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起源,六朝、秦漢、西周還是上古?中國、印度還是非洲?

2020-12-13 歷史與茶

#國際飲茶日#

從今天起,我們來聊一聊茶。茶是我們中國老百姓非常喜歡的飲品之一,也是世界上三大無酒精飲品(咖啡、茶葉、可可)之一,也是一款非常健康的飲品。

中國是茶葉大國,歷史上有很長的飲茶紀錄,已經無法確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麼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時代是有說法的。並且也可以找到證據顯示,確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包括當今世界非常風靡的英國紅茶。

中國飲茶起源眾說紛紜:追溯中國人飲茶的起源,有的認為起於上古,有的認為起於周,起於秦漢、三國、南北朝、唐代的說法也都有。

陸羽像

上古神農說

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而中國飲茶起源於神農的說法也因民間傳說而衍生出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茶是神農在野外以釜鍋煮水時,剛好有幾片葉子飄進鍋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黃,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腦,以神農過去嘗百草的經驗,判斷它是一種藥而發現的,這是有關中國飲茶起源最普遍的說法。《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唐代陸羽所著。《茶經》中有這樣的描述:「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間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滂時浸俗,盛於國朝,兩都並荊俞間,以為比屋之飲。「這裡所說的「發乎神農氏」,即是說從神農氏的上古時期已經有茶了。

《茶經》

西周說

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它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並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了。

《華陽國志》

秦漢說

現存最早較可靠的茶學資料是在漢代,以王褒撰的《僮約》為主要依據。此文撰於漢宣帝三年(公元前五十九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經之前,茶學史上最重要的文獻,其文內筆墨間說明了當時茶文化的發展狀況。在《僮約》中有這樣的記載:「膾魚炮鱉,烹茶盡具」;「牽犬販鵝,武陽買茶」。這是我國,也是全世界最早的關於飲茶、買茶和種茶的記載。由這一記載可以知道,四川地區是全世界最早種茶與飲茶的地區;武陽(今四川彭山)地區是當時茶葉主產區和著名的茶葉市場。

《僮約》

六朝說

中國飲茶起於六朝的說法,有人認為起於「孫皓以茶代酒」,有人認為系「王肅茗飲」而始,日本、印度則流傳飲茶系起於「達摩禪定」的說法。然而秦漢說具有史料證據確鑿可考,因而削弱了六朝說的正確性。

孫皓以茶代酒

造成眾說紛紜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無「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記載,直到茶經的作者陸羽,方將荼字減一畫而寫成「茶」,因此有茶起源於唐代的說法。

縱觀以上幾種茶葉起源的說法,筆者認為茶葉起源於西周說更靠譜一些。我持這個觀點不是有以下幾個理由:

首先,《茶經》所述的起源於神農氏實在沒有什麼證據。陸羽是根據《神農食經》"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的記載,才認為飲茶始於神農時代的。然而《神農食經》據今人考證成書在漢代以後,所以這種飲用始於上古原始社會的說法只是傳說,不是信史。

神農氏

第二,我之所以認為是起源於西周,不是因為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的記載,而是因為漢王褒撰的《僮約》的記載,這是目前全世界最早的關於飲茶、買茶和種茶的記載。但顯然,在這個時期,也就是漢宣帝時期,茶葉已經是非常普遍的飲品。而一種新生事物的出現到普及,是需要時間的,特別是在生產力落後和信息傳播極度不發達的秦漢時期,所以茶葉在漢宣帝時的普及之前肯定已經經過了一段漫長的發展過程。所以我覺得起源於西周或者商周的說法更可信一些。但我們知道周朝有將近800年的時間,從西周到東周再到春秋戰國到秦漢,近一千年的時間,飲茶從起源到普及,時間應該是足夠了。

也有人找到證據指出,飲茶的習慣不僅僅是中國人發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飲茶的發明地,例如印度、非洲等。1823年,一個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野生的大茶樹,從而有人開始認定茶的發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但比較公認的說法還是說起源於中國,行勝於中國。

相關焦點

  • 秦漢最靠譜,六朝是胡說
    關於喝茶的起源,其實有很多種說法,最早可以推到神農頭上,好像中國不管什麼,只要涉及到植物,都跟神農有關,唐代的「茶聖」陸羽在《茶經》上就提及,「茶之為飲,發乎神農」,不過,這種沒有任何史書資料證明的傳說,大家聽聽就好,千萬別當成歷史事實,畢竟歷史上到底有沒有神農這個人,還有待考證。另外一個說法,喝茶起源於西周。
  • 中國茶文化-茶的起源
    中國文士七件寶:琴 棋 書 畫 詩 酒 茶琴棋潤茶趣,書畫增茶韻,詩酒醒茶魂茶通六藝很多茶文化的課程在講茶的起源通常是:神農說(神農嘗百草)、西周說(武王伐紂-貢茶)、秦漢說(孫皓以茶代酒、
  • 中國茶的起源與故事
    中國飲茶起源眾說紛紜:追溯中國人飲茶的起源,有的認為起源於上古神農氏,有的認為起於周,起於秦漢、三國的說法也都有,造成眾說紛紜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茶」字的正體字為「荼」。茶的起源一、神農有個水晶肚,達摩眼皮變茶樹中國飲茶起源眾說紛紜:追溯中國人飲茶的起源,有的認為起於上古,有的認為起於周,起於秦漢、三國、南北朝、唐代的說法也都有,造成眾說紛紜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無「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記載,直到茶經的作者陸羽,方將荼字減一畫而寫成「茶」,因此有茶起源於唐代的說法
  •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它的發源地是那裡,作為中國人你知道嗎
    我國有著悠久的飲茶史甚至在明清時期還是掙外國人錢的主要商品之一,問現在的人,你知道茶嗎,誰都會說西湖的龍井茶、閩南鐵觀音 、武夷巖茶、黃山毛峰等等。 但是要問你茶的發源地在那裡你知道嗎?我們一起來看看。
  • 中國古代有個上古時期,這到底是指的什麼時候?
    中國古代有個上古時期,這到底是指的什麼時候?文|薦文史上古時期,現存文字記載出現以前的歷史時代,對世界各地上古時代的定義也因此不同,在中國上古時代一般指夏以前的時代。我們一般都說中華上下五千年,是從五帝時代開始算的,但是其實在西周之前的夏商這些都是缺乏文字記載的,特別是夏朝迄今為止也沒有任何的考古發現,所以現在很多人特別是外國人根本不承認夏朝的。那麼在這之前的五帝時期就更不用說了。歐洲歷史書上一般把從最早國家的出現到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這段歷史叫上古史。歐洲在這段時期處於奴隸社會,所以也把上古社會說成奴隸社會。
  • 方舟子:中國古代並沒有大象,所以「中國象棋」的起源是印度
    下象棋,是一項在中國流傳了千年的益智活動。在中國古代,上至帝王將相,下至販夫走卒,都喜歡象棋。雖然現代很多人不會下象棋,但是大部分的國人都聽說過它。傳說象棋起源於上古「六博」之戲,與圍棋並稱「博弈」先鋒,屬於中國古代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網絡上一直有人說:印度連續六次拿「中國象棋」去申遺,理由是中國沒有大象,簡直就是令人噴飯。
  • 一杯人生茶
    中國飲茶起源眾說紛紜:追溯中國人飲茶的起源,有的認為起於上古,有的認為起於周,起於秦漢、三國、南北朝、唐代的說法也都有,造成眾說紛紜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無「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記載,直到茶經的作者陸羽,方將荼字減一畫而寫成「茶」,因此有茶起源於唐代的說法。
  • 衣不如新,茶不如故,茶是否越貴越好呢?
    茶,中國歷史上有很長很長的飲茶紀錄,已經無法確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麼年代中國飲茶起源眾說紛紜:追溯中國人飲茶的起源,有的認為起於上古,有的認為起於周,起於秦漢、三國、南北朝、唐代的說法也都有,造成眾說紛紜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無「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記載,直到茶經的作者陸羽,方將荼字減一畫而寫成「茶」,因此有茶起源於唐代的說法。
  • 中國終於KO了印度-水稻,起源,中國,印度,考古 ——快...
    從一百多年前開始,不同國家的學者各懷心事,用著越來越先進的手段,在水稻起源問題上展開了激烈爭論,像僱傭兵一樣投入到中國和印度的大戰之中——起初印度佔據優勢,後來中國慢慢佔據上風,儘管半路上突然有泰國和韓國加入混戰,但最終,還是中國獲得了勝利。
  • 英國人和英語起源於湖南湘西?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在人類起源方面,大部分人認同,人類是從非洲起源的。中國人也是從非洲起源,然後經過埃及、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再從中國雲南入境,分布到黃河流域,最終在全國各地定居了下來。
  • 我讀︱非洲的白色部落:「虛幻」的「假說」與「起源」
    自上古時代以來,歐洲人就開始了與非洲的種種接觸,例如希臘人始終與隔海相望的埃及保持著密切的貿易往來。在通過埃及與希臘進行的歐非貿易中,很多如象牙之類商品並不產自地中海邊的埃及,而是通過尼羅河由非洲內陸運向埃及。因此,通過埃及,歐洲人一直對非洲內陸保持著關注。不過這種關注卻一直是零零散散,並沒有一個對非洲內陸較為完整的認識。
  • 中國歷史上稅收的起源及變遷
    據《中國歷代食貨典》卷一百一十賦役部記載上古時代賦役二則,其中之一就是「帝嚳[帝嚳(kù),姓姬,為上古五帝之一。他是黃帝的曾孫,「生而神靈,自言其名」。帝嚳是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前承炎黃,後啟堯舜,奠定華夏基根,是華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高辛氏正畛均賦」,將「均賦」列入「賦役部」,可見帝嚳時代就有每種稅收的雛形,距今已逾4000多年。
  • 訪朝天宮,問六朝興衰,尋南京史蹤
    朝天宮還是南京市博物館所在地,通過參觀這些館藏文物,能夠詳細了解南京城市發展變遷史。圖為崇聖殿。圖為敬一亭。南京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其地勢號稱「龍盤虎踞」,據說這詞最早是諸葛亮訪東吳時和孫權說的。「龍蟠」指南京鐘山,「虎踞」則指南京石頭城附近地勢。
  • 再訪:西方文明起源與中國,英語英人起源於中國
    然後,太古時期歷代的伏羲之子孫不斷的向全國全世界各地遷徙流動,這是第一期華夏文明向世界遷徙傳播;然後是上古黃帝至夏朝時期的到二次向世界各地遷徙傳播;第三期是秦漢時期;第四期是唐宋時期;第五期是元明時期。華夏文明向整個世界遷徙的路線是;首先遷徙到東南亞、南亞印度與巴基斯坦、西亞葉門一帶。亞布破譯的哈拉帕印章文字與田斌破譯的葉門馬裡卜大壩石碑刻字,已證明了這點。
  • 探尋中國紅木家具起源與發展史——起始篇
    本篇,就以家具中的「紅木家具」為主題,簡單闡述中國紅木家具的發端和起源。中國家具始於夏,興於明,薪火相承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中國家具起源於夏朝,經歷了夏、商、周三朝的發展,中國早期家具已初具雛形,開始第一個家具命名為「榻」;公元前21世紀,中國發明了青銅冶煉和鑄造技術,出現了堅利的金屬工具,為製造木器用具提供了條件,致使西周以後木具逐漸增多,這一時期的木家具已有床、幾、扆(即屏風)和箱等。同時也出現青銅家具。
  • 深度︱「龍舟」的起源先於屈原投江,早在秦漢之前就已經盛行
    端午節快要到了,粽香瀰漫的夜晚,總讓人想起歷史悠久的傳統風俗賽龍舟,可今年因為肺炎疫情的影響,這樣的節日活動肯定就減少了,可是很多人並不了解中國最早龍舟出現在哪個朝代,又是怎樣的呢?今天就讓我們穿越一下,來探究龍舟的起源。
  • 大禹治水是神話,還是真事?這件西周文物給出了答案
    中國上古時代的歷史,由於文獻的缺乏,導致其真實情況迷霧重重,這些歷史在近代,受到很多學者的質疑,並由此產生了疑古學派。在該學派所質疑的內容中,就有大禹治水的真實性。所謂大禹治水,指的是上古時代,洪水滔天,於是當時的共主舜帝為了部族的生計,而委派部落裡面懂得治水的人治理水患。
  • 中國人起源非洲?許昌村民挖出10萬年前「寶貝」,打破非洲起源說
    我們成為人類的自豪感,也不斷讓我們探尋自己的起源。非洲起源說一直都是較為強有力的學說,跟它齊頭並進的還有多地區起源說,非洲起源說的支持理論不僅從基因中得出甚至還有現代人結構學和語言學,許多歐洲學者還提出了中國現代人也是起源非洲。
  • 《山海經》中殘忍的真相,上古兇獸至今還在中國境內
    在《山海經》中的有這樣一個人,被稱作戰神,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部落首領,在先秦以前被兵家奉為始祖。在神話傳說中蚩尤形如野獸,有刀槍不入的銅頭鐵骨,並且傳承了上古神通三頭六臂,是一位天生的天地霸主。他的坐騎普遍被認為是熊貓。
  • 歷史提問:中國的地理位置好,還是印度的地理位置好?
    歷史提問:中國的地理位置好,還是印度的地理位置好?,還是印度的地理位置好?秦漢年間起,農耕區域的擴大與土壤肥力的差異,以及中國鐵礦多「貧礦」的現實,也助推了「生鐵」「炒鋼」「輪作」「曲轅犁」等技術的進步,奠定了古代中國領先世界的產業科技。縱貫西北的河西走廊與東南沿海海港,也成了海陸絲綢之路的基礎。多少中國歷史的輝煌,都建立在這獨特的地理條件上。而對於印度歷史來說,其自家的地理條件,影響也十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