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全母乳餵養雙胞胎寶寶,我的寶寶六個半月時19斤,你一定很羨慕吧,但是其實在說服家人我有足夠乳汁餵飽他們這件事情上,我花了很長的時間,很多功夫,但是他們總是半信半疑,最後我用事實證明了。
兩個寶寶就像兩臺大功率的「抽水機」,如果非要問我是怎麼變成大奶牛的,來聽聽我的心路歷程吧。
1.來自母親的自信——我一定有足夠的奶給她們吃
我為什麼會這麼自信呢?
首先,我知道媽媽的乳房是一個神奇的器官,出於媽媽的生理本能,他是根據孩子的實際需要分泌乳汁的,多數媽媽擔心自己乳汁是否充足,實際上,奶水的供應比寶寶需要的還要多。我的自信首先就是來自這媽媽的本能。
「了解乳房產生乳汁的原理後,你會更加欣賞母乳餵養這門藝術,同時也會明白為什么正確的姿勢和銜乳技巧是這麼的重要。」
相信很多寶媽和我一樣,遠在我們懷孕的時候,就發現我們的乳房在增大,這種自然的信息告訴我們,孩子出生後有飯吃啦。
乳房增大的原因是因為分泌乳汁的乳腺發育。決定我們夠不夠奶的是這些乳腺的數量和工作狀態,而不是乳房的大小。
乳房的大小更多地取決於與泌乳無關的脂肪組織,而不是乳腺。所以乳房小的女性所產生的乳汁未必就比乳房大的女性少。
第二,乳汁產生的機制,泌乳的維持和孩子的吮吸刺激,吮吸的次數密切相關,就算是雙胞胎同時吃奶,乳房也會產生足夠的乳汁來滿足寶寶的需要,這就是母乳餵養特有的供需關係。所以,我在母乳餵養路上做得就是,讓寶寶多吮吸多刺激。
「乳房內部的泌乳系統看起來就像一棵樹,乳汁產生於這些好像樹葉一樣的腺體組織,然後經過管道(樹枝和樹幹)到達乳竇(樹根)。乳竇就是儲存乳汁的地方,位於乳暈廈門,通過在乳頭上分布的15-20個開口排除乳汁。」
為了讓乳汁高效地排出,寶寶的嘴巴必須含住乳暈,這樣他的舌頭才能擠壓這些儲存乳汁的乳竇,假如寶寶只吸到乳頭,他就只能得到很少的乳汁,導致體重增加不足,而且還會給你的乳頭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所以想要寶寶的吮吸能夠刺激我們乳汁的分泌,正確的吃奶姿勢很重要。我不是第一次做媽媽,所以怎麼讓寶寶順利輕鬆地吃到奶,我有豐富的經驗。大家可以想像影視劇中是怎麼擠牛奶的來對比。
寶寶的吮吸會刺激乳頭上特殊的神經傳感器,這些傳感器將信息發送到你大腦裡的腦垂體,分泌泌乳素,促使乳腺分泌更多的乳汁,每次餵奶是,寶寶喝到的第一口奶叫前乳,比較稀薄,有點像脫脂乳,隨著寶寶的吮吸,乳頭上的神經傳感器會刺激腦垂體分泌另一種激素——催產素。
這種激素會刺激乳腺周圍的彈性組織像橡皮筋一樣收縮,擠出更多的乳汁和額外的脂肪,這是的母乳叫做後乳,含有更高的脂肪和蛋白質,也更有營養,後乳是成長專用的乳汁。
乳汁的生產量建立在供求關係上,寶寶以正確方式吮吸得越多,你分泌的乳汁就越多,直到兩者間找到一個理想的平衡,事實上,餵得勤比每次餵的時間長更有助於乳汁分泌。
第三,通過學習我知道如何判斷乳汁不足。
全母乳餵養雙胞胎,剛開始受到的質疑比誇獎多,孩子一哭就是「是不是沒有吃飽」,老公和家裡人總是勸我至少應該讓一個吃奶粉,特別是晚上不睡的時候,寂靜夜空裡,孩子「哇哇」大哭的聲音,劃破寧靜,打破家人的安寧,大家總是想要一個一勞永逸的辦法,餵飽她餵得飽飽的,興許她們就能一覺睡到大天亮。
可想而知,這樣的情況下,我的壓力有多大。我也曾經懷疑自己,甚至也想過,或許吃配方奶我就能輕鬆一些。
不過,幸運的是,我及時的看見了衛生部2012年頒布的《兒童餵養與營養指導技術規範》,正常媽媽產後六個月每天泌乳量700-1000毫升。
而且它指出:嬰兒母乳攝入不足會有以下表現:
1.體重增長不足,生長曲線平緩甚至下降,尤其新生兒期體重增長低於600克。
2.小便每天少於6次。
3.吸吮時聽不到吞咽聲 。
4.每次哺乳後常哭鬧,不能安靜入睡,或者睡眠時間少於1小時,當然因為膽囊收縮素cck等原因,新生兒除外。
以上幾點,我的雙胞胎一點也沒有,而且增重正常,所以我堅持著全母乳直到現在。
2.母乳路上踩過的坑
當然,對於母乳我也並不是天生就是這麼自信,在一胎的時候,我也曾經彷徨無助過,也因為月子裡孩子總是哭,而覺得自己並不是有足夠的奶水。
首先,先來總結一下上一次母乳大寶時,為什麼有時候會覺得奶水不足。
1.不正確的餵奶觀念
大寶時是個新手媽媽。新生兒時期,不懂什麼是膽囊收縮素,不知道集中餵養,總是覺得寶寶才餵了睡著一會怎麼又哭鬧醒來,又要吃,是不是我奶不足,又或者是我沒有給他培養好的餵養習慣,我要不要按照時間表來餵他。
2.媽媽和寶寶的親密關係受到影響。
大寶的時候,有時候因為要去做家務或者別的事情,把他放在一邊時間太長,沒有及時回應,有間接造成了他吃奶的次數減少。
3.媽媽過度疲勞,情緒不好。
做媽媽的睡眠時間都是搶來的,碎片式睡眠,再加上,總有一些像回奶神器一樣的「指責」和「質疑」,產後的抑鬱,非常影響乳汁的分泌。
然後,我是怎麼做的呢?
1.在雙胞胎出生後一小時內,護士就早早的讓寶寶和我親密接觸,早吮吸,然後再接下來的日子裡,我也堅持按需哺乳,只要他們想吃就讓他們吃,我堅信只要多刺激就能更多的促進乳汁分泌,而不是嚴格按照時間表來餵養。
2.「寶寶又哭了,肯定是餓了沒有吃飽」「你確定你有乳汁足夠嗎」「我覺得你現在的乳汁沒有什麼營養了」你的耳旁是不是也經常出現這樣的聲音,就像一聲悶響一樣壓在你心上,非常影響你的心情。不要理會這些消極情緒,做一個自信的媽媽,享受母乳的樂趣。
3,把寶寶掛在身上,時刻和寶寶在一起。
寶寶還小的時候,我時刻陪著寶寶,如果要做家務也會用背巾背著他,只要寶寶想吃奶就馬上餵他,這其實讓寶寶與我有充足的親密接觸,刺激了乳汁分泌,還能時刻提醒寶寶吃奶,然後不限制寶寶的吃奶時間,長時間的餵奶又刺激了泌乳反射,而高脂肪高熱量的後乳,能夠給寶寶更多的脂肪。
4.拋開家務,集中精力
剛生產完雙胞胎,家裡幫忙的人有限,面對洗不完的衣服,打掃不完的衛生,永遠做不完的家務,我真的一度十分崩潰,很多的雜事,讓我沒有辦法全身心投入母乳餵養,後來我和老公商量,分工合作,適當放手,有的時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拋開家務,把精力集中在寶寶身上。
當我的身體或者情緒比較緊張時,泌乳反射就會受到抑制,這也是為什麼好多媽媽回娘家的話,情緒放鬆,寶寶就會變得好帶的原因吧。
5.合理的飲食和適當的食補。
很多長輩再月子裡就飲食給了我很多建議「豬蹄湯」「魚湯」「王不留行」「魚腥草」「通草」就我而言,產後元氣打算,我確實需要食補,不過各種油膩湯品讓我望而卻步,我只是比平時多吃了一些,但是葷素搭配,結構合理。這期間我覺得「鯽魚湯」對我而言非常好,總之,食物多樣化,多喝些湯水。
是的,給雙胞胎餵奶,不僅要擔心有沒有足夠的雙手來抱她們,還要擔心是不是有足夠的乳汁,很幸運,在我的堅持下,我的奶水充足。照顧好雙胞胎最重要的是照顧好自己,營養均衡和充足,大量補充水分,還要保持心情愉悅和充足睡眠非常重要。
3.真的有人是不適合母乳
我是幸運的,我有足夠的母乳來餵養雙胞胎,但是這個世界上同樣有很多媽媽他們沒有辦法母乳,母乳是值得提倡的餵養方式,但是母乳並不一定要被神話。
分析不適合母乳的情況,我認為可以從寶寶和媽媽兩個方面去看。
第一,寶寶無法吃到足夠多乳汁的原因,包括你的姿勢,餵養的頻率和時間長短、早產、舌系帶過短以及口腔問題,肌肉和神經問題等。
還有一種最不常見的原因是可能患有隱形疾病,比如膀胱感染或者心臟缺陷,讓他們感覺不舒服,當然就吃得不好,或者吃得不少但消耗太快。大多數時候,你的乳汁供應量一開始會很好,然後才慢慢降低。
第二,媽媽們無法生產足夠多乳汁的激素方面的原因,包括甲狀腺疾病,會導致乳汁釋放問題,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以及其他生殖方面的問題,大多數時候,這會導致乳汁供應量一開始就比較低。
無法生產足夠的乳汁還有身體結構上的可能性,包括乳房發育不足,以及先前的乳頭或乳房發育不足,以及先前的乳頭或乳房手術。如果是這方面的原因,媽媽一開始的乳汁供應量就會比較低,當然有可能不止一種情況在作用。
如果你的乳汁確實不足,你擔心寶寶生長,也別輕易放棄母乳餵養,可在每次哺乳後用配方奶補充。母乳不足,混合餵養,不要斷掉母乳。
母乳之路充滿挑戰和快樂,能夠全母乳餵養雙胞胎是件非常美好的事情,每當寶寶吃得吧唧吧唧時,每當他深情回望時,每當他緊緊抓著我時,每當哺乳令哭鬧停止時,我都萬分驕傲,萬分安心,能夠保證寶寶有充足的乳汁,是我送給寶寶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