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中國網訊】為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貫徹落實學校「多語種+」辦學戰略,強化通識教育,上海外國語大學計劃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分批重點打造30門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形成具有外語院校特色的通識教育核心課程體系。《政治哲學導論》就是本學期首批開設的6門通識教育核心課程之一。
源起書會,思考開課意義
「政治哲學導論」這門通識課最初的起源,來自於郭小雨老師初到上外時開設的一系列讀書會。「在開設讀書會的過程中,我發現上外很需要這樣一個平臺,將來自不同專業,卻對某些經典文本感興趣的同學聚集起來,一起讀一些好書」。讀書會取得的良好效果使郭小雨老師開始思考將這種模式持續下去的方法。她意識到,通識教育課正是這樣一個平臺。
今年「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建設項目也特別強調在本科生中加強人文經典的系統閱讀。上外有一些針對語言專業學習設置的課程,意味著同學們學習過程中,選段性、碎片化的專業閱讀佔主導地位,學校開設「耐心讀完一本或幾本好書」的通識教育課程,與同學們的語言專業學習形成良好互動、互補的關係。這樣的契機下,「政治哲學導論」這門以閱讀和講解政治學經典作品的課應運而生。
郭小雨老師在課堂上提及,作為一所提出「培養多語種+,卓越國際化人才」的學校,上外承擔的任務也是時代性的。時代不再能夠滿足一個優秀的人只是會說很多種語言,而是需要一個能夠使用語言來指出真正的問題,並有助於解決問題的人。政治哲學的意義是,「它能夠告訴你,人要以某些方式在一起共同生活,人性本身要面對哪些根本性的問題,這些問題深刻地影響了人們能夠建立怎樣的秩序,願意選擇什麼樣的制度,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你們眼前的現實,並能夠幫助你們看一看逝去的歷史」。
珍惜課堂,探索教學方式
說到上外學生的特點,郭小雨老師談到她講授的《理想國》,「上外的學生會在阿德曼託斯、格勞孔這些人身上看到自己。剛到上外的時候感受很明顯,同學都比較文藝,這個文藝有好的一面,他們會對某些思想特別敏銳。我在講一些問題的時候,他們眼睛裡有光彩,感情上有波動,他們很容易切身體會那些問題。」
「政治哲學本身可以說是專治『文藝小清新』,政治哲學要講人與人的共同生活,這不是詩意盎然的個人浪漫體驗,裡面有十分嚴肅的生存和毀滅問題。」
實際上,郭小雨老師確實希望通過政治哲學的講授,訓練同學們嚴謹的思考與表述能力。她深知學生們需要持續、系統的閱讀,而非碎片化閱讀。在政治哲學導論課上,一個學期同學們至多讀兩個文本。「就是希望他們能把一本書讀下來,這是可以幫助克服他們浮躁的情緒。」為了讓同學們深入文本,郭小雨老師要求同學們寫讀書報告,希望同學們完整地、儘可能還原式地把作者的思想脈絡呈現出來。這實際上是一個訓練同學們思考與表述的過程。
在對課堂文本的選擇上,郭小雨老師用追尋經典的方式帶同學們領略其中魅力。她說選擇文本的過程中,一個標準是要可讀性,「它不能是一些非常晦澀的內容,而《理想國》就非常好,因為《理想國》是對話體,它有基本的戲劇性場景,讓大家能夠比較便捷地進入。」另外一個標準是在思想譜系中的代表性。「這學期的兩個文本,《理想國》和《政府論》分別是古希臘城邦政治傳統和現代國家政治設計的代表,希望同學們讀了這樣一本書,能夠帶出來一系列他可能感興趣的書、一系列思想家,而這本書,就是進入其它文本的一個通道。」
不可否認,政治哲學中確實存在一些非常專業的討論,郭小雨老師強調,要看到這些專業問題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繫。「《理想國》中的這些問題,其實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重演。如果同學們能夠意識到這一點,就不會覺得這些書晦澀難懂。經典文本和日常生活其實是互相關照、互相滲透的關係。」
對於課堂中難懂的內容,郭小雨老師則有自己的講解妙處。她分享到,「第一,儘量注意語言,對於老師來說很有挑戰性也很必要的任務是,將同學們不理解的專業性術語,還原成日常的表述。第二,注意給同學們提供一個可以深入的階梯,層次分明地引導同學們去深入理解文本。」
「每節課郭老師都會為我們梳理文本的脈絡。這些文字往往都是晦澀難懂的,翻譯也不一定能把意思表達的十分清楚。郭老師通過幫我們梳理故事情節的發展,讓我們明晰每一篇章的主要內容和結構。」一位同學如此描述郭老師的課堂。
說起對課堂的理解,郭小雨老師說最想達到的上課氛圍,是讓學生們忘記老師的存在。 「我希望,有可能有一個時刻,他們可以忘記我的存在,真正能夠聽到柏拉圖或者洛克在對他們說話,或者說,他們能主動地和洛克或者柏拉圖之間有交流,並且從其他同學的眼神和狀態中間確認自己體會過這樣的時刻。最好的課堂狀態,是學生把老師忘掉,直接進入了文本內容。」
經典為媒,聯結廣闊時空
郭小雨老師和通識教育課一直有不解的緣分。她本科去北大遊學期間,在所修的通識課上遇到了政治哲學。「當時老師講了著名政治哲學家列奧·施特勞斯的著作,上完那堂課,我準確的找到了興趣點。」
廣泛地閱讀經典作品是郭小雨老師一直提及的學習方法,「對一個大學生來說,你需要知道一些』更大的事情』。更大的事情不是指一種技能,而是指與更廣闊的時空交流的可能。更廣闊的時空,會由某些更敏銳、更高級的頭腦揭示出來,那就是經典」。
郭小雨老師說,「讀書的意義,可能首先並不在於紙面上的知識,而是可以一種受益終生的能量。讀書帶來的樂趣,是當你完全沉浸到書本中時,逐漸獲得的專注力和平靜感。在越來越多的焦慮和越來越複雜的生活中,專注力和平靜感將本身將會成為一種非常值得珍惜的快樂,當你年歲漸長,它們可能越重要。」
郭小雨老師用雨果在《悲慘世界》裡的一句話:「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靈」 勉勵同學們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