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粥樣硬化不治療,會怎樣?3個危害或會第一時間報到

2021-01-09 醫聯媒體

對於患有疾病的人,對於治療的看法都不太一樣。一些需要長期用藥的患者,想到自己接受治療,要吃那麼多的藥物,還只能控制住病情。偶然發現自己某次不吃藥好像沒什麼影響,所以隔三差五偷懶不吃藥,後來就乾脆不吃算了。秉著反正也治不好,說的風險也還沒出現,別白受罪的心理。但是一時的偷懶也給了疾病發展的機會,等到病發之後再後悔也晚了。

這點還挺適用於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因為患有此類疾病的人群,早期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患者對此並不上心。但是動脈硬化這種血管衰落性的問題,隨著年齡的增加,每個人都會出現的問題,沒有採取積極的幹預措施,放任不管,最終對身體健康造成重大的影響。

患有動脈粥樣硬化不治療,會有哪些危害?

1、疾病危害:因為全身的動脈都有發生粥樣硬化的可能,病變部位不同,出現的危害也就不相同。而最常見的危害最大的動脈粥樣硬化,主要是身體血流量較大,流經部位較重要的腦動脈、主動脈、冠狀動脈、腎動脈等。

如果這些地方出現嚴重的動脈粥樣硬化,那麼冠心病,腦缺血、腦卒中等心血管疾病都可能隨病情進展而發生。如果是腎動脈、外周血管出現粥樣硬化,那麼腎功能會因此受到影響,下肢也會因為缺血出現麻木,壞死嚴重危害。

2、器官壞死:因為身體的動脈主要是向各個臟器運輸新鮮的血液,來保持器官的正常運動。當動脈狹窄必然影響血液輸送,而器官長期處於缺血、缺氧的狀態,功能自然受到影響。

當血管狹窄程度越來越嚴重,那麼缺血也會越來越嚴重,器官也會因此慢慢壞死。如果供血中斷,那麼像心肌梗死這樣的突發意外,也會發生,給我們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

3、猝死風險:動脈粥樣硬化,除了慢慢把堵塞我們的血管,使得血管狹窄,血液不流暢影響器官功能。如果沒有加以防治,最危險的是,動脈粥樣斑塊逐漸增厚。

一些不穩定的斑塊,在這個病程中會突然出現破裂,形成血栓,而在短時間內把我們的血管給堵死。那麼患者會出現急性猝死的情況,這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有著極大的威脅!

所以在沒有出現動脈粥樣硬化之前,一定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延緩血管的老化,儘量保持健康。而如果出現動脈粥樣硬化,要認真對待,採取有效的幹預措施,減少危害後果出現。不過患者是否用藥還是通過改善生活方式來防治,應該詢問醫生,在醫生的指導建議下治療。

相關焦點

  • 動脈粥樣硬化是什麼及它的危害,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的幾個有用藥物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動脈粥樣硬化到底是什麼它屬於哪一科的疾病呢以及它給我們身體帶來的危害有哪些另外會推薦一些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的藥物。早期沒有明顯狀況,後期會出現頭暈,胸悶等不同的症狀。它的疼痛感隨病變部位、程度、受累器官的不同而不同。這就是我們所講的動脈粥樣硬化。
  • 動脈粥樣硬化的危害,最後一個太可怕了
    動脈粥樣硬化是冠心病、腦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患病原因,由於在動脈內膜積聚的脂質外觀呈黃色粥樣,因此稱為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高血脂、吸菸、糖尿病、肥胖、遺傳因素、性別、年齡等均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相關。我們知道,動脈遍布人體各處,所以人體不同部位的動脈都會有發病的可能。
  •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能逆轉嗎?怎麼治療呢?
    這個地方就形成了如同黃色小米粥樣的斑塊,我們稱之為動脈粥樣硬化。粥樣硬化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皮薄餡大,如同灌湯包一樣的易損斑塊,也叫做不穩定斑塊。另一種是皮厚餡小,如同豆沙包一樣的穩定性斑塊,其中易損斑塊是堵塞血管的罪魁禍首。
  • Cell Metabol:科學家有望通過調節生物鐘來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疾病
    2018年6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生物鐘能夠控制機體中所有的重要功能,一天中體溫、血壓和某些酶類的釋放都會出現一些波動,這就是所謂的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近日,來自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學的科學家們就通過研究首次闡明了晝夜節律對機體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血管疾病,最終會導致個體心臟病和中風的發生,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
  • ALDH4A1是動脈粥樣硬化靶向抗原
    ALDH4A1是動脈粥樣硬化靶向抗原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4 13:33:05 西班牙國家心血管研究中心(CNIC)Almudena R. Ramiro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
  • 腿部這種「抽筋」 別大意,可能是動脈粥樣硬化信號
    你如果不理解,一起來了解:動脈粥樣硬化引發缺血性疼痛,出現攣縮表現,症狀很像抽筋動脈粥樣硬化可能會導致血管內出現斑塊,如果斑塊附著於動脈管壁,隨著斑塊不斷擴大和繼發血栓的形成,動脈逐漸狹窄,血液流速減慢。動脈狹窄到一定程度,下肢就會出現供血不足,引發缺血性疼痛。這種疼痛發生時,患者會不由自主地出現攣縮,症狀很像抽筋,實際上不是抽筋。
  • 動脈粥樣硬化危害大?身體的這些問題,可能都跟它有關係
    尤其是在血流較大的動脈,更堵得多,血液流通因此變得慢就會出現各種心腦血管疾病,而這種血管的「狹窄擁堵」稱為動脈粥樣硬化。哪些疾病的發生跟動脈粥樣硬化有關係?1、冠狀動脈疾病:因為動脈粥樣硬化容易發生在血流較大的地方,冠狀動脈就是其中之一,而嚴重的動脈粥樣硬化則會引起冠心病。當冠狀動脈狹窄就會導致心肌缺血,患者可能會因此出現心絞痛。
  • 皮下注射也能降血脂 抗動脈粥樣硬化治療有了新選擇
    心肌梗死、心絞痛、腦梗塞……,這些疾病有一個統一的名稱,就是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高脂血症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一個危險因素。在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治療中,醫生都會開具降脂藥物,因為降脂治療是這些疾病治療的核心和基礎。 近日,賽諾菲阿利西尤單抗注射液在中國上市。作為PCSK9抑制劑類降脂藥物,其上市為中國抗動脈粥樣硬化治療不理想的患者提供了新選擇。 控制血脂水平是防範心肌梗死、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重要且有效措施之一。
  • 他汀穩定斑塊是個大騙局?還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
    網上瘋傳一篇文章,說他汀是一個騙局,不僅僅不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還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而且有板有眼,甚至連我這個做醫生的都有點懷疑是不是真實的。但看著全世界的指南都在把他汀的推薦級別一再上調,你就知道那依然只是一個謠言罷了! 關於他汀,咱們還是一起走近她,看看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東東吧!
  • 2020 天壇會丨趙性泉教授: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患者如何管理
    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是引起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之一,有效管理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對減少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病率、致殘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義。在今年的第六屆中國卒中學會學術年會暨天壇國際腦血管病會議(CSA & TISC 2020)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的趙性泉教授就《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患者的管理》做了專題報告,醫脈通有幸在會後對趙教授進行了專訪,就管理這部分患者的注意事項作了進一步的說明。
  • 吃米麵糖,導致胰島素抵抗,和動脈粥樣硬化的關係
    這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一說到心臟病、血管阻塞、動脈粥樣硬化老人就害怕,很多騙子會告訴你,吃什麼東西,可以清理血管垃圾。 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有很多,我們之前說過,補鈣的危害。相關閱讀美國心臟專家:補鈣劑是隱形殺手,提高心臟病、腎病等疾病風險.... 當然,還有炎症,還有高血糖等等。
  • Invatec公司上市治療膝部以下動脈粥樣硬化的首個藥物洗脫球囊
    Invatec公司上市治療膝部以下動脈粥樣硬化的首個藥物洗脫球囊 字號:小大 2009-01-21 10:10 該產品是首個專用於治療膝部以下(BtK)動脈粥樣硬化的藥物洗脫導管。IN.PACT配置了專利塗層 FreePac?,能釋放游離紫杉醇分子,促進其透過動脈壁吸收。FreePac塗層的開發得到了藥物洗脫球囊療法領域兩位頂尖研究人員的密切協作:柏林Charite 大學放射科的Ulrich Speck, Ph.D.和洪堡/薩爾大學醫院內科的Bruno Scheller, M.D.。
  • 他汀類藥物能逆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嗎?
    這個地方就形成了如同黃色小米粥樣的斑塊,我們稱之為動脈粥樣硬化。二、他汀類藥物與降低LDL-C治療目前我們認為,脂代謝紊亂包括總膽固醇或LDL-C升高都是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LDL-C在動脈粥樣硬化發展的不同階段中都有顯著作用:脂質沉積階段,LDL-C進入血管壁,被氧化後由巨噬細胞吞噬形成泡沫細胞,並形成脂質核心。LDL-C參與血管內諸多炎症反應過程,並造成血管內皮功能下降。事實上,僅LDL-C升高便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因此降低LDL-C成為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發展的重要手段。
  • 動脈粥樣硬化可能從童年就開始了!現在還有救嗎?
    心血管疾病是人類的「頭號殺手」,世界衛生組織(WHO)預測,2020年心血管疾病將成為全世界第一死因。根據中國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的報告顯示,中國心血管病現患病人數已達3.3億,心血管病死亡佔城鄉居民總死亡原因的首位,農村為45.91%,城市為43.56%。
  • 高血壓和糖尿病導致的動脈粥樣硬化有啥不一樣?哪個危害性大?
    而這些病變發生的病理基礎都是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形成,但是高血壓和糖尿病所造成的動脈粥樣硬化的過程還是有所不同的,這與兩種疾病對血管的損傷機制有關。先來了解一下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過程,分為幾個環節:首先,血管內皮受到損傷產生「小傷口」,就像皮膚破損後為細菌侵入提供了機會一樣,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質如脂肪等流經血管時,會受到較大的阻力和摩擦而易於發生沉積。
  • 循環系統(十二)動脈粥樣硬化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V
    大綱要求:1.動脈粥樣硬化發病的流行病學、危險因素、發病機制和防治措施。  2.心絞痛的分型、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診斷、鑑別診斷和防治(包括介入性治療及外科治療原則)。重點為穩定型心絞痛、不穩定型心絞痛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 Nat Med:在動脈粥樣硬化中,平滑肌細胞變身可阻止動脈斑塊破裂
    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影響心血管系統的疾病。如果動脈粥樣硬化發生在冠狀動脈,其結果可能是心絞痛,或在更糟的情況下是心臟病發作。圖片來自Wikipedia/CC BY 3.0。論文通訊作者、史丹福大學心血管醫學教授Thomas Quertermous說道,「我們知道飲食不良和缺乏運動等因素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黃聿教授發表Nature文章:揭示動脈粥樣硬化形成...
    「動脈粥樣硬化」是指動脈內壁血脂(主要為膽固醇)、鈣沉積物及免疫細胞等積聚而形成斑塊,隨時間增長導致血管壁增厚或硬化,是中風和心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這一研究團隊經過實驗小鼠的實驗發現YAP/TAZ為潛在治療靶點。YAP/TAZ又被視為癌基因,會促進癌症發生。
  • 新的研究發現,免疫細胞中的一種蛋白質可能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
    炎症狀態動脈粥樣硬化,脂肪,蠟沉積在動脈,增加中風,心臟病發作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現在,科學家們利用老鼠和人類樣本,首次證明了一種叫做巨噬細胞的蛋白質促進了這種疾病的發生。
  • 波立達中國首張處方已開出 抗動脈粥樣硬化治療有了新選擇
    作為PCSK9抑制劑類降脂藥物,波立達的上市為中國抗動脈粥樣硬化治療不理想的廣大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新治療選擇,尤其能夠降低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風險和降低全因死亡風險相關。與此同時,「關愛立達——波立達患者援助項目」正式啟動,助力急性冠脈症候群(ACS)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及其相關風險。據介紹,中國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數已達2.9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