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患有疾病的人,對於治療的看法都不太一樣。一些需要長期用藥的患者,想到自己接受治療,要吃那麼多的藥物,還只能控制住病情。偶然發現自己某次不吃藥好像沒什麼影響,所以隔三差五偷懶不吃藥,後來就乾脆不吃算了。秉著反正也治不好,說的風險也還沒出現,別白受罪的心理。但是一時的偷懶也給了疾病發展的機會,等到病發之後再後悔也晚了。
這點還挺適用於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因為患有此類疾病的人群,早期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患者對此並不上心。但是動脈硬化這種血管衰落性的問題,隨著年齡的增加,每個人都會出現的問題,沒有採取積極的幹預措施,放任不管,最終對身體健康造成重大的影響。
患有動脈粥樣硬化不治療,會有哪些危害?
1、疾病危害:因為全身的動脈都有發生粥樣硬化的可能,病變部位不同,出現的危害也就不相同。而最常見的危害最大的動脈粥樣硬化,主要是身體血流量較大,流經部位較重要的腦動脈、主動脈、冠狀動脈、腎動脈等。
如果這些地方出現嚴重的動脈粥樣硬化,那麼冠心病,腦缺血、腦卒中等心血管疾病都可能隨病情進展而發生。如果是腎動脈、外周血管出現粥樣硬化,那麼腎功能會因此受到影響,下肢也會因為缺血出現麻木,壞死嚴重危害。
2、器官壞死:因為身體的動脈主要是向各個臟器運輸新鮮的血液,來保持器官的正常運動。當動脈狹窄必然影響血液輸送,而器官長期處於缺血、缺氧的狀態,功能自然受到影響。
當血管狹窄程度越來越嚴重,那麼缺血也會越來越嚴重,器官也會因此慢慢壞死。如果供血中斷,那麼像心肌梗死這樣的突發意外,也會發生,給我們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
3、猝死風險:動脈粥樣硬化,除了慢慢把堵塞我們的血管,使得血管狹窄,血液不流暢影響器官功能。如果沒有加以防治,最危險的是,動脈粥樣斑塊逐漸增厚。
一些不穩定的斑塊,在這個病程中會突然出現破裂,形成血栓,而在短時間內把我們的血管給堵死。那麼患者會出現急性猝死的情況,這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有著極大的威脅!
所以在沒有出現動脈粥樣硬化之前,一定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延緩血管的老化,儘量保持健康。而如果出現動脈粥樣硬化,要認真對待,採取有效的幹預措施,減少危害後果出現。不過患者是否用藥還是通過改善生活方式來防治,應該詢問醫生,在醫生的指導建議下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