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積食?別怕!解決辦法在這裡!

2020-12-19 精彩媽媽

孩子特別容易積食,為什麼呢?

通俗來講,積食就是孩子對某些特定的食物,突然攝入過多了,超過了脾胃的運化能力,結果導致脾胃功能減弱。寶寶在3歲以前,消化功能尚未發育完善,胃酸濃度低以及消化酶分泌不足等都是讓孩子消化功能出問題的重要原因。

重點:怎樣判斷寶寶是否積食了呢? 

積食的症狀有很多,家長可以仔細觀察,好好判斷。小喜提醒:這些情況並不一定同時出現,但每一條都可能對您識別孩子的積食有所幫助。

胃不和臥不安、睡覺不安

寶寶睡覺老翻身、睡不踏實、喜歡厥著屁股睡、晚上老是做噩夢、磨牙、老想把手腳伸出來、呼吸有點粗。

兩邊臉紅、嘴唇紅、下嘴唇比上嘴唇紅很多

口腔潰瘍、牙齦紅腫、嘴角長泡

唇周長泡、人中和嘴角兩邊都起了水泡

額頭鼻梁都有小疙瘩

腮也紅,右腮還有像痘痘樣的紅疙瘩;嘴邊和下巴起疹子,上顎有紅色血點。

此外嚴重的還會有噁心、嘔吐、挑食厭食、口臭便臭、磨牙、發燒咳嗽等症狀。

重點:怎樣治療寶寶積食呢?最重要是「減」

需要注意少吃多餐,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少刺激性食物,讓腸胃休息;

多喝水,加強運動,睡前家長給小孩揉小肚子或後背,幫助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消化。;

吃的太快,食物沒有經過很好的充分咀嚼,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等不良後果,所以要讓孩子養成細嚼慢咽的好習慣,營造好的飲食氛圍;

培養寶寶自己吃飯,吃多少由孩子決定,不強迫餵食。

精彩媽媽專家團來支招:劉醫生的有效食療方法

粉葛鯽魚湯

材料:粉葛、白鯽魚、眉豆、馬蹄、蜜棗功效:降火、健脾消食、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做法: 將粉葛去皮切大塊、白鯽魚洗乾淨,香煎表面微黃,一起加入眉豆、少量馬蹄、蜜棗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2小時,湯成後調味即可。

茯苓水鴨(瘦肉)湯

材料:茯苓、水鴨(或瘦肉)、綠豆、赤小豆、薏米功效:健脾、養陰、生津、去積食做法:將土茯苓洗淨切成薄片備用,水鴨去皮去爪、頭、內臟(或瘦肉過沸水),綠豆、赤小豆、薏米洗淨泡半小時,加入5-6碗水,大火燒沸改用文火煮1.5小時,湯成後調味即可。

慄米須山渣水

材料:一個慄米、一個慄米須、六粒山楂,兩粒蜜棗(可添加少量紅糖或冰糖)功效:消滯,幫助消化做法:將新鮮慄米連須洗淨,切成小塊,加上兩粒蜜棗(或者食用前加少量紅糖或冰糖)用小火燉煮15-20分鐘,煮出湯色後,把渣過濾掉,放涼一點餵寶寶喝。

瑤柱菜心粥

材料:瑤柱(乾貝)、白菜心(切成粒)、大米功效:開胃、消食(咽部紅,多汗,上火、不愛吃飯的孩子尤為適合)做法:將菜心洗淨切成粒狀,瑤柱用溫水泡半小時,加入大米煮成粥。

水果餐

水果可口,給人帶來愉悅。多數新鮮水果水分佔85-90%,富含維生素C、鉀、鎂和膳食纖維(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果膠),在膳食中,水果可補充蔬菜攝入不足。再加上酸甜適宜的口味,讓食慾不佳的孩子尤為喜愛。寶寶如果在6個月-1歲之內,建議水果的種類可以豐富,多攝入維生素及果酸,都有助於消化。

對於剛添加輔食的寶寶來說,水果汁比較合適了,比如胡蘿蔔蘋果汁,把果渣濾掉,汁的部分餵給寶寶。有去火、調胃口的作用。也可食用喜寶蘋果汁,營養豐富,能幫助寶寶補充水分。

#精彩媽媽#專家陪你帶孩子,百萬會員媽媽的育兒顧問。由國內外數十位專業的兒科醫生,營養、早教、心理學專家組成的專家爸媽團,遵循孩子自然成長的天性,為你提供科學 「教」和「養」 的內容、課程和諮詢服務。助你成為美貌與智慧並存的精彩媽媽。

劉五愛:資深育兒專家、兒童健康研究所醫學營養培訓師。擅長嬰幼兒生長發育評價及餵養指導及智力發展與動作指數追蹤評估。

相關焦點

  • 孩子經常腹脹、消化不良、積食,用這方法,簡單解決積食煩惱
    消化不良則容易積食,食積化熱,手心會熱,有些孩子肚子也會比較熱。 胃不和臥不寧,後氣血積在腹部,胃不能休息,胃中有大量的神經元,僅次於大腦。腸道不休息,大腦也得不到休息。 肚子不舒服肯定是坐不住的,人也比較煩躁.. 屎色黑色,表示垃圾較多..
  • 出現4症狀:孩子積食已經嚴重了!解決積食,這個核心問題要抓住
    小兒百病,積食為先。積食其實是大家的俗稱,它在中醫裡的名字叫積滯,這是很多家長們非常熟悉、但又非常害怕的育兒問題,因為孩子經常積食的話,身體吸收營養的能力就會受到影響,如果積食嚴重,可能還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發育,甚至影響到智力。那麼,寶寶為什麼會發生積食呢?
  • 孩子身高體重不達標,又經常積食怎麼辦?
    身高體重不達標又經常積食怎麼辦?2、經常便秘怎麼處理?3、有沒有必要做過敏原檢測,什麼時候可以換回普通奶粉?4、請主任根據我兒子情況給出解決便秘的推拿跟食療方,萬分感謝!4、反覆積食,反覆生病這個孩子明顯的山根青紫,鼻梁部位發青,有些孩子比較嚴重的,甚至可以看到毛細血管,我們稱之為「青筋」。睡眠不踏實、便秘、舌苔白厚膩,有這些表現就要考慮到孩子有積食,消耗不是很好。山根的問題和消化的問題,都提示了脾虛的情況,脾胃能力弱,消化能力差跟不上。
  • 孩子出現積食並不可怕,使用這些方法,讓孩子遠離積食
    現在這個時候很多孩子會積食,如果寶寶東西吃的太多,就會形成營養過剩。大於脾胃消化能力時,很多食物的營養都無法被吸收,而且食物也無法被消化。時間長了,就會損傷脾胃功能,導致消化吸收功能變得極差,寶寶也會出現反覆積食,還會影響寶寶原本正常發育。如果孩子出現積食無法消化的情況,身體都會出現一些症狀來提醒家長。
  • 孩子積食怎麼辦,教你如何診斷,解決孩子積食問題
    【孩子積食怎麼辦】1.舌苔變厚。在中醫診斷學中,舌頭中間對應的是脾胃。如果這裡的舌苔厚,就說明這個孩子有比較嚴重的積食了。有的孩子可能是舌苔全部變厚,有的只在舌頭中間出現一個硬幣似的圓圈。鼻翼兩側發青,口臭,嚴重的還會引起發燒、咳嗽。
  • 「我家孩子經常積食」,要怎麼給孩子調理?幫孩子消積食全套方法
    看網上說這是積食,就帶孩子去看了看,開了點藥,龍牡壯骨顆粒吃完兩盒了,醒脾顆粒也吃了兩盒了,現在還繼續給孩子吃著,感覺效果不大,醫生有什麼好辦法嘛。」從以上情況來看,孩子是脾氣虛寒加積食。這時候就先要消食導滯、助消化,在孩子消化好後再健脾。從這個孩子的情況來看,改善積食脾虛,還得做好這兩點。1.控制好飲食容易積食、脾虛的孩子不能吃太飽,也不要過度補充營養。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出現積食跡象時,一定要注意控制孩子的食量了,可以採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做好消食工作,儘量減少對脾胃的再次傷害。
  • 孩子經常反覆的積食,家長做2件事,孩子脾胃好了,積食消了
    孩子出現反覆積食,是每一位家長都不想看到的。由於我國的氣候原因,不少人都有脾虛的問題,而且孩子大多數也有,因為孩子的脾胃沒有發育健全,如果沒有細心的照顧和保養,那麼,就很容易出現積食的情況。很多家長不明白積食的什麼情況,積食的主要原因是由於長期出現食物過剩或者營養過剩,導致食物和營養在體內堆積過多,形成的一種疾病,嚴重還能夠危害孩子的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
  • 孩子過年最容易積食,教各位爸媽幾個簡單有效的辦法
    作者:寶寶知道 科學育兒達人孩子最喜歡的就是過年,因為過年有許多好吃好喝的,孩子在春節都變成了小吃貨,會看到許多孩子的肚子都是鼓鼓的。但是,小孩子的消化系統不完善,大量的食用各種各樣的食物,容易給孩子的消化系統加重負擔,最終導致積食的發生。
  • 出現3症狀:孩子積食已經嚴重了!解決積食,家長需要多留個心眼
    小孩子生病是常事,而且積食的發生率最高,積食其實是大家給的俗稱,它的名字在中醫裡叫積滯,這是很多父母都很熟悉的,但卻是非常害怕的育兒問題,如果孩子經常積食,身體吸收營養的能力就會受到影響,如果食積嚴重的話,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發育,甚至影響智力。
  • 孩子老積食怎麼辦 衍生積清靈來支招
    魯網濰坊1月19日訊 節假日期間,因為積食、腸胃疾病而就診的孩子會擠滿醫院。這不,5歲的小雨半夜三更又被媽媽帶到醫院輸液,肚子裡積食,腸胃有毛病,高燒40度。  「這孩子自從4歲以後經常容易積食,尤其是在幼兒園吃飯,經常吃得慢然後大口囫圇吞棗一樣地全吃光,飯在肚子裡不消化就經常發燒、肚子疼。這不,今年冬天都跑了五六趟了。真不知道怎麼辦了。總不能不讓他上學在家天天看著吧。」小雨媽媽說,因為孩子積食沒少耽誤功夫,孩子也三天兩頭不能好好吃飯,受不少罪。
  • 孩子經常積食,還容易發燒,竟然是因為媽媽做的這件事情
    2歲的朵朵最近總是積食發燒,雖然朵朵媽媽已經很注意給她控制飲食了,每天都吃得不多,也不讓吃零食,但朵朵還是經常積食,上周末的時候朵朵又突然發燒了,而且扁桃體也發炎,朵朵媽媽帶著她到了中醫院。 在大夫給了一系列的方法之後,朵朵媽媽忍不住問了一句,為什麼我每天給孩子吃得不多,她還總是積食呢?
  • 孩子身體有這幾個症狀,暗示已經積食
    孩子在小的時候總是會讓父母格外的操心,其實仔細去想想這個問題,最關鍵的事情就是因為孩子沒有辦法完整的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所以才需要父母格外的操心。大部分的成年人都能夠完整的表達出自己的感受,並且也能夠自己去很好的解決,但是小孩子有的時候即便身體出現一些不適他們也沒辦法明白到底是為什麼,但有一些病症前期的徵兆就是一些很普通的徵兆,比如說頭疼,比如說肚子難受,對於這些小細節,大人可能會很在意,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卻沒辦法明白身體不舒服代表著哪些事情。
  • 簡單三招,解決積食,家長對於積食的危害必須引起警惕
    越來越多的家長對於孩子的健康是更加注重的,許多的家長對於積食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他們並不清楚積食的具體危害。積食會對孩子造成四大危害。一、孩子出現積食,身體會有這4提示1、發燒,咳嗽很多家長都不會把積食跟發燒,咳嗽聯繫到一起,積食會造成孩子的「食咳」,「食咳」是中醫的叫法,在食咳的孩子中,大多數的孩子也會伴隨著發燒的狀況,他們體內大多都是積食化熱的症狀,反覆發燒也是常態。
  • 醫生建議:2種辦法幫助孩子清理積食,強健脾胃,家長快收藏
    「小兒積食百病生」這句話就表明了孩子很多病症都是因為積食引起的,例如9歲的小銘就是因為十月份就積食了,過了兩個月絲毫好轉的跡象都沒有,最近折算時間還感冒了,一直咳嗽,停止吃止咳藥就會開始咳個不停。小銘媽媽帶他去中醫院檢查了,才知道孩子已經嚴重積食了,而且脾胃也不好,導致氣虛痰溼。
  • 孩子積食,多是「撐」出來的!四個表現暗示著孩子脾胃差,易積食
    而且孩子出現積食之後,新陳代謝會變慢,到了晚上之後容易出現半夜啼哭,輾轉反側說夢話,咬牙等情況,這時候就可以非常確定孩子是出現了積食,孩子積食情況,如果不能及時得到解決,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免疫力低下,影響孩子生長發育。
  • 積食會影響孩子發育,醫生教一招叫你解決
    很多孩子的父母常常抱怨,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吃的好,喝的好,但體質不是很好,動不動就生病呢?很可能是家長們找錯了原因,不是孩子營養不好,而是積食造成的。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積食對於孩子而言是最常見的危害。積食是指飲食過多,超過脾胃運動功能或者飲食寒涼損傷脾胃,影響脾胃運化,導致食物不能正常消化積滯胃腸。寶寶積食時會有以下表現1、寶寶表現為厭食,對食物不感興趣,一頓飯要吃很長時間;2、寶寶消化功能不好,表現為腹脹、大便乾燥或者是腹瀉;3、寶寶抵抗力低,經常反覆感冒,咳嗽。4、寶寶睡眠不好,很難哄睡或者睡得不踏實。
  • 孩子身體4個表現,暗示脾胃差,易積食,一個簡單方式,輕鬆解決
    導語:跟別的媽媽的交流中發現,孩子經常不愛吃飯,身高也比同齡人低,臉色也不好,也瘦,查了不缺鈣,找不到原因,讓很多媽媽覺得擔心,尤其是有一些經常感冒、發燒、咳嗽等,每次一生病就要抽血化驗,又沒有病毒之類的,可就是小病不斷。
  • 孩子生病的罪魁禍首——積食!
    5、積食與小孩反覆呼吸道感染 門診上還經常見到一些小孩子反覆呼吸道感染,一生病就輸液,再生病再輸液,反覆輸液,孩子身體越來越差。 其實,小兒反覆呼吸道感染也與脾胃功能障礙有關。
  • 6歲男童積食不長個,停止發育!經常吃「垃圾晚餐」,難怪積食
    原來,平時李姐夫妻都比較忙,所以晚餐都是給孩子錢,讓孩子自己解決,孩子經常買一些沒營養的食物吃,時間久了就影響脾胃的健康了,所以才會出現積食脾虛的情況。 醫生告訴李姐,這樣的食物,雖然看起來很方便,但是裡面添加了很多添加劑,孩子如果經常吃,就會損傷脾胃的健康,容易出現積食的情況。
  • 孩子積食反覆不愈,通過積食的症狀挑選合理藥物比較合理
    昨天有看到一個粉絲的問題:「家裡有兩個孩子,小的每次吃肉總會積食,只好眼瞅著哥哥吃肉,真是好可憐。」這個經常積食的孩子,也代表了一大部分積食的患兒家長的心聲,孩子現在處在發育生長期,總不是吃肉也不是個辦法,但吃肉就會積食。更有甚者,不吃肉也積食,搞得家長一點辦法也沒有,每天看著孩子舌苔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