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寫這篇文章,絕對是有感而發,也是我這一段時間陪孩子練習感觸最深的地方,現在分享給大家。
閨女之前一直嚷著要學輪滑,經過一段時間的再三確認,最終給她買齊了裝備。買回來當天,就迫不期待的穿上學了起來,第一天也就能站住吧。
接下來,爸爸決定自己來教她(爸爸自己扒的網課),但是無奈時間又忙,並不能每天陪她練習,所以,也就是有時間了再來練,
隨著不斷的練習,孩子也發現其實學輪滑也沒那麼簡單,不如她想像中的美好,漸漸的興趣有點減弱,而且,閨女屬於膽小謹慎型,老怕摔,自然學的也很慢,
慢慢的,爸爸也有點不耐煩了,終於,昨天晚上倆人脾氣都爆發了,爸爸訓,孩子哭,好一派「父慈子孝」的景象,哈哈。
然後,我就決定,還是請個老師吧!不光是因為老師更加專業些,動作啊、技巧啊,更到位些,這裡不再闡述,我主要從別的幾個方面說一下,為什麼一定要老師教:
1、注意力更集中
小孩子容易被外界事物所打擾,尤其是面對熟悉的父母,父母的叮嚀對她來講,通常是被當成了耳旁風,
但是,孩子在面對陌生的老師的時候,敬畏感還是有的,自然不敢隨意東張西望,老師教的東西也更容易聽的進去,學習效率也更高些。
2、時間安排更合理,利於培養習慣
如果父母自己在家教,很難每天堅持下去,再碰到晚上加班,通常會造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情況,
但老師教就不一樣了,每天固定時間訓練45分鐘,一般不會有變動,孩子也容易養成每天練習的習慣,進而進步也比較明顯。
3、利於情緒管理
家長在教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容易不好好學,撒嬌、耍賴,動不動哭了不練的情況也有,家長容易動怒,孩子也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但是作為老師,比較有耐心,也更了解孩子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孩子也不太敢對著老師耍賴、鬧情緒,所以,從這方面來說,利於家庭親子關係的和諧。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家長明明自己就是幼兒園老師,卻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別的班級的原因,
還有即便是小學課程,家長也寧願將孩子送去輔導班學習,
孩子小,對於父母的依賴容易讓他們對事物的判斷和學習上出現偏差。
另外,如果家長覺得自己很專業,完全可以自己教孩子,以下三點還需要注意:
1、切勿求快
當初爸爸為了讓她適應一下新的場地,拉著她的手快速滑了下,結果孩子就嚇著了,死活不玩了,哭著回家了。
還是遵循孩子的意願吧,膽小謹慎型的孩子,學的慢就慢吧,我們又不參加競技比賽,鍛鍊身體為主,早晚可以學會的。
2、多鼓勵
往往是自己的孩子越焦慮,看到孩子學不會自己反而更著急,容易對孩子發脾氣,但其實孩子更著急的,她比誰都想更快學會,多鼓勵會讓她信心倍增,更有動力學習,有進步,要誇獎,孩子也高興。
3、不要太早學習
對於學輪滑,大眾的說法是4歲以後可以學了,但對於我閨女來說,還是有點早了,她本身就瘦小,力氣不夠,輪滑鞋又重,看她抬腳就很費勁,學習效果也不好,
所以還是看孩子吧,如果運動天賦高,平衡性好,可以早點學,如果孩子較為瘦弱,建議5歲以後再考慮。
另外,任何一項興趣特長的培養,需要堅持,堅持下去的前提是不要讓孩子失了興趣,而不斷取得進步、有成就感就是興趣最好的保鮮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