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稱呼八弟和九弟是阿其那和塞思黑,這兩句滿語究竟代表啥意思

2020-12-17 歷史店

在封建社會的紫禁城裡,總有一些外人所不甚了解的往事,同時作為帝王胄裔的後代,也有很多鮮為人知的心酸。比如,雍正皇帝和他兄弟們看似和和氣氣,但背后里卻是爾虞我詐,其中他的八弟和九弟最具「代表」。究竟雍正對八弟和九弟做了什麼事情呢?如果您也想知道,下面小編就來給您從頭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清康熙朝,發生過一件影響巨大的事情,即「九子奪嫡」。史料記載,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康熙皇帝廢了皇太子胤礽,如此一來皇儲之位就空了,所以其他的皇阿哥也就有了努力的目標——當太子。當時,康熙皇帝有24個兒子,但實際參與太子之位爭奪的有9個,它們還分成了三個黨派,分別是:以廢太子胤礽為首的「太子黨」,以八阿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以四阿哥胤禛為首的「四爺黨」,彼此之間明爭暗鬥。

在三個黨派中,實力最強的是「八爺黨」,不僅有八阿哥胤禩,還有九阿哥胤禟,而他們兩個也是四阿哥胤禛最大的對手。從史料記載來看,胤禩和胤禟哥倆有些鋒芒畢露和囂張跋扈,因此康熙皇帝後期對他們也沒有太好的印象,反而將目光投在了胤禛身上……最後,胤禛在「九子奪嫡」鬥爭中脫穎而出繼承皇位,即雍正皇帝。

雖然「九子奪嫡」告一段落,但是雍正皇帝決定要剷除異己,先說胤禩,雍正皇帝下旨讓他改了名字,將「胤」改成「允」,而其他的兄弟也都如此,一來是為了和胤禛避名諱,二來也明確了尊卑有序。然後,雍正又讓胤禩任總理事務,表面是優寵,實際是一點點瓦解他身邊的殘餘勢力。最後,雍正皇帝又將胤禩革職,還廢去了他的黃帶子,同時又逼迫他改名為「阿其那」。

在一開始,民間流傳「阿其那」在滿文中表示「狗」,即雍正皇帝羞辱胤禩是狗,但後來專家們研究發現並非如此。「阿其那」其實就是一句滿文方言,表示「一邊涼快去」,說明雍正皇帝讓胤禩不要有異心。雍正四年,雍正皇帝覺得胤禩辦事不利,於是將他關進牢房,最後受盡羞辱和折磨,短短數月就在獄中因嘔病發作而死。

胤禩看起來是病死的,但是歷史學家們推測他是被雍正皇帝毒死的。老八胤禩死後,雍正的下一個目標便是老九胤禟,而且胤禟的悲慘程度較之胤禩有過之而無不及。一開始,他也被雍正逼迫改名,先是將「胤」改成「允」,後來又改成「塞思黑」。一直以來,很多人也都認為「塞思黑」是滿語中的「豬」,但專家們研究之後表示,「塞思黑」其實是「討厭鬼」的意思,說明雍正皇帝更加討厭胤禟,於是後來找了藉口將他發配到青海。

其實我們用腦子一想就會知道,胤禩和胤禟都是雍正皇帝的親兄弟,如果他們是豬是狗,那麼雍正是什麼?雍正才不會那麼傻,故此,將其翻譯成「一邊涼快去」和「討厭鬼」才是正解。

雍正四年,胤禟從青海回來之後雍正也將他下獄了。值得一提的是,雍正為了不讓胤禟和家人團圓,還將他的妻子和長子弘晸軟禁起來。特別是弘晸,被軟禁了50多年,直到乾隆四十二年才被放出來,真是令人感到氣憤。對胤禟來說,他的日子也不好過,下獄後又被鐵鎖鎖住手腳不能動彈,最後在獄中活活熱死。

老八和老九是皇阿哥中的鬥爭失敗的典型代表,它讓我們看到了帝王胄裔們明爭暗鬥的真實生活。歷史告訴我們,皇權之下沒有情親可言,正所謂「一生恃才無處用,只恨生在帝王家」。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相關焦點

  • 雍正登基後把八阿哥九阿哥改名字為阿其那,賽四黑究竟是什麼意思
    作為輸家一方的八阿哥和九阿哥下場肯定是很慘的。特別像雍正這種敢愛敢恨,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好,你對我差我就弄死你的性格;我們足以可以想到這幾位阿哥的結局。在清宮劇,各種影視題材中,我們也可以了解到。一般來說,皇帝登基之後,他的兄弟姐妹們都要避開他的名諱,改名字。八阿哥和九阿哥作為輸家肯定也不例外,然而,他們的下場更慘並不是根據皇子的排名重新改名。而是直接被貶為庶人,重新更換名字。雍正親自為他們命名!
  • ...老九都死在獄中,一個嘔吐一個腹疾,雍正皇帝給出的說法是「冥誅」
    雍正帝——弒兄屠弟(之五)在《大義覺迷錄》中,雍正皇帝回憶起塞思黑的另一項罪行:父親康熙皇帝去世那一天,塞思黑突然來到四哥的面前,與他面對面坐著,傲慢無禮,「其意大不可測」。雍正皇帝說,當時如果不是自己鎮定隱忍,肯定要激起事端。
  • 盤點雍正兩大歷史之謎
    因此,問題固然複雜,牽扯方方面面,但其中關鍵,就在於康熙之死及隆科多口宣遺詔,這一點能辨明,其餘也就迎刃而解。拙文之所以將阿其那(胤禩)、塞思黑(胤禟)、胤禎、隆科多、年羹堯諸案,皆作為雍正奪嫡這一整體的各個組成部分,或其前因後果,是從問題發展的必然聯繫來考慮的。我們知道,雍正篡位,真正合謀者為年、隆二人,年、隆不去,終留禍口。只有先解決年、隆,才無所顧忌,放手翦除諸弟。
  • 雍正和他八弟胤禩的矛盾為什麼會在雍正四年才爆發?
    所以胤禩始終沒有臣服於雍正,那雍正就必須拔除掉他。雍正任命包括胤禩在內的四人為總理事務王大臣,這四人分別是雍正最信任和喜愛的十三弟胤祥、胤禩以及大學士馬齊和九門提督隆科多。胤祥是雍正的鐵桿支持者,出任總理事務王大臣之後主管了戶部和兵部,也就是說財政和軍隊大權都在胤祥手中,後來雍正更是讓胤祥兼管了禁衛軍,控制住這些職位雍正的皇權基本就算是穩住了。
  • 俠王胤祥吞下一把土,雍正皇帝感動得落淚:老十三當得起八字評語
    雍正皇帝胤禛一看十三弟如此情真意切,感動得熱淚滾滾,親筆寫下了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八個字送給胤祥,並在胤祥薨逝後,將這八個字再加一個賢字,湊成九字諡號,叫做忠敬誠直勤慎廉明賢,很多人簡稱胤祥為「怡賢親王」或「賢怡親王」,就像很多人稱劉邦為漢高祖一樣(劉邦廟號太祖諡號高皇帝,正確的叫法應為漢太祖高皇帝),也是一種不嚴謹。
  • 雍正為什麼不殺十三弟?
    一、雍正即位之前,就和十三弟關係最好,也最依賴十三弟,他的上位也和十三弟的支持離不開。雍正在即位之前比如治理黃河等事情都是和十三弟一起去辦公,兩人有些深厚的友誼,並且十三弟自從太子被廢以後,都對雍正明言讓四哥做這個天下,只有四哥和他是真心的去治理這個天下,老八他們都是結黨營私,老十三根本就和老八他們不是一路人。
  • 雍正真的殺了自己的兄弟嗎?雖然不是他親手所殺,但多數難得善終
    當時,已經年滿二十歲的皇子有十五人,包括:雍正的大哥、二哥胤礽、三哥、八弟、九弟、十弟、十二弟、十三弟、十四弟等。大阿哥因為太子廢立的事情得罪了康熙,被皇帝剝奪了爵位,終身監禁在宗人府。而且,康熙還派了貝勒前去看守他,且下了嚴旨:「如果有人疏忽,定將嚴懲。」可見,大阿哥已經成了一隻見不到太陽的死老虎。直到雍正十二年,大阿哥過世,還是以貝子的身份下葬。
  • 雍正皇帝對兄弟們非常狠,為何單獨善待了自己的十三弟?
    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第4個兒子胤禛繼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雍正皇帝。雍正皇帝在繼位的初期,自己的地位並不穩定,尤其是那群兄弟們很不安分。因此,雍正開始了對兄弟們的清洗。老八和老九等政敵自然逃不掉,就連自己的親弟弟老十四胤禵也被圈禁。
  • 雍正這個弟弟外語最好,最喜歡歐洲人,最有骨氣,卻被電視劇黑化
    二月河的《雍正皇帝》被拍成電視劇《雍正王朝》,其中有個人物被「黑化」得最厲害,那就是「九阿哥胤禟」,在電視劇裡,他不僅處處看八爺臉色,而且智商和情商都不高,甚至還給年羹堯下跪。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上,九阿哥胤禟不僅才華橫溢,而是風骨凜凜。
  • 雍正一生重用其十三弟,卻料不到他的後代,會成為自己兒子的對手
    雍正一生重用其十三弟,卻料不到他的後代,會成為自己兒子的對手 大家在影視劇中尤其是清宮戲中都知道雍正皇帝和自己的十三弟是關係最好的,在這位十三阿哥的一生中都在默默的支持著雍正,即便在去世後也受到了最高級別的禮遇,可以說在雍正帝這種剛正不阿的人面前能夠有這種待遇的人實屬罕見。
  • 清史專家說雍正就是篡位,大義覺迷錄是欲蓋彌彰,這位專家看那本書嗎?_曾靜
    原標題:清史專家說雍正就是篡位,大義覺迷錄是欲蓋彌彰,這位專家看那本書嗎?雍正帝的皇位,是正取還是逆取?雍正帝為此親撰上諭駁斥,編纂《大義覺迷錄》一書,就「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淫色」、「好諛」、「任佞」十項「大罪」進行自辯,頒行天下。
  • 600年來的皇室兄弟情,原來不止雍正與十三弟
    剛看完最新一期,講的是雍正與十三弟的故事。 雍正性格上的「霸道」,在對十三弟的寵愛上展露無疑,經常心血來潮送東西,有一次雍正莫名感覺弟弟很窮,非要賞他23萬兩銀子,不收都不行。送東西還只是其中的一個小點,雍正對十三的口嗨也可謂前無古人,沒事兒就寫個上千字的論文猛吹彩虹屁,「宇宙全人」「實為天神」「人甚體面」這種溢美之詞,簡直說的不要太多。
  • 「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東漢時,在官方對如儒學的大力提倡下,豪門大族逐漸發展起來,潁川陳氏和荀氏就是其中之一。三國時著名的陳群和荀彧分別出自這兩個家族。有一次,祖父陳寔帶著陳群去拜訪荀彧的祖父荀淑,陳寔的大兒子陳元方駕車,小兒子陳季方跟在車後面。
  • 雍正王朝:在打擊「八爺黨」時,雍正為什麼對十阿哥網開一面?
    在看《雍正王朝》的時候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在徹底粉碎八爺黨密謀篡權(八王議政)的陰謀後,雍正皇帝終於亮出了自己的獠牙,不僅將老八、老九褫爵抄家,還將他們削去宗籍,冠上「阿其那」、「塞思黑」的惡名,意圖給這些恨之入骨的政敵,以身體上和精神上的雙重打擊。
  • 雍正皇帝的另一面:一本日記,揭露了他「殘害手足」的狠毒本性
    也就是說,不是雍正皇帝不給皇八子胤禩等人機會,而是他們於康熙朝就惡貫滿盈,於雍正朝更是「擾亂國政,顛倒紀綱,甚至在大庭廣眾之前詛朕躬,及於宗社」。即使如此,雍正皇帝依然對他們「俱行寬宥,時時教訓,望其改悔前愆」;奈何他們「恚恨益深,以毒忍之心肆其桀驁之行」,雍正皇帝這才於萬般無奈之下將他們「削爵、禁錮以保全」。
  • 先穩後動、分化瓦解、巧設機構,最終抵達皇權專制頂峰的雍正皇帝
    「八爺黨」劇照雍正的下一個目標,以允禩為首的「八爺黨」。「八爺黨」的骨幹是九阿哥允禟和十阿哥允。雍正四年,雍正羅列了允禩的罪狀,將允禩削除宗籍,逐出宗室。並給允換了一個滿語名字「阿齊那」,滿語的意思是狗。隨後,允禩被降為民王,囚禁在宗人府。幾個月後,允禩因病死於宗人府。
  • 雍正皇帝對自己的一母同胞弟弟不太好,為什麼卻獨寵十三弟?
    初中時候看過一本寫雍正皇帝的書,說他從小和生母分離,由佟貴妃撫養,性情乖僻,和其他皇子不合群。允祥的生母敏妃早逝,也是和其他皇子不合群,然後這兄弟倆就一直相依為命了。那時候就認定這兄弟倆是真的感情好。劉墉說得好:「一個很少有朋友的人,更容易對自己僅有的幾個朋友好上加好,情上加情。」雍正和胤祥就是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