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英語的角度重新認識漢語拼音

2021-02-19 英法德意西語都是玩具

從英語的角度重新認識漢語拼音

 

在Wikipedia上,我們可以查到關於漢語拼音的資料:

HanyuPinyin (simplified Chinese: 漢語拼音; traditional Chinese: 漢語拼音), often abbreviated to pinyin, is the official romanization system for Standard Chinese in mainland China and to some extent in Taiwan. It is often used to teach Standard Mandarin Chinese, which is normally written using Chinese characters. The system includes four diacritics denoting tones. Pinyin without tone marks is used tospell Chinese names and words in languages written with the Latin alphabet, and also in certain computer input methods to enter Chinese characters.

 

我們更關心的是,母語為英語的人如何學習漢語拼音。

 

眾所周知,英法德意西語等眾多語言和我們的漢語拼音一樣,使用的都是拉丁字母。漢語拼音的本質就是利用拉丁字母標註漢字的讀音。但是,由於漢語的特點,漢語拼音和國際音標有少量不統一的地方。

 

通過了解老外如何學習漢語拼音,可以反過來再幫助我們利用對漢語拼音的深入了解輔助學習西方語言。

 

西方人把人類語言的發音分為2大部分:元音和輔音。我們這裡重點討論輔音。

 

 國際音標、漢語拼音、威氏拼音、注音拼音、漢語舉例、英語近似
對照表 

元音(Vowel)是指由通過咽喉和口腔中相對自由的氣息發出的聲音,常形成音節最突出和中心的音。人們通過舌頭的尖、中、後、根等部位和嘴唇的形狀控制氣流產生不同的元音。

 

輔音(Consonant)是指人類說話時氣流部分或完全受到阻礙時發出的聲音。

 

人們把氣流受到阻礙的地方稱為發音器官。氣流在牙齒受到阻礙就稱為齒音,在嘴唇受到阻礙就稱為唇音。

 

漢語中的聲母和輔音並不是完全對應,有些輔音如ng只出現在字尾,不可以作聲母。n也可以用在字尾,如en, on,an。

 

英語中把聲母稱為initial。

【英語】initial  [ɪ'nɪʃl]n.  起首字母; 首字母v.  籤姓名的首字母adj.  開始的, 字首的, 最初的

要特別注意:英語中用到-al的單詞幾乎都源自拉丁語。

 

in-是拉丁語前綴,也是一個介詞。-it表「去」,相當於英語中的go。-ial, -al是拉丁語形容詞後綴。

 

【拉丁語】initialisinitialis, initialis, initiale adj. initial,original, relating to beginning; primary;

 

漢語拼音聲母和國際音標對照表

 

英語中,把漢語拼音中的b,p,m,f稱為labial(唇音)。

【英語】labial  ['leɪbɪəl]n.  唇音; 風琴管adj.  唇的; 唇音的; 嘴唇的

 

前面介紹了,-ial, -al是拉丁語中的形容詞後綴。

只要重點記憶lab-就可以了,它和英語中的lip都源自PIE(原始印歐語)的*leb-,由「舔」的動詞引申出「嘴唇」的意思(from PIE *leb- "tolick; lip" )。元音字母e在拉丁語中變化為a,在英語中變化為i,根據格裡姆(也稱格林)定律,PIE中的*b在英語中變化為p。

 

格裡姆定律包括三個重要方面:

·      梵語的濁送氣塞音(bh-,dh-,gh-),對應希臘語的清送氣塞音(ph-,th-,kh-),對應拉丁語的擦音(f-,f-,h-),對應日耳曼語的濁塞音(英文的b-,d-,g-)。

·      梵語,希臘語和拉丁語的濁塞音(b-,d-,g-),對應日耳曼語的清塞音(英語的p-,t-,k-)。

·      梵語,希臘語和拉丁語的清塞音(p-,t-,k-),對應日耳曼語的擦音(英語的f-,th-,h-)。

 

英語中,把漢語拼音中的d,t,n,l,z,c,s稱為齒槽音或齒齦音。

【英語】alveolar  [æl'vɪələ]n.  齒槽音, 齒齦音

再根據氣流受阻的程度分為爆破音b,p,鼻音(看成一種特殊的塞音)m等。

 

英語中把漢語拼音中的zh,ch, sh, r稱為retroflex(捲舌音)。

【英語】retroflex  ['retrəfleks]adj. 反折的; 捲舌的; 後翻的

retro是拉丁語中的副詞,表「向後,在……後」。

flex源自拉丁語中的flexus,表「彎曲」。

絕對不可以把retroflex分解成r、e、t、r、o、f、l、e、x去「背」。

 

英語中把漢語拼音中的j,q,x稱為alveolo-palatal(齦顎音——齒槽音和上顎音的組合)。

【英語】palatal  ['pælətl]adj. 上顎的, 顎的

 

英語中把漢語拼音中的g,k,h稱為velar(軟顎音)。

【英語】velar  ['vɪːlə(r)]adj.  膜的, 軟顎的, 蓋膜的

 

下面,我們再根據氣流受阻的程度重新認識漢語拼音中的輔音。

 

英語中,把漢語拼音中的p,t,k,b,d,g稱為plosive(喉塞音或爆破音)。

【英語】plosive  [ˈpləusiv]n.,adj.破裂音(的)glottal[glottalic, ejective] plosive喉塞音

 

英語中,通常把塞音翻譯成stop或mute。

 

再細分:p,t,k是送氣清塞音,對應英語、德語、韓語、梵語中的p,t,k;b,d,g是不送氣清塞音,對應拉丁語、希臘語、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俄語、印尼語、馬來語等絕大多數語言中的p,t,k。

 

【英語】aspirate['æspərət]n.  送氣音; 氣音字; h音v.  送氣發音, 吐氣; 吸引, 吸出

 

spir-是拉丁語詞根,表「呼吸」。請順便熟悉英語單詞spirit(精神),inspire(靈感),perspire(出汗),conspire(圖謀)。很明顯,它們都源自拉丁語。

 

英語中,把漢語拼音中的m,n稱為nasal(鼻音)——一種特殊形式的塞音。

 

【英語】nasal  [ˈneizəl]adj.鼻的; 鼻音的, 自鼻而出的

nas-是拉丁語詞根,表「鼻子」,和英語單詞nose中的nos-都源自PIE(原始印歐語)中的*nas-,鼻子(from PIE root *nas- "nose." )。

 

英語中,把漢語拼音中的zh,ch,sh,z,c,s稱為affricate塞擦音——塞音和摩擦音的組合

【英語】affricate  ['æfrɪkət]n.  塞擦音

再細分為送氣塞擦音c,ch, q,不送氣塞擦音z,zh, j。

 

英語中把漢語拼音中的f,s,sh,x,h稱為fricative(摩擦音)。

【英語】fricative  ['frɪkətɪv]n.  摩擦音adj.  摩擦的

fric-是拉丁語詞根,表「摩擦」,相當於英語中的rub。

 

英語中,把漢語拼音中的l和r稱為流音。

【英語】liquid  ['lɪkwɪd]n.  液體; 流音; 流體adj.  液體的; 透明的; 清澈的

liqu-是拉丁語詞根,表「成為液體」。

 

英語中,把漢語拼音中的y和w稱為semivowel(半元音)。

【英語】semivowel  n.  半元音, 半元音字

semi-是拉丁語詞根,表「半」。

 

【英語】vowel  ['vaʊəl]n.  元音

源自拉丁語中的vocalis(fromAnglo-French vowele, from Latin vocalis)。經過古法語的改造,很難再看出來來源了。

 

【拉丁語】vox:vox,vocis n. f. voice, tone, expression;

拉丁語中的voc-和英語單詞voice中的voic-都源自PIE(原始印歐語)中的*wekw-,說(from PIE root *wekw- "to speak.")。

相關焦點

  • 漢語拼音的前世今生
    漢語拼音的創造對漢語的學習意義非凡,而隨著英語教育的普及和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我們對漢語拼音又有了新的認識和思考。 漢語拼音輔助學中文 1958年1月,周恩來總理在《當前文字改革的任務》的報告中說:「現在公布的漢語拼音方案,比起歷史上存在過的以及目前還在沿用的各種拉丁字母的拼音方案來,確實更加完善。」
  • 漢語拼音是怎樣誕生的?
    1958年全國人大通過了一個採用國際性拉丁字母的《漢語拼音方案》,就是他主要負責制訂的。 當今天用漢語拼音拼寫人名和地名,已經在全世界推廣使用時,當讀書、識字、上電腦、打手機都離不開漢語拼音時,我們也愈發懷念周老為《漢語拼音方案》的制定所作出的卓越貢獻。
  • 現代漢語拼音需要一些改進
    【一家之言】  拼音幫助外國人理解漢語的這項功能是有缺陷的:雖然同樣用的是26個英語字母,但是有幾個拼音的英文發音完全不同,或者根本發不出來。如果在現有基礎上稍微加以改進,不僅外國人讀漢字容易了,小孩同時學拼音和英文也更方便,中國和世界的交流也就少一些障礙了。
  • 英語和拼音,都是abc,拼音和英語能不能同時學?
    針對學習英語和學習漢語拼音是否會混淆的問題,首先需要老師跟家長在孩子學習英語的初期注意觀察,注意傾聽,有耐心地幫孩子解決難題;其次需要家長多鼓勵孩子,不要把自己對此事的擔憂強加給孩子。
  • 漢語拼音,一甲子與時偕行
    在小學第一課上朗讀「a,o,e」,造句本裡歪斜的漢字中夾雜著幾個拼音,或許是很多人難忘的童年記憶;發送微信,內容檢索,深夜「碼字」,每日工作生活中漢語拼音也發揮著巨大作用。今年是《漢語拼音方案》頒布60周年,走過一甲子,漢語拼音已經成為我們不可或缺的語言工具。
  • 教育部介紹《漢語拼音方案》50周年紀念活動等
    就是《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我們國家的標準,也作為國際標準,它是拼寫中文的人名、地名的唯一、排他的標準。就像剛才片子裡講的,就北京的拼法,法語裡用法語字母來拼,英語裡面用英語字母來拼,德語裡用德語來拼。有了拼音方案以後,全世界要拼北京,就必須用漢語拼音。作為國家來講,我們人名、地名的拼寫必須使用漢語拼音。目前在這方面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
  • 幼兒學英語字母,真的會和漢語拼音混淆嗎?
    很多家長對於英語啟蒙的理解存在誤區,覺得如果孩子過早學習英語的話,會對他們本身學習漢語拼音造成影響,會對這兩者產生混淆。事實證明,並不會!當孩子面對這兩者很疑惑時,可以告訴孩子:這個是英文,在英語裡面要讀成「ABC」,但是在拼音裡面要讀成「啊喔額」,這兩個是不一樣的。倘若按照這樣一個正規的教學下來,絕大多數孩子都是不會有太大問題的。
  • 漢語拼音的26個字母,和英語很像,真是抄襲嗎?作為中國人要知道
    a o e i u ü b p m f……認識漢字之前,首先要認識的是漢語拼音,因為只有認識了漢語拼音,才知道這個字怎麼讀。每個人上小學的時候,都背過漢語拼音字母表:a o e i u ü b p m f……不知道幾十年過去了,大家還能不能背誦了。漢語拼音中有26個字母,他們分別組成了生母和韻母,然後這些聲母和韻母再組成拼音字母,就成了某個漢字的發音,這樣就能認識漢字了。
  • 歷史 | 漢語拼音的來源
    該拼音方案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註,作為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標。1958年2月11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公布該方案。1982年,成為國際標準ISO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部分海外華人地區如新加坡在漢語教學中採用漢語拼音。2008年9月,中國臺灣地區確定中文譯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為採用「漢語拼音」,涉及中文音譯的部分,都將要求採用漢語拼音,自2009年開始執行。
  • 漢語拼音發明前,漢字怎麼讀?
    Lymptus:現行的拼音有什麼值得改進的地方嗎?徐春偉:這個問題要看站在中國人角度還是外國人角度。北京話是沒有濁音的,而英語、法語等西方語言和日語是有濁音的。用濁音符號b、d、g代表清音[p][t][k],容易造成西方人錯讀,還會使本國人學外語讀錯。
  • 漢語拼音教學的遊戲化
    從語言學習的角度看,學前段的兒童更具有優勢,他們更喜歡學習與模仿,更能夠接受新的知識,這是人的一生語言發展最快的階段。李吉林老師說:「學前是兒童語言發展的高峰期,在學習語言上,具有難以估量的優勢。這時的兒童學習語言不但快速,而且模仿準確。所以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利用兒童這一天賦的語言能力的黃金時期,教學第二語言。」
  • 今天仍要強調拼音的「漢語本位」
    雖說今天已與當年的歷史階段有所不同,但拼音是不是需要漢語本位,這仍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為「跟國際接軌」而變,會出現更多問題  有人認為,今天普通話已然普及,國際交流趨於頻繁,所以拼音應該更多地考慮以接近現代英語的方式來標註。這固然可能更易於外國人讀漢字或者學習漢語,但對於初學的中國人來說會不會出現英語發音與漢語發音的混淆呢?
  • 【微觀察】英語自然拼讀與漢語拼音字母會混淆嗎?
    ☞☞也可點擊標題下面藍字直接關注近年來,英語自然拼讀教學法在兒童英語教育中頗為盛行。然而,針對兒童的學習,也有家長提出疑問,即兒童學了英語自然拼讀之後,會不會和漢語拼音字母相混淆,以至於到最後兩者都分不清了?本文就這個問題,結合具體實例,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探討。
  • 借力拼音,讓漢語更快走向世界
    借用時下的一個熱詞「供給側改革」來說,我們要抓住漢語國際傳播中供給方的主要矛盾,即在不需要學習漢字的漢語學習群體中,只教拼音,不教漢字;更確切地說,就是在教學中用漢語拼音來拼寫漢語,與以漢字為載體的漢語教學形成互補。     漢語拼音拼寫漢語早就見諸我國相關法律。
  • 漢語拼音的由來及現代漢語拼音方案發展過程
    漢語拼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漢字「拉丁化」方案,於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被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  該拼音方案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註,作為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標。1958年2月11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公布該方案。
  • 英語語音學習第一課:重新認識音標之/a:/ 和 /∧/
    以下關於英語學習的內容,適合有入門基礎以上水平的英語學習者閱讀借鑑。看過我前面文章的朋友肯定要發問:不是說英語學習的第一步是輸入,是聽麼,為何上來就要重新認識音標?確實,應當先做聽的練習,在咱們重新認識音標之前,得先認真聽過音標發音。聽和說有時是分不開的,只有會說了,才能更好的促進聽,才能聽得懂。這裡,再說一遍,反對拿著單詞書背單詞,基本上是做無用功,發音正確,80%以上的單詞可以自然寫出來。。
  • 孩子太早學英語,容易把漢語拼音和英語混淆了,這是真的嗎?
    小張的兒子上幼兒園大班,暑假打算給孩子報個英語興趣班,同事小李聽到了,趕忙勸止:不能報呀,這麼小的孩子,提早學習英語,以後上學很容易跟漢語拼音混淆的。你看我家孩子三年級才開始學英語,經常aoe和AOE分不明白,讀錯寫錯是常態。經同事這麼一說,小張倒是猶豫了:是真的嗎?小孩子學英語會把漢語拼音和英語混淆嗎?
  • 火車站的英文名改為漢語拼音,好!
    火車站的英文名改為漢語拼音,好!,方位詞統一採用漢語拼音。 日前,鐵道部下發通知,為規範鐵路車站站名的英文譯法,鐵路車站站名的英文拼寫統一採用漢語拼音,方位詞統一採用漢語拼音。(9月18日《新京報》)有誰看到其他國家的地名是用中文標註的?
  • 人民日報評論員隨筆:漢語拼音,一甲子與時偕行
    在小學第一課上朗讀「a,o,e」,造句本裡歪斜的漢字中夾雜著幾個拼音,或許是很多人難忘的童年記憶;發送微信,內容檢索,深夜「碼字」,每日工作生活中漢語拼音也發揮著巨大作用。今年是《漢語拼音方案》頒布60周年,走過一甲子,漢語拼音已經成為我們不可或缺的語言工具。
  • 「《漢語拼音方案》是最佳方案」
    直音法簡單卻有很大的弊病,一是需要先認識很多字。漢語有1200個帶調音節,不帶調的音節有400個。如果用完全同音的字相互標音,就要先認識1200個字,即便用同音不同調的字相互標音,也至少要認識400個字。二是難免用生僻字給常用字注音,例如「日」讀「馹」。三是各地方言讀音有差異,使用直音法學到的讀音仍然是方言讀音,而不是共同語的規範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