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說印度在語言上有優勢的話,菲律賓也是英語大國,但是它輸出的卻都是非用,而非像印度這樣的精英。
如果你調查一下,就會發現印度已經在不知不覺間佔領了國外許多重要領域的高層位置,谷歌,微軟,百事可樂,聯合利華等,在教育界一些著名的商學院也是由印度一擔任校長,在政界也有印度裔的國會議員,包括現任美國總統川普駐聯合國大使尼基黑裡也是印度裔,如果你有在美國公司任職的經歷,你會發現不論是在矽谷還是在華爾街,許多公司的中層都被印度人佔據了,就算現在不是,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有印度裔擔任。
印度真正的精英留在印度國內的並不多,大多數的精英都跑到了國外,畢竟印度國內的工作環境確實是不太好,印度這些年一直想要利用其人口紅利發展,但現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證明,雖然印度勞動力廉價,但工作效率卻不高,還動不動喜歡罷工,所以印度的發展前景並沒有印度自己吹噓的那麼好。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當印度人到國外有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以後,他們的那種能力才逐步顯現出來。
印度在國外工作的大部分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因為回進度發展前景不好,所以他們寧願留在國外,而我國則不同,我國出國人員比較複雜,有單純出去打工的,有出去做工程師的,也有出去做生意的,他們都喜歡聚集起來生活,有鄰居互相照顧,久而久之,形成了唐人街,所以就算有的中國人完全沒有英語基礎,仍然可以在美國生活,因為有唐人街的存在,所以更讓他們有歸屬感,這樣就造成了他們在融入美國人的生活時,產生了一定的隔閡,和美國人的交流沒有那麼深。
而印度人由於其獨特的歷史沒有形成統一的民族,各邦獨立性較高,就算是會些英語,還有很濃重的印度口音,但他們敢於表達,善於溝通,他們也更喜歡散居,更能夠融入當地的生活,這種靈活的應對能力,使他們能夠在美國生存下去的關鍵。
本文由琅琊利劍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