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遍了清代才子,納蘭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見",讀懂了雪域之王,倉央嘉措的「不負如來不負卿」。
這一次,讓我們來感受一本與眾不同的詩集——《孩子們的詩》。
整本書精選了七十多首,3-13歲的小朋友們所寫的詩。
這些詩人來自全國各個地方,從上萬首詩作中脫穎而出,它們首先是好詩,其次才是孩子的詩。
童年,那是一段最是無憂,最是無比爛漫的時光,而這些孩童們的詩也最是無拘無束,天馬行空。
這是八歲的陳科全小朋友所寫的詩,用字簡單,但靈氣十足。
是呀,你我的眼睛真的就是這樣的。
這份還沒有被成人社會過多打磨的直白,這份還未曾被灌輸進各種思想的純真,是如此可貴。
這是六歲的姜二嫚小朋友所寫的詩,令人驚豔的奇思妙想。
靈動的表達裡所展現出的,是還沒有被各種固有的成見所禁錮住的自然,他們的心還是開放的,這短短的幾行詩裡面,藏著一份不加矯飾的率真。
詩句裡滿滿的,都是天真的,閃閃發光的鬼點子。
長大了的我們,總困在現實的世界中,思緒總在彷徨中虛度,時常找不到出路。
你還記得自己童年的時候是什麼模樣嗎?
在那段世俗功利還未曾來得及侵蝕的歲月裡,你我都單純的不像話。
你還記得童年的夜晚嗎?
用成人世界的話語是不是脫口而出的,便就是帶著官方意味的溢美之詞,模式化的形容著,讚美著星星月亮和夜空。
「燈把黑夜,燙了一個洞。」七歲的姜二嫚生動而形象的形容了她的夜,趣味十足。
你是否也和我一樣,都驚訝著這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讚嘆於這首詩中渾然天成的意境。
孩子,是天生的詩人。
他們用簡單的語言,自然而直接的情緒表達,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不受任何格式束縛的真誠與靈動,瞬間擊中了每個人心中的詩意,讓我們為之感動著。
這份沒有隨著歲月消逝過的純粹,如此珍貴。
奧運五金傳奇
「做好每一跳。」
「我既然有這個夢想,我就會自己腳踏實地的去一步一步向這個夢想前進。」
這樣簡單而純粹的話,吳敏霞說過,而她不僅只是說說,她把這樣的純粹一步一步的落實著。
簡簡單單地一個字,「走!」然後,走,起跳,完美的同步落水。
一次,兩次,三次,然後重複無數次。
吳敏霞,1985年11月10日出生於中國上海,籍貫浙江海寧。
中國女子跳水運動員,中國歷史上首位女性奧運「五金」冠軍,奧運全球個人成績榜排名第一位的中國運動員,被英媒BBC評價為「傳奇運動員」。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2004級本科生。黨的「十九大」上海市黨代表,現任共青團上海市委兼職副書記、上海體育局團委副書記 。
「1998年,13歲入選中國國家隊。
2016年,31歲高齡徵戰奧運會,25年的跳水訓練,18年的國家隊生涯。
從2001年福岡世錦賽贏得三米板雙人冠軍開始,2012年倫敦奧運會先後斬獲女子單雙人3米板金牌完成大滿貫,個人奧運會金牌數累計達到4枚,追平中國跳水隊金牌記錄,再到2016年里約奧運成就五金傳奇。
吳敏霞一直是最優秀的女子跳板運動員之一,時間跨度長達16個賽季。
16年保持世界超一流水平的巔峰競技狀態,連續20次參加 「世界跳水三大賽」——奧運會、世界盃、世錦賽,累計獲得世界級金牌20塊、獎牌32塊。」
這些最直接的數字,如此直觀的告訴了我們,她累積起的傳說,早已讓人望塵莫及。
而她,這位無可爭議的跳水女王告訴我們說,她最喜歡的一本書啊,是《孩子們的詩》 。
她的心中,也有著那份沒有隨著歲月消逝過的,珍貴的純粹吧。
那份純粹,是簡單地一個字,「走!」
是純粹的說著要「做好每一跳。」
是「我既然有這個夢想,我就會自己腳踏實地的去一步一步向這個夢想前進。」的,這份純粹的向夢之心。
長達25年體育生涯中,從雅典到裡約,跨越了四個輪迴的奧運周期,五枚奧運金牌、七枚奧運獎牌,吳敏霞成為了一個至今無人超越的跳水傳奇。
人們看到的是她在賽場留下的輝煌瞬間,看不到的是她連續25年高強度訓練留下的傷病。跳水隊員每天在跳板上和陸上訓練室內都要翻300多次跟頭。從6歲進入跳水隊之後,吳敏霞就開始了一年500個小時的練習,25年間,她完成了幾十萬次的跳躍。
(吳敏霞渾身是傷也堅持訓練)
「成績,是拼出來的!」
她用自己25年如一日的行動詮釋著這句話。
這位昔日的跳水屆的傳奇人物,最近以高臺跳水技術代表的身份出席了今年的世界遊泳錦標賽。放下了參賽壓力的她,終於可以相對輕鬆的身份回到泳池邊。
這一次,她用vlog把行程分享了出來。與往日裡靦腆、溫婉的吳敏霞不同,Vlog裡的她大部分時間是古靈精怪的,只有在談論比賽時候,往日裡那種沉穩與專業才會一瞬間表現出來。
她與老公張效誠在觀眾席上,兩人一邊看比賽一邊猜分,每次她都能毫無懸念的「神預測」,當被稱讚準確時,她只是頑皮的說:「老本行嘛,不能丟。」
女子單人3米板決賽,吳敏霞來到比賽場館為中國跳水隊的隊員們加油。
當施廷懋、王涵以絕對優勢包攬女子三米板冠亞軍實現中國跳水隊世錦賽十連冠時,三人合影裡的她笑得是那麼的燦爛。
網友們看到兩代跳水領軍人物同框照片,恍惚間不禁感慨:2016裡約奧運會,霞姐和施廷懋奪冠的那一幕仿佛就在昨天。
公益女神
賽場上的她為夢想全力拼搏,退役後的她除了心系體育事業的發展,也不忘發揮自己的影響力為社會做貢獻:貴陽生態文明論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提出的節能活動「地球一小時」…環保公益活動的現場總會有她的身影。
作為一名跳水運動員的她,對水的認識與保護意識更為強烈,生活中也會以一水多用、節約用水等方式保護水資源。吳敏霞呼籲「地球只有一個,我們每個人都有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責任」。
吳敏霞積極的發揮著作為公眾人物的社會影響力,呼籲大眾保護環境,更是身體力行傳遞正能量。
以前,大家都習慣了吳敏霞在屏幕上跳水的颯爽英姿,如今的她已經身為人母,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
她說她喜歡《孩子們的詩》,我想這與她剛為人母不無關係。
《孩子們的詩》這本書很適合作為晚安書,詩本身便十分有意境,幽雅而靈動,同時又對著這個世界,充滿了濃烈的好奇。
睡前讀上幾首,似乎能激發想像力,可以做個有趣至極的美夢一般。
小點兒的寶貝適合由媽媽讀給寶貝聽,一起安然入睡,進入甜蜜夢鄉。
雖然它的書名是《孩子們的詩》,但這本書卻又特別的,適合已經是成年人的你我。
隨著年齡漸長以及環境的影響,我們漸漸地覺得「太陽下面什麼新鮮事也沒有了」,好奇心似乎早已消失殆盡。
相比較對未知世界的嚮往與渴望,我們好似更在乎自己腳下,這一畝三分地的安妥。
所以這些孩子們筆下的詩,能如此輕而易舉的擊中我們這樣的成年人。
因為他們的太陽啊,每一天都是新的。
此次,吳敏霞倡導大家,一起加入漁書,捐出自己的閒置書籍,參與圖書循環,共享低碳生活,和漁書共同把每一本閒置的書籍交給最需要它的人!
小夥伴們一起去感受下吧
《孩子們的詩》
那個小詩人們心中的
純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