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母乳不足的原因有3點,想要增加母乳供應,試試這14種辦法

2020-09-24 小猴貝的生活錄

我自己產後一個多月,晚上經常漲奶,乳房腫得像磚頭一樣硬,當時沒有意識到要及時擠奶,而且寶寶晚上又不需要很多奶水,就這樣連著幾天,我回奶了,感覺奶水明顯不足,當時用了很多辦法,想要增加奶水供應,那段追奶的經歷至今印象深刻。因為從懷孕初我就堅持想要給孩子母乳餵養,儘管產假只有3個月,休完產假後我堅持背奶,給寶寶餵到了10個多月才自然斷奶,改喝奶粉了。

其實大多數母乳不足的情況,都是由以下三個原因造成的,一是不正確的銜乳姿勢,寶寶的吮吸沒能有效刺激乳房分泌乳汁,二是媽媽的情緒波動劇烈或過度疲勞,內分泌失調,三是餵奶頻次不夠。母乳的供應量是建立在供求關係上,這一點我十分認同,我自己就是因為漲奶沒有及時擠奶,導致供需失衡才回奶的。而且晚上是泌乳素最旺盛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漲奶,一定要把奶消化掉,用吸奶器吸出也行,把寶寶叫醒讓他吮吸也行,不能放任漲奶,這樣的話,奶就會被漲回去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們知道了原因,就可以有針對性的增加母乳供應,可以試試以下10種辦法:

  • 首先確認寶寶銜乳的姿勢是否正確

寶寶以正確的吮吸方式吸得越多,媽媽分泌的乳汁越多。乳汁是由乳腺生產製造的,平時一部分會儲存在乳竇裡,乳竇位於乳暈的下方,所以,寶寶吮吸時一定要含住乳暈,當它們在得到寶寶的吮吸刺激時,乳腺會製作更多的乳汁輸送到乳竇,所以,寶寶的銜乳姿勢一定要正確。

  • 媽媽要避免消極的心理暗示

當你不能確認自己是不是奶水不足時,不要自怨自艾懷疑自己,更不要想「寶寶吃不夠,我這個媽媽當得真差勁」,也許這個時候家人也會無心的指出某些建議,但是不要讓外界的判斷影響自己,只有你才是最懂寶寶需求的人,媽媽要努力建立自信,不要受負面影響,最好讓寶寶爸爸成為你的支持者。

  • 儘量避免家務事分心

產後的一到三個月,正是寶寶和媽媽建立乳母供需平衡的時候,這個時候媽媽就不要再操心其它的事情,讓家裡其它人暫時分擔家務事,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寶寶的母乳餵養上。

  • 不要放棄睡覺時餵奶

其實媽媽睡覺時泌乳素分泌得最旺盛,但很多媽媽因為睡覺害怕寶寶窒息而放棄睡覺時餵奶,這個可以讓家人在一旁協助,白天媽媽打盹時餵奶和晚上餵奶都可以,我就是因為晚上漲奶沒有喂,導致漲奶後回奶的,如果寶寶有這個需求,媽媽晚上辛苦些,還是堅持餵奶。

圖片來源於網絡

  • 增加餵奶的次數

一旦發現自己有母乳不足的徵兆,就調整餵奶次數,以前三個小時餵一次,現在就二個小時餵一次,如果寶寶睡著了,就把他叫醒餵奶,如果寶寶很困,就讓他貼著你的乳房睡,皮膚接觸也能刺激泌乳素的分泌,發現問題就解決問題,不要想其它的,更不要想一些消極的。

  • 專心的餵奶

給寶寶餵奶時專心的看著寶寶,撫摸寶寶,會增強媽媽和寶寶的親密關係,媽媽的心情也會得到疏解,這種母性的行為也有助於泌乳素的分泌,最好不要一邊餵奶一邊做其它的事情,比如玩手機。

  • 寶寶休息的時候媽媽也一起休息

哺乳媽媽很辛苦,寶寶的作息時間也不規律,為了保證媽媽的體力充沛,寶寶睡覺的時候,媽媽最好也跟著一起睡覺,不要想著利用寶寶睡覺的時間再做些家務事,長時間這樣會讓媽媽感覺到疲憊的。

  • 每次餵得久一點

有的媽媽會覺得寶寶吸得這邊乳房已經沒有奶了,便把寶寶轉到另一個乳房,這樣很可能,讓寶寶得不到高脂肪的後乳,只得到稀薄的前乳。每一次餵奶的時間儘量長一點,讓寶寶自己決定去另一側乳房吃奶,長時間的餵奶能刺激泌乳反射,給寶寶更多的脂肪。

圖片來源於網絡

  • 試試輪換餵奶

傳統餵奶是先讓寶寶吃一側乳房,吃完後再換另一側,直到吃飽,可能全程吃完每側就吃一遍,而輪換餵奶,是讓寶寶吃完一遍,再吃一遍,給寶寶換奶的跡象就是寶寶吃奶動力不足,開始對這隻乳房缺乏興趣。這樣頻繁輪換能讓寶寶得到更稠,熱量更高的後乳,因為泌乳反射在你每次輪換時得到了刺激。

  • 再試試重複餵奶

這個方法和輪換餵奶一樣,能讓寶寶得到更稠,熱量更高的後乳,具體方法就是在你餵完了寶寶後,看到寶寶滿足了後,把寶寶豎直抱起來,走上10-20分鐘,然後再餵一次奶。這個時候寶寶的肚子也有了空間,媽媽的乳房也準備好了後乳。兩次餵奶間隔的時間越長,前乳中的脂肪含量就越低。

  • 餵奶前和餵奶中按摩乳房

餵奶前就開始按摩乳房,提前讓乳房做好準備,分泌乳汁。餵奶時也對乳房按摩,人工模擬泌乳反射,可以讓寶寶吃得久一些,當寶寶的吮吸速度和聲音慢慢變弱了,按摩乳房,加快乳汁流動,讓乳房得到充分刺激。

  • 餵奶時儘量放鬆心情

媽媽心情壓抑緊張,不利於乳汁分泌,餵奶前可以找一個舒適的座椅,或者放一個輕緩的音樂,總之,把餵奶看成一件美好的事情,好好享受和寶寶的親密時光。

圖片來源於網絡

  • 即使不餵奶,也儘量把寶寶抱在懷裡

即使不餵奶,把寶寶抱在懷裡,讓寶寶與媽媽的乳房親密接觸,也能刺激乳汁分泌,也能讓寶寶隨時吃奶,增加吃奶的次數,我當時因為漲奶而回奶時,就主要用了這個辦法,除了睡覺,其它時間都把寶寶抱在懷裡,那段追奶的時間,寶寶就像「掛」在我身上了,頻繁的讓他吮吸,刺激乳房。

  • 試試催奶藥草和食療

飲食方面可以試試催奶的藥草通草, 可與豬蹄、鯽魚、排骨、雞肉等一起燉湯,也要注意一些能回奶的食物,韭菜、韭黃、扁豆、辣椒、苦瓜、芹菜、大料(茴香、桂皮、花椒、大蒜等),還有海產品,儘量不要吃,母乳期間注意飲食清淡,這些食療也會因為個人體質差異產生效果差異,儘量多嘗試物理刺激乳腺分泌乳汁。

圖片來源於網絡

回想追奶那段過程,雖然嘗試了一個多星期,母乳供應又達到了供需平衡,但是付出的心力也非常大,還好那段時間家人也在身邊支持我,當時腦子就想著一定要堅持,一直把寶寶抱裡懷裡,讓他可以隨時吮吸,我能有這樣的結果也是幸運的。

有的母乳媽媽因為突發的乳腺炎或其它產後恢復不利導致的疾病,不得不放棄母乳餵養,她們付出的也很多,不管最後寶寶選擇哪一種餵養方式,媽媽首先是要先照顧好自己,再去照顧寶寶,更不要因為沒有堅持母乳餵養而產生自責感,媽媽能給予寶寶的不僅僅是母乳,還有無限的愛,這一點是不會改變的。

相關焦點

  • 母乳不足的媽媽有辦法啦!3個小妙招,增加媽媽奶水量
    現在母乳不足的問題,困擾著不少新手媽媽。媽媽們都知道母乳是寶寶的優質口糧,但因為種種原因,媽媽們產後母乳不足,或者哺乳期母乳突然變少。這其實是有辦法解決的,需了解母乳不足的原因,採用正確的方法刺激母乳的分泌。
  • 媽媽母乳少不用愁,3個辦法增加母乳量,輕鬆純母乳餵養!
    但是開心過後,蘇蘇就面臨著母乳不足的情況。因為蘇蘇在順產過程中出現意外情況,產後身體虛弱,第五天才有母乳,可此時心急的婆婆早已給寶寶餵上了奶粉。 此後蘇蘇母乳量一直不多,寶寶一直在保持著混合餵養的狀態,但蘇蘇不想向現實妥協,一直在尋找增加母乳量的辦法,打算讓寶寶吃母乳到一歲。
  • 哺乳期母乳不足?3種方法助你提高母乳質量
    哺乳期媽媽們最關注的就是母乳的質和量,為了寶寶能吃飽吃好,媽媽們會想盡辦法來增加奶量和提高母乳質量。其實,想讓母乳充足有營養,只需要遵循三個原則。1、增加含有優質蛋白質的動物性食物和海產品的攝入量大家都知道,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而對嬰兒來說,蛋白質是他生長發育的重要基礎,所以要保證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對蛋白質的充足攝入,母乳中蛋白質的含量至關重要。
  • 寶媽母乳不足的9個原因,來看看解決辦法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可是因為種種原因,寶媽們發現自己的乳汁分泌的越來越少了,不能滿足寶寶的需求了,這是怎麼回事呢?3、寶寶乳頭混淆乳頭混淆指的是寶寶喝過奶瓶後,不願再吮吸媽媽的乳房。這個是因為奶瓶的流量大,好吮吸的原因,媽媽的乳房卻需要用力才能喝到,聰明的寶寶試過輕鬆地,絕對不想再喝費力的。這個時候需要媽媽多跟寶寶進行肌膚觸碰,多讓寶寶熟悉媽媽的乳汁味道。
  • 導致母乳不足的原因有哪些?母乳少就喝這1碗追奶湯,母乳多又好
    現在不少媽媽有母乳餵養的想法,卻沒有母乳餵養的能力。現在奶粉還時不時冒出個負面新聞,讓媽媽在到底是選擇母乳還是奶粉中糾結,其實大可不必這樣糾結,因為絕大多數媽媽都能有足夠的母乳量哺乳寶寶,只不過是因為出現了一些問題,導致了自己母乳不足。
  • 母乳不足的原因有哪些?避免母乳不足有哪些方法?
    @有些媽媽分泌的奶水不夠寶寶吃,這時候就要留意一下是哪些原因引起的,下面總結一下奶水不足的原因主要分為這幾類:餵養不當小寶寶出生後沒有及早的吸吮乳房,媽媽也沒有根據需求給她哺乳,一天之中哺乳的次數不夠,或者是餵奶的姿勢不正確,母嬰分離,或者是給寶寶吸奶瓶讓她產生乳頭錯覺,從而不願意吸母乳,媽媽感覺疼痛不願意讓寶寶吸吮
  • 產後母乳不足怎麼辦?常見的10種發奶食物,追奶的媽媽都在吃
    我們都知道母乳是寶寶非常重要的營養來源,母乳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和抗體,而且還會隨著寶寶需求,調節營養比例,這也是配方奶粉無法取代的。 然而很多媽媽產後,常常會遇到下奶晚,母乳分泌不足的問題。寶寶能不能吃飽,成了很多哺乳期媽媽最大的疑問。
  • 母乳產量不足 可能是媽媽一手造成?
    除了醫療原因會影響母乳的產量,更多時候都是媽媽哺乳的習慣不好,才會導致母乳分泌減少。像是按照時間餵養、使用奶嘴、餵養時間太短、哺乳姿勢不佳等,都可能會導致寶寶吸吮乳房變少,因而影響產量。媽媽導致母乳產量不足的原因1、按照時間餵養如果你按照自己的時間表來餵養,有可能無法讓寶寶飽足。嬰兒吃的最好的時候就是飢餓的時候。如果寶寶不餓,他就會吸取很少的母乳。吸吮變少,母乳產量就會減少。2、因為睡眠訓練當你在寶寶準備好之前就進行睡眠訓練,這會讓他睡得比較長久,但相同的,你也會減少餵養,這會導致母乳產量減少。
  • 孕婦產後母乳不足的原因以及解決辦法
    寶寶剛出生時,很多新手媽媽會堅持母乳餵養寶寶,這樣對於寶寶的生長發育也有好處。然而很多寶媽在餵養初期就會出現奶水分泌較少的情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產後母乳不足現象,那麼寶媽們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今天菠蘿姐就和大家聊聊產後餵養的那些事。
  • 雙胞胎全母乳餵養日記,我是如何增加乳汁分泌
    為了讓乳汁高效地排出,寶寶的嘴巴必須含住乳暈,這樣他的舌頭才能擠壓這些儲存乳汁的乳竇,假如寶寶只吸到乳頭,他就只能得到很少的乳汁,導致體重增加不足,而且還會給你的乳頭帶來不必要的傷害。所以想要寶寶的吮吸能夠刺激我們乳汁的分泌,正確的吃奶姿勢很重要。
  • 母乳不足想要混合餵養,但寶寶卻對奶粉say no
    不知道現在給寶寶用的什麼奶嘴的奶爸奶媽們,建議你們去買個奶爸爸仿真母乳奶瓶,要是有母乳可以擠點母乳到奶瓶讓寶寶吸吮習慣下。並且給寶寶少吃多餐,每次不用餵太多。寶寶不吃奶粉,也可能是不喜歡現在的奶粉口味,可以換種奶粉試試。選一款口味清淡似母乳,不上火,寶寶喝完拉出來的便便也是軟糊糊的,這是較多奶白奶媽的選擇哦!
  • 產後母乳不足的3個常見原因,初乳雖然少,寶寶夠吃就行
    但是這完全足夠寶寶能吃飽,因為寶寶剛出生的時候的單次奶量比較少,一般只有30~60ml左右,所以寶寶是能夠吃飽的。胎兒分娩出來之後,胎盤也隨後娩出,雌激素和孕酮快速下降,催乳素濃度升高,母乳就正式進入泌乳二期。產後72小時之後,母乳的分泌機制逐漸減少對激素的依賴。此時,母乳餵養的頻率決定了母乳量的大小。
  • 母乳不足喝下奶湯沒用,這3個追奶辦法,幫媽媽實現純母乳餵養
    母乳是寶寶出生後媽媽給予的最佳禮物。寶寶能從母乳中獲得一定的抵抗力,並且母乳中的很多生長因子是奶粉中沒有的。因此,很多母乳不足的媽媽不願意放棄母乳餵養,現在如何追奶已經成了媽媽關心的話題。
  • 黃疸不能餵母乳?大多數情況下,母乳退黃疸更有效
    前段時間去探望一個剛生娃的親戚,她出院了,但是孩子留在醫院照藍光,原因是孩子出現了母乳性黃疸,問我是不是不能繼續母乳了。其實黃疸這個事情聽起來是有點可怕,黃疸也有不同的分類,什麼情況下能吃母乳,什麼情況下不能吃母乳呢?這是要分情況來看的。
  • 全母乳餵養雙胞胎,剛開始受到質疑,後來增加乳汁成功
    我是全母乳餵養雙胞胎寶寶,我的寶寶六個半月時19斤,你一定很羨慕吧,但時其實在說服家人我有足夠乳汁餵飽他們這件事情上,我花了很長的時間,很多功夫,但是他們總是半信半疑,最後我用事實證明了。全母乳餵養雙胞胎,剛開始受到的質疑比誇獎多,孩子一哭就是「是不是沒有吃飽」,老公和家裡人總是勸我至少應該讓一個吃奶粉,特別是晚上不睡的時候,寂靜夜空裡,孩子「哇哇」大哭的聲音,劃破寧靜,打破家人的安寧,大家總是想要一個一勞永逸的辦法,餵飽她餵得飽飽的,興許她們就能一覺睡到大天亮。
  • 產後母乳不足怎麼辦?催乳師推薦,可以試試這四種食物,效果很好
    母乳餵養,伴隨吸吮而產生的催產素,促進子宮收縮,能減少產後出血,促使子宮復原。母親體內的蛋白質、鐵和其他所需營養物質,能通過閉經得以儲存,有利於產後的康復。母乳好處多多,可是往往會遇到母乳不足的情況。如果不足以滿足寶寶的需要稱為母乳不足;母乳分泌不足一般由兩種原因導致;第一,營養不均衡;第二,催乳素偏低;如果是營養不均衡導致的母乳分泌不足,可通過調整飲食使乳汁增加;如果是催乳素偏低導致的母乳分泌不足。產後母乳不足怎麼辦?催乳師推薦,可以試試以下這四種食物,效果很好喔!
  • 為什麼有些媽媽產後母乳不足?是因為忽視了這4點,早知道早改善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很多媽媽母乳不足,不得已給孩子餵奶粉。她們也想過一些辦法,但是每次都是試一試,看沒有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就放棄了。所以,雖然吃了很多飯,把自己吃胖了;雖然求過很多方子,看著好像很辛苦,最終還是母乳不足。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局面呢?
  • 奶水不足到全母乳餵養的艱辛之路,我從未放棄
    果然,在前15天,奶水多的吃不完,但隨著寶寶飯量不斷增長,開始出現供應不足的現象,一直處於夠吃與不夠吃的邊緣,這其實是寶寶出現了猛漲期,我腦海中有無數次想加奶粉的衝動,都忍住了,打起精神開始追奶計劃(稍後會跟大家詳細分享),不斷親喂,堅信自己的奶夠吃,在不懈努力下,我再次成功實現全母乳餵養,還存下了很多奶,後來由於我的個人原因,二寶於11個月斷奶,我的母乳餵養生涯徹底結束。
  • 從奶水不足到全母乳餵養的艱辛之路,我從未放棄
    果然,在前15天,奶水多的吃不完,但隨著寶寶飯量不斷增長,開始出現供應不足的現象,一直處於夠吃與不夠吃的邊緣,這其實是寶寶出現了猛漲期,我腦海中有無數次想加奶粉的衝動,都忍住了,打起精神開始追奶計劃(稍後會跟大家詳細分享),不斷親喂,堅信自己的奶夠吃,在不懈努力下,我再次成功實現全母乳餵養,還存下了很多奶,後來由於我的個人原因,二寶於11個月斷奶,我的母乳餵養生涯徹底結束。
  • 媽媽母乳不足怎麼辦?用合理的混合餵養來補充母乳
    媽媽無論多麼想用母乳餵養寶寶,但也會有乳汁分泌不足的時候。這時就一定要加奶粉,但是用什麼方法加最好呢?如果要加奶粉的話,那麼這次就全部加奶粉,而不宜採取在每次餵完母乳之後去添加奶粉的辦法。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到五、六個月以前,在母乳和奶粉混合餵養中,大多數母親都在每天的兩、三次母乳餵養中輪流加奶粉的。當母親下定決心這次要用自己的奶餵飽孩子時,就會有責任心而耐心地去喂。如果想要只要奶水不多,不足的部分可以吃奶粉補充,那麼母乳很快就會幹涸。同樣,新生兒也是想早點吃上後面很容易吸的奶粉,從而也就不熱心的吸母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