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中院:夫妻一方擅自對外高額借款,不算夫妻共同債務

2020-12-19 澎湃新聞

鑑於夫妻共同債務問題在家事審判中佔比逐年上升,4月14日,北京一中院發布的《涉夫妻共同債務的維權指引》(簡稱《指引》)指出,「被負債」與「真逃債」的審查判斷是當前審判實踐的難點,要準確把握夫妻共債的認定標準,統一裁判思路。

澎湃新聞注意到,這一指引涉及夫妻共債的構成、司法解釋規定「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類型和判別、主張債務舉證責任的分配以及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一方偽造共同債務侵害另一方合法權益如何救濟等多個方面內容,對合理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提供了司法指引。

比如,前述《指引》明確,如果夫妻一方擅自對外高額借款,借款後自己揮霍浪費,該借款就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若夫妻一方隱瞞對方從事經營事務,並且所得盈利也沒有作為家庭收入來源的,不宜認定為共同生產經營。

近年來,涉夫妻共債的案件數量呈上升趨勢。數據顯示,北京一中院家事審判2018年至2019年審理涉及夫妻共同債務問題的案件共計123件,佔比超過20%。

夫妻共同債務的處理是離婚案件審理中財產分割的關鍵。前述指引指出,在離婚糾紛或離婚後財產糾紛中,夫妻一方「被負債」的情形,已成為新的「家事欺凌」手段,嚴重損害了未舉債配偶一方的合法權益。

與此同時,也不乏有部分離婚案件當事人借離婚之名,行逃債之實。「被負債」與「真逃債」的審查判斷是當前審判實踐的難點。

《指引》表示,認定夫妻共同債務應堅持兩個原則,一是夫妻之間形成「共意」,既包括債務形成時的共同意思表示,也包括夫妻一方的事後追認,不僅包括書面形式,還包括實際履行行為;二是夫妻之間實際「共享」,包括基於日常家事代理形成的「共享」以及超出日常家事代理範圍但該債務涉及的財產利益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等形成的「共享」。

《指引》認為,對債務真實性的審查是涉夫妻共債案件審理的難點。一是要準確分配舉證責任。在僅有舉債方與未舉債方參與的訴訟中,將證明債務真實性及用途的責任分配給舉債配偶一方。二是要強化對借款真實意思的審查。當事人慾證明借貸關係的成立,必須提供借據、欠條、簡訊、微信記錄等足以證明雙方之間形成真實借款關係的證據材料,僅有款項流動,不足以證明借貸法律關係的成立。

此外,準確把握夫妻共債的認定標準,統一裁判思路是審判實踐中的另一難點。《指引》指出,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夫妻債務審理的司法解釋第三條規定,「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其中「共同生產經營」認定標準應該如何把握,實踐中的認識並不統一。

「對於構成『共同生產經營』的認定,雖然強調『共同性』,但『共同性』並非是指夫妻雙方實際共同處理經營事務,而是指夫妻雙方把經營活動納入共同意志範圍,同時經營收益也作為家庭收入來源。」 《指引》認為,若夫妻一方隱瞞對方從事經營事務,並且所得盈利也沒有作為家庭收入來源的,就不宜認定為共同生產經營。

值得關注的是,上述司法解第二條規定:「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指引》表示,對於「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判別,一般包括日常生活消費、日常精神消費、日常投資性消費以及為贍養老人、教育撫育子女的合理花費等,應該結合夫妻的家庭生活水準、借貸的目的等因素綜合衡量。如果一方擅自對外高額借款,借款後自己揮霍浪費,嚴重侵害另一方的財產權益,該借款就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指引》指出,法院在認定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範圍時,不宜一刀切地以債務「數額」為標準,應綜合家庭生活水平、借貸目的等因素,妥善平衡夫妻雙方以及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涉夫妻共同債務的10個法律要點
    一、什麼情況下構成夫妻共同債務?第一、具備共債的共同意思。如夫妻共同籤字,或一方籤字後另一方事後追認。第二、具備「日常性」與「合理性」的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擔的債務。第一、夫妻一方與債權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的。第二、夫妻對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第三、夫妻一方與第三人串通,虛構的債務。第四、夫妻一方在從事賭博、吸毒等違法犯罪活動中所負的債務。
  • 夫妻一方借款後通過配偶帳戶轉帳的,視為夫妻共同債務!
    2、夫妻一方是以其個人名義向債權人借款,但該筆借款經由夫妻另一方銀行帳戶的,可認定該夫妻另一方對借款為明知並實際參與,應為夫妻共同債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民 事 裁 定 書(2017)最高法民申3507號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黃美霞。
  • 最高院: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借款,但該筆借款經由夫妻另一方銀行帳戶的,應視為夫妻共同債務
    2、夫妻一方是以其個人名義向債權人借款,但該筆借款經由夫妻另一方銀行帳戶的,可認定該夫妻另一方對借款為明知並實際參與,應為夫妻共同債務。下列債務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應由一方個人財產清償:①夫妻雙方約定由個人負擔的債務,但以逃避債務為目的的除外;②一方未經對方同意,擅自資助與其沒有撫養義務的親朋所負的債務;③一方未經對方同意,獨自籌資從事經營活動,其收人確未用於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④其他應由個人承擔的債務」。
  • 最高法:夫妻一方借款後通過配偶帳戶轉帳的,視為夫妻共同債務!
    2、夫妻一方是以其個人名義向債權人借款,但該筆借款經由夫妻另一方銀行帳戶的,可認定該夫妻另一方對借款為明知並實際參與,應為夫妻共同債務。下列債務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應由一方個人財產清償:①夫妻雙方約定由個人負擔的債務,但以逃避債務為目的的除外;②一方未經對方同意,擅自資助與其沒有撫養義務的親朋所負的債務;③一方未經對方同意,獨自籌資從事經營活動,其收人確未用於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④其他應由個人承擔的債務」。
  • 涉及夫妻共同債務的10個法律要點
    摘要:看好你的另一半,當心夫妻共債。一、什麼情況下構成夫妻共同債務?第一、具備共債的共同意思。如夫妻共同籤字,或一方籤字後另一方事後追認。第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但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二、什麼情況下產生的債務一般屬於個人債務?第一、夫妻一方與債權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的。第二、夫妻對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第三、夫妻一方與第三人串通,虛構的債務。
  • 對涉夫妻共同債務的維權作以下指引
    一、什麼情況下構成夫妻共同債務?第一、具備共債的共同意思。如夫妻共同籤字,或一方籤字後另一方事後追認。第二、具備「日常性」與「合理性」的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擔的債務。第一、夫妻一方與債權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的。第二、夫妻對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第三、夫妻一方與第三人串通,虛構的債務。第四、夫妻一方在從事賭博、吸毒等違法犯罪活動中所負的債務。
  • 夫妻一方欠下的巨額債務是否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但對借款2108萬元,《借款合同》上僅有張平一人籤字,應屬張平以個人名義所負的債務;同時《借款合同》記載的借款用途為投資,結合借款金額所借款項明顯已超出家庭日常生活,張平亦未提交證據證明該債務是基於夫妻共同意思表示,因此張平主張該2108萬元債務系夫妻共同債務,法院不予支持。
  • 最高院:夫妻一方作為債務加入人承擔的個人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
    該條規定的另一法理基礎是,夫妻一方舉債之目的通常系用於夫妻共同生活或家庭生產經營,夫妻另一方因一方的舉債直接或間接獲益,故可推定此類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針對此點,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針對地方法院的請示作出過明確答覆。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2014年對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所作的[2014]民一他字第10號答覆中規定,「如果舉債人的配偶舉證證明所借債務並非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則其不承擔償還責任」。
  • 夫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以個人名義對外借款,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甲乙是一對夫妻,婚後妻子乙想開一家花店,便以個人名義向好友丙借款25萬元,約定一年半後還清。借款9個月後,甲乙因感情不和經法院審理判決離婚,所有債務歸妻子乙承擔。因花店經營不善,乙無法按期還款,於是,丙便將甲乙一同起訴到法院,要求夫妻二人償還借款。法院認為,該筆借款雖然甲沒有籤字,但該筆借款是甲乙的共同意思表示,後來也的確用來共同開店經營,屬於夫妻共同債務,因此判決甲乙共同承擔20萬元債務。
  • 夫妻一方借款用於婚前公司經營,個人債務還是夫妻共同債務?
    陳某認為:其並未在2014年1月27日傅某出具的「欠條」上擔保人處籤名,認為該300萬元系傅某用於公司經營,並未用於家庭共同生活,系傅某的個人債務,並要求對擔保人處的「陳曉霞」三個字申請筆跡鑑定。易某認為:陳某對借款知情並認可,並且該借款用於陳某夫妻共同經營的公司,也應該屬於夫妻共同債務,陳某也要承擔還款責任。
  • 夫妻一方借款後,另一方償還部分債務,是否為共同債務?
    二、裁判觀點 爭議焦點:涉案借款是否屬於杜某與姚某的夫妻共同債務,姚某對涉案借款是否應承擔共同還款責任。 涉案借款系杜某與姚某夫妻關係存續期間,杜某以個人名義向王某所借,用於佳誠公司的經營。
  • 夫妻共同債務 對債務承擔是否連帶償還責任?
    一,基本案情隗某因欠徐某100萬元被法院扣押了兩套房屋,其妻董某以享有房屋份額為由提出異議。徐某單獨起訴董某,請求法院確認涉案債權屬於隗、董二人夫妻共同債務,董某對債務承擔連帶償還責任。近日,北京一中院審結了這起民間借貸糾紛上訴案件。
  • 如何區分夫妻共同債務與個人債務?
    但你想要撇清對外的一筆債務不是夫妻共同債務,恐怕不是口頭上說說那麼簡單容易,follow me ,看看怎麼去區分夫妻共同債務或者個人債務!一、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的兩個基本原則:夫妻有無共同舉債的合意夫妻是否分享了債務所帶來的利益在離婚糾紛中,認定夫妻共同債務應當考慮以下兩點作為基本的判斷依據。
  • 一方對外擔保形成的債務,是否是夫妻共同債務?
    而對於「夫妻共同債務」的規定在一千零六十四條,其中確立的認定一筆債務是否是夫妻共同債務的原則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的補充規定》確立的原則保持一致。那麼,一方因對外擔保發生的債務,是否屬於夫妻共同債務呢?
  • 夫妻一方提供擔保,是個人債務還是夫妻共同債務?(附9大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在《關於夫妻一方對外擔保之債能否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的復函》【[2015] 民一他字第9號】(以下簡稱《9號復函》)認為,夫妻一方對外擔保之債不應當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 婚前一方借款用於婚後購買夫妻共同房產,該借款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案例索引:王友剛與王偉、李玉枝民間借貸糾紛案【案號:(2020)遼02民終1281號】♢ 裁判要旨:被上訴人王偉婚前向其父親王友剛借款30萬元,全部用於支付其與上訴人李玉枝共同購房使用,購置的房屋現已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該筆借款應認定為用於婚後家庭共同生活,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由二人共同償還。
  • 賭債是不是夫妻共同債務,夫妻共同債務代理詞
    如果將婚姻關係存續期間的一方個人負債均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會導致婚姻關係變成一種非常危險的關係,一旦婚姻出現危機,一方可以通過向外負債來損害另一方利益,而另一方卻毫無辦法,因為不可能一天24小時跟在後面去防止另一方借款,這完成不利於婚姻關係的穩定和社會的和諧;而相反,作為出借方,是否需要由夫妻共同來負債卻完全有條件事先作好準備,如果要求借款人夫妻共同承擔債務,在借款時可以要求由夫妻雙方共同來籤字,否則就不借
  • 最高法:夫妻單方借款超出家庭日常開支,也能認定共同債務
    最高法:夫妻單方借款超出家庭日常開支,也能認定共同債務》)崔某花、楊某義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案號:最高人民法院(2018)最高法民申634號▌裁判要旨夫妻一方主要從事民間借貸賺取利息差的生意,雖以個人名義借貸了超出日常開支所需債務,但該行為屬於賺取利差的投資經營行為
  • 夫妻一方作為債務加入人而承擔的個人債務是否為夫妻共同債務
    根據《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 夫妻借款一方以證明人身份籤字,起訴後該借款不被認定為共同債務
    2018年江蘇省某基層法院判決一起夫妻一方對外舉債,債權人在債務到期,債務人未償還向法院起訴夫妻還款。這個案件中,借貸人為男方向朋友借債4萬,女方作為證明人在借條上簽字。後經法院審理該債務為男方的個人債務,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