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歷史上的封建王朝,大家可能都很熟悉,但是這是些王朝的皇宮叫什麼名字?卻很少人會去關注,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歷史上五大赫赫有名的皇城宮殿。
阿房宮
說起秦皇的暴政,就離不開阿房宮。阿房宮被譽為天下第一宮,因為它是中國第一個大一統國家秦朝,修的宮殿。阿房宮與萬裡長城、秦始皇陵、秦直道並稱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們是中國首次統一的標誌性建築,也是華夏民族開始形成的實物標識。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以鹹陽人多,先王宮殿過小為由,在關中龍首原西側開始建造的,意在建成後,成為秦朝的政治中心。可惜,到死秦始皇都沒有修完阿房宮,秦二世繼位後繼續修建阿房宮,直到秦朝滅亡,都沒建成。據傳說項羽攻入鹹陽後,曾派人火燒阿房宮。但現代考古發現,阿房宮殿的遺址上並沒有太多火燒的痕跡,所以有人猜測項羽並沒有火燒阿房宮。
未央宮
說起西漢歷史中的大事件,就避不開未央宮。未央宮是西漢的大朝正殿,由漢初名臣蕭何在秦朝章臺的基礎上修建而成,位於漢長安城地勢最高的西南角龍首原上,因在長安城安門大街之西,又稱西宮。自未央宮建成之後,西漢皇帝都居住在這裡,成為漢帝國兩百餘年間的政令中心,所以在後世人的詩詞中,未央宮已經成為漢宮的代名詞。
西漢之後,未央宮仍然是多個朝代的理政之地,隋唐時期未央宮也被劃為禁苑的一部分,存世千年,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時間最長的皇宮。其名取自詩經中的夜如何其,夜未央,意為沒有窮盡,以未央命名,有著希望漢帝國永續,傳之千秋萬歲的意思。未央宮的面積是北京故宮的六倍,其奠定華夏兩千年的宮城建築格局。
太極宮
說起太極宮,大家可能不是太熟悉,但太極宮的北門確是人盡皆知,它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玄武門,天可汗李世民的福地。太極宮原名大興宮,是隋文帝修建的,是隋唐兩代帝國的正宮,故又稱京大內,唐高宗時期修大明宮後改稱太極宮為西內。
太極宮中著許多著名的宮殿建築,太極殿、武德殿、甘露殿、凌煙閣等等。其中唐高祖李淵的年號武德就來自於武德殿的殿名,凌煙閣因功臣圖形於其中而有名,它是功臣的畫像閣,後來更是成為建功立業的代名詞。太極宮毀於唐末的戰亂,存世約三百餘年,巍峨雄壯的太極宮象徵著隋唐的強大與興盛。
大明宮
長安的大明宮是唐帝國的大朝正殿,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徵,從唐高宗開始,大明宮就取代太極宮成為唐帝國的行政中心。大明宮是當時全世界最輝煌壯麗的宮殿群,其建築形制影響了當時東亞的多個國家宮殿的建設。日本平城京、平安京宮城無論是宮殿布局還是與郭城的位置關係,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模仿了唐大明宮。
大明宮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五倍,被譽為千宮之宮、絲綢之路的東方聖殿。大明宮中的梨園,因唐玄宗在此地教演藝人,後來就與戲曲藝術聯繫在一起,成為藝術組織和藝人的代名詞。大明宮取自詩經中的大明一篇:文、武王相承,其明德日以廣大,故曰大明。大明宮如同未央宮之名一樣,都是以周天子的勤政賢明作為榜樣,是帝王的一種自我鞭策。
紫禁城
紫禁城又名故宮共有兩處,分別是洪武皇帝修建的南京紫禁城和永樂皇帝修建的北京紫禁城。南京紫禁城,是首都南京的皇宮。建造前後歷時二十餘年,佔地面積超過百萬平方米,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建築群,被稱為世界第一宮殿。南京故宮作為中國古代都城宮殿建築的集大成者,其建築形制為北京故宮所繼承,為明官式建築的母本,是北京故宮的藍本。
永樂時期遷都北京,遂以南京紫禁城為藍本營建北京紫禁城。紫禁城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明清兩朝五百餘年的政治中心。
令後人惋惜不止的是我們的古建築大多是木製建築,這些代表我們民族驕傲的宮殿,除了北京故宮外,大多都毀於戰火,讓後人只能在史書和遺蹟中去尋找這些令人魂牽夢繞的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