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烹飪文化介紹~

2020-12-25 新冬的小熊

法國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加之經濟發達,給烹飪的發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物質基礎。「法國人是為吃而生存」,這句話將法國人講究吃的藝術形容得入木三分。一位法國烹調家曾有過一句名言:「發現一道新菜,要比發現一顆新星給人類造福更大。」同時這句名言也揭示了法國烹調技術經久不衰、不斷發展的原因。法國與義大利、西班牙、英國和德國相鄰,這又有利於法國烹飪博採眾長。公元1533年,義大利公主凱薩琳·狄·麥迪奇下嫁法國王儲亨利二世時,帶了30位廚師前往,將新的食物與烹飪方法引介至法國。法國人則將兩國烹飪上的優點加以融合,並逐步將其發揚光大。路易十四是個講究飲食的皇帝,他別出心裁地發起過烹飪比賽。廚師們競相獻藝,各露絕招。路易十五、十六又都被稱為「饕餮之徒」,皇室和貴族也以品嘗美酒佳餚為樂事。一大批著名廚師,制出了風味各殊,品種繁多的菜式。有一位傑出的廚師根據當時的菜式,編寫了一部烹飪專著,這部書至今還為各國奉為西餐飲食經典。十七世紀時,貴族和中產階級開始學習義大利人用刀叉吃東西,並具備了今日西餐禮儀的模式。經過二三百年的不懈努力,終於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法國菜徵服了各國的美食家,成為歐美西餐的代表。

法國菜十分講究調料,常用的香料有:百裡香、迷迭香、月桂(香葉)、歐芹、龍蒿、肉豆蔻、藏紅花、丁香花蕾等十多種。法國菜中胡椒最為常見,幾乎每菜必用,但不用味精,極少用芫荽。調味汁多達百種以上,既講究味道的細微差別,還考慮色澤的不同,百汁百味百色,使食用者回味無窮,並給人以美的享受。法國菜具有選料廣泛、用料新鮮、裝盤美觀、品種繁多的特點。菜餚一般較生,還有吃生菜的習慣。

在調味上,用酒較重,並講究什麼原料用什麼酒。他們的口味肥濃、鮮嫩而忌辣。豬肉、牛肉、羊肉(肥嫩的)、雞、魚、蝦、雞蛋和各種燒滷腸子、素菜、水果是他們喜愛的食品,尤其愛吃菠蘿。進餐時,冷盤為整塊肉,邊切邊吃。法國餐在對菜的配料、火候的講究、菜餚的搭配、選料的新鮮、不同地區的多元化菜餚以及菜餚烹調的細膩、合理性和藝術性都在其它西餐之上。法國美食在整體上包括:麵包、糕點、冷食、熟食、肉製品、奶酪和酒。

法國人還特別追求進餐時的情調,比如精美的餐具、幽幽的燭光、典雅的環境等等。大一點的餐廳大都布置得富麗堂皇。有的店裡還存有16世紀的路易十四時期的豪華家具,精緻的銀餐具、水晶杯子等昂貴、華麗的餐具。還有的餐館把藝術收藏品作為店裡的主打。牆上的名畫是真正的珍品。絕不是牽強的裝點門面的一般藝術掛畫。也有的餐館還將自己的收藏愛好放到店裡與客人共享收藏樂趣,如果飯店的歷史很短,他們也能想辦法擺滿各式鮮花。與品嘗美味是絕好的情景交融。法國人將飲食還賦予哲學的意義,認為個人飲食應符合各自的教養與社會地位並將同桌共餐視為一種聯絡感情、廣交朋友的高雅樂趣和享受。有一位被稱為「世界級膳食家」的人曾說:「感受餐桌上的就餐氣氛,就可以判斷這個國家國民的整體個性」。看看法國人的美味佳餚以及用餐方式,不由得會讓人想起克萊德曼手指下流淌出來的串串音符,浪漫而雋永,讓你充分領略法式大菜散發馨香的藝術情調。

法國餐的菜單很簡單,主萊不過10來種,但都製作精美,點菜的順序是:頭道菜一般是涼萊或湯,儘管菜單上有多個品種的「頭道菜」供你選擇,但只能選擇一種,在上菜之前會有一道麵包上來,吃完了以後服務員幫你撤掉盤子再上第2道菜。第2道是湯,美味的法式湯類,有濃濃的肉湯、清淡的蔬菜湯和鮮美的海鮮湯。第3道菜是一頓飯中的正菜,這是法式菜中最為發揮的一道菜。往往做得細膩、考究,令食客難忘。正餐裡最多的是各種「排」一雞排、魚排、牛排、豬排。這所謂的排是剔除骨頭和刺的淨肉,再澆上配製獨特的汁,味道鮮美,吃起來也方便。

法菜中頗為有名的洋蔥湯就是用低廉的洋蔥加奶酪和麵包片熬製的濃湯。法國的奶酪在世界上享有盛譽,它是由牛奶、羊奶(包括山羊奶)混合加工而成,並有半凝固態、凝固態以及幹塊狀的,又由於其顏色、味道的不同,可有上百種不同的奶酪。在就餐程序中貫穿始終的是美酒,主要是葡萄酒和香檳酒,這是法國大餐中的經典之筆。最後一道是甜食,法式的甜品被認為舉世無雙,清香、軟滑的甜品,使整個就餐的尾聲完善而回味無窮。

除此之外咖啡文化也是法國的一大特色。早在1686年,來自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商人來到這裡創辦第一家咖啡館後,巴黎的咖啡館就一直興盛不衰。有人說,不到巴黎你絕對不能說自己已經去過歐洲。不進巴黎的咖啡館,你不能說到過巴黎在巴黎城內外,人行道、廣場、花園,幾乎無處不是咖啡館。並且生意異常紅火。咖啡館猶如巴黎的城市靈魂,幾乎各種社會活動都出現在咖啡館,情人邂逅、談天、做生意、賭博和遊戲都成為咖啡館裡的景觀……巴黎的咖啡館成為城市的媒介場所,也成為親情交流的紐帶,咖啡館成為巴黎時尚的另一緣故是,進咖啡館喝咖啡並不昂貴。你只要花1法郎就可以在裡面坐上數小時。

相關焦點

  • 法國生活之文化習俗介紹
    即將去法國尼斯大學留學的同學們一定很想了解法國的生活和習俗吧,在留學之前先了解這些有助於更快的融入當地的生活,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法國留學生活之文化習俗
  • 培養國際化烹飪人才 記青島烹飪職業學校法國西餐管理國際班優秀...
    正在法國裡昂保攻讀烹飪藝術與酒店管理學學士學位的賀正深以為然,痴迷於烹飪技能的他,曾做為校方的志願者參加了有「美食屆的奧林匹克」之稱的保羅博古斯烹飪大賽的籌備與服務工作,體驗式的觀看國際名廚的比賽過程,深受鼓舞和震撼。
  • 法國昂西大學暑期語言與文化短期交流項目介紹
    為了使更多的中國學生有到法國大學學習的機會,法國昂西大學為中國大學的學生提供了暑假短期法語課程培訓項目,有意向提高法語水平、深入了解法國文化的中國學生,可在暑期(7、8、9月)選擇去法國昂熱西部天主教大學CIDEF語言中心學習法語、體驗法國文化。
  • 150年法國頂級烹飪藝術ROSIERES廚電將用另一種方式打開國人味蕾
    在2018上海國際廚衛展上,工作人員表示,今年是中法文化交流之春活動連續開展第十三屆,法國也是一帶一路國策的主要支持地區,正是以上多重利好因素,在中法兩國多個機構的努力促成下,ROSIERES這個超過150年歷史的高端廚電品牌正式進入中國,並將成為法式飲食文化大使,在中法之間架起友誼的橋梁。美食的誘惑是誰都抵擋不住的,烹飪和美食掀起了一股股全球性潮流。
  • 介紹:法國的一些甜品學校 (1)
    這幾天一直有朋友在後臺留言問我關於法國甜品學校的問題。那我就專門發一篇來給大家總結介紹一下。因為學校有點多,為了避免太長篇幅的文字介紹,所以我分開來寫。首先要介紹的當然就是我所在的學校了:),1969年由法國「國家烹飪協會」(Confédération Nationale des Charcutiers Traiteurs - CNCT)組建。
  • 西餐飲食文化介紹
    首頁>新聞中心 西餐飲食文化介紹 2013-01-28 16:08   來源:中國吃網    【大 中 小】       實際上,西方各國的餐飲文化都有各自的特點,各個國家的菜式也都不盡相同,例如法國人會認為他們做的是法國菜、英國人則認為他們做的菜是英國菜。西方人自己並沒有明確的「西餐」概念,這個概念是中國人和其他東方人的概念。  就西方各國而言,由於歐洲各國的地理位置都比較近,在歷史上又曾出現過多次民族大遷移,其文化早已相互滲透融合,彼此有了很多共同之處。
  • 法國•漫談︱法國文化的「三不」
    我在法國生活了說長不長但說短也不短的時間,期間的確遇到過不太友好的法國人。可是如果按概率來統計的話,我覺得真正排外的法國人可能連10%都不到,其餘90%的法國人都是非常友好的,這其中還不乏有很多喜愛中國文化的法國友人。那為什麼會出現關於法國排外的很多負面報導呢?其實這跟文化差異、語言障礙等問題是分不開的。每個國家都有其特殊的文化,就像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性格一樣。
  • 浙江高校辦海外中餐烹飪技能培訓班 欲弘揚中國傳統烹飪文化
    浙江高校辦海外中餐烹飪技能培訓班 欲弘揚中國傳統烹飪文化 2017-10-15 10:51:1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2018青島職校行:青島烹飪職業學校介紹
    學校設有三年學制中等教育和與青島酒店管理學院開辦的三二連讀五年制高職大專,分為中餐烹飪與營養膳食、西餐烹飪、中西面點工藝、高星級酒店運營與管理四大專業。學校與法國第納爾餐飲學校、古然德職業學校合作,舉辦法國西餐管理國際班,與新加坡博偉國際教育學院、紐西蘭北岸酒店管理學院、澳大利亞霍爾姆斯學院合作舉辦西餐管理國際班。  開展普職融通改革試點。
  • 法國91歲「美食教皇」博古斯逝世 被譽烹飪界戴高樂
    人民網訊 據法新社報導,被譽為法式烹飪最偉大的傳奇之一,享有米其林三星評級超過半世紀、被法國人稱為「世紀之廚」、「美食教皇」的法國名廚保羅博古斯(Paul Bocuse)20日去世,享年91歲。
  • 世界三大烹飪王國 中國居首 烹飪既是味覺藝術又是筵席藝術
    世界三大烹飪王國:1、中國中國烹飪文化具有獨特的民族特色和濃鬱的東方魅力,主要表現為以味的享受為核心、以飲食養生為目的的和諧與統一。中國烹飪2、法國法國烹飪是在西方世界最具影響和最具特色的烹飪系統,法國君主具有較強的王權,在路易十四時達到頂峰,宮廷奢華風氣在飲食上十分講究,各種烹飪方法通過效仿的貴族流入民間。
  • 您把烹飪當成文化了嗎
    我國自古就是美食的天堂,而烹飪技巧、烹飪文化那也是獨步天下,那出神入化的烹飪技藝:水火相濟、鹽梅相成、三湯五割;那膾炙人口的美食故事:炰鱉膾鯉、炮龍烹鳳、八珍玉食。那精雕細琢製作出來的美味佳餚,讓人想想就垂涎三尺,恨不得變成饕餮怪獸,立即大快朵頤。
  • 專業介紹|法國奢侈品專業全解讀
    法國被認為是時尚和珠寶的發源地,本土奢侈品牌品牌世界聞名,擁有近20萬從業人員。高級時裝,珠寶,皮具,香水,汽車,旅遊,無數的行業活動及特色的酒店-餐飲業每年吸引了數百萬遊客,投資者和探索者!奢侈品行業主要經營範圍在首都巴黎(法蘭西島 le-de-France),四分之三奢侈品公司均設立在此地。
  • 歷史悠久的法國咖啡文化
    提起法國的波爾多市,人們可能更多地會聯想到享譽世界的波爾多葡萄酒。但事實上,世界貿易中的大宗商品——咖啡,多年來也和波爾多市息息相關。   歐洲的第一家咖啡屋是在17世紀中期出現的。隨著咖啡貿易的發展,法國的兩個港口——勒阿佛和波爾多逐漸成為進口咖啡豆的貿易中心。在三百多年的時間裡,咖啡在波爾多留下的已經不僅僅是遺產了。   咖啡豆呈綠色,所以也被稱作「綠咖啡」。綠咖啡經過焙燒後才成為人們常見的褐色咖啡豆。焙燒後的咖啡豆經粉碎,再用沸水衝泡或煮,才成為香濃美味的咖啡。波爾多有很多咖啡焙燒店,儘管這些店鋪都很小,但它們在與大公司的競爭中並沒有敗北。
  • 中國文化在法國
    (配樂/遮幅/抽禎:一組貴賓進入會場鏡頭)     現場同期:     1.國務委員 陳至立:"在巴黎美麗的秋色中,中國文化年隆重開幕了。在此,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對法國政府和各界人士為中國文化年在法國順利開幕所做出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謝。"
  • 帶你了解法國的美食文化
    對食物的烹飪,在世界上絕對佔據著自己的一席之地。以八大菜係為首的,中餐廳開遍世界各地。中餐因此也受到了,來自世界各處的人們的喜愛和追捧。可是,你是否知道,儘管中餐如此的多種多樣,到目前為止在世界上,也僅僅只能排在第二的位置上。
  • 法國歸僑兄弟廣州開西餐廳:做餐飲文化交流使者
    在廣州天河區,有一家店面裝潢地道法國西餐廳,餐廳的主人是法國歸僑黃氏三兄弟,他們祖籍廣東梅州,出生在越南,又因越戰逃難到法國。十年前,三兄弟帶著年邁的母親落葉歸根,回到了中國。2004年,兄弟三人在廣州合開了「三人行法國西餐廳」。兄弟三人回國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在中國推廣西餐教育,做餐飲文化的交流使者。
  • 巴黎中國文化中心新媒體「文化專欄」受法國網友熱捧
    11月16日至22日,巴黎中國文化中心新媒體「文化專欄」在其官網、微信公眾號和各社交媒體平臺相繼推送文學巨匠巴金的《寒夜》法譯版、「雲·曲藝劇場」之雙簧、電影《千裡走單騎》、川劇《易膽大》和美食養生等專題,以及介紹2020年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和新版中國旅遊海外推廣網等最新文化和旅遊資訊。
  • 國際烘焙名校指南系列2——法國費航迪篇
    在美食王國法國,不僅有藍帶廚藝學校,還有保羅博古斯、雷諾特、費航迪等一些十分優秀的烹飪學校。上一篇我們帶大家了解了在國際享有超高知名度的法國烘焙學校——藍帶Le Cordon Bleu(點擊回看精彩),今天要介紹的這所學校,雖然在國際上並沒有做過多的宣傳,但在法國本土卻是實打實的鼻祖級別,是最受法國人認可的烘焙學校之一。
  • 做飯很酷 烹飪有樂-法國Magimix瑪捷斯進駐中國
    愛做飯的白領抽不出做飯的時間,要做飯的主婦在廚房方寸間忙到團團轉……上帝說,要有烹飪的快樂,於是有了Magimix瑪捷斯。我堅信,對自己好,才是永遠不出錯的選擇。為了遠離多油多鹽的外賣和無法保證食材品質的快餐,作為朝九晚六的上班族,我仍然堅持自己做好三頓飯。但是天知道,深夜切菜,清早快炒的耗費心力,以及案板、刀具、鍋碗瓢盆的雜亂。