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坐月子,真的會得「月子病」?其實這幾種情況和月子沒多大關係

2020-12-20 十月呵護

我都是為你好!等你老了你就知道了。別人比你體質好,你能和別人比嗎?我就是生你沒坐好月子,現在落下渾身的毛病!以後這裡疼那裡不舒服,別跟我說,說多了好像在害你一樣!—— 坐月子之婆婆媽媽經典語錄

「坐月子」就是傳統觀念與科學思維的博弈,婆婆媽媽用過來人的經驗警告你:不好好坐月子,肯定要落下月子病!

什麼是月子病?

坐月子是我們中國傳統觀念下獨有的產物,準確地說,它其實是醫學上產褥期的俗稱。

只不過,醫學上的產褥期大概需要6周左右,而我們通常的坐月子只有30天左右。

「月子病」在大家的認知裡面,就是只要月子裡洗頭洗澡、吹風、吃涼的...就會腰酸腿疼、手腕痛、足跟痛...

可是,這些問題大多數是寶媽身體出現的某些生理性變化,並不能稱為疾病啊!

產褥期疾病也並不是指這些生理性變化,而是指在產褥期發生的,真正會對寶媽身體造成損傷的疾病,比如:產褥感染、晚期產後出血、產褥期抑鬱症等。

產褥感染

是指分娩及產褥期生殖道受病原體侵襲,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嚴重時可能會危及生命。

典型症狀:發熱、疼痛、異常惡露。

如何進行預防:保持外陰清潔;孕期如果存在陰道炎或者宮頸炎症時,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

晚期產後出血

分娩後24小時後,在產褥期內發生子宮大量出血,被稱為晚期產後出血。產後1-2周發病最為常見,有的會遲至產後2個月發病。

典型症狀:會出現少量或中等的陰道出血,有的人可能會出現大量出血,同時有血凝塊排出。患者會出現寒戰、低熱,且會因失血過多導致貧血或者失血性休克。

這種情況很少見,但是媽媽們也別放鬆警惕,如果出現上述症狀,媽媽們要趕緊就醫。

產褥期抑鬱症

產後抑鬱症算是我們的老話題了,它是產褥期精神障礙很常見的一種類型,它是多因素導致的,很複雜。

一般預後都比較好,約70%患者會在1年內治癒,所以媽媽們如果發現自己的情緒不佳、心情沮喪,甚至焦慮、恐懼、失眠等,一定要及時去尋找心理醫生的幫助。

這種所謂的「月子病」,只是過來人基於以前的生活環境和醫療條件的經驗之談,並不成立。

現在,隨著生活環境的改善、醫學條件的提高,很多以前的禁忌現在根本用不上。

至於很多寶媽說自己產後確實會出現很多不適的症狀,大都是很正常的生理性變化。

產後常見的這幾種「疼痛」到底因為什麼?

01腰痛

這就是媽媽們最大的疑惑,為什麼產後坐月子甚至坐月子結束以後,我還會腰酸腿痛呢?

實際上,產褥期出現腰痛症狀很正常。

孕晚期,隨著子宮的增大,孕媽身體的重心會前移,這會導致孕媽脊柱腰段過度前凸、頸部前屈、雙肩下移。

如果長期保持這樣的姿勢,再加上重量的壓迫,腰部就會出現疼痛感。

同時,激素(尤其是鬆弛素)也會使骶髂關節、尾骨部位、恥骨聯合等鬆弛,繼而引發疼痛。

雖然已經卸貨了,但是被壓迫幾個月的脊柱不是說復原就能復原。產後腰痛其實就是孕期的後遺症,再加上月子期要照顧寶寶、頻繁夜起餵奶、哺乳姿勢不當,腰痛肯定是妥妥的。

■ 大多數的媽媽都會在產後一段時間內緩解,所以,媽媽們也不要過於心急。保持正確哺乳姿勢、儘量少彎腰、適當熱敷,都可以緩解腰痛。

02 手腕痛

產後很多媽媽都會出現手腕痛的情況,但這並不是因為碰了涼水,而是因為腱鞘炎或者腕管症候群。

腱鞘炎:手腕或者拇指疼痛,活動時會加重,有的媽媽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腫脹感和壓痛,有時候甚至連物品都抓不住。

腕管症候群:腕管正中神經受壓,可能會引起拇指、食指和中指感覺異常、感覺減退、疼痛或者麻木,這就是腕管症候群。孕期發生常因為妊娠相關的液體瀦留壓迫腕管中神經和激素影響所致。

產後手腕痛大部分也是因為孕期疼痛的遺留,一般情況下都會在產後數月內逐漸緩解,但進行母乳餵養的媽媽,症狀持續時間可能會更長一些,因為餵養時寶寶會壓迫媽媽的手腕。

如果出現疼痛異常或者持續時間較長的情況,媽媽還是需要就醫進行治療,像小劑量的阿司匹林、硫銼嘌呤等藥物都是可以在哺乳期使用的。

03 偏頭痛

頭痛是孕期和產後女性很常見的問題。

孕期偏頭痛與雌激素水平波動有關,大約60%-70%有偏頭痛史的女性會在妊娠過程中改善,有的媽媽可能會在產褥期復發。

有的媽媽可能是緊張性頭痛,其特點就是整個頭部有壓迫感或緊束感,時強時弱。

這種症狀多是因為心理應激造成的肌肉疼痛,而三叉神經血管神經系統和不穩定的血清素神經傳遞也可能會造成緊張性頭痛。

通常通過熱敷、冰敷、按摩、休息、保持規律的睡眠習慣,都可以緩解緊張性頭痛。

04 足跟痛

妊娠女性足跟痛的發生率明顯高於未妊娠未經產的婦女。有研究發現,足跟痛往往呈現自限性。

很多媽媽都會在4個月內緩解,這可能與:體重增加、周圍韌帶鬆弛以及姿勢和腳踏壓力點的改變有關。

穿合腳的鞋、休息時抬高腳部、按摩、拉伸訓練以及足浴都可以緩解疼痛。

05 牙疼、牙齒酸

孕期由於孕媽體內的雌激素和孕酮水平會急劇上升,而牙齦又會對女性體內的激素非常敏感,所以牙齦問題會特別多。

產後一段時間,在內分泌系統還未恢復到非孕狀態前,這種情況還會持續,所以媽媽們一定要做好口腔的護理,避免細菌滋生造成口腔感染,比如牙齦炎、牙周炎等。

所以,不刷牙反而會造成牙酸,牙齒鬆動的情況。

看完這些,你應該能明白,這「月子病」大都是生理性的變化,一般產後都會自然緩解。

婆婆媽媽們的「月子病「之談,很多時候是因為愛之深、責之切,她們經歷過的傷痛不想讓我們再經歷一遍,所以才會嚴令禁止,總的來說都源於對女兒的愛護。

但是科學坐月子的理念,寶媽們還得堅守!寶媽們要將注意力放在產褥感染、晚期產後出血、抑鬱症等,這些真正可能會威脅我們健康的產褥疾病上面。

相關焦點

  • 月子沒坐好,學會這幾招,教你補救「月子病」
    ,我媽說這是月子病」…月子沒坐好,會落下這些「月子病」嗎?月子沒坐好,和這些有關係月子,醫學上稱「產褥期」,是指從分娩後的第1天至第42天。坐月子,以後會落下腰酸背痛、關節痛等「月子病」病根。落下「月子病」真的是沒按照傳統方法坐月子嗎?
  • 寶媽出月子沒這5種情況,說明沒有月子病,「月子仇」也就能消了
    豆豆媽表示,自己的和婆婆關係變得這麼差,就是因為「月子仇」。婆婆每天不僅不伸手幫忙照顧孩子,也不會想著幫忙收拾屋子,唯一做的就是偶爾會幫忙做飯,但基本都是糊弄。更可氣的是,婆婆還經常找兒媳婦的麻煩,孫女兒一有個頭疼腦熱就給兒子打電話「告狀」,說豆豆媽沒照顧好孩子。但這一切,豆豆媽都忍了,最後導致婆媳關係徹底破裂還是婆婆的「盜竊行為」。
  • 月子坐不好會落下「月子病」?坐月子的3大誤區,你務必得知道
    有人覺得「月子病」確實存在,是一種因為月子沒坐好留下的「病」。而另一些寶媽則覺得,所謂「月子病」根本和疾坐月子不挨著,更談不上算是什麼「疾病」。隨著爭執越發白熱化,有人還拿之前的新聞舉了例子。一個產婦在坐月子期間面癱了,而她自稱是在月子會所受風導致的。
  • 月子坐不好會落下「月子病」?坐月子的3大誤區,你務必得知道
    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昨天群裡聊天,聊到坐月子的事情,大家對坐月子這件事本身都很認可,不過卻因為到底存不存在「月子病」起了爭執。有人覺得「月子病」確實存在,是一種因為月子沒坐好留下的「病」。而另一些寶媽則覺得,所謂「月子病」根本和疾坐月子不挨著,更談不上算是什麼「疾病」。
  • 婆媳容易鬧「月子仇」?出月子沒出現這5種情況,恭喜你沒月子病
    婆媳關係一直以來都是一大難題,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情況。婆媳關係能處的比較好的少之又少,特別是等到生孩子坐月子之後,婆媳關係就會更加惡化。孩子每次哭鬧奶奶就說是媽媽奶不足,孩子吃不飽,經常說買奶粉買奶粉,其實每次雨涵媽媽餵奶只需要一側就吃飽了。不但在照顧孩子的問題上有紛爭,對於雨涵媽媽的照顧上婆婆做的也有差別。如果兒子回家吃飯就會做新菜,不回來就把剩菜拿出來給雨涵媽媽吃,甚至兒子在家吃飯都會讓雨涵媽媽解決剩飯剩菜。出了月子的時候,婆媳兩個人基本就不說話了。
  • 為什麼有人得「月子病」,有人卻說「坐月子」是陋習?
    「三伏天」最爽的就是空調、WIFI、西瓜,但要是正好趕上「坐月子」,就真的太太太太太慘了!空調不能吹、手機不能玩、連涼白開都不讓喝,要穿著長袖長褲在家靜養,要不然就會得「月子病」,而且會跟你一輩子!結果就是,每年「三伏天」都有「坐月子」中暑身亡的悲劇!
  • 坐月子真的是陋習嗎?不坐會不會得月子病?
    作為新時代的女漢子,一直是不太看重坐月子的。包括此前長輩跟我講月子裡要好好養,其他的寶媽說月子裡最好什麼都別做之類的,我都沒當一回事。坐月子?陋習!我的身體超棒的,還怕這?外國人誰坐了?不都活的好好的!
  • 月子坐不好會不會留下月子病?
    坐月子也是有著悠久的歷史了,民間一直都有坐月子的說法,其實醫學上是沒有這個名詞的。但一直都有很多的說法,說月子坐不好容易留下很多病根,而且沒有辦法治好,只能下一次坐月子的時候再調理,也就是俗話說的:「月子病月子裡治。」我媽媽曾經跟我們說,她有一個朋友,因為坐月子的時候吃的東西太熱了,結果把牙燙壞了,30多歲一口的牙都掉光了。
  • 寶媽出月子後有3種情況,多半落下「月子病」了,及時就醫是關鍵
    月子是女性身體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月子做得好,不僅能恢復身體健康,還能讓產前的一些病症得到緩解或治癒,但要是月子做不好,這可就麻煩了,不僅沒恢復好,還容易落下月子病。為了不讓後半輩子被月子病折磨著,女性在月子期一定要好好坐,並且在身體出現異常的時候及時就醫,千萬別以為休息個42天自然而然就好了,那可就耽誤大事了。
  • 坐月子期間千萬不要做這幾件「傻事」,真的會落下月子病!
    我是一位新手媽媽,孩子出生不久,現在還在月子期間。我的婆婆對我很好,比較關心我,但是她為人老派,因此經常會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訴我一些不一定對的經驗。為了不讓我落下月子病,在這段期間,我婆婆不允許我出門,就連睡覺都讓我帶帽子。即使房間裡的地暖已經很暖和了,我已經熱的不停出汗,但她仍不準我少穿一件衣服。
  • 濟南艾瑪婦產醫院介紹:月子沒做好,月子病一堆?其實「月子病」壓根...
    濟南艾瑪婦產醫院介紹:月子沒做好,月子病一堆?其實「月子病」壓根就不存在! 時間:2020-05-28 15:54 濟南艾瑪婦產醫院 坐月子,是每位產婦都需要經歷的階段,每位生產過的女性應該都聽過各種月子的禁忌,稍有不注意都會留下很多的後遺症,也就是傳說中的「月子病」,但也有不少人疑惑,為什麼有些人不坐月子?
  • 北京鳳凰婦兒醫院婦科介紹:月子沒做好,月子病一堆?其實「月子病...
    北京鳳凰婦兒醫院婦科介紹:月子沒做好,月子病一堆?其實「月子病」壓根就不存在! 時間:2020-07-01 09:10 北京鳳凰婦兒醫院 坐月子,是每位產婦都需要經歷的階段,每位生產過的女性應該都聽過各種月子的禁忌,稍有不注意都會留下很多的後遺症,也就是傳說中的「月子病」,但也有不少人疑惑,為什麼有些人不坐月子?也許看完之後就知道了。
  • 坐完月子後寶媽沒這幾種表現,恭喜月子很成功,往往不會落下病根
    一般情況下,寶媽們在坐完月子後沒有以下幾種表現,那恭喜你,說明坐得很成功!坐完月子後寶媽沒這幾種表現,恭喜月子很成功1)寶媽沒出現產後抑鬱其實寶媽們在生完寶寶以後,很容易出現產後抑鬱,產後抑鬱的發病率在15-30%,所以產後抑鬱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 坐月子這四件小事不注意,真的會落下月子病,寶媽別僥倖哦!
    雖說現在科學坐月子了,大部分媽媽都知道,坐月子不像以前那樣要捂著,不洗頭不洗澡了。但是月子裡還是要注意的,畢竟做了幾千年的月子,也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下面這四件小事,不注意,真的會落下月子病,寶媽們不要僥倖哦!
  • 外國人不坐月子,為什麼不會得「月子病」?真相不簡單
    生完寶寶後,夏天不能喝冷水,不然會鬧肚子;不能洗頭髮,不然會頭疼;不能刷牙,不然會牙齦出血……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這些就是「坐月子」期間不能做的事,不聽話的話以後會落下月子病,月子病難以治好,只能等到下次坐月子才能調理好。每次談到這個話題,總是有很多的媽媽不得不吐苦水,總結一句話:坐月子的痛苦遠比生孩子來得更加真切。
  • 口口相傳的「月子病」真的存在嗎?看完才懂為啥外國人不坐月子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女性坐月子的各項細節傳播已久,雖然用當下的科學觀點看待,其中不少方式方法存在「弊端」,但說起坐月子這件事,幾乎沒人敢太過大意,畢竟「月子病」可沒那麼「好治」。從科普角度解釋月子病由來,看完才懂為啥外國人不坐月子一:外國人不「坐月子」的元因很多媽媽經常會有疑惑,為什麼外國女性生娃不需要坐月子,難倒她們都是天賦異稟的女超人?
  • 為什麼都說坐月子是陋習,卻真有人得了月子病?月子到底要坐嗎
    沒過幾個月,早生貴子這句祝福語在這個幸福的家庭裡變成了現實,全家都沉浸在幸福的氛圍中。可他們不知道,一個月後寬寬和小穎差點走上了離婚的道路。說到這裡大家可能已經猜到了,對,原因就在坐月子。引發矛盾的第一點:吃飯。小穎是四川人酷愛吃辣,而我家這邊講究月子期間要吃的清淡,以流食為主,即使做菜也不會放鹽,更不可能放辣。飲食上的不適應就讓小穎感覺受了很大的委屈。緊接著就是矛盾的第二點:洗漱。
  • 出了月子這幾個部位疼痛,不用懷疑,寶媽是月子沒坐好
    文|好孕姐很多寶媽都說,沒生孩子之前不相信有什麼月子病,生孩子之後相信了。比如,我表姐,生孩子前視力特別好,但是生完孩子坐月子時,她不是熬夜玩手機,就是跟老公生氣大哭。結果坐完月子,發現視力急劇下降,用她的話說:「5米開外六親不認,10米開外人畜不分。」真的,一點也不誇張。因為好幾次我們路上遇見,我在遠處打招呼,她就沒認出來。月子病,看著小,其實挺麻煩。如果出了月子,寶媽發現身上這幾個部位疼痛,不用懷疑,準是月子沒坐好。
  • 二胎好好坐月子,能治養好上一次的月子病?聽聽過來的寶媽怎麼說
    結果這位寶媽跟我說,月子裡的病,還得月子裡養,再生個二胎,好好做月子,身體狀況就能回來了!我是頭一次聽到這種說法,聽了這位寶媽現身說法,講自己生完二胎,之前月子裡落下的毛病全都好了的例子,不知道該不該相信。
  • 坐月子期間出門會得月子病?
    一般來說坐月子不是30天就夠了,至少是42天,這期間最好臥床休息,適當活動,如果有需求是可以出門的,但要提前做準備,做好保暖和防護工作,不要讓自己勞累,一般是不會得月子病的。月子期間出門需要注意的:一、看身體恢復的情況有一些媽媽本身身體情況健康,恢復能力強,月子期間調養的好,是可以出門的,但是有的媽媽尤其是剖腹產的一些媽媽,刀口恢復慢,身體虛弱,抵抗力弱,最需要臥床休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