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圖為殲-20戰機發射霹靂-10空空飛彈想像圖。(拖拽圖片或右鍵「在新標籤頁中打開」可查看大圖)
當裝備「霹靂-10E」這個級別空對空飛彈的三代半戰機遭遇四代機時,又將是什麼樣的情況呢?梁曉庚認為,在複雜電磁對抗環境下的未來作戰,戰機隱形與不隱形的區別已經不是太明顯了,三代半戰機攜帶「霹靂-10E」這樣的四代飛彈,面對四代機在機動性能上可能稍微吃虧,但在作戰時還能堪用。而在非複雜電磁環境時,隱形戰機的優勢可能會非常明顯。
他介紹說,從外軍演練的經驗來看,沒有電磁對抗的環境下,「三代機掛三代彈」對「四代機掛四代彈」,是幾百比一的戰損比。「三代機掛四代彈」對「四代機掛四代彈」的戰損比也有幾十比一。如果存在電子對抗,結果就沒有這樣懸殊:複雜高強度電磁環境下,四代機隱形性能的發揮會受到很大影響,很可能出現「你看不到我,我也看不到你」的情況,雙方戰機突然近距離遭遇的可能性就會增大。在這樣的情況下,機載紅外飛彈與光電雷達在近距離發揮作用的可能性會更大。像「霹靂-10E」這樣的飛彈,近距離發揮快速機動轉彎等方面的特點,就有可能佔據戰場優勢。
不久前外媒曾報導,俄軍蘇-35戰鬥機就用光電系統鎖定了美國F-22隱形戰鬥機,德國與法國空軍也曾在聯合演練中用三代機的光電系統鎖定過F-22。梁曉庚認為,在近距離格鬥時,光電系統可能具有決定性作用,紅外製導飛彈恰是反隱形的利器。
■下一代空對空飛彈什麼樣
未來第四代空對空飛彈是否會發展射程更遠、戰鬥部更大的型號呢?梁曉庚表示,他個人認為,從長遠來看這可能會是很有需求的型號。因為如果用雷達制導的中距飛彈在不可逃逸攻擊區外射向敵人戰機,對手緊急機動轉向就有可能逃脫。但此時其實給射程更遠的紅外製導飛彈創造了攻擊可能:對手戰機一旦轉身,發動機噴口就露了出來,紅外特性暴露無遺,此時用紅外製導飛彈進行攻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對於下一代空對空飛彈的技術特徵,梁曉庚表示,第五代空對空飛彈目前國際上還沒有明晰的構架,因為未來空戰的模式可能是什麼樣,各國都沒有定論。美國正在探索的「忠誠僚機」與無人機編隊飛行等模式到底是不是未來的空戰模式,現在還說不清楚,所以第五代空對空飛彈的發展趨勢仍有待進一步研究與觀察。他認為,未來空對空飛彈可能「上能對天,下能對地」,還要具有打擊機群和高超音速目標、臨近空間目標的能力。
在採訪過程中,梁曉庚多次提到「非對稱」「以小博大」「以戰止戰」等提法。他舉例說,傳統觀念裡坦克最薄弱的位置是履帶,但他認為是炮膛。「如果研發出能打進坦克炮膛的小型化彈藥,坦克就沒有作用了。」他表示,中國發展裝備,不是為了和誰開戰,而是希望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他認為,「我們在發展裝備時,不能完全跟隨西方軍事大國的發展思路。大家能想到的東西,可以研究,但我們也要有一些非對稱思維,研製一些『一招制敵』的大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