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楞嚴|牒定五大以釋疑

2020-12-20 i信解行證

(一)按定所疑

富樓那!你又問說: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遍法界,懷疑水、火之性相剋,怎麼不相陵滅,又問虛空以及大地,具遍法界,一礙一通不應該說能夠相容。

前面是「說不空藏以示生續之由」,這裡是「說空不空藏以示圓融之故」。「如來藏」分為空、不空與空不空。「空如來藏」是從體來說,「不空如來藏」是從相來說,說明空如來藏的體性之中,具足一切萬法。因為具足一切萬法,所以能夠隨緣顯現一切萬法。「空不空如來藏」是從用來說,說明如來藏的體是空,可是用能隨緣。從這地方來了解,一切的一切都是圓融無礙,這就是世尊回答富樓那尊者五大圓融的道理。

(二)喻明性相

「富樓那!譬如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這一段經文是譬喻空不空如來藏。如來藏的本體無相,是空;不拒諸相發揮,是不空。譬喻虛空體非群相,是從空如來藏說,就是談真;而不拒彼諸相發揮,是從不空如來藏說,是談俗;合起來是說明不變之體,能夠隨眾緣發揮其作用,用雖然隨緣,體還是不變,虛空也是這樣,所以拿來做譬喻。這裡的譬喻,有真、俗、中三諦的道理:「體非群相」不落在有邊,是真諦;「而不拒彼,諸相發揮」不落在空邊,是俗諦;不落於有邊,不落於空邊,就是雙離空有,歸於中道的第一義諦。「不拒」是不拒絕、不違背、不障礙;「發揮」是發揚顯現。佛陀以虛空譬喻如來藏,說明如來藏之體不是五大,但有隨緣之用,所以不拒五大發揮,循業發現五大之相。

「所以者何?富樓那!彼太虛空,日照則明,雲屯則暗,風搖則動,霽澄則清,氣凝則濁,土積成霾,水澄成映。」,這一段經文是分別詳細解釋。「所以者何」是世尊徵問之詞,富樓那之下,世尊自己解釋,詳細說明太虛空不變隨緣的道理。

「彼太虛空」,虛空寬闊而沒有種種相,是譬喻如來藏不變之體,清淨本然,就像太虛空,空無一物。

從「日照」下面所說的種種相,是譬喻如來藏隨緣之用。

循業發現,就是不空。如來藏體雖是不變,用卻是循業發現。太虛空隨緣顯現出各種不同之相,就是「不空」。把它綜合起來,就是在說明空不空如來藏的道理。

(三)難釋相妄

你的意思如何?這虛空在同一個時間,不同之處,一切有為相,是因日等七緣所生?還是因虛空所有?富樓那!如果是因為日等七緣所生,暫且就太陽照耀的時候來說,既然是太陽的光明,十方世界虛空,應該同為一個太陽之色,為什麼虛空之中,更看到一個團圓之日?如果是虛空所明,空生之明應自常照,為什么半夜有雲霧的時候,不生光耀?所以應當要知道,這光明不是太陽所生,也不是虛空所有,但也不離虛空和太陽。

「難釋相妄」是世尊向富樓那尊者質問,以解釋顯示相妄的道理。在上一科中,雙喻性相,只是說明性相,而沒有顯示相妄的道理,所以這一科,世尊就向富樓那尊者質問,以顯示相妄的道理。

(四)申義釋疑

觀察諸大之相 ,元來是虛妄,無可指陳。就好像等待空華樣,為什麼詰問它有互相陵滅的意義? 觀察諸大之性,元是一真,惟是妙覺圓明真心。妙覺圓明之心,原本不是水、火等諸大, 為什麼還問不相容呢 ?

(五)以法合喻

真如妙覺明心,也是這樣。你以空的業發明,就有虛空出現;以地、水、火、風之業,各各發明,便各各出現;如果同時發明,就同時出現。為什麼說同時出現?富樓那!譬如在一水中,出現日光的影子,有二人同時觀看水中的日影,各向東西而行,就各有日影,隨著二人而去,一東一西,其日先無定準。不應該責難說:這日影是一個,為什麼各有一日隨二人行?各行日影既然成雙,為什麼水中只現一個日影?宛轉虛妄,是沒有可為憑據的。

「以法合喻」是以道理會合上面的譬喻。

佛法楞嚴|《楞嚴經》之兼釋滿慈轉難

佛法楞嚴|《楞嚴經》之如來次第以除二惑

佛法楞嚴|滿慈躡前以起二疑

楞嚴漫談|《楞嚴經》的經文架構

楞嚴漫談|去留無意,坐看證偽楞嚴者表演——如何破斥楞嚴偽經說

感恩您的閱讀和評論,如有受益敬請點讚、收藏並分享給更多有緣之人。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相關焦點

  • 咒中之王《楞嚴咒》「五大心咒」是佛法裡最尊最貴最有用的咒
    這五大心咒專破天魔外道的一切咒術。無論他有何妖術邪法,你誦持這五大心咒,就把他這妖術邪法破了。不單破人間的妖魔鬼怪,還能破天上的天魔外道。你遇到天魔外道,就誦此五大心咒,他就不能惱亂你的心,不論他有什麼法術都不靈驗了。所以這五大心咒,在楞嚴咒裡非常重要,非常靈感,不可思議。
  • 《楞嚴經》釋疑:聖嚴法師講楞嚴經
    夫群生莫不有心,而真心難悟;修行莫不有定,而性定難明;指真心,而示性定者,其唯首楞嚴經歟!何謂真心?即眾生所具,不生滅之根性,名為如來藏,個個圓成。何謂性定?即自性天真,不動搖之定體,號曰首楞嚴,人人具足。良由眾生,迷真起妄,認識為心,則本有真心,不能解悟,天然性定,無從修證。故如來首告阿難雲:『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是知識心,乃大定之冤賊,菩提非此心所得成;根性為圓通之正因,楞嚴實自性之本具。
  • 佛法楞嚴|身觸處即是空,《楞嚴經》之會身觸處即是如來藏性
    在說明道理的時候,一定要把定義先定下來,這是很重要的。把定義定下來,有個依據,再辯論到底是對還是不對,這樣才能夠很清楚的知道「觸塵」與其它的塵不一樣。二、分文難破你是怎麼認為的呢?這個摸頭所生的知覺,哪個是能觸呢?能觸是在手呢?還是在頭呢?
  • 讀楞嚴經持楞嚴咒功德
    讀《楞嚴經》,持《楞嚴咒》,功德很大,因為《楞嚴經》是講除妄識歸真心。我們眾生都是妄識。
  • 佛法楞嚴|佛眼觀五陰皆是如來藏性;《楞嚴經》五陰前言
    佛法楞嚴|眾生之妄體現在何處?佛法楞嚴|定慧師兄和你一起學習;十番顯見之九:顯見超情佛法楞嚴|定慧師兄和你一起學習;十番顯見之七:顯見無礙佛法楞嚴|定慧師兄和你一起學習;七處破妄之六:破執心在中間佛法楞嚴|生死輪迴與成佛涅槃的秘密:佛說迷悟兩種根本
  • 【天地靈文】清朝高僧對《楞嚴咒》的漢語翻譯及楞嚴五大心咒的作用
    《楞嚴咒》是支持著天地沒有毀滅的靈文,《楞嚴咒》是支持世界不到末日的靈文。所以我常說,世界上若有一人會念《楞嚴咒》,這世界就不會毀滅,佛法也不會毀滅的。等到世上沒有人會念《楞嚴咒》時,這個世界就快毀滅了,因為正法不存在了。 現在便有一些天魔外道說,《楞嚴經》和《楞嚴咒》都是假的,這是天魔外道派出魔子魔孫來造出這些謠言,令人不相信《楞嚴經》和《楞嚴咒》。
  • 《楞嚴經》釋疑:一字一拜楞嚴經儀軌
    一、聖空法師誦楞嚴發願文:弟子(法號)今在佛前發如是願:願一心皈命頂禮,一心奉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一切天龍八部、一切護法神、一切土地伽藍,>願我佛慈悲,本師釋迦牟尼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放大悲光、放大智慧光、放大圓滿光、放不可思議光、放一切無礙光、解脫光,放一切智光,放究竟堅固無礙大智慧光、安樂光、解一切怨結光、法音光、大法音光、超越一切智光、無邊身光、度化光、無畏光、普化光、利樂一切眾生光,密護弟子、提攜弟子、加持弟子、灌頂弟子,願弟子乘此楞嚴神咒之力,蒙我佛護念,一切佛菩薩加持,一切護法的護持,令我一切業障怨結應念消滅無餘,不再復生
  • 佛法楞嚴|舌入即是空,《楞嚴經》之會舌入即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佛法楞嚴|鼻入即是空,《楞嚴經》之會鼻入即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佛法楞嚴|耳入即是空,《楞嚴經》之會耳入即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佛法楞嚴|識即是空,《楞嚴經》之會識陰即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佛法楞嚴|行即是空,《楞嚴經》之會行陰即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 佛法楞嚴|鼻入即是空,《楞嚴經》之會鼻入即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佛法楞嚴|耳入即是空,《楞嚴經》之會耳入即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佛法楞嚴|眼入即是空,《楞嚴經》之會眼入即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佛法楞嚴|識即是空,《楞嚴經》之會識陰即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佛法楞嚴|行即是空,《楞嚴經》之會行陰即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 佛教:《楞嚴經》四大名句,悟透福德無量!
    市面上談佛法的書籍,對「心」的解釋五花八門,有些甚至純粹是外道的附會之說。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為了解開心中的疑惑,機緣巧合,我有幸遇到《楞嚴經》,並開始讀誦。原來,一直困擾我們的難題,在經書第一卷就已闡明,只是我們太過愚痴,放著三藏不去研讀,反而執著於自己的妄念。
  • 佛法楞嚴|耳入即是空,《楞嚴經》之會耳入即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佛法楞嚴|眼入即是空,《楞嚴經》之會眼入即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佛法楞嚴|識即是空,《楞嚴經》之會識陰即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佛法楞嚴|行即是空,《楞嚴經》之會行陰即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佛法楞嚴|眾生之妄體現在何處?佛法楞嚴|定慧師兄和你一起學習;十番顯見之十:顯見離見
  • 楞嚴漫談|去留無意,坐看證偽楞嚴者表演——如何破斥楞嚴偽經說
    第一,看清證偽者的證偽套路;第二,讀懂《楞嚴經》,明其真義所在。近代有位名叫呂澂的學者,他寫了一本小書,叫《楞嚴百偽》,可謂證偽《楞嚴經》的集大成之作,教科書式證偽。分為四步:第一步,設定論:《楞嚴經》是偽經無疑。
  • 楞嚴經釋疑:女人佩戴楞嚴經作用
    楞嚴經是一本非常受歡迎的經書,有些師兄不僅僅會念楞嚴經,也會佩戴楞嚴經,那麼有些師兄就是想要知道女人佩戴楞嚴經作用是什麼,對自己有什麼好處,針對這個問題,接下來,我就簡單的為師兄去講解一下吧!女人佩戴楞嚴經的作用:1、假若有女人,久婚不孕,沒有生男育女,如欲求孕,只要用至誠懇切的心來持誦這楞嚴咒咒,或者書寫佩戴,便能生育具有福德智慧的男女。
  • 好處說不盡的萬咒之王——楞嚴咒
    在佛教裡,《楞嚴咒》是最重要的一部咒,是咒中的王,也是咒裡邊最長的一個咒,這個咒關係著整個佛教的興衰。楞嚴咒是支持著天地沒有毀滅的靈文,楞嚴咒是支持世界不到末日的靈文。世界上若有一人會念《楞嚴咒》,這世界就不會毀滅,佛法也不會毀滅的。
  • 金剛經「四句偈」釋疑
    金剛經「四句偈」釋疑 《金剛經》第8、11
  • 金剛經「四句偈」釋疑——印廣門清法師著
    金剛經「四句偈」釋疑 《金剛經》第8、11、12、13、24、32分中都有「……乃至受持四句偈等……」則其「福德」如何如何……,「不住色布施……非令人不行布施……」故佛於楞嚴會感慨而言「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並果斷宣布「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且明確提出「此真真如性」乃「勝義中真勝義性」。而非偏悟《金剛經》者「將欲復真」,「宛成非相」。《金剛經》是強調開悟重要!哪裡是否定六度萬行吶!
  • 大佛頂首楞嚴經|慧律法師佛學講座
    有因緣碰到佛法的人,也想修行,但是卻認為自己很厲害,起大我慢心,別人的看法跟他稍微不同,就說別人是魔,好像不跟他修同樣的法門是一種罪過。有的人弘揚了某一法門,就排斥其他的法門,這不是佛陀的思想,佛法沒有這樣子的。今天要講《楞嚴經》,諸位要萬緣放下,暫時放下以前看過的經典和建立的種種知見。我們一起來接受佛陀在《楞嚴經》上的指示,來接受佛陀的甘露法語,這樣甘露才裝得回去。
  • 楞嚴經解釋:楞嚴經有哪些作用
    眾所周知,楞嚴經的作用真的是數不勝數,下面末學有一些小小的總結,分享給大家,希望各位師兄師兄多多批評指導。一、楞嚴經是佛學的修行之本,有人念誦楞嚴經,就是正法依舊存在這個世界。當楞嚴經消滅的時候,佛法才會消失。
  • 看完這些,就知道《楞嚴經》非學不可
    楞嚴經這是佛教裡一部照妖鏡的經,所有天魔外道、魑魅魍魎,一見到楞嚴經都現原形了,它無所遁形,什麼地方它也跑不了。 憨山大師曾經說過這樣的兩句話:「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不讀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楞嚴經無法不備,無機不攝,乃是一代法門的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楞嚴經是佛教的骨髓,人若無骨髓一定會死。佛教裡若無楞嚴經,也可以說無佛法。】
  • 讀《楞嚴經》、《華嚴經》不知道念佛,那是經義沒看清楚(淨空老法師)
    蕅益大師開示裡面,引用蓮池大師的話說,「一句彌陀賅羅八教,圓攝五宗」,一句阿彌陀佛把整個佛法都包括了,因為在中國講到佛法常說的宗門、教下,就把整個佛法包括了。宗門就是指禪宗,除禪宗之外都以「教下」來包括。五宗是禪宗裡面五個派別,這是六祖大師以後形成的,像臨濟宗、曹洞宗,這是指宗門。八教是講天台判教:化儀四教、化法四教。他是把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之法,用藏、通、別、圓來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