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讀書越多的人,越喜歡讀《周易》?

2020-12-13 萃辰天心書院

揭開卦爻的奧秘

——《周易》第二講

2020年1月4日,新年的第一個周末,萃辰天心書院國學研修班進行了《周易》第二課的學習。

課上,萃辰天心書院院長陳伯安先生首先與大家一起回顧了上節課所學的內容(武漢國學 | 走進神秘的易學之門)。關於伏羲演八卦的規律,陳老師總結了十六個字:一畫歸天,三定乾坤,乾坤之動,乃成八卦。三條長橫是乾卦,三條短橫是坤卦,乾與坤之間的轉化,就成了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卦。後來,文王演八卦為六十四卦,變得更複雜,怎麼記呢?「用創造漢字的會意法。」陳老師說。

陳伯安老師說,《周易》就是講「變」的學問,而變才是世界上最大的不變,只有知變,才能通達。《周易》中的六十四卦表示六十四時,是社會人生問題的六十四個專題,而每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則是三百八十四種人生處境中可能發生的情況和對策。所以,很多古人將《周易》作為最高智慧。古代大文豪,沒有哪一個是不懂《周易》的。

孔子曾說過,「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孔子的意思是,再給我幾年時間,到五十歲學習《易》,便可以沒有大的過錯了。「五十而知天命」,他主張認真研讀《易》,是為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於「天命」。

簡單理解,《周易》可以讓你知天命,知人命。知天命方可順天時,知人命,才可盡人事。

此課,陳伯安老師主要從爻位特徵、卦時、乾卦、坤卦幾個方面向大家揭開了卦爻的奧秘。其中,六十四卦的每卦各有六爻,自下而上分別稱為初、二、三、四、五、上六種爻位,代表六種高低不同的層級,或者事物發展的六個階段。

為方便大家理解,陳老師說,用古代人的社會地位為喻,初為庶民,二為士人,三為大夫,四為公侯,五為天子,上為太上皇。若以孔子所劃分的人生階段為喻,初為「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二為「三十而立」,三為「四十不惑」,四為「五十知天命」,五為「六十而耳順」,上為「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所以,初位為發端萌芽階段,應潛藏勿用;二為嶄露頭角階段,應適當進取;三為功業小成階段,應謹慎防兇;四為新入高層階段,應警懼審時;五為圓滿成功階段,應注意處盛戒盈;上位為發展終極階段,應注意窮極必反。

其中,第二爻處於下卦的中位,第五爻處於上卦的中位,象徵守持中道,行為不偏,最為吉利。蔣介石取名「中正」,即是這個道理。為了讓大家在學習中融會貫通,陳伯安老師提到了此前學過的《中庸》裡一段非常經典的話,並很熟稔地背誦了下來: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叫做「中」;表現出來以後符合節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則,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萬物便生長繁衍了。

中庸,中和,中道,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在《周易》這部神秘學經典中,也處處體現了這種思想。

同樣,三、四爻則最為兇險。處於這個時段或階段的人,因為更容易迷茫或受到誘惑,所以尤其要注意警懼審時。

最後,陳老師詳細解讀了乾卦與坤卦,乾卦的六個爻位(上九、九五、九四、九三、九二、初九),以及坤卦的六個爻位(上六、六五、六四、六三、六二、初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現代人經常引用的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即出自《周易》中乾、坤兩卦的「大象」。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

天的運動剛強勁健,君子處世也應像天一樣,剛毅堅卓,永不停息;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善易者不卜。真正學通了《周易》是不算命看相的。南懷瑾先生也曾說,「那一套正確運用是科學,善於運用可以成道,不善於運用通通是迷信。」淺人淺解之,深人深究之,難怪此書會成為儒家十三經中最深奧、最神秘的一部書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讀書越多越無知?
    一直以來都有讀書的習慣,然後覺得自己挺牛逼的,讀了很多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通古今也能知道個大概,於是內心有點小驕傲。直到最近開始刻意寫點東西,才發現知之甚少,井底之蛙肚子裡的墨水太少,以至於寫不出好文。
  • 終於知道為什麼越讀書少的女生,追她的人越多了
    有人說,讀書多的女生,學到的知識多,不好糊弄。讀書可以使人明智,當一個女生讀書讀的越多,學歷越高的時候,就不容易被糊弄,這也正是很多研究生、博士後畢業幾年很難成家的原因吧!理解了這句扭曲的話當中所指的「德」是什麼,就理解了為什麼很多男人不願意找讀書多的女人。讀書越多的女生年齡越大,讀完研究生畢業就二十五六歲了,要是再讀博士的話,畢業也得30歲左右了,已經遠遠錯過了20歲左右花前月下談情說愛的最佳年紀了。
  • 人讀書越多,見識越多,經歷越多,才越發覺得自知甚少
    現在人們越來越覺得讀書是很有用的,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了,不只是還在學習的學生們要讀書,就連成年人也都要多讀讀書可能有的人會發現,當你讀的書越多,看過的東西越多,越會發現自己知道的太少,會發現這個世界還有非常廣闊的領域是你從未接觸過的,還有非常多的東西,你根本不了解,還有非常專業的知識,你一竅不通。只有真正認真讀書學習的人,就會有這種感覺,接觸的越多,越覺得自己渺小和淺薄,然後就越想知道更多。
  • 讀書越多越無知,那還讀書嗎
    我聽了他的話,汗下涔涔,因為當時我帶的課叫《人文原著選讀》課,恰恰就是關於讀書的課,要帶著學生閱讀人文學科的原著,讓那些十八九歲的孩子捧讀論語,孟子,哲學史……分組研討,演講辯論,話劇小品、做遊戲為了讓孩子們喜歡讀書,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 讀書是為了明事理,為什麼有些人讀書越多,卻反而越扭曲無知?
    今年可真是不尋常一年,想必諸君也看到各路「妖魔鬼怪」的悉數登場,妖言鬼語層出不窮,叫活著的人不但見了他們的樣子覺得面目可憎,聽了他們的叫囂更覺得驚悚。過去有一句話講「無知者無畏」,好像越是一個無知的人越容易發表錯誤的、偏激的言論,但那些自詡為知識精英、高等教育學子的「洞察者」們發表的言論可能證明了另一種事實。
  • 層次越高的人,越愛讀書
    【MBA中國網訊】我們讀書越多,就越發現我們是無知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最不可缺的就是想像力,讀書是使人思想變得豐富最直接最簡單的方式。 閱讀的差距會決定收入的差距,年收入越低的人,越會覺得自己「沒時間讀書」,「沒時間進書店」「沒閒錢買書」,而收入越高層次越高越忙碌的人,越是經常讀書。
  • 「為什麼越成功的人越愛讀書?」告訴你2個原因,3個讀書技巧
    01為什麼越是成功的人,越愛讀書無一例外,越是成功的人,越是喜愛讀書。那麼你一定有疑問,難道讀書就一定能成功嗎?不,讀書並不是所謂「成功」的充分必要條件,但我敢肯定的說,越喜愛讀書的人,看問題的角度和思維,越能比普通人更深入一層。
  • 同樣是讀書,為什麼有的孩子讀得津津有味,越讀越聰明?
    英國一位著名的哲學家培根說過「讀書可以補天然之不足」。絕大部分父母都用讀書來補足孩子後天教育。可是同樣是讀書,為什麼有的孩子讀得津津有味,越讀越有氣質、越讀越聰明?而有的孩子卻是憨憨入睡,讀書聲越來越小、越讀離書越遠,見書如見虎呢?
  • 讀書越多,越擅長閱讀?
    前陣子有個朋友問我說——娃讀了很多書,但是閱讀理解還是不行,這是為什麼。難道不是「讀書越多,越擅長閱讀嗎?」
  • 很多人為什麼越長越漂亮?《周易》中的生生之道告訴你答案
    一、生和生命是一種美的存在《周易》的生命態度是宇宙之道的表現,其根基是創生,其核心是生生不息。它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種哲學,也是一種境界。所謂境界,本身具有審美的屬性。萬物生,萬物美;沒有生,所謂美,不復存在。花為什麼美?
  • 劉溥臣:易學一崑崙——讀李守力《周易詮釋》與《周易密鑰》
    易學一崑崙——讀李守力《周易詮釋》與《周易密鑰》文:劉溥臣作者簡介:劉溥臣,1979
  • 中國大學的現實:大學層次越低,上課越多,學生讀書越少
    把大學學習等同於獲得知識是很多人對於大學根深蒂固的觀點,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大學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教學,教師最基本的職責就是上課,學生學習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聽課和考試,似乎課程設置越多、學生聽課越多,其學習的知識就越多,本領就越大。但對於當今大學文科為什麼要上這麼多課?上大學與讀書之間究竟應該是一種什麼關係?聽課和讀書在時間上如何分配才是合理的?
  • 『警醒』中國大學現狀:大學層次越低,上課越多,學生讀書越少
    大學層次越低,上課越多;大學層次越低,學生讀書越少。事實上,在中國,「研究型大學」基本上是一流大學,而「教學型大學」基本上是三流大學。「研究型大學」最重要的特徵就是強調學生自己讀書思考,「教學型大學」最重要的特徵就是上課。大學的優勢在於,它不僅讓人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學習知識,大學所學習到的知識可能會過時無用,但大學所學習到的如何學習知識卻是終身有用的。
  • 收入越高,越愛讀書:說到底,讀書就是一條人生捷徑
    受朋友之邀,最近去參加了一些活動和會議,去得多了,慢慢也發現了一個現象:越是收入高的人,往往越喜歡讀書學習,跟他們溝通起來越輕鬆簡單。比如,有一個是高管會議,無論主持人拋出什麼樣的問題,有個三十幾歲的女高管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
  • 為什麼我們年紀越大,就越難看完一本大部頭
    讀書和碼字、殺人、爬山、聽歌、看電影、玩遊戲一樣,是為了娛己。既然是為了娛己,那就怎麼開心怎麼來咯。喜歡喜劇就去看周星馳,喜歡搖滾就去聽竇唯,喜歡殺人就去找同好玩狼人殺。所以首先要說明的是,都是成年人,沒必要強迫自己用不喜歡的方式進行娛樂。如果壓根不喜歡看書,別說大部頭,《七龍珠》也是看不進去。我是喜歡看書的,記憶中,無論是那些大部頭,還是艱澀難懂的周易,或者唐詩三百首,幾乎都是這學生時代看完的。
  • 周易提醒:走路時有這3種表現的人,一般沒啥真本事,要敬而遠之
    對於《周易》,很多人到現在還認為是封建迷信,其實早已有人證明,《周易》是超科學,就連國考中也開始出現它的身影。《周易》這本書裡涉及的學問非常多,包含哲學、政治、生活、文學、天文、地理等等,也可以將其總結為象、數、理、佔四部分。
  • 聞是悅讀 | 為什麼你的孩子不愛讀書?
    你讀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歡讀,就讀得越多你讀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聰明。閱 讀 定 律 一:人類是喜歡享樂的 閱 讀 定 律 二:閱 讀 是 積 累 漸 進 的 技 能現在我們來研究定律一:人類是喜歡享樂的。對於能給自己帶來快樂的事,人們會自願地反覆去做。
  • 層次越低的人,越迷信讀書?看看名人怎麼讀書
    關於讀書,有兩種聲音:一種認為,讀書是人生最好的增值方式;另一種認為,層次越低的人,越迷信讀書。這兩種觀點都很重視讀書的價值。讀書,是門檻最低的高貴,但具體該怎樣讀書?讀書,就像一座燈塔,照亮世間美好。中國人有一種聖賢情結,與西方信仰不同,中國人信仰聖人,崇尚名人,那些人太高大、太完美,高山仰止。
  • 為什麼讀書?
    現在讀書運動大會開始,青年會揀定了三個演講題目。我看第二題目「怎樣讀書」很有興味,第三題目「讀什麼書」更有興味,第一題目無法講,為什麼讀書,連小孩子都知道,講起來很難為情,而且也講不好。所以我今天講這個題目,不免要侵犯其餘兩個題目的範圍,不過我仍舊要為其餘兩位演講的人留一些餘地。現在我就把這個題目來試一下看。
  • 孩子,我為什麼要讓你讀書
    那你知道我為什麼要讓你讀書嗎?到底讀書是為了什麼呢?讀書,最基本的是讓你認識字,認識字,是學習的基礎。過去,人類的知識都是以圖或者文字記載的,而文字記載的佔大部分。所以,要學習知識,首先要認字。讀書,除了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外,讀書,讓你學會做人。讀書,你可以學習到法律知識,讓你明確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做了是犯法的,是要負法律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