培養,需要堅持,堅持下去的前提是不要讓孩子失了興趣,而不斷取得進步、有成就感就是興趣最好的保鮮劑。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特長?
    我應邀作了一個即興發言,全文整理如下: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特長?今天,我很榮幸在這裡與大家分享我參加兩個筆會的幾點感想。第一,得作文者得語文,得語文者得高考,得字體者得語文。一個人為什麼優秀?或者一個優秀的人到底體現在什麼地方?我的回答是:特長!我一直認為,培養一個特長比考滿分更重要。當然,考滿分也可以成為一個特長。為什麼?因為你的特長就是你的優秀,你的優秀就是你的特長。特長與優秀之間可以劃等號。我們看那些優秀的人,他們都是在某個方面有特長。
  • 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特長?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孩子從小練習各種樂器,繪畫或者跳舞,但是真正能夠堅持下來的並不多,大多孩子都是半途而廢了。其實這是大人的問題,不是孩子的問題。因為大人從思想上都不清楚,到底為什麼要讓孩子學一樣特長,目的是培養孩子什麼能力。我們不是為了培養孩子一種特長而讓孩子去學什麼東西。我們是為了培養孩子一種生活能力而去學習。
  • 為何要培養孩子的特長?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很多孩子從小練習各種樂器,繪畫或者跳舞,但是真正能夠堅持下來的並不多,大多孩子都是半途而廢了。其實這是大人的問題,不是孩子的問題。因為大人從思想上都不清楚,到底為什麼要讓孩子學一樣特長,目的是培養孩子什麼能力。其實,我們不是為了培養孩子一種特長而讓孩子去學什麼東西,能不能學出名堂也並不重要。
  • 孩子的特長都是靠父母培養出來的,沒有孩子天生就會有特長
    關於特長,也可以解釋為因為熱愛,所以願意比旁人付出更多努力,每一個願意這樣的人都可以稱之為「有特長」。 -------我們不是為了培養孩子一種特長而讓孩子去學什麼東西,我們是為了培養孩子的一種生活能力或者生活方式而去學習。
  • 如何培養小孩子的興趣特長
    孩子沒有堅持學,無非是兩個原因:一是經濟條件有限,但這個可以通過少上課、精簡培養的種類、多掙錢來解決;二是家長不夠嚴格,不夠狠,為什麼把原因歸結到家長身上呢?因為,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有很多「不想學了」/「不想上課」/「好累」/「好疼」的時候。
  • 為什麼要孩子堅持學習藝術特長?原來如此
    因為沒有孩子生來就有特長,孩子的特長,要靠後天的培養。所以說,孩子的特長都是靠父母培養出來的。首先,以孩子現在的認知,他只知道餓了吃飯,困了睡覺,感到開心就玩,感到累了就放棄,孩子並不知道自己將來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他也不知道自己所在的社會有多麼大的競爭壓力。其次是因為大人從思想上都不清楚,到底為什麼要讓孩子學一種特長,目的是培養孩子什麼能力。所以,只要孩子一不喜歡,就馬上按照孩子的意願。
  • 孩子想學一門專業特長,簡單重複是不夠的,這三個正反饋非常重要
    刻意練習以大量經過驗證的數據和深入的講解,為希望培養孩子專業特長的家長打開了一扇窗。正確的反饋是刻意練習成功建立心理表徵的關鍵因素,否則書讀一百遍也是白讀,不是每個人練習一萬小時都能成功,良好的反饋是建立心理表徵的關鍵因素。
  • 7歲孩子的培養什麼特長比較好?
    最近,有網友來信,說到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特長的問題。我女兒今年7歲,想給孩子培養特長,但不知道從哪方面入手,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興趣特長呢?7歲的孩子,也是學習和培養良好習慣的最好年齡,我們應該要根據孩子的天賦與興趣培養孩子對應的特長。俗話說,因材施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興趣與天賦,所以不能一概而論的。
  •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特長愛好?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它是我們對待一切事物熱情的基本,如果沒有了興趣,那麼孩子對待事物就打不起精神,所以父母對孩子喜歡的事物要多加觀察,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這樣有助於孩子的成長發育。前兩天有個爸爸問我,你家跳跳有沒有報什麼興趣班?我說沒有。其實每當說到這個話題,我都按捺不住內心,想說些話。
  • 9歲娃錄短視頻教英語,被贊「最年輕英語老師」,特長要怎樣培養
    9歲的安灝然「最年輕英語老師」走紅前段時間一個9歲小學生安灝然火了。因為他錄製的教授英語短視頻,小小年紀就教的有模有樣,用情景劇的模式有助於加深記憶,深受喜愛。安灝然目前跟家人生活在洛杉磯,有人會說是因為英語的語言環境,才造就了他小小年紀一口流利的英語。
  • 特長培養:不是尋找興趣,而是發現擅長
    有些孩子興趣廣泛,但凡接觸的全部喜歡,很多人會認為這樣子很好啊,說明孩子接受能力強,其實不然,愛好廣泛是好,但愛好並不代表是特長,孩子需要尋找到最熱愛事情去做「透」,不僅是學習一項特長,更多的是要學會堅韌、學會思考;反之,有些孩子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不願嘗試,更不願堅持,與愛好廣泛的孩子們相比更令家長頭痛;特別在當今政策要求將藝術課程納入中考的大形勢下
  • 我的孩子要學習特長嗎?是的,要學習一門特長
    其實呢,現在學習一門文體特長在這個充滿競爭的時代是必要的,比如女兒學習舞蹈,她常常疼的不理解,問媽媽我為什麼要下腰或許現在的她們不是很理解,也許多年後,她們擁有令人羨慕的儀態,就會知道您當初的良苦用心了;再或者有的兒子學習武術,他覺得很辛苦,不理解爸爸媽媽為什麼對自己這樣狠心,當他長大之後身體強壯,便會理解。所以說,藝術等特長不僅僅是一門技能,更是一種精神的塑造,學習一門特長,會讓孩子更好的成長,他們會因此擁有更加璀璨的人生。
  • 編程貓孫悅:少兒編程絕不是教孩子編程技能,而是培養編程思維|WISE...
    同時,編程貓培養的是孩子編程思維,而不是編程技能。數據也顯示,男女根本沒有學習編程的能力之差。以下是孫悅的分享講話全文,經36氪整理編輯:各位同行和從業者大家下午好!首先少兒編程不是為了教孩子編程技能,而是為了教孩子編程思維。編程技能是什麼呢?技能首先有一個特點,每過三年所有的技術基本都會過時,也就是說,現在教孩子一些編程技能,長大以後一定不會用到這技能。甚至我們有一個很經典的段子,程式設計師都不應該看紙質的圖書,因為所有紙質的計算機技術都是過時的,所以技能不是最重要的部分。
  • 孩子學哪種興趣特長最好?因為這4點理由,我選了它
    好處這麼多,何樂不為?上面說的是最普遍的考慮,那具體到個人,比如我,為什麼想讓阿呆學遊泳,甚至於想培養他的這個特長呢?事實上,我家附近就有一所大型的體育會所,足球、籃球、網球、遊泳、拳擊項目非常全,最後,綜合下來,我選擇了遊泳。原因至少有四點,下面一一說明。
  • 用耶魯大學的方法,確定孩子天賦;父母引導、培養,將天分變特長
    孩子剛出生之後,我跟孩子媽討論以後學啥時,孩子媽便覺得,小女孩,一定要學跳舞啊,起碼塑塑型,培養培養氣質嘛;我自己便覺得,小女孩,一定得學樂器吧,我自己最喜歡鋼琴,沒事喜歡彈個曲子解壓,自然也希望孩子能繼承並發揚。唯獨沒想過,那個小孩,到底適合什麼?關於孩子的興趣愛好,我始終信那句,「家長不培養,孩子就沒特長。
  • 如何讓孩子的特長成為真正的優勢?簡歷不是寫出來,要靠做出來
    寶寶還不到一歲,她就開始為兒子的愛好培養而發愁了。因為可學的東西太多了,不知道怎樣優化選擇。其他媽媽動手更早,他們都開始早教了。我這已經落後了。你將來想在孩子的簡歷上寫什麼?還沒想好學啥,怎麼就扯到簡歷上了?那當然,愛好就是想發展特長,特長就是要擺在檯面上讓別人知道。
  • 體育特長生再見 體育特長難說再見:老師 培養興趣要常態化
    「取消特長生加分和特長生招生並不等於不要特長,這項政策有利於放棄功利化導向,引導家長和老師培養孩子興趣常態化。」「升學考試競爭激烈,對於文化課成績不好的學生,家長和老師通常會讓他們走這條捷徑——學習特長。
  • 藝術學涯 | 特長篇 2 – 如何為孩子挑選藝術特長
    ,一定是天賦,好嘞,我們就要進入下一步了,幫孩子選特長。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孩子肯定跟某些事情無緣,你非要這樣硬折騰,會把孩子搞出心理障礙的,這不是水滴石穿、鐵杵磨針的那套邏輯。其次,在藝術特長培養這件事兒上,千萬別拿你自己的體驗來迷信這項藝術特長的功能。
  • 盧璐:我們要的是專業老師,不是專業蠟燭
    我也遇到過令我真心敬佩,感覺受益匪淺的師長,但是這裡的「師長」,是我發自內心的一種尊稱。因為他們或者是家裡的長輩,或者是忘年的朋友,還有工作的領導,反正都不是學校的老師。  因為吃過老師的苦,每當我規劃人生的時候,我從來沒有把教師算進過我的人生職業裡。  人生的最大魅力是,時時充滿驚喜。說話的時候,最好留個餘地,否則隨時被打臉,不甚美麗。  到了法國,法語差不多可以表達清楚之後,我就開始教中文。
  • 教你如何正確對待早教,不是越早越好,這些誤區一定要避免
    人們經常都說父母是寶寶最好的老師,在進行早教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做到適齡化,在寶寶合適的年齡段,給予比較合適的教育。2、避免神童教育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快人一步,並且能夠高人一等,所以現在有很多教育中心以及教育機構都打出類似的旗號,就是培養神童或者是培養超常兒童,這讓家長們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但是結果卻並不是特別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