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對外擔保形成的債務,是否是夫妻共同債務?

2020-09-18 西安屈律師

民法典》在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而對於「夫妻共同債務」的規定在一千零六十四條,其中確立的認定一筆債務是否是夫妻共同債務的原則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的補充規定》確立的原則保持一致。

夫妻共同債務認定的原則有二:1、共債共籤或者一方不知情產生債務,卻在事後作出表示認可的意思(這裡的意思包括直接的表達和推定的認可);2、一方舉債,另一方不知情,但舉債方將債務所借款項用於家庭日常生活開支或者共同生產經營。

那麼,一方因對外擔保發生的債務,是否屬於夫妻共同債務呢?


案例

王某(原告)在2017年3月5日借給李某(被告)150萬元,並有借據、轉帳記錄為憑。劉某(被告)作為擔保人在借條上的擔保人處籤字。借據同時載明:借期1年,月息1分。到期後,李某因經營不善,無力還款。王某遂將李某、李某妻子張某、擔保人劉某、擔保人劉某的妻子苟某列為被告於2018年4月8日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1、李某及李某的妻子張某共同還款150萬元本金及月息1%為計算基數的自2017年3月5日至還清日的利息;2、劉某及劉某的妻子苟某對案涉本息承擔連帶保證責任;3、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

劉某稱,他當初認為朋友王某的店鋪經營狀況很好,完全有能力還款,所以瞞著妻子苟某做的擔保,妻子苟某根本不知情,不應當承擔保證責任。其妻苟某與劉某所稱一致。並稱:為此二人已經在鬧離婚,並起訴到了XX法院,提供了X法院的《立案通知書》。


分析

1、我們不講當時的判決,因為《民法典》對於擔保作出了一定的修改。《擔保法》規定:沒有約定擔保方式的,一律按照連帶責任保證處理,即可以要求保證人和債務人共同承擔還款責任。《民法典》規定:沒有約定保證方式的,一律按照一般保證責任處理。而一般保證和連帶保證最根本的區別就是一般保證人具有「先訴抗辯權」(參照《民法典》六百八十六條、六百八十七條),即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的債務糾紛未經審判確認,債權人無權要求擔保人承擔保證責任。

2、擔保人劉某的妻子苟某是否要承擔保證責任呢?也就是說劉某因擔保形成的150萬元本息債務,是否能夠認定為劉某與苟某的夫妻共同債務?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曾經在2015年向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做過一個書面答覆,該答覆指出:夫妻一方對外擔保之債不應當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前文所述,夫妻共同債務的特點是:要麼是用於夫妻共同生活或共同生產、經營活動;要麼是產生於雙方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雙方共同舉債,或一方雖以個人名義舉債但另一方同意。《民法典》第1064條的規定,更能體現婚姻家庭生活的本質,更傾向於保護「沒有受益」的一方,即苟某。該筆因擔保產生的債務,並非是因為劉某和苟某家庭生活、共同經營而產生的債務,且苟某並不知情(沒有追認和共債共籤),所以不應當是夫妻共同債務,而是劉某的個人債務。

3、如果,劉某擔保的這筆債務,事後王某給予了劉某「好處費」50萬元,而劉某用這50萬元購買了婚內共同財產住房,且苟某對「買房錢的來源知情的」,這筆擔保產生的債務就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所以,乙方在配偶不知情的情況下對外擔保形成的債務,原則上屬於個人債務。但特殊情況下仍舊可以成立夫妻共同債務,畢竟在「婚姻範疇」內共同財產是法定製、共同債務也是法定製,權利和義務一定是對等的。

相關焦點

  • 夫妻一方提供擔保,是個人債務還是夫妻共同債務?(附9大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在《關於夫妻一方對外擔保之債能否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的復函》【[2015] 民一他字第9號】(以下簡稱《9號復函》)認為,夫妻一方對外擔保之債不應當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 夫妻一方作為債務加入人而承擔的個人債務是否為夫妻共同債務
    根據《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 最高院:夫妻一方作為債務加入人承擔的個人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
    該條規定的另一法理基礎是,夫妻一方舉債之目的通常系用於夫妻共同生活或家庭生產經營,夫妻另一方因一方的舉債直接或間接獲益,故可推定此類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針對此點,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針對地方法院的請示作出過明確答覆。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2014年對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所作的[2014]民一他字第10號答覆中規定,「如果舉債人的配偶舉證證明所借債務並非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則其不承擔償還責任」。
  • 夫妻一方欠下的巨額債務是否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2016年2月,張平向法院提出其與案外人籤訂了3份借款合同,共計借款2108萬元,女方應承擔一半,小麗對借款合同毫不知情,是否應該承擔? 【裁判觀點】 法院認為,對於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本著照顧婦女兒童的原則,本著無過錯方多分、有過錯方少分的原則分割夫妻財產。依照該原則,法院對二人名下的房屋、汽車、公司及存款等均作出了相應分割。
  • 夫妻共同經營不當導致公司人格否認形成的債務是否為夫妻共同債務
    夫妻共同經營不當導致公司人格否認形成的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二人離婚時約定債務由一方承擔的,不得對抗公司債權人,由此產生的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即使離婚協議約定債務歸一方承擔的,也不能對抗外部債權人。同時,因呂欣、李政委彼時系夫妻關係,故該債務亦應屬於夫妻共同債務。雖呂欣主張二人已經離婚,但該意見不能形成對涉案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的有效抗辯。二人之間離婚時對於債務分配的約定亦不能對抗孫愛民等外部債權人。故李政委、呂欣應當共同對涉案債務與萊河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 最高院:配偶為夫妻共同利益所設擔保之債,可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衷惟國又訴至法院要求法院確認申華平因承擔擔保責任所負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爭議焦點:關於案涉債務是否系夫妻共同債務?法院認為:確認之訴是指一方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確認某種民事法律關係存在或者不存在的訴,給付之訴是指一方當事人請求法院判令對方當事人履行一定民事義務的訴。
  • 分居期間,夫妻一方所負債務,是否構成夫妻共同債務?
    一、分居期間,一方負債是否構成夫妻共債,主要以夫妻雙方是否具有舉債的合意、或債務是否用於家庭共同生活或共同生產經營為認定標準。 事實上,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規定,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對外所負債務是否屬於夫妻共同債務應視夫妻雙方是否有共同舉債的合意,比如共債共籤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或者一方對外所負債務是否用於家庭共同生活或者共同生產經營【這也是《民法典》第1064條規定關於夫妻共債的判斷標準
  • 丈夫因給人擔保產生的債務是丈夫的個人債務
    而對於「夫妻共同債務」的規定在一千零六十四條,其中確立的認定一筆債務是否是夫妻共同債務的原則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的補充規定》確立的原則保持一致。那麼,一方因對外擔保發生的債務,是否屬於夫妻共同債務呢?
  • 夫妻一方借款用於婚前公司經營,個人債務還是夫妻共同債務?
    爭議焦點案涉債務是否屬於夫妻共同債務,陳某是否需要承擔還款責任?陳某認為:其並未在2014年1月27日傅某出具的「欠條」上擔保人處籤名,認為該300萬元系傅某用於公司經營,並未用於家庭共同生活,系傅某的個人債務,並要求對擔保人處的「陳曉霞」三個字申請筆跡鑑定。
  • 夫妻一方欠下的債務,離婚後另一方是否也需要承擔?
    【點擊文末小程序,免費諮詢法律問題】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夫妻本為一體,但是因為某些不得已的原因必須分開,那麼夫妻一方欠下的債務,離婚後另一方是否也需要承擔?  網友諮詢:  夫妻雙方一方男方欠的債務,後來雙方離婚了。問離婚後女方要不要再承擔男方所欠的債務?
  • 北京一中院:夫妻一方擅自對外高額借款,不算夫妻共同債務
    比如,前述《指引》明確,如果夫妻一方擅自對外高額借款,借款後自己揮霍浪費,該借款就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若夫妻一方隱瞞對方從事經營事務,並且所得盈利也沒有作為家庭收入來源的,不宜認定為共同生產經營。近年來,涉夫妻共債的案件數量呈上升趨勢。
  • 普法|什麼情況下,一方借錢,可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一方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債務且未用於夫妻共同生活、生產經營的,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後高某訴張某離婚並要求將該房產作為夫妻共同財產予以分割。張某提供其與父母籤訂的借條一份,以證明借款75萬元屬於夫妻共同債務。高某抗辯稱借條形成於張某父母得知雙方離婚訴訟後,當事人之間並不存在真實的借貸關係。
  • 夫妻一方的侵權之債是否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法院審理後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可見,判斷是否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的實質要件應為「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債務」。根據婚姻法的規定,我國實行婚後夫妻共同財產制,除非法律有特別規定或者夫妻有特別約定,夫妻一方婚後所得的財產推定為夫妻共同財產。與之相適應,夫妻一方婚後所負的債務作為消極財產,也應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本案中,被告周某從事油漆工作,其收入作為夫妻共同財產,根據日常生活經驗可知,夫妻作為一個共同體,被告秦某應分享了周某在工作中的收益,對於此,被告秦某也未提出相反的意見。
  • 夫妻一方承諾共同償還他人債務,該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嗎?
    編者按 夫妻一方在婚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對外籤訂共同還款書,承諾對某筆債務共同還款,那麼該筆債務是否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二審法院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之規定,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屬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 夫妻一方借款後,另一方償還部分債務,是否為共同債務?
    二、裁判觀點 爭議焦點:涉案借款是否屬於杜某與姚某的夫妻共同債務,姚某對涉案借款是否應承擔共同還款責任。 涉案借款系杜某與姚某夫妻關係存續期間,杜某以個人名義向王某所借,用於佳誠公司的經營。
  • 賭債是不是夫妻共同債務,夫妻共同債務代理詞
    如果將婚姻關係存續期間的一方個人負債均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會導致婚姻關係變成一種非常危險的關係,一旦婚姻出現危機,一方可以通過向外負債來損害另一方利益,而另一方卻毫無辦法,因為不可能一天24小時跟在後面去防止另一方借款,這完成不利於婚姻關係的穩定和社會的和諧;而相反,作為出借方,是否需要由夫妻共同來負債卻完全有條件事先作好準備,如果要求借款人夫妻共同承擔債務,在借款時可以要求由夫妻雙方共同來籤字,否則就不借
  • 如何區分夫妻共同債務與個人債務?
    但你想要撇清對外的一筆債務不是夫妻共同債務,恐怕不是口頭上說說那麼簡單容易,follow me ,看看怎麼去區分夫妻共同債務或者個人債務!一、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的兩個基本原則:夫妻有無共同舉債的合意夫妻是否分享了債務所帶來的利益在離婚糾紛中,認定夫妻共同債務應當考慮以下兩點作為基本的判斷依據。
  • 到底怎麼借錢,才算夫妻共同債務?
    第二,證明夫妻感情是否破裂(如是否處於分居、矛盾激化、婚姻危機狀態)對於甄別夫妻間是否存在規避債務、債務是否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具有重要意義。然而,證明夫妻感情優劣對於夫妻一方或債權人均非易事。第三,司法實踐中存在夫妻雙方具有舉債合意但未共同籤名確認的情形。一旦未籤名舉債配偶否認,法院往往很難認定夫妻雙方存在舉債合意。
  • 夫妻共同債務的相關問題
    近年來,圍繞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借債,到底應該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還是由借債一方承擔的爭議持續不休。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於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明確了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標準。
  • 小心了,到底怎麼借錢,才算夫妻共同債務,看這篇就夠了(附夫妻共同債務類案裁判規則)
    後高某訴張某離婚並要求將該房產作為夫妻共同財產予以分割。張某提供其與父母籤訂的借條一份,以證明借款75萬元屬於夫妻共同債務。高某抗辯稱借條形成於張某父母得知雙方離婚訴訟後,當事人之間並不存在真實的借貸關係。案例二:涉及債務是否用於共同生產經營的認定李某與周某原系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